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擅长:呼吸系统及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北京友谊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擅长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小儿消化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及儿童保健工作,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

展开
个人擅长
呼吸系统及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展开
  • 两个月的宝宝脸上长小米粒疙瘩怎么消除

    两个月宝宝脸上长小米粒疙瘩常见原因及处理:粟粒疹因汗腺发育不完善、环境温度高致汗液堵塞导管,保持清洁干燥、适宜室温可消退;婴儿痤疮与母体雄激素有关,清洁面部数周可消退;湿疹与皮肤屏障功能及过敏原有关,轻度保持清洁保湿,严重就医谨慎用药,家长要注意护理及观察,变化及时就医。 一、粟粒疹 产生原因:两个月宝宝脸上长小米粒疙瘩较多见的是粟粒疹,主要是因为宝宝汗腺发育不完善,环境温度过高时,汗液不易蒸发,堵塞汗腺导管所致。 处理方法: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保持宝宝面部清洁干燥,室内温度不宜过高,一般维持在22-24℃左右较为适宜,随着宝宝月龄增长,汗腺发育逐渐完善,粟粒疹会自行消退。 二、婴儿痤疮 产生原因:可能与母体雄激素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导致新生儿皮脂分泌旺盛,毛囊口角化,从而引发痤疮有关。 处理方法:一般也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面部清洁,用温水轻轻擦拭面部即可,通常数周内可自行消退。 三、湿疹 产生原因:可能与宝宝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接触过敏原(如某些衣物材质、护肤品等)等有关。 处理方法:如果是轻度湿疹,保持皮肤清洁保湿是关键,可使用温和无刺激的婴儿保湿霜,每天涂抹2-3次。但要注意避免让宝宝接触可疑过敏原,穿着纯棉、宽松的衣物。如果湿疹较严重,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适的药物,但两个月宝宝用药需谨慎,务必遵循医生建议。 特殊人群(两个月宝宝)温馨提示 家长要特别注意宝宝面部皮肤的护理,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擦拭损伤皮肤。选择纯棉、柔软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室内环境要保持通风良好,湿度适宜,一般维持在50%-60%左右。同时,要密切观察小米粒疙瘩的变化情况,如果疙瘩增多、红肿、破溃等,应及时带宝宝就医,由医生进行专业判断和处理,避免自行用药不当对宝宝造成不良影响。

    2025-10-17 10:38:29
  • 宝宝感冒流黄鼻涕

    宝宝感冒流黄鼻涕可能因合并细菌感染,非药物干预可清洁鼻腔、增加水分摄入,婴儿需特小心清理鼻腔及观察异常,幼儿及年长儿要防中耳炎,若伴高热等重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一、可能的原因 宝宝感冒流黄鼻涕通常提示可能合并了细菌感染。感冒多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当宝宝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毒感染后可能继发细菌感染,此时鼻腔分泌物会变为黄色。一般来说,病毒感染初期的鼻涕多为清涕,随着可能出现的细菌感染,逐渐转为黄涕。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清洁鼻腔: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帮助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保持鼻腔通畅。对于较小的宝宝,操作时要轻柔,将生理盐水滴入鼻腔后,可使用吸鼻器轻轻吸出分泌物。这是因为生理盐水能够湿润鼻腔黏膜,稀释黏稠的鼻涕,利于排出,且对宝宝刺激性小,符合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增加水分摄入:让宝宝多喝温开水,有助于稀释痰液和鼻腔分泌物,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对缓解感冒症状有一定帮助。年龄较小的婴儿可以适当增加喂奶次数,保证水分摄入。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儿:婴儿感冒流黄鼻涕时要特别注意鼻腔的清理,因为婴儿的鼻腔较窄,分泌物堵塞后容易影响呼吸。在清理鼻腔时动作一定要轻柔,避免损伤鼻腔黏膜。同时,要密切观察婴儿的呼吸情况、精神状态等,如果出现呼吸急促、拒奶、精神萎靡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 幼儿及年长儿:要叮嘱孩子不要用力擤鼻涕,以免引起中耳炎等并发症。可以教会年长儿正确的擤鼻涕方法,即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擤出对侧鼻腔的分泌物。 四、何时需要就医 如果宝宝感冒流黄鼻涕的同时伴有高热(体温超过39℃)、精神差、咳嗽加重、呼吸急促等情况,可能提示病情较重,如发展为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等,以明确感染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2025-10-17 10:37:30
  • 奶粉不按比例冲的危害

    奶粉冲调过浓会加重婴儿肾脏负担、引发高渗状态相关问题,过稀会致营养摄入不足,早产婴儿和新生儿因器官功能或消化系统代谢系统发育情况需严格按奶粉包装标准比例冲调以避对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 一、奶粉过浓的危害 1.加重肾脏负担:婴儿肾脏发育尚不完善,若奶粉冲调过浓,其中含有的较多蛋白质、矿物质等溶质需经肾脏代谢排出,会增加肾脏滤过和排泄负担,长期可能影响肾脏功能正常发育。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摄入过浓奶粉的婴儿,其肾脏滤过率可能出现异常波动情况。 2.引发高渗状态相关问题:过浓奶粉会使婴儿摄入液体的渗透压升高,可能导致婴儿出现脱水症状,表现为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还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如血钠、血钾等指标失衡,影响婴儿体内正常的生理代谢平衡。 二、奶粉过稀的危害 1.营养摄入不足:奶粉冲调过稀会使婴儿获取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含量低于正常需求,无法满足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求,进而影响体重增长,可能出现体重不增甚至下降的情况,同时也会对智力发育等产生不利影响,因为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不足会阻碍身体各系统包括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进程。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及注意事项 1.早产婴儿:早产婴儿各器官功能较足月儿更为脆弱,对奶粉浓度的要求更为严格。若不按比例冲调奶粉,过浓会极大加重其尚未成熟的肾脏负担,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肾脏损伤;过稀则会导致其营养摄入严重不足,影响其追赶生长等关键发育过程,因此早产婴儿必须严格按照奶粉包装上的标准比例冲调奶粉。 2.新生儿:新生儿消化系统和代谢系统处于快速发育阶段,不按比例冲调奶粉易打破其营养摄入和代谢的平衡状态,过浓或过稀都可能对其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家长需格外谨慎,严格遵循正确冲调比例。

    2025-10-17 10:34:54
  • 几个月宝宝可以坐学步车

    通常6个月以内宝宝不适合坐学步车因骨骼肌肉未达支撑程度,过早使用有意外伤害及影响运动发育风险,宝宝运动发展有规律,可通过安全环境让其自然爬行、在看护下练习坐稳等来促进正常发育避免过早用学步车不良影响。 一、几个月宝宝不建议坐学步车 通常情况下,6个月以内的宝宝不适合坐学步车。这是因为6个月前的宝宝骨骼、肌肉等发育尚未达到能支撑身体在学步车中稳定活动的程度。从骨骼发育来看,此时宝宝的骨骼相对较软,学步车的移动会使身体重量集中在某些部位,易影响骨骼正常发育形态;从肌肉力量方面,宝宝的腿部、腰部等肌肉力量不足,无法在学步车中维持合适的姿势来保证安全且正常的运动发展。 二、过早使用学步车的风险 1.意外伤害风险:学步车移动速度较快,宝宝在其中难以很好地控制方向和平衡,极易发生摔倒、磕碰等情况,可能导致头部受伤、骨折等严重伤害。例如,宝宝可能会撞到家具等硬物上,造成头部外伤;也可能因重心不稳摔倒后导致四肢骨折。 2.影响运动发育进程:宝宝正常的运动发育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应先经历爬行、坐稳等阶段来逐步发展平衡感、腿部力量和核心肌群力量。而学步车会让宝宝以一种相对“省力”的方式快速移动,跳过了正常的运动发展阶段,不利于宝宝正常运动能力的循序渐进发展,可能会导致后续出现运动协调障碍等问题。 三、宝宝运动发展的正常进程及替代方式 宝宝的运动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一般从3-4个月开始能抬头,6个月左右可以靠坐,8-9个月能坐稳,10-12个月开始学爬、扶站等。在宝宝运动发展过程中,可通过提供安全的环境让宝宝自然地进行爬行练习来锻炼四肢力量和协调能力;让宝宝在家长看护下练习坐稳等,以逐步促进其身体各部位功能的正常发育,保障宝宝的安全和健康成长,避免过早使用学步车带来不良影响。

    2025-10-17 10:34:36
  • 小孩头撞了一个大包怎么消肿

    头撞后出现大包,早期24小时内冷敷使血管收缩减出血渗出以减轻肿胀疼痛,24小时后热敷促血液循环助淤血渗出液吸收消肿,要观察小孩精神状态和大包变化,婴儿及有既往病史小孩需特殊留意,异常及时就医。 一、早期冷敷 1.原理:头撞后出现大包是因为局部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早期冷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渗出,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一般在受伤后的24小时内进行冷敷效果较好。 2.方法:可以用毛巾包裹冰块,或者使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敷在肿胀的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隔2-3小时冷敷一次。对于小孩来说,要注意控制冷敷的时间和温度,避免冻伤皮肤。 二、后期热敷 1.原理:受伤24小时后,出血和渗出基本停止,此时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有助于消肿。 2.方法:可以用温毛巾热敷,温度以小孩能耐受为宜,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热敷3-4次。 三、观察病情变化 1.精神状态:要密切观察小孩的精神状态,如是否出现嗜睡、烦躁不安、呕吐等症状。如果小孩出现频繁呕吐、精神萎靡或异常兴奋等情况,可能提示有颅内损伤的可能,需要及时就医。 2.大包情况:注意观察头撞后大包的大小、硬度等变化。如果大包逐渐增大,或者质地变得坚硬,也需要及时带小孩到医院就诊,排除其他严重问题。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婴儿头部受到撞击后,由于其颅骨和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更需要密切观察。在进行冷敷和热敷时要格外轻柔,避免对婴儿造成额外的伤害。如果婴儿出现任何异常表现,如囟门隆起等,应立即就医。 2.有既往病史的小孩:如果小孩既往有头部相关的疾病,如颅脑畸形等,头撞后出现大包时要更加谨慎处理,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详细告知小孩的既往病史,以便医生全面评估病情。

    2025-10-17 10:34:0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