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燕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重症新生儿的救治,围生期高危儿系统管理,尤其是早产儿的出院后管理,包括早期评估、早期干预等服务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主任医师(二级),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卫健委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项目负责人,省儿童早期发展技术工程中心主任。从事围产新生儿临床工作近三十多年,自1995年始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逐步建立以新生儿科为主干的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模式。擅长新生儿重症救治及高危儿/早产儿出院后管理。2005年作为访问学者到香港中文大学附属威尔斯亲王医院新生儿科/NICU进修围产新生儿医学。2008年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在美国Boston Tufts university新英格兰医学中心儿童医院、Cincinnati儿童医院、Boston儿童医院、Philadephia儿童医院的研修围产新生儿医学。

展开
个人擅长
重症新生儿的救治,围生期高危儿系统管理,尤其是早产儿的出院后管理,包括早期评估、早期干预等服务展开
  • 宝宝鼻腔里有鼻涕呼呼响怎么办

    宝宝鼻腔有鼻涕呼呼响时,需先观察鼻涕性质和呼吸状况,可通过湿化空气、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等非药物方法缓解,出现严重呼吸困难、伴随严重症状或持续时间过长要及时就医,婴儿和有基础疾病的宝宝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观察鼻涕情况 1.区分鼻涕性质 如果是清鼻涕,可能是感冒初期的表现,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宝宝一般精神状态尚可,体温可能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轻度发热。 若是黄鼻涕,需考虑有细菌感染的可能,宝宝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精神欠佳等情况。 2.观察宝宝呼吸状况 留意宝宝呼吸频率是否正常,正常情况下婴儿呼吸频率为30-40次/分钟,幼儿为25-30次/分钟。若呼吸明显增快,伴有鼻翼扇动、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可能提示鼻腔堵塞较严重,已影响呼吸功能。 二、非药物缓解方法 1.湿化空气 可以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适宜的湿度能使鼻腔内的鼻涕适当软化,减轻鼻塞和呼呼响的症状。对于婴儿,要注意定期清洁和更换加湿器的水箱,防止滋生细菌。 让宝宝在充满蒸汽的浴室中待几分钟,利用蒸汽湿润鼻腔,但要注意避免宝宝烫伤,保持浴室温度适宜,且每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即可。 2.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 可以使用生理性海盐水鼻腔喷雾剂,按照说明书操作,将适量的生理盐水喷入鼻腔内,等待几分钟后,宝宝可能会通过打喷嚏或流鼻涕的方式将鼻涕排出,从而缓解鼻腔堵塞。对于新生儿,操作时要轻柔,避免损伤鼻腔黏膜;对于较大的宝宝,要告知其配合方法。 也可以用干净的滴管吸取适量生理盐水,缓慢滴入鼻腔,每侧鼻腔1-2滴,然后轻轻按压鼻翼,帮助鼻涕流出。 三、及时就医的情况 1.出现严重呼吸困难 若宝宝鼻腔堵塞严重,呼吸非常费力,甚至出现口唇发绀(口唇颜色发紫)的情况,应立即送往医院急诊,可能需要进行鼻腔负压吸引等紧急处理来改善通气。 2.伴随其他严重症状 如宝宝伴有高热不退(体温超过38.5℃以上持续不退)、精神萎靡、频繁呕吐、抽搐等症状,可能是由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引起,需尽快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3.持续时间过长 如果宝宝鼻腔有鼻涕呼呼响的情况持续超过1周仍无改善,或者反复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可能存在鼻腔结构异常(如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或过敏等其他问题,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鼻内镜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 婴儿鼻腔非常娇嫩,在进行任何清理鼻涕的操作时都要格外小心,动作务必轻柔。使用的工具如生理盐水、滴管等要保证清洁卫生,避免引起鼻腔感染。同时,要密切观察婴儿的呼吸和精神状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有基础疾病的宝宝 对于本身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呼吸道畸形等基础疾病的宝宝,鼻腔堵塞导致的呼吸不畅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因此,这类宝宝出现鼻腔有鼻涕呼呼响的情况时,要更加谨慎处理,必要时尽早寻求医疗帮助,以防止基础疾病恶化。

    2025-10-15 15:33:58
  • 小儿腹泻能治愈吗

    小儿腹泻可以治愈,其病因包括感染性(病毒、细菌)和非感染性(饮食、气候)因素,不同年龄小儿腹泻特点及预后有别,还有营养不良、有基础疾病小儿腹泻的特殊处理,及时正确诊断治疗多数患儿可愈,家长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科学处理。 一、常见病因及相应治疗原则 感染性因素 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等引起的腹泻,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腹泻频繁,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治疗上主要是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口服补液盐Ⅲ纠正轻、中度脱水,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一般病程为1-2周,多数患儿可治愈。 细菌感染:如致病性大肠杆菌等引起的肠炎,根据病情可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但需遵循合理用药原则。细菌性肠炎患儿大便多有黏液脓血,常伴有发热、腹痛等症状。通过有效的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多数也能治愈,疗程一般在1周左右。 非感染性因素 饮食因素:如喂养不当引起的腹泻,调整饮食后多可逐渐好转。例如,人工喂养儿喂养量过多、过少或食物成分不适宜等引起的腹泻,调整喂养方式,合理喂养后,腹泻症状会改善。一般调整饮食1-2天内腹泻症状可减轻。 气候因素:天气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等都可能引起腹泻。注意腹部保暖等护理措施后,腹泻情况可得到改善,一般通过适当护理和调整后短期内可治愈。 二、不同年龄小儿腹泻的特点及预后 婴儿期(<1岁):婴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功能较差,容易发生腹泻。但婴儿对液体丢失的耐受性相对较差,容易出现脱水等并发症。不过,只要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脱水等问题,多数婴儿腹泻通过合理治疗可治愈。例如,对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腹泻,母乳喂养儿继续母乳喂养,必要时调整喂养时间和频率;人工喂养儿可根据情况更换合适的奶粉,同时积极纠正脱水,预后一般较好。 幼儿期(1-3岁):幼儿对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增强,但饮食仍相对单一。此阶段腹泻若能及时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预后也较好。如因饮食结构改变引起的腹泻,调整饮食后恢复较快。 三、特殊情况小儿腹泻的处理 营养不良小儿腹泻:这类小儿腹泻时病情往往较重,病程较长,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多种维生素缺乏等。治疗时除了针对腹泻进行治疗外,还需注意加强营养支持,如补充各种维生素、蛋白质等,同时要更加密切监测水电解质情况,积极纠正紊乱,经过综合治疗多数也可治愈,但需要更长时间的康复过程。 有基础疾病小儿腹泻: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基础疾病的小儿发生腹泻,治疗时需要兼顾基础疾病和腹泻的治疗。例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儿腹泻时,补液速度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同时积极治疗腹泻,一般在控制基础疾病相关风险因素后,腹泻也可逐渐治愈,但治疗过程需要更加谨慎、全面。 总之,小儿腹泻通过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大多数患儿是可以治愈的。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小儿腹泻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进行科学处理。

    2025-10-15 15:32:20
  • 宝宝一岁了贫血怎么治疗

    一岁宝宝贫血常见类型为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缺铁性贫血多因铁摄入不足或辅食添加不合理,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多因缺乏维生素B和(或)叶酸,需通过检查明确类型;缺铁性贫血可通过饮食调整(加铁强化食物、搭配维C食物)及严重时补充铁剂干预,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可通过补充相应维生素、饮食均衡干预;日常要注意护理与监测,一岁宝宝干预需谨慎,辅食添加循序渐进,定期体检。 一、明确贫血类型及原因 1.常见类型:一岁宝宝贫血多为缺铁性贫血,也可能是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等。缺铁性贫血通常是因为铁摄入不足,比如宝宝单纯母乳喂养,母乳中铁含量相对不足,而随着宝宝生长发育,对铁的需求增加;或者辅食添加不合理,未及时添加富含铁的食物。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往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和(或)叶酸引起,可能与辅食中缺乏这类维生素的食物有关,像长期只吃淀粉类食物等情况易导致。 2.就医检查:需带宝宝到医院进行血常规、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叶酸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贫血的具体类型和严重程度。 二、缺铁性贫血的干预措施 1.饮食调整 铁强化食物: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添加富含铁的婴儿米粉、红肉(如牛肉、猪肉)末等。红肉中的铁为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例如,每周可给宝宝安排2-3次红肉,每次适量。 富含维生素C食物: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西红柿等,因为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比如在给宝宝吃红肉后,搭配一些橙子泥。 2.铁剂补充:若贫血较为严重,医生可能会建议补充铁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自行用药可能存在风险。 三、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的干预措施 1.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B:如果是维生素B缺乏导致的贫血,可通过饮食补充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等。严重时可能需要肌肉注射维生素B制剂。 叶酸:对于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要添加富含叶酸的食物,像绿叶蔬菜(如菠菜、油菜)、豆类等。必要时也需补充叶酸制剂。 2.饮食均衡:确保宝宝辅食种类丰富,包含各类营养素,避免单一饮食导致营养缺乏。 四、日常护理与监测 1.日常护理 休息与活动: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根据宝宝的体力适当安排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卫生防护: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因为感染可能会加重贫血的状况。 2.定期监测: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血常规等相关指标,以评估贫血的纠正情况,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五、特殊人群(宝宝)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一岁宝宝各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在选择干预措施时要格外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饮食调整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生的专业指导,避免使用不适合该年龄段的药物。 2.饮食方面:添加辅食要循序渐进,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种类和量,让宝宝的胃肠道有一个适应过程,同时要保证辅食的营养均衡,满足宝宝生长发育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 3.定期体检:定期带宝宝进行儿童保健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营养问题并进行干预,保障宝宝健康成长。

    2025-10-15 15:31:43
  • 五个月大的宝宝脾气暴躁怎么办

    五个月大宝宝脾气暴躁可能由生理需求未满足(如饥饿、口渴、尿布不适、温度不适)、身体不适(如肠胀气或肠痉挛、出牙不适)、情感需求未得到满足(如缺乏陪伴)等原因导致,家长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异常症状要及时就医,同时要为宝宝创造舒适安全关爱的环境。 一、可能原因及应对 (一)生理需求未满足 1.饥饿 对于五个月大的宝宝,若未及时喂养,宝宝会因饥饿而脾气暴躁。五个月大的宝宝一般每隔3-4小时左右需要进食一次,但个体存在差异。此时应及时按需喂养,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奶量。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若为母乳喂养,要确保宝宝能有效吸吮到乳汁;若为配方奶喂养,要按照正确的冲调比例进行冲调喂养。 2.口渴 宝宝可能因口渴而脾气不好。可以适当给宝宝喂少量温水,一般在两次喂奶之间可以喂1-2勺温水,每次量不宜过多,避免影响宝宝正常吃奶。 3.尿布不适 宝宝的尿布潮湿或脏了会让宝宝感觉不舒服,从而脾气暴躁。要及时检查宝宝的尿布,及时更换干净、干爽的尿布。更换尿布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弄疼宝宝。 4.温度不适 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让宝宝感到不适。五个月大的宝宝适宜的室内温度一般在22-25℃左右,湿度在50%-60%。如果温度过高,宝宝会感到燥热;温度过低,宝宝会觉得寒冷,都可能导致脾气暴躁。可以通过空调、加湿器等设备来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二)身体不适 1.肠胀气或肠痉挛 五个月大的宝宝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容易出现肠胀气或肠痉挛,导致腹部不适而脾气暴躁。宝宝可能会出现频繁哭闹、双腿蜷缩等表现。可以通过飞机抱的方式来缓解,让宝宝趴在大人的手臂上,头部趴在手臂弯曲处,利用重力缓解宝宝腹部的不适;也可以轻轻按摩宝宝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每次按摩5-10分钟左右,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肠胀气和肠痉挛。 2.出牙不适 一般宝宝在4-10个月左右开始出牙,出牙时牙龈会有肿胀、疼痛等不适,可能会导致宝宝脾气暴躁。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适合的牙胶,让宝宝咬嚼,牙胶可以起到缓解牙龈不适的作用。但要注意牙胶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三)情感需求未得到满足 1.缺乏陪伴 五个月大的宝宝开始有情感需求,需要家长的陪伴。如果宝宝长时间处于无人陪伴的状态,可能会感到孤独、不安,从而脾气暴躁。家长可以多与宝宝进行互动,比如和宝宝说话、唱歌、做游戏等,通过眼神交流、肢体接触等方式让宝宝感受到关爱,满足宝宝的情感需求。 二、温馨提示 对于五个月大的宝宝,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状态,及时发现宝宝脾气暴躁的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和细心,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同时,要注意宝宝的个体差异,不同宝宝的需求和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家长需要不断摸索和适应宝宝的特点,为宝宝创造一个舒适、安全、充满关爱的成长环境。如果宝宝脾气暴躁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呕吐、腹泻、发热等,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疾病因素。

    2025-10-15 15:30:46
  • 宝宝大便干燥拉出血怎么回事

    宝宝大便干燥拉出血可能由饮食、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疾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保证奶量充足、合理添加辅食)、促进肠道蠕动(腹部按摩、增加活动量)来应对,若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异常需及时就医,且要注意避免用不适合宝宝的方法,密切观察宝宝状况。 一、可能的原因 (一)饮食因素 1.母乳或配方奶摄入不足:对于宝宝来说,如果母乳量不足或者配方奶冲调过稠,会导致宝宝摄入的水分不够,大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从而变得干燥。例如,6个月-12个月的宝宝,若每日奶量摄入少于600毫升,就容易出现大便干燥情况。 2.添加辅食不合理:当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后,若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过少,像蔬菜泥、水果泥等添加不及时或量不足,也会引起大便干燥。比如1岁左右的宝宝,主食以精细谷物为主,很少吃绿叶蔬菜和水果,就可能引发大便干燥拉出血。 (二)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 宝宝的肠道功能还在不断发育中,肠道蠕动可能不规律。新生儿肠道神经调节功能尚不成熟,3个月以内的宝宝肠道蠕动相对较慢,容易导致大便在肠道内积聚,进而干燥。 (三)疾病因素 1.先天性肠道畸形:如先天性巨结肠,这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肠道发育畸形,由于肠道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肠道蠕动功能异常,粪便通过受阻,长时间积聚后大便干燥,甚至可能损伤肠道黏膜引起出血。 2.肛门局部疾病:肛裂是导致宝宝大便干燥拉出血比较常见的肛门局部原因。干燥的大便通过肛门时,容易撑裂肛管皮肤,引起出血,同时宝宝会因疼痛而抗拒排便,进一步加重大便干燥。 二、应对措施 (一)调整饮食 1.保证奶量充足:对于婴儿,要确保母乳充足,若为配方奶喂养,严格按照配方奶说明书进行冲调,保证宝宝每日摄入足够的奶量以获取充足水分。 2.合理添加辅食:6个月以上宝宝添加辅食时,逐渐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苹果泥、香蕉泥、西蓝花泥等,同时适当增加主食中粗粮的比例,如燕麦粥等,但要注意循序渐进,让宝宝肠道有适应过程。 (二)促进肠道蠕动 1.腹部按摩:家长可以在宝宝饭后1小时左右,以宝宝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2-3次,通过按摩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 2.增加活动量:对于能爬行或行走的宝宝,鼓励其多活动,适当增加运动量也有助于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三)及时就医 如果宝宝大便干燥拉出血情况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呕吐、腹胀、精神差等,应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腹部超声等,以明确病因,排除肠道畸形等严重疾病。 三、特殊人群(宝宝)的温馨提示 宝宝的消化系统和身体各器官都比较娇嫩,在应对大便干燥拉出血问题时,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不适合宝宝的方法。比如不要自行给宝宝使用成人的泻药等药物,因为宝宝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成人药物可能会对宝宝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和排便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处理,以保障宝宝的健康。

    2025-10-15 15:29:4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