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重症新生儿的救治,围生期高危儿系统管理,尤其是早产儿的出院后管理,包括早期评估、早期干预等服务
向 Ta 提问
主任医师(二级),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卫健委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项目负责人,省儿童早期发展技术工程中心主任。从事围产新生儿临床工作近三十多年,自1995年始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逐步建立以新生儿科为主干的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模式。擅长新生儿重症救治及高危儿/早产儿出院后管理。2005年作为访问学者到香港中文大学附属威尔斯亲王医院新生儿科/NICU进修围产新生儿医学。2008年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在美国Boston Tufts university新英格兰医学中心儿童医院、Cincinnati儿童医院、Boston儿童医院、Philadephia儿童医院的研修围产新生儿医学。
展开-
一岁半的宝宝肠胃不好怎么办
一岁半宝宝肠胃不好,可通过饮食调整改善,如选择易消化食物、增加蛋白质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控制糖分和盐分摄入、注意饮食卫生等,也可服用益生菌。若严重应及时就医。 1.选择易消化的食物 宝宝的肠胃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粉、面条、南瓜、红薯等。 2.增加蛋白质摄入 蛋白质是身体生长和修复所必需的营养素,可以选择豆腐、鸡蛋、鱼肉等食物。 3.多吃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4.控制糖分和盐分的摄入 过多的糖分会导致宝宝肠道菌群失衡,加重肠胃负担;过多的盐分会增加肾脏负担。 5.注意饮食卫生 保持食物的清洁卫生,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物。 同时,还可以给宝宝服用一些益生菌,帮助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肠道免疫力。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的肠胃问题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5-05-15 17:55:59 -
孩子不咳嗽但有痰怎么办
儿童虽不咳嗽但有痰,这通常考虑是呼吸道感染未完全恢复,需展开抗感染治疗与祛痰治疗。具体如下: 一、抗感染治疗: 1.若呼吸道疾病是由细菌感染引发且出现咳痰症状,可遵医嘱选用头孢克肟干混悬剂、头孢地尼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 2.若是支原体感染,则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 二、祛痰治疗: 1.当儿童排痰能力欠佳时,可适度进行拍背,这有助于痰液排出。 2.还可遵医嘱选择化痰药物,如乙酰半胱氨酸、盐酸氨溴索等,这些能稀释痰液,加快痰液排出。有条件的可选择乙酰半胱氨酸等进行雾化治疗。 3.要适当增加水的摄入,使咽喉部位保持湿润状态,因为一旦缺水容易导致分泌物黏稠,进而造成痰液不易咳出。 总之,当儿童出现不咳嗽但有痰的情况时,要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抗感染药物和祛痰措施等,同时要注意让儿童多喝水以利于痰液排出。
2025-05-15 17:53:10 -
小孩热感发烧怎么退烧最快物理疗法
小孩热感发烧可采取物理疗法退烧,如多喝水、温水擦浴、减少衣物、使用退热贴、保持室内通风等,但需注意体温超过38.5°C或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特殊人群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多喝水 发烧会导致身体水分流失,多喝水可以帮助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2.温水擦浴 用温水擦拭小孩的身体,尤其是颈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部位,促进散热。 3.减少衣物 不要给小孩穿过多的衣物,以免影响散热。 4.使用退热贴 可以在小孩的额头贴上退热贴,帮助降低体温。 5.保持室内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让小孩感到更加舒适。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小孩的体温超过38.5℃,或者出现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婴儿、幼儿、孕妇、老年人以及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在使用物理疗法退烧时需要特别小心,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025-05-15 17:49:53 -
宝宝轻微咳嗽怎么治疗
宝宝轻微咳嗽可采取以下措施:保持空气湿润、多喝水、调整饮食、拍背,6个月以下宝宝不建议用止咳药,持续咳嗽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1.保持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缓解宝宝咳嗽。 2.多喝水:多喝水可以帮助宝宝缓解咳嗽,保持身体水分。 3.调整饮食:如果宝宝已经开始吃辅食,可以给宝宝吃一些梨、苹果等水果,或者喝一些蜂蜜水,有助于缓解咳嗽。 4.拍背:让宝宝侧卧,家长用空心掌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有助于痰液咳出。 5.注意观察:如果宝宝咳嗽持续时间较长、伴有发热、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6个月以下的宝宝,不建议使用任何止咳药物。如果宝宝咳嗽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家长应注意保持宝宝的个人卫生,避免带宝宝去人员密集的场所,以预防咳嗽的发生。
2025-05-15 17:46:55 -
宝宝吃益生菌后拉稀
宝宝吃益生菌后拉稀,可能是益生菌的不良反应、过敏、本身患有肠道疾病、饮食改变或腹部受凉引起。家长应停止给宝宝服用益生菌,观察症状是否缓解,给宝宝补充水分,调整饮食。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 1.益生菌的不良反应。 2.宝宝对益生菌过敏。 3.宝宝本身患有肠道疾病。 4.饮食改变。 5.腹部受凉。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停止给宝宝服用益生菌。 2.观察宝宝的症状是否缓解。 3.给宝宝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4.调整宝宝的饮食,避免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 5.如宝宝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的肠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给宝宝服用益生菌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避免自行增减剂量。同时,家长也应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
2025-05-15 17: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