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重症新生儿的救治,围生期高危儿系统管理,尤其是早产儿的出院后管理,包括早期评估、早期干预等服务
向 Ta 提问
主任医师(二级),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卫健委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项目负责人,省儿童早期发展技术工程中心主任。从事围产新生儿临床工作近三十多年,自1995年始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逐步建立以新生儿科为主干的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模式。擅长新生儿重症救治及高危儿/早产儿出院后管理。2005年作为访问学者到香港中文大学附属威尔斯亲王医院新生儿科/NICU进修围产新生儿医学。2008年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在美国Boston Tufts university新英格兰医学中心儿童医院、Cincinnati儿童医院、Boston儿童医院、Philadephia儿童医院的研修围产新生儿医学。
展开-
宝宝吃南瓜变黄后的恢复时间
宝宝吃南瓜变黄是因南瓜含丰富胡萝卜素致胡萝卜素血症,停止大量食用后一般1-2周左右渐消退,个体有差异,有基础疾病宝宝恢复可能延长,期间要调整饮食、护理皮肤,有基础疾病宝宝遵医嘱治疗监测。 一、宝宝吃南瓜变黄的原因 宝宝吃南瓜后变黄主要是因为南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宝宝大量食用南瓜后,过多的胡萝卜素不能及时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就会导致胡萝卜素血症,从而使皮肤发黄,一般以面部和手掌、足底皮肤发黄较为明显。 二、恢复时间 1.一般情况 通常在停止继续大量食用南瓜后,一般1-2周左右皮肤发黄的情况会逐渐消退。这是因为体内多余的胡萝卜素会通过正常的代谢途径逐渐被分解、排出体外。例如,有相关研究表明,在停止摄入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后,血液中胡萝卜素水平会逐渐下降,皮肤发黄的表现也会随之改善,一般经过10天左右,血液中胡萝卜素水平可恢复正常,皮肤发黄情况也会明显减轻,2周左右基本恢复正常肤色。 但具体的恢复时间也会因宝宝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如果宝宝本身代谢功能较好,恢复时间可能会相对短一些;如果宝宝代谢较慢,可能恢复时间会稍长,但一般不会超过3周。 2.特殊情况考虑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宝宝,比如肝功能不全的宝宝,由于其代谢胡萝卜素的能力下降,吃南瓜后变黄的恢复时间可能会延长。因为肝脏在胡萝卜素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肝功能异常会影响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以及后续的代谢排出,所以这类宝宝需要密切观察,必要时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辅助代谢治疗,但总体来说,在积极干预下,一般也会在数周内逐渐恢复,但具体时间需根据宝宝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情况而定。 三、护理建议 1.饮食方面 在宝宝吃南瓜导致皮肤发黄期间,要注意调整宝宝的饮食结构,暂时避免让宝宝过多食用南瓜以及其他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芒果等。可以给宝宝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草莓等,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体内胡萝卜素的代谢。同时,保证宝宝摄入均衡的饮食,包括谷类、蛋白质类食物等,以维持宝宝正常的代谢功能。 2.皮肤护理 要注意宝宝皮肤的清洁,保持皮肤的卫生,但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避免过度刺激皮肤。另外,要观察宝宝皮肤发黄的变化情况,如果皮肤发黄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精神不佳、呕吐等,要及时带宝宝就医,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3.特殊人群(有基础疾病宝宝)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宝宝,如患有肝脏疾病等,除了上述饮食和皮肤护理外,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带宝宝进行相关检查,监测宝宝的肝功能以及胡萝卜素水平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和护理措施,确保宝宝能够顺利恢复健康,同时要给予宝宝更多的关爱和细心照料,关注宝宝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变化,为宝宝的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2025-10-15 15:05:56 -
小孩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方法
小孩急性肠胃炎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饮食调整)、液体疗法(口服补液、静脉补液)、药物治疗(抗感染、肠黏膜保护剂、微生态调节剂),还有特殊人群(婴儿、幼儿及儿童)注意事项,需综合病情等个体化治疗以缓解症状、纠正紊乱、预防并发症促康复。 一、一般治疗 1.休息:小孩患急性肠胃炎时需要充分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以利于身体恢复。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家长要为其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2.饮食调整 急性期:如果是轻度呕吐,可继续喂养,年龄较小的婴儿可适当增加喂奶次数;对于呕吐严重的患儿,可能需要暂时禁食4-6小时,但不禁水,可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 缓解期:呕吐缓解后可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面条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随着病情好转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 二、液体疗法 1.口服补液:口服补液盐是预防和纠正脱水的重要措施,适用于轻、中度脱水的患儿。根据患儿的年龄和脱水程度来调整口服补液盐的摄入量,年龄较小的患儿要少量多次服用,以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来纠正脱水。 2.静脉补液:对于中、重度脱水或呕吐严重无法口服补液的患儿,需要通过静脉补液来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补液的速度和补液量要根据患儿的脱水程度、体重等因素进行计算和调整,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电解质和纠正酸碱平衡。 三、药物治疗 1.抗感染药物: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肠胃炎,可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但要避免滥用抗生素。例如,对于大肠杆菌感染,可选用头孢类抗生素等,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2.肠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它可以吸附病原体和毒素,保护肠黏膜,有助于减轻腹泻症状,适用于各年龄段的患儿,但要注意正确的服用方法,一般需用适量温水冲服。 3.微生态调节剂: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制剂,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对各年龄段的患儿均可使用,但要注意药物的储存条件等。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婴儿患急性肠胃炎时病情变化较快,家长要密切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体温、呕吐及腹泻情况等。在喂养方面要更加精细,严格按照口服补液盐的服用方法进行喂养,避免发生脱水等严重并发症。 2.幼儿及儿童:要注意安抚患儿情绪,配合治疗。在饮食调整时要关注儿童的饮食习惯和喜好,尽量选择其愿意接受的清淡易消化食物,但也要保证营养均衡。同时要注意观察儿童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要及时就医。 总之,小孩急性肠胃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年龄等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缓解症状、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预防并发症,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2025-10-15 15:05:00 -
儿童白肺的症状及表现
儿童白肺指胸部影像学检查呈大片白色阴影,症状因个体和病情而异,呼吸方面有频率异常、呼吸困难;全身状况有发热、精神状态改变、食欲减退;还有咳嗽等其他表现,需密切关注儿童身体状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呼吸方面 呼吸频率异常:正常儿童的呼吸频率会因年龄有所差异,比如新生儿呼吸频率通常在40-60次/分钟,1岁以内为30-40次/分钟,1-3岁为25-30次/分钟,3-7岁为20-25次/分钟。但患有白肺的儿童可能会出现呼吸频率明显增快,超过同龄正常范围很多,严重时可能呼吸频率可达60次/分钟以上,而且呼吸会显得比较急促、费力,孩子可能会出现鼻翼扇动、肋间肌或胸骨上窝凹陷等表现,这是因为肺部病变影响了正常的气体交换,机体需要通过加快呼吸来获取足够的氧气。 呼吸困难:孩子可能会感觉吸气和呼气都不顺畅,表现为呼吸时胸廓运动幅度变小,严重的可能会出现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口唇、甲床等部位可能会出现发绀,即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这是由于缺氧导致的,说明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已经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全身状况 发热:部分儿童白肺可能是由感染因素引起的,比如病毒(如新冠病毒等)、细菌等感染,此时孩子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以上,甚至更高。不同年龄段儿童对发热的耐受和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婴幼儿可能除了发热外,还可能伴有哭闹不安、精神萎靡等情况;较大儿童可能会主诉身体发冷等不适。 精神状态改变:孩子可能会表现出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嗜睡等情况。如果病情较重,大脑可能会因为缺氧等原因受到影响,从而出现精神方面的异常,比如原本活泼好动的孩子变得不爱玩耍、反应迟钝等。例如,一些因重症肺炎导致白肺的儿童,会出现明显的精神倦怠,对周围环境的刺激反应减弱。 食欲减退:由于身体处于疾病状态,孩子的胃肠道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同时呼吸等方面的不适也会影响孩子的食欲,表现为吃奶量减少(对于婴幼儿),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不想吃饭、食量明显下降等情况。 其他表现 咳嗽:孩子可能会有咳嗽症状,咳嗽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有的可能是频繁的刺激性干咳,有的可能伴有咳痰,但由于肺部病变影响,咳痰可能并不容易咳出。比如感染引起的白肺,咳嗽可能会随着病情变化而有所不同,早期可能咳嗽相对较轻,随着病情进展,咳嗽可能会加重。 儿童白肺是比较严重的肺部病变表现,一旦发现儿童有上述异常表现,尤其是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精神差等情况,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家长来说,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变化,特别是有基础疾病或接触过感染源的儿童,更要提高警惕,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白肺病情进展可能较为迅速,需要及时干预以保障儿童的健康。
2025-10-15 15:04:10 -
刚出生的男婴儿小便有血怎么处理
刚出生男婴儿小便有血可能由尿道损伤、泌尿系统畸形、全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需及时带婴儿就医,经详细问诊、体格检查及尿液、影像学等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再根据病因针对性处理,同时要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观察婴儿一般情况并遵循医生建议做好日常护理。 一、可能原因及初步处理 刚出生男婴儿小便有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首先要考虑以下情况: 尿道损伤:在分娩过程中,婴儿的尿道可能受到轻微损伤,这是比较常见的原因之一。此时要观察婴儿尿道局部是否有明显损伤表现,如红肿等。家长需保持婴儿会阴部清洁,避免感染,可使用温水轻柔清洗,然后及时带婴儿就医,医生会进一步检查尿道损伤程度并给予相应处理。 泌尿系统畸形:某些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也可能导致小便带血,比如肾积水、输尿管畸形等。这需要通过超声等检查手段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医生会根据具体畸形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全身性疾病:像出血性疾病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累及泌尿系统导致尿血。需要进行相关血液检查来排查,如凝血功能检查等。 二、及时就医检查 详细问诊与体格检查:家长要向医生详细提供婴儿出生时的情况,如分娩方式、是否有产程异常等。医生会对婴儿进行全面体格检查,重点检查泌尿系统外观、有无异常包块等。 辅助检查 尿液检查: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了解尿液中红细胞等情况,明确是否存在血尿以及血尿的程度等。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方法,可观察泌尿系统的结构是否正常,有无畸形、结石等情况;必要时可能还会进行X线造影等检查来更清晰地了解泌尿系统内部结构。 三、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尿道损伤轻微情况:如果尿道损伤轻微,一般通过保持局部清洁、观察等保守治疗即可逐渐恢复。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外用的抗菌药膏等预防感染,但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医嘱,家长不要自行给婴儿用药。 泌尿系统畸形处理:对于泌尿系统畸形,根据畸形的具体类型和严重程度,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等。比如肾积水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解除梗阻等。 全身性疾病相关处理:如果是全身性出血性疾病等引起,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可能需要儿科血液科等多学科协作进行处理。 四、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保持会阴部清洁:使用柔软的毛巾和温水,每天轻柔清洗婴儿会阴部,从前往后清洗,避免将肛门部位的细菌带到尿道等部位引起感染。清洗后要轻轻擦干,保持干燥。 观察婴儿一般情况:密切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如果婴儿出现精神萎靡、吃奶减少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 遵循医生建议: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后续的治疗和复查等,不要自行中断治疗或忽视复查。 刚出生男婴儿小便有血需要引起家长高度重视,及时带婴儿到正规医院儿科就诊,通过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规范处理,同时做好日常护理工作,以确保婴儿能够健康恢复。
2025-10-15 15:02:39 -
小孩子手脚抽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孩子手脚抽搐的原因多样,包括发热相关(如感染致体温过高引发热性惊厥)、电解质紊乱(低钙、低镁血症)、癫痫(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颅内病变(脑膜炎、脑肿瘤)、代谢性疾病(低血糖、遗传代谢性疾病),婴幼儿需关注体温与喂养,出现抽搐应立即送医,送医过程中注意将头部偏向一侧防窒息。 一、发热相关 原因:当小孩子体温过高时,可能引发惊厥,即手脚抽搐。例如,感染性疾病导致的发热,像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病原体入侵机体后引发免疫反应,使得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体温急剧上升,就容易出现热性惊厥。一般多发生在6个月-5岁的儿童,这与该年龄段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 二、电解质紊乱 原因: 低钙血症:如果小孩子体内钙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等,会导致血钙降低。血钙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抑制作用,血钙降低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可引起手脚抽搐。比如长期纯母乳喂养且母亲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或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吸收时,就可能出现低钙性手足抽搐。 低镁血症:镁缺乏也可能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抽搐。常见于长期腹泻、营养不良等情况,使得镁丢失过多或摄入不足。 三、癫痫 原因: 小孩子如果患有癫痫,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可导致手脚抽搐。癫痫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如家族中有癫痫病史;也可能是脑部发育异常、出生时缺氧等因素引起。癫痫发作时,肌肉会不自主地强烈收缩,表现为手脚抽搐,可能还伴有意识丧失、口吐白沫等症状。 四、颅内病变 原因: 脑膜炎: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炎症刺激脑膜及脑组织,可导致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紊乱等,从而出现手脚抽搐。例如化脓性脑膜炎,病原体感染脑膜后,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引发抽搐等症状。 脑肿瘤:脑部肿瘤占位性病变,压迫周围脑组织,影响神经传导等,也可能导致手脚抽搐。虽然儿童脑肿瘤相对少见,但也是引起小儿抽搐的原因之一。 五、代谢性疾病 原因: 低血糖:小孩子如果长时间未进食,或患有某些代谢性疾病导致血糖过低时,会影响神经系统的能量供应,引起神经功能异常,出现手脚抽搐。比如1岁以内的婴儿,若喂养不及时,容易发生低血糖性抽搐。 遗传代谢性疾病:某些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等,由于体内代谢酶缺乏,导致代谢产物蓄积,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可出现手脚抽搐等症状。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婴幼儿,家长要密切关注其体温变化,及时处理发热情况,避免热性惊厥的发生。在喂养方面,要保证营养均衡,满足儿童生长发育对钙、镁等元素的需求。如果小孩子出现手脚抽搐,无论何种情况,都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家长要保持冷静,在送往医院过程中,将小孩子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等情况发生。
2025-10-15 15: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