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重症新生儿的救治,围生期高危儿系统管理,尤其是早产儿的出院后管理,包括早期评估、早期干预等服务
向 Ta 提问
主任医师(二级),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卫健委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项目负责人,省儿童早期发展技术工程中心主任。从事围产新生儿临床工作近三十多年,自1995年始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逐步建立以新生儿科为主干的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模式。擅长新生儿重症救治及高危儿/早产儿出院后管理。2005年作为访问学者到香港中文大学附属威尔斯亲王医院新生儿科/NICU进修围产新生儿医学。2008年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在美国Boston Tufts university新英格兰医学中心儿童医院、Cincinnati儿童医院、Boston儿童医院、Philadephia儿童医院的研修围产新生儿医学。
展开-
小孩出汗多是怎么回事
小孩出汗多可能由生理现象、环境因素、缺钙等引起,家长需及时带小孩就医治疗,具体如下: 一、生理现象:小孩通常年龄小,正处正常发育阶段,新陈代谢较旺盛,汗腺分泌水平较高,所以可能出现出汗多情况。这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无需特殊改善,只需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二、环境因素:外界环境温度高、室内环境过于闷热等,都易导致汗液分泌增多,使小孩出汗多。家长要留意环境温度变化,及时为小孩适当增减衣物,以缓解出汗多症状。 三、缺钙:小孩生长发育快,自身营养需求高,若不及时补充钙质,可能导致身体缺钙,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出现出汗多现象。此时家长需及时带小孩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碳酸钙D3咀嚼片、维D钙咀嚼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总之,小孩出汗多的原因多样,家长应密切关注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2025-05-22 16:07:33 -
一岁的宝宝能吃盐吗
一岁内宝宝不能吃盐,饮食应清淡、营养均衡,避免过早添加调味料。 一岁内的宝宝不能吃盐。因为宝宝的肾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无法代谢过多的盐分,过早添加盐会增加肾脏负担,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宝宝的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可从母乳或配方奶中获取足够的钠。随着宝宝的成长,添加辅食后,可以逐渐引入少量的原味食物,如蔬菜、水果、肉类等,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在添加辅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和质地,让宝宝适应不同的口感和味道。 2.避免添加过多的调味料,如盐、糖、酱油等,以保持食物的原味。 3.注意食物的安全性,如煮熟煮透,避免食物过敏等问题。 4.鼓励宝宝多喝水,以促进代谢和消化。 总之,一岁内的宝宝饮食应该以清淡、营养均衡为主,避免过早添加盐等调味料。家长应该关注宝宝的饮食健康,为其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2025-05-22 16:04:15 -
3个月的孩子睡觉总是一惊一惊的怎么回事
三个月孩子睡觉一惊一惊的,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是环境因素、缺乏维生素D或其他原因引起。若伴有其他异常症状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以明确原因。 1.正常生理现象 三个月的孩子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大脑皮层兴奋性较低,睡眠时易出现一惊一惊的现象,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这种情况会逐渐改善。 2.环境因素 孩子睡眠的环境温度过高、过低,或者周围环境过于嘈杂,都可能导致孩子睡觉一惊一惊的。 3.缺乏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孩子,由于血钙降低,会出现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一惊一惊的等。 4.其他 孩子饥饿、腹胀、出牙等,也可能导致孩子睡觉一惊一惊的。 如果孩子睡觉一惊一惊的同时,伴有多汗、烦躁、睡眠不安等症状,或者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明确原因。
2025-05-22 16:01:46 -
小孩咳嗽可以吃鱿鱼吗
小孩咳嗽时一般不建议吃鱿鱼,因为鱿鱼性凉且富含蛋白质,可能会刺激呼吸道或引起过敏,导致咳嗽加重。小孩咳嗽时应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 咳嗽是小孩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过敏、气道异物等。在治疗咳嗽时,应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小孩咳嗽症状较轻,可以先尝试以下方法: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适当增加空气湿度有助于缓解咳嗽。 给小孩多喝水,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过甜的食物,以免加重咳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当运动等。 如果小孩咳嗽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喘息、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观察小孩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025-05-22 15:58:28 -
宝宝嘴磕破肿了怎么办
宝宝嘴磕破肿了,家长可采取以下措施:清洁伤口,冷敷,避免刺激,观察伤口,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1.清洁伤口 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擦拭伤口,去除血迹和杂质。 2.冷敷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伤口上,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3.避免刺激 避免宝宝舔舐或咬伤口,以免加重损伤。 4.观察伤口 密切观察伤口的情况,如有出血不止、肿胀加剧、感染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5.就医 如果伤口较大或较深,或者宝宝出现明显的疼痛、哭闹、不愿进食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清创缝合等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的口腔黏膜比较娇嫩,磕破后容易感染,因此家长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同时,如果宝宝有其他异常情况,如发热、咳嗽等,也可能是感染的表现,应及时就医。
2025-05-22 15:5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