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重症新生儿的救治,围生期高危儿系统管理,尤其是早产儿的出院后管理,包括早期评估、早期干预等服务
向 Ta 提问
主任医师(二级),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卫健委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项目负责人,省儿童早期发展技术工程中心主任。从事围产新生儿临床工作近三十多年,自1995年始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逐步建立以新生儿科为主干的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模式。擅长新生儿重症救治及高危儿/早产儿出院后管理。2005年作为访问学者到香港中文大学附属威尔斯亲王医院新生儿科/NICU进修围产新生儿医学。2008年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在美国Boston Tufts university新英格兰医学中心儿童医院、Cincinnati儿童医院、Boston儿童医院、Philadephia儿童医院的研修围产新生儿医学。
展开-
小孩咳嗽吃什么好的快
小孩咳嗽时,可以采取保持空气湿润、多喝水、避免刺激性食物、使用止咳糖浆(6岁以下需谨慎)、及时就医等措施。小孩咳嗽需根据年龄和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1.保持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缓解喉咙不适。 2.多喝水:多喝水可以帮助保持喉咙湿润,缓解咳嗽。 3.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酸性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咳嗽。 4.止咳糖浆:如果咳嗽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咳糖浆。但需要注意,不要给6岁以下的儿童使用含有可待因的止咳糖浆。 5.就医:如果咳嗽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呼吸急促等,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的小孩咳嗽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可能不同。因此,如果小孩咳嗽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更专业的治疗建议。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小孩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2025-05-21 16:28:08 -
宝宝36.9度正常吗
宝宝的正常体温范围一般在36℃至37.2℃之间,测量部位不同,体温数值会有差异,宝宝的腋下体温为36.9℃是正常的。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的体温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环境温度、穿衣多少、宝宝的活动量、进食情况等。因此,在判断宝宝的体温是否正常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如果宝宝的体温超过37.5℃,但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可以先通过物理降温的方法来降低体温,如给宝宝多喝水、减少衣物、用温水擦拭身体等。如果宝宝的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咳嗽、流鼻涕、腹泻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此外,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宝宝,体温的正常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新生儿的体温可能会稍微偏高一些,而早产儿的体温可能会相对较低。因此,在照顾宝宝时,需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来判断体温是否正常。如果对宝宝的体温有任何疑虑,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
2025-05-21 16:24:19 -
孩子22天了黄疸还没退去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22天黄疸还没退,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因为病理性黄疸不会自行消退,需药物或蓝光照射退黄,其包含母乳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病毒感染等类型。而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生14天左右就会消退。当新生儿出现黄疸时,要多喝水、多晒太阳,若黄疸一直未退或越来越黄,必须及时去医院检查,查明原因并针对性治疗,以防黄疸引发胆红素脑病。 一、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1.病理性黄疸: (1)不会自行消退,需要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来退黄疸; (2)包括母乳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病毒感染等引起的情况。 2.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14天左右就会自行消退。 二、新生儿黄疸的应对方法: 1.多喝水; 2.多晒太阳; 3.若黄疸持续不消退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原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总之,对于新生儿黄疸要密切关注其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2025-05-21 16:19:44 -
小孩吐泡沫是怎么回事
小孩吐沫沫可能是正常生理性反应,也可能是由呼吸道感染或鹅口疮导致。 一、生理性反应:这是正常表现,主要因为小孩唾液腺分泌旺盛,产生的唾液酶较多。这种情况对身体没任何不良影响,也无需特殊处理,只要注重口腔卫生就行。 二、呼吸道感染:像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疾病,常发生在2个月以内的小孩身上,主要症状为频繁吐沫沫,还伴有吃奶呛咳、呼吸频率加快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带小孩到医院分析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三、鹅口疮:主要由感染白色念珠菌引起,如果小孩之前有发烧、发热症状,那么患鹅口疮的几率较高。建议先观察体温,如果是低烧可以多喝水,而温度超过38.5度,则需要口服退烧药、消炎药。 总之,如果小孩吐沫沫是正常反应,通常在短时间内会自行消失,但若是长期未缓解,就需及时就诊,通过相关检查来分析原因。
2025-05-21 16:16:40 -
宝宝肌张力高的治疗
宝宝肌张力高可影响运动和发育,需及时治疗,一般采用物理治疗、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治疗方案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过程中家长要密切配合医生。 宝宝肌张力高可能会影响运动和发育,需要及时治疗。以下是一些治疗方法: 1.物理治疗:通过按摩、运动等方式,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肌肉发育。 2.康复训练:根据宝宝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帮助宝宝恢复运动能力。 3.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如肌松剂、镇静剂等,缓解肌张力高的症状。 4.手术治疗:如果肌张力高是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宝宝的情况都不同,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在治疗过程中,家长需要密切配合医生,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同时,家长也需要注意宝宝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025-05-21 16: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