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擅长:呼吸系统及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北京友谊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擅长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小儿消化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及儿童保健工作,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

展开
个人擅长
呼吸系统及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展开
  • 宝宝不喝奶粉怎么办

    调整喂奶环境选择安静柔和且宝宝熟悉之处、更换质地柔软流速近母乳的奶嘴、尝试不同喂奶姿势、在宝宝不太饿有饥饿感时喂奶、考虑奶粉口味可咨询医生更换并循序渐进过渡、观察口腔是否有溃疡等问题、较大月龄宝宝合理添加辅食遵循原则且奶粉为主要营养来源,婴儿消化系统未完善操作要轻柔,密切关注精神状态和体重增长,长时间不喝奶粉体重异常需就医排查其他健康隐患。 一、调整喂奶环境 选择安静、光线柔和且宝宝熟悉的环境进行喂奶,减少周围过多的声响、人员走动等外界干扰,让宝宝能够专注于吃奶,例如可以将宝宝抱至自己的卧室,拉上窗帘营造相对安静私密的氛围来喂奶。 二、更换奶嘴 挑选质地柔软、流速接近母乳的奶嘴,让宝宝在吸吮时感觉更舒适,从而愿意接受奶粉。可以多尝试几款不同品牌和类型的奶嘴,找到最适合宝宝的那一款。 三、尝试不同喂奶姿势 比如抱着喂时让宝宝身体稍微倾斜,躺着喂时注意保持宝宝头部和身体处于合适的体位等,通过变换不同的喂奶姿势,找到宝宝最舒适的姿势来进行喂奶,增加宝宝对奶粉的接受度。 四、把握喂奶时机 在宝宝不太饿但有一定饥饿感的时候尝试喂奶,此时宝宝相对更易接受奶粉。例如可以在宝宝睡醒后半小时左右,精神状态较好但还未完全进入饥饿状态时进行喂奶。 五、考虑奶粉口味因素 部分宝宝可能对奶粉口味较敏感,可咨询医生是否能更换适合宝宝口味的奶粉,但更换奶粉时要循序渐进,新奶粉与旧奶粉需按一定比例混合逐渐过渡,避免引起宝宝肠胃不适。 六、观察口腔情况 留意宝宝口腔是否存在溃疡、鹅口疮等问题,这些口腔问题会导致宝宝吃奶时疼痛,从而不愿意喝奶粉,若发现相关问题需及时就医处理。 七、合理添加辅食(较大月龄宝宝) 对于较大月龄宝宝,可适当添加辅食,但要保证奶粉仍然是其主要营养来源。辅食添加需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例如先添加少量的米粉,观察宝宝适应情况后再逐渐增加种类和量,避免因辅食添加不当影响宝宝对奶粉的接受度。 特殊人群提示 婴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在调整喂奶方式等过程中要格外轻柔,防止造成宝宝呛奶等情况。要密切关注宝宝精神状态、体重增长等情况,若宝宝长时间不喝奶粉且体重增长异常,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其他健康问题,因为这可能提示宝宝存在如消化系统疾病等其他健康隐患。

    2025-10-16 12:32:31
  • 孩子总是咳嗽不好怎么办

    孩子总咳嗽不好需先明确原因,常见有呼吸道感染未愈、过敏、气道异物、胃食管反流等,可通过环境调整(如清洁室内、控湿度、避刺激气)、饮食调整(如反流者注意喂养姿势和饮食,过敏者排查饮食过敏原)非药物干预,持续不缓解要及时就医,医生会做相关检查,婴幼儿和有基础疾病孩子就医要详告情况。 一、明确咳嗽原因 孩子总是咳嗽不好,首先要明确原因。常见原因包括呼吸道感染未愈,如病毒、细菌等感染后,炎症持续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咳嗽迁延不愈;过敏因素,如接触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过敏原,引发过敏性咳嗽;气道异物,若孩子曾有呛入小物件的情况,也会导致长期咳嗽;胃食管反流,婴幼儿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胃内容物反流刺激咽喉引起咳嗽;还有可能是先天性呼吸道畸形等罕见情况。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环境调整 对于过敏因素导致的咳嗽,要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扫灰尘,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过敏原,维持室内湿度在40%-60%左右,过于干燥或潮湿的环境都可能加重咳嗽。 避免孩子接触刺激性气体,如烟雾、香水等,家长应做到室内无烟,在孩子周围不吸烟。 2.饮食调整 胃食管反流引起咳嗽的孩子,喂养时要注意姿势,喂奶后竖抱拍嗝,避免过度喂养,大一些的孩子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酸性等易引起反流的食物,如巧克力、咖啡、碳酸饮料等。 过敏相关咳嗽的孩子,要排查饮食中的过敏原,如牛奶、鸡蛋、海鲜等,必要时进行饮食调整,例如改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奶粉喂养等。 三、及时就医评估 如果孩子咳嗽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可能还会安排相关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判断是否有感染;过敏原检测明确是否存在过敏;胸部X线或CT检查排除肺部实质性病变、气道异物等情况。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由于其身体各器官发育不完善,对于咳嗽的处理更要谨慎,非药物干预应作为首要选择,就医时要向医生详细告知孩子的喂养史、接触史等情况,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 有基础疾病的孩子: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基础疾病的孩子出现咳嗽不好的情况,要更加重视,及时就医,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因为咳嗽而加重,就医时需向医生提供详细的病史资料,包括基础疾病的诊断、治疗情况等,以便医生综合评估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2025-10-16 12:31:23
  • 孩子咳嗽老不好怎么办

    咳嗽原因分感染性(呼吸道病毒多自限细菌感染需评估可通过血常规等检查)和非感染性(过敏性鼻炎、胃食管反流、气道异物等需留意相关情况),非药物干预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饮食(婴幼儿正确喂养),特殊人群婴幼儿咳嗽老不好要谨慎就医排查严重病因,过敏体质儿童要排查规避过敏原并观察关联,有基础疾病儿童按原发病方案护理,若咳嗽持续超两周或伴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明确情况决定医疗干预。 一、明确咳嗽原因排查 1.感染性因素:呼吸道病毒(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常导致咳嗽,多呈自限性,但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引起的咳嗽需就医评估,可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辅助判断感染类型。 2.非感染性因素:可能涉及过敏性鼻炎引发的咳嗽(与接触过敏原相关,如花粉、尘螨等)、胃食管反流导致的咳嗽(婴幼儿喂养后易出现)、气道异物(多见于学龄前儿童,有明确异物吸入史相关表现)等,需留意孩子有无过敏史、喂养及活动中的异物接触情况。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环境调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湿度维持在40%~60%,可通过加湿器等方式实现,有助于减轻气道刺激,缓解咳嗽。 2.避免接触过敏原:过敏体质儿童需重点排查过敏原,如花粉、宠物毛发、尘螨等,尽量让孩子远离过敏原环境。 3.饮食注意:避免给孩子食用辛辣、过甜过咸食物,婴幼儿喂养时应采取正确姿势,避免呛咳,减少胃食管反流相关咳嗽的发生风险。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因其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咳嗽老不好时需格外谨慎,应及时带至儿科就诊,排查可能的严重病因,如肺炎等,避免延误病情。 2.过敏体质儿童:除排查过敏原并规避外,需密切观察咳嗽与接触特定物质的关联,遵循过敏相关疾病的护理原则,保持生活环境清洁。 3.有基础疾病儿童:如患有哮喘等基础疾病的孩子,咳嗽老不好时需遵循原发病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严格按照基础疾病的管理要求进行护理。 四、医疗干预情况 若孩子咳嗽持续超过2周或伴有发热、呼吸急促、喘息、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带至儿科就诊。医生可能会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片、胸部CT等)以明确肺部情况,根据具体病因决定是否需要医疗干预(仅提及可能涉及的医疗行为,不涉及具体药物使用指导)。

    2025-10-16 12:30:43
  • 儿童咳痰中有血应如何处理

    儿童咳痰带血可能由呼吸道感染、剧烈咳嗽、鼻腔后部出血倒流、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引发需结合具体表现及病史判断,初步评估要观察出血量、伴随症状、近期特殊情况,处理需让孩子保持安静、适度饮温水后尽快就医,婴幼儿要密切观察精神呼吸,有基础疾病儿童需谨慎并全面提供病史。 一、明确可能病因 儿童咳痰带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发,常见如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肺炎等),此类感染可致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易出现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剧烈咳嗽可使气道黏膜受机械性损伤,导致少量出血;鼻腔后部出血倒流至咽部后经咳嗽咳出也可表现为咳痰带血;此外,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较少见疾病也可能引发该症状,需结合孩子具体表现及相关病史综合判断。 二、初步评估要点 1.观察出血量:留意咳痰中血液是少量血丝还是大量鲜血,少量血丝相对病情可能较轻,大量鲜血则需高度重视。 2.伴随症状排查:查看孩子有无发热,若存在发热提示可能有感染性因素;关注有无胸痛,若伴有胸痛需警惕肺部实质性病变;了解咳嗽持续时间及程度等。 3.近期特殊情况询问:询问孩子近期有无剧烈咳嗽史,因剧烈咳嗽是导致气道黏膜损伤引发咳痰带血的常见诱因。 三、及时处理举措 1.保持安静状态:让孩子保持安静,避免剧烈哭闹、奔跑等活动,减少对呼吸道的进一步刺激,防止出血情况加重。 2.适度缓解咽喉刺激:可适当让孩子饮用少量温水,起到湿润咽喉的作用,但要注意水温适宜,避免过烫刺激呼吸道。 3.尽快就医检查:无论咳痰带血程度如何,都应尽快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通过医生进行详细查体,结合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片、胸部CT等)、血常规、结核菌素试验等实验室检查,明确具体病因,以便针对性处理。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群体:由于婴幼儿表达能力有限,需格外密切观察其精神反应、呼吸情况,若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异常表现,应立即送往医院,因为婴幼儿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及时干预。 有基础疾病儿童:对于本身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基础疾病的儿童,出现咳痰带血时更需谨慎对待,要及时就诊排查基础疾病是否加重,以免延误病情。 全面病史询问:在就医时要全面向医生提供孩子的病史情况,包括既往有无类似症状、有无过敏史等,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2025-10-16 12:30:19
  • 九个月宝宝拉肚子怎么治疗

    九个月宝宝拉肚子时需观察病情,包括大便情况、精神状态、脱水表现;调整饮食,母乳喂养的继续母乳,人工喂养换低乳糖配方奶,已加辅食的暂减或停辅食;补充水分,用口服补液盐或少量多次喂白开水;做好臀部护理,及时清洁并涂护臀膏;出现严重腹泻、明显脱水、持续发热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同时注意护理细节保障宝宝健康恢复。 一、观察病情 1.记录大便情况:详细记录宝宝拉肚子的次数、大便的性状(如稀水样、蛋花样等)、颜色等,这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九个月宝宝正常大便一般是成型或软便,若出现多次稀便则需重视。 2.监测精神状态:关注宝宝的精神状况,如是否活泼、有无萎靡不振等。若宝宝精神差,可能提示脱水或病情较重。 3.留意脱水表现:观察宝宝有无口干、哭时泪少、尿量减少、前囟凹陷等脱水症状,脱水会影响宝宝的身体机能。 二、调整饮食 1.母乳喂养:继续母乳喂养,母乳易于消化,且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有助于宝宝恢复。 2.人工喂养:可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减轻肠道负担。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暂时减少辅食量或暂停辅食添加,待腹泻好转后再逐步恢复。 三、补充水分 1.口服补液盐:按照说明书正确配制口服补液盐,少量多次给宝宝服用,预防和纠正脱水。九个月宝宝可根据脱水程度适量补充,一般轻度脱水可按50-80ml/kg补充。 2.白开水:若不方便使用口服补液盐,也可少量多次给宝宝喂白开水,但补液效果不如口服补液盐理想。 四、臀部护理 1.及时清洁:每次宝宝拉肚子后,用温水清洗臀部,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防止红臀。 2.涂抹护臀膏:清洗后可适当涂抹护臀膏,保护臀部皮肤。 五、及时就医情况 1.严重腹泻:如果宝宝腹泻次数频繁,如一天腹泻超过10次以上,或大便呈脓血样,应及时就医。 2.脱水明显:出现明显脱水症状,如精神极度萎靡、尿量极少、眼窝明显凹陷等,需立即带宝宝就医,可能需要静脉补液等治疗。 3.持续发热:若宝宝伴有持续发热,体温超过38.5℃以上,也应及时就诊,排查是否有肠道感染等其他病因。 九个月宝宝拉肚子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的各项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和处理措施,必要时及时寻求医疗帮助。同时要注意护理过程中的细节,如饮食调整要循序渐进,臀部护理要轻柔,以保障宝宝的健康恢复。

    2025-10-16 12:29:1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