-
擅长:儿童心理评估、儿童发育问题、儿童适应问题、儿童多动症、品行问题、抽动症、情绪问题、学业问题、儿童养育问题咨询治疗。
向 Ta 提问
林穗芳,女,主任医师,从事儿童保健工作近20年,从事儿童心理保健十多年。
擅长儿童心理评估、儿童发育问题、儿童适应问题、儿童多动症、品行问题、抽动症、情绪问题、学业问题、儿童养育问题咨询治疗。
展开-
孩子舌根有红疙瘩是怎么回事
孩子舌根有红疙瘩可能是正常轮廓乳头,也可能是病理情况。病理情况包括感染因素(病毒如疱疹性口炎、柯萨奇病毒,细菌如链球菌性咽炎)、过敏因素(进食过敏食物致口腔黏膜过敏)、局部刺激因素(不良习惯、口腔局部创伤)。家长需观察孩子伴随症状,一般情况好可先保持口腔清洁观察,有异常及时带孩子就医,同时注意孩子口腔卫生、饮食习惯等。 一、正常生理结构情况 孩子舌根有红疙瘩可能是正常的轮廓乳头。轮廓乳头是人体正常的组织结构,一般呈人字形排列在舌根部位,数目较少,通常为7-9个,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小突起,颜色为淡红色,表面光滑,这是正常的解剖结构,无需特殊处理。 二、可能的病理情况 1.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 疱疹性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除了舌根有红疙瘩外,口腔其他部位如唇、颊黏膜等也可能出现成簇的小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孩子会出现发热、烦躁、拒食等症状。相关研究表明,单纯疱疹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飞沫传播,在儿童群体中易造成聚集性感染。 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也可能累及舌根。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及舌根等部位。 细菌感染: 链球菌性咽炎:虽然主要症状是咽部疼痛、发热等,但严重时也可能波及舌根部位,导致舌根出现红肿的红疙瘩样改变,同时可能伴有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等表现,咽部细菌培养可发现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2.过敏因素 孩子如果进食了某些过敏食物,如芒果、海鲜等,可能引起口腔黏膜过敏反应,导致舌根出现红疙瘩,同时可能伴有口唇肿胀、瘙痒等症状。过敏反应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对特定过敏原产生过度免疫应答引起的,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不成熟,更容易发生过敏情况。 3.局部刺激因素 不良习惯:孩子如果有舔舌、咬舌等不良习惯,长期刺激舌根部位,可导致局部组织充血、红肿,出现红疙瘩样改变。例如,有些孩子可能因为好奇而经常舔舐舌根,时间久了就会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 口腔局部创伤:如孩子在进食过程中,不慎咬伤舌根,或者被粗糙的食物擦伤舌根,会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出现红肿、疼痛,表现为舌根有红疙瘩。 当发现孩子舌根有红疙瘩时,家长首先要观察孩子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发热、哭闹、拒食、皮疹等。如果孩子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明显不适,可先保持口腔清洁,让孩子多喝水,观察红疙瘩的变化情况;如果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发热持续不退、口腔疱疹增多、拒食明显等,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儿科或口腔科就诊,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口腔卫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让孩子接触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减少不良习惯对口腔的刺激。
2025-10-15 15:06:15 -
孩子感冒鼻子不通气怎么办
孩子鼻子不通气可通过家庭护理缓解,包括湿毛巾敷鼻、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抬高头部;调节环境,如增加空气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还可按摩迎香穴、热蒸汽吸入等,若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 一、家庭护理缓解法 1.湿毛巾敷鼻:可以用温湿的毛巾敷在孩子的鼻根部,这样能让鼻腔的分泌物更容易软化。一般每次敷10-15分钟左右,因为儿童皮肤比较娇嫩,要注意毛巾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孩子。对于婴儿来说,操作时要更加轻柔,保持环境温度适宜,防止孩子因为受凉而加重感冒症状。 2.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可以使用儿童专用的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能帮助清洁鼻腔内的分泌物,减轻鼻子不通气的情况。使用时按照说明书操作,滴入1-2滴生理盐水到鼻腔内,然后轻轻按压鼻翼,让孩子排出分泌物。对于较小的婴儿,要注意滴药时的体位,避免药液流入喉咙引起不适。 3.抬高头部:在孩子睡觉时,可以将头部适当抬高1-2个枕头,这样有助于鼻腔分泌物引流,缓解鼻子不通气。不过要注意枕头高度要合适,不能过高导致孩子呼吸不畅或者颈部不适。对于不会翻身的婴儿,家长可以在背部垫一个小的软垫来抬高头部,但要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 二、环境调节法 1.增加空气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比较适宜。干燥的空气会使鼻腔分泌物更加黏稠,加重鼻子不通气。在使用加湿器时,要注意定期清洁,防止滋生细菌。对于有婴儿的家庭,要选择安全可靠的加湿器,并且根据室内面积合理使用,避免湿度过高导致霉菌滋生。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每次通风15-30分钟左右,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要注意避免让孩子直接吹到冷风,尤其是在感冒期间,孩子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冷风直吹可能会使感冒症状加重。可以选择在天气较好的时候,将孩子转移到其他房间,然后开窗通风,通风后再将孩子转移回来。 三、其他缓解方式 1.按摩迎香穴: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家长可以用食指轻轻按摩孩子的迎香穴,每次按摩1-2分钟,有一定的缓解鼻子不通气的作用。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因为儿童皮肤和穴位比较娇嫩,避免用力过大伤害到孩子。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要耐心操作,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出现不适要立即停止。 2.热蒸汽吸入:可以让孩子吸入热蒸汽,比如在浴室里放热水,让浴室充满蒸汽,然后抱孩子进去待5-10分钟左右。不过要注意控制好温度和时间,避免孩子被烫伤或者因为蒸汽过于刺激而哭闹。对于较大的孩子可以引导其自己在充满蒸汽的浴室停留,较小的婴儿则需要家长小心抱持,防止发生意外。 如果孩子鼻子不通气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发热、咳嗽加重、呼吸急促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避免延误病情。
2025-10-15 15:04:42 -
一岁宝宝拉稀水怎么办
一岁宝宝拉稀水需及时应对,要补充水分,母乳喂养宝宝妈妈注意饮食,人工喂养宝宝换合适奶粉,观察大便、精神状态、体温,腹部保暖,严重脱水、持续高热、大便有大量脓血、精神极差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一、及时补充水分 1.原因:一岁宝宝拉稀水容易导致脱水,因为水和电解质会随着稀便大量丢失。 2.具体做法:可以给宝宝口服补液盐,按照说明书配置,少量多次喂服,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如果宝宝不愿意喝口服补液盐,也可以适当喂一些米汤、稀释的果汁(需稀释,防止加重腹泻)等。 二、调整饮食 1.母乳喂养的宝宝 原因: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但拉稀水时可能需要适当调整喂养频率和量。 具体做法: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但喂养次数可以适当增加,每次喂养时间适当缩短。同时,妈妈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通过母乳影响宝宝。 2.人工喂养的宝宝 原因:人工喂养的宝宝需要注意奶粉的冲泡和更换合适的喂养方案。 具体做法:可以考虑暂时更换为低乳糖或无乳糖的奶粉,因为拉稀水可能是肠道对乳糖不耐受引起的,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粉能减少肠道负担。冲泡奶粉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比例,防止过浓或过稀加重肠胃负担。 三、观察病情变化 1.观察大便情况 原因:通过观察大便的次数、性状等可以了解病情的发展。 具体做法:记录宝宝拉稀水的次数,是每天几次,每次的量大概多少。观察大便的颜色,是黄色、绿色还是其他颜色,是否有黏液、脓血等。如果大便次数明显增多,或者出现血便、水样便量很大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2.观察宝宝精神状态 原因:宝宝的精神状态能反映身体的整体状况。 具体做法:注意宝宝是否有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哭闹不止等情况。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差,可能提示脱水或病情较重,需要及时处理。 3.观察体温 原因:拉稀水可能伴随发热等感染症状。 具体做法:定期给宝宝测量体温,使用合适的婴儿体温测量工具,如电子体温计等。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5℃(需根据宝宝年龄和具体情况判断,一般肛温超过38℃或口温超过37.5℃可视为发热),需要及时就医。 四、腹部保暖 1.原因:腹部着凉可能会加重拉稀水的症状,保暖有助于缓解肠道痉挛。 2.具体做法:可以给宝宝使用肚兜等物品,将腹部包裹起来,保持腹部温暖。也可以用温热的毛巾热敷宝宝腹部,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宝宝。 五、及时就医的情况 1.当宝宝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及时就医 严重脱水表现:如宝宝眼眶凹陷、囟门凹陷、皮肤弹性差、尿量明显减少甚至无尿、口唇干燥等。 持续高热:体温持续不退或反复升高,经一般处理无法缓解。 大便中出现大量脓血:提示可能有肠道感染等较严重的情况。 精神状态极差:如昏迷、嗜睡等,提示病情严重,可能有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并发症。
2025-10-15 15:03:49 -
小孩拉肚子脱水怎么办
小孩拉肚子脱水分轻、中、重度,轻度可口服补液盐,中、重度需静脉补液,同时要调整饮食,感染引起的可遵医嘱用抗感染及肠黏膜保护剂等药物,婴儿要密切观察及做好臀部护理,有基础疾病孩子补液需谨慎,要及时正确处理小孩拉肚子脱水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一、判断脱水程度及表现 小孩拉肚子脱水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脱水时,孩子精神稍差,略有烦躁不安,皮肤稍干燥,弹性尚可,眼窝和前囟稍凹陷,哭时有泪,尿量稍减少;中度脱水时,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皮肤苍白、干燥、弹性较差,眼窝和前囟明显凹陷,哭时泪少,尿量明显减少;重度脱水时,精神极度萎靡,表情淡漠,皮肤发灰或有花纹、弹性极差,眼窝和前囟深凹陷,眼闭不合,哭时无泪,尿量极少或无尿,可伴有休克症状,如心音低钝、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 二、补充水分的方法 口服补液:对于轻度脱水的孩子,首选口服补液盐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口服补液盐要按照说明书正确配制,少量多次给孩子服用,一般每千克体重50-100毫升,在4-6小时内少量多次服用完。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用小勺慢慢喂,避免一次喝太多引起呕吐。 静脉补液:如果孩子是中度或重度脱水,口服补液无法满足需求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静脉补液。医生会根据孩子的脱水程度、体重等情况来计算补液量和补液成分,通过静脉输入葡萄糖、生理盐水、电解质溶液等,以快速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三、针对拉肚子的处理 调整饮食:在孩子拉肚子期间,要调整饮食结构。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孩子,继续母乳喂养,但母亲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果是人工喂养的孩子,可以暂时更换为低乳糖或无乳糖的奶粉;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孩子,暂时暂停添加新的辅食,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 药物治疗:如果是感染引起的拉肚子,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抗感染药物,但要严格遵循医嘱。同时,可以适当使用一些肠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来保护肠道黏膜,吸附病原体和毒素,有助于缓解腹泻症状。不过,对于小孩使用药物要非常谨慎,尤其是小婴儿,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儿:婴儿拉肚子脱水情况变化较快,家长要密切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囟门、眼眶等情况。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臀部护理,因为拉肚子频繁容易引起红臀,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清洗臀部,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有基础疾病的孩子:如果孩子本身有先天性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在出现拉肚子脱水时,补液方案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补液量和补液成分的影响,需要由医生根据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总之,小孩拉肚子脱水需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处理,根据脱水程度选择合适的补液方式,并同时对拉肚子进行相应处理,特殊人群要给予特别关注和护理。
2025-10-15 15:02:21 -
婴儿晚上睡觉不踏实易醒易哭闹怎么办
婴儿晚上睡觉不踏实易醒易哭闹可从多方面解决,排查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噪音、光线等;关注饮食情况,包括喂养量和食物过敏;检查身体状况,包括是否有不适和疾病影响;建立规律睡眠习惯,包括固定上床睡觉和起床时间、建立睡前仪式;特殊人群婴儿需更精细调整并及时咨询医生。 一、排查环境因素 婴儿晚上睡觉不踏实易醒易哭闹,首先要排查环境因素。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2~25℃,湿度在50%~60%。过冷或过热、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让婴儿感觉不适。比如温度过高时,婴儿可能会出汗,导致皮肤不舒服;湿度过低可能使婴儿鼻腔干燥,影响睡眠。同时,要减少环境中的噪音,避免强光刺激,营造一个安静、舒适、光线柔和的睡眠环境。 二、关注饮食情况 1.喂养量:确保婴儿喂养量合适。如果喂养不足,婴儿会因饥饿而醒来哭闹;喂养过多,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部不适,影响睡眠。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要观察哺乳是否充足;配方奶喂养的婴儿,要按照正确的冲调比例和喂养量进行喂养。 2.食物过敏:部分婴儿可能对牛奶蛋白等食物过敏,也会出现睡眠不安的情况。如果怀疑有食物过敏,需要回顾婴儿的饮食情况,必要时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判断。 三、检查身体状况 1.是否有不适:检查婴儿身体是否有不适,如是否有皮疹、蚊虫叮咬等情况,皮肤的异常会让婴儿感觉瘙痒,从而影响睡眠。还要检查婴儿的尿布是否干爽,尿布潮湿会使婴儿臀部不舒服。另外,要查看婴儿的口腔是否有溃疡等问题,口腔疼痛也会导致婴儿睡眠不踏实。 2.疾病影响: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婴儿睡眠不安,如感冒引起的鼻塞、发热等。如果婴儿伴有咳嗽、流涕、发热等症状,需要考虑疾病因素对睡眠的影响,这时候应及时就医检查。 四、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 1.固定bedtime:帮助婴儿建立规律的睡眠作息,每天固定bedtime(上床睡觉时间)和wake-uptime(起床时间)。例如,每天晚上固定在8-9点左右让婴儿上床准备睡觉,通过长期的规律刺激,让婴儿的生物钟形成,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2.睡前仪式:建立睡前仪式,如睡前半小时进行安静的活动,像给婴儿洗澡、轻柔地按摩、讲简短的故事等。这些睡前仪式可以让婴儿的身体和心理逐渐进入准备睡眠的状态,帮助婴儿放松,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早产儿等特殊婴儿群体,需要更加精细地调整睡眠环境和护理方式。早产儿的体温调节能力更差,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更为敏感,所以要特别注意室内温度的维持;同时,早产儿的消化功能可能更弱,喂养时要更加关注喂养量和消化情况,避免因消化问题影响睡眠。并且,特殊人群婴儿的任何异常睡眠情况都应更及时地咨询儿科医生,因为他们的身体状况相对更脆弱,需要专业的医疗指导来保障睡眠和健康。
2025-10-15 1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