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擅长:呼吸系统及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北京友谊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擅长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小儿消化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及儿童保健工作,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

展开
个人擅长
呼吸系统及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展开
  •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怎么办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有常见表现、需判断紧急情况,急救有海姆立克法(1岁以上)和婴儿急救法,急救后要及时送医,还需从避免给幼儿易误吸食物、教育幼儿不将小物件放口中和注意进食时护理等方面预防。 一、识别与判断 1.常见表现: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多有明确异物吸入史,之后出现呛咳、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等表现,若异物部分阻塞气道,可能有阵发性咳嗽、喘息等症状。不同年龄小儿表现有差异,幼儿可能无法清晰表述,常表现为突然呛咳后反复咳嗽、气促等。 2.紧急情况判断:若小儿出现严重呼吸困难、面色发绀等窒息表现,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这是因为严重窒息会迅速影响小儿的氧供,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 二、急救措施 1.海姆立克法(适用于1岁以上小儿):施救者站在小儿身后,双臂环抱小儿腰部,一手握拳,拇指侧顶住小儿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握住握拳手,急速向内、向上冲击腹部,利用冲击腹部产生的气流排出异物。 2.婴儿急救法:将婴儿面朝下,放在前臂上,支撑婴儿头部和颈部,用另一手的掌根在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然后将婴儿翻正,在乳头连线中点下方进行5次胸部冲击,重复操作直至异物排出或小儿恢复呼吸。 三、及时就医 在采取急救措施后,无论异物是否排出,都应尽快将小儿送往医院。因为即使小儿表面看似恢复正常,也可能有残留异物导致后续感染、气道梗阻复发等问题。到医院后,医生会通过胸部X线、CT等检查明确异物位置,然后通过支气管镜等器械取出异物。 四、预防措施 1.避免给幼儿食用坚果、豆类等易误吸的食物:这些食物体积小,小儿在嬉笑、哭闹、奔跑时容易误吸入气道。例如3-5岁幼儿食用花生时,若不小心可能就会发生异物吸入。 2.教育幼儿不要将小物件放入口中:幼儿好奇心强,喜欢把小珠子、小玩具等放入口中,容易误吸。家长要加强对幼儿的看护和教育,告知其将小物件放入口中的危险。 3.注意进食时的护理:小儿进食时不要逗笑、打骂小儿,应让小儿安静进食,细嚼慢咽。比如小儿在进食过程中被逗笑,可能会导致食物呛入气道。

    2025-10-16 11:56:01
  • 宝宝腹泻是什么原因

    腹泻的感染性因素有病毒(轮状病毒秋冬致秋季腹泻、诺如病毒散发或暴发)、细菌(大肠杆菌等不洁饮食致肠道感染)、寄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等卫生差致);非感染性因素包括饮食(喂养不当、配方奶冲调不当、食物过敏)、气候(腹部受凉或过热致)、其他系统疾病影响;特殊人群中婴幼儿肠道功能未成熟需护理注意,过敏宝宝回避过敏食物,腹泻不缓解或有脱水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一、感染性因素 1.病毒感染:常见轮状病毒,多在秋冬季节引发“秋季腹泻”,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毒侵袭肠道黏膜致其损伤,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诺如病毒也较常见,可致散发或暴发流行,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发热等,病程一般较短。 2.细菌感染:大肠杆菌、沙门菌等可引发肠道感染,多与不洁饮食相关,细菌在肠道繁殖并释放毒素,破坏肠道黏膜,导致腹泻,常伴腹痛、黏液脓血便等表现。 3.寄生虫感染:如蓝氏贾第鞭毛虫等寄生虫感染肠道后,会干扰肠道正常消化吸收过程,引发腹泻,多与卫生条件较差有关。 二、非感染性因素 1.饮食因素:喂养不当为常见原因,婴幼儿辅食添加不合理,过早引入新食物或食物种类变换过快,易致胃肠功能紊乱引发腹泻;配方奶冲调不当,浓度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引起肠道不适应;食物过敏也是重要因素,对牛奶蛋白、大豆蛋白等过敏的宝宝,进食相关食物后可出现腹泻,常伴皮疹、呕吐等其他过敏表现。 2.气候因素:宝宝腹部受凉时,胃肠道蠕动加快可引起腹泻;过热时消化液分泌减少,也可能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腹泻。 3.其他系统疾病影响:宝宝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其他系统疾病时,可通过神经反射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腹泻,一般原发病好转后腹泻也会逐渐改善。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因肠道功能发育未成熟,更易受上述因素影响,护理时需特别注意保持腹部温暖,合理喂养,遵循科学的辅食添加原则,注意饮食卫生;有过敏史的宝宝,需严格回避过敏食物,密切观察进食特定食物后的反应;若宝宝腹泻持续不缓解或出现脱水(如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精神萎靡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10-16 11:55:22
  • 小孩肠胃炎可以吃什么

    小孩肠胃炎时饮食需注意,主食可选清淡易消化的小米粥、软面条;蔬菜水果选南瓜、胡萝卜等且适量;蛋白质类食物有鸡蛋羹、瘦肉粥但要适量;饮品可选口服补液盐、温白开,婴儿和有过敏史小孩有特殊饮食注意事项,要观察小孩食用后反应并及时调整饮食。 一、清淡易消化的主食类 小孩肠胃炎时,主食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小米粥易于消化吸收,能为小孩提供能量,且不会加重肠胃负担。煮小米粥时,可将小米多浸泡一段时间,煮至软烂。另外,软面条也是不错的选择,煮面条时尽量煮得软烂些,避免添加过多调料。 二、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1.南瓜:南瓜富含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可将南瓜蒸熟后制成南瓜泥给小孩食用,口感细腻,容易消化。 2.胡萝卜: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等,能补充小孩身体所需营养。可以将胡萝卜做成胡萝卜汁,或者煮熟后打成泥状。但要注意,小孩肠胃炎时,蔬菜水果的摄入量要适量,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加重肠胃负担。 三、蛋白质类食物 1.鸡蛋羹: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做成鸡蛋羹后非常容易消化。制作时要注意鸡蛋和水的比例,一般鸡蛋和水的比例为1:1.5-2,蒸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鸡蛋羹过硬不易消化。 2.瘦肉粥:可以选择瘦肉(如猪瘦肉),将瘦肉剁碎后与大米一起煮成粥。但要注意瘦肉一定要煮得非常软烂,这样小孩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其中的蛋白质。不过,在小孩肠胃炎急性期,瘦肉粥的摄入量也应适当控制。 四、饮品选择 1.口服补液盐:小孩肠胃炎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口服补液盐能有效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按照说明书冲调后给小孩少量多次饮用。 2.温白开:少量多次给小孩喝温白开,也有助于补充水分,但要注意水温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肠胃。 特殊人群方面,婴儿由于肠胃功能更脆弱,在选择食物时要更加谨慎,如婴儿的主食尽量选择婴儿专用的腹泻期奶粉等。对于有过敏史的小孩,在选择食物时要避免可能引起过敏的食材。同时,要密切观察小孩食用食物后的反应,如出现不适要及时调整饮食。

    2025-10-16 11:54:40
  • 宝宝吃米粉会引起便秘吗

    宝宝吃米粉是否会引起便秘分情况,正常适量吃一般不致便秘,冲调过稠、未及时添加辅食、个体差异可能致便秘,可通过调整冲调稠度、保证水分、按摩腹部缓解,便秘久重需就医,添加辅食应循序渐进且观察反应。 米粉是常见的婴儿辅食,一般适量食用不会直接导致便秘。正常情况下,米粉富含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只要宝宝摄入足够水分,通常不会引发便秘问题。例如,有研究表明,当为婴儿合理添加米粉,并保证每日足够的液体摄入时,宝宝的肠道功能能维持正常,大便性状也较为正常。 可能导致便秘的情况 米粉冲调过稠:如果家长将米粉冲调得过于浓稠,宝宝摄入后,其中的固体成分相对过多,在肠道内消化吸收时,会增加肠道的消化负担,且较难形成正常的粪便体积,从而容易引起便秘。比如,将米粉冲调的稀稠度远远超出了宝宝肠道能够良好消化和形成合适粪便的范围时,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未及时添加辅食:如果宝宝在该添加米粉等辅食的阶段没有及时添加,而一直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当开始添加米粉时,宝宝的肠道可能还不适应这种新的食物成分变化,若不能很好地适应,也可能出现便秘现象。例如,宝宝6个月左右就应开始逐渐添加辅食,包括米粉,如果延迟添加,再开始添加时就可能出现肠道不适应导致便秘。 个体差异:每个宝宝的肠道功能等存在个体差异,有些宝宝可能本身肠道蠕动相对较慢,或者对米粉中的某些成分消化吸收的反应不同,也可能在食用米粉后出现便秘情况。比如,有的宝宝肠道神经调节功能相对较弱,对米粉的消化过程不能很好地调控,就容易发生便秘。 对于宝宝吃米粉后可能出现的便秘情况,家长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比如适当调整米粉的冲调稠度,按照正确的比例冲调;保证宝宝每日有足够的水分摄入,可在两次米粉喂养之间适当喂些水;还可以通过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改善便秘状况。如果宝宝便秘情况持续较久或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同时,在给宝宝添加米粉等辅食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

    2025-10-16 11:51:14
  • 宝宝经常拉稀的处理方式

    需密切观察宝宝拉稀频率、粪便性状及伴随症状以初步判断原因严重程度,母乳喂养母应避免摄入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人工喂养可更换合适奶粉,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频繁拉稀要及时更换尿布、温水清洗臀部并涂抹护臀膏,拉稀严重或伴高热等表现需及时就医,小月龄、过敏体质、有基础病史宝宝护理需更细致谨慎。 一、观察与评估 需密切观察宝宝拉稀的频率、粪便性状(如水样便、糊状便等),同时留意是否伴有发热、呕吐、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伴随症状,以此初步判断拉稀的可能原因及严重程度。 二、调整饮食 1.母乳喂养宝宝:母亲应注意自身饮食,避免摄入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通过乳汁影响宝宝,加重拉稀情况。 2.人工喂养宝宝:可考虑更换合适的奶粉,若怀疑是乳糖不耐受导致的拉稀,可选用无乳糖奶粉;若考虑是牛奶蛋白过敏,可能需选用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奶粉。 三、补水防脱水 拉稀易使宝宝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引发脱水,需给宝宝适当补充口服补液盐,按照说明书要求少量多次饮用,以预防脱水。 四、臀部护理 由于频繁拉稀会刺激宝宝臀部皮肤,要及时更换尿布,用温水轻柔清洗臀部后,涂抹护臀膏来保护臀部皮肤,避免出现红臀等情况。 五、及时就医 若宝宝拉稀情况严重(如每日排便次数频繁、粪便量多、持续不缓解),或伴有高热、精神差、尿量明显减少等表现,应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大便常规等相关检查,排查是否存在感染等病理性因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低龄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避免随意使用可能对宝宝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小月龄宝宝,护理时要更加轻柔细致,更换尿布、清洗臀部等操作需格外小心,防止对宝宝造成损伤;过敏体质的宝宝在选择奶粉等饮食相关物品时,要严格筛选,避免接触过敏原加重拉稀状况;有基础病史的宝宝,如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情况的宝宝,出现拉稀时更要及时就医,因为其可能因拉稀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处理。

    2025-10-16 11:50:2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