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擅长:呼吸系统及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北京友谊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擅长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小儿消化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及儿童保健工作,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

展开
个人擅长
呼吸系统及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展开
  • 宝宝鼻梁发青怎么回事

    宝宝鼻梁发青常见原因有生理因素(皮肤薄嫩、脂肪分布)、喂养因素(消化不良)、疾病因素(先天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家长需观察伴随症状,调整喂养方式,新生儿和婴幼儿出现鼻梁发青要谨慎对待,异常及时就医并告知相关情况。 皮肤薄嫩:宝宝的皮肤相较于成人更为薄嫩,面部皮肤下的静脉血管更容易显现出来,尤其是鼻梁部位,静脉血管的颜色透过较薄的皮肤就会表现为发青。一般来说,新生儿至婴幼儿时期这种情况较为常见,随着宝宝年龄增长,皮肤增厚,这种现象会逐渐减轻。例如,刚出生的宝宝,皮肤角质层薄,皮下血管清晰可见,鼻梁发青的情况相对多见。 脂肪分布:婴儿时期面部脂肪分布还未完全成熟,鼻梁处脂肪较少,骨骼和血管等组织相对更易凸显,也可能导致鼻梁发青。通常在1-2岁左右,面部脂肪逐渐丰满,鼻梁发青的情况会有所改善。 喂养因素 消化不良:如果宝宝喂养不当,出现消化不良,可能会影响气血运行,导致面部尤其是鼻梁部位出现发青的情况。比如过度喂养,宝宝胃肠道负担加重,食物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就可能出现这种表现。一般还会伴有腹胀、吐奶等症状。 疾病因素 先天性心脏病: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会影响宝宝的血液循环,导致血氧供应不足,可能会出现鼻梁发青的情况,同时还可能伴有口唇发紫、呼吸急促、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例如法洛四联症等先天性心脏病,需要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呼吸系统疾病:当宝宝患有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时,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受到影响,机体缺氧,也可能出现鼻梁发青的现象,常伴有咳嗽、发热、呼吸频率增快等症状。比如支气管肺炎,炎症影响肺部气体交换,导致缺氧,进而出现面部发青表现。 观察与应对建议 观察伴随症状: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鼻梁发青的同时是否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呼吸情况、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如果同时伴有呼吸急促、口唇发紫、精神萎靡、拒奶等情况,应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疾病因素。 调整喂养方式:对于因喂养不当导致消化不良引起鼻梁发青的宝宝,家长要注意合理喂养,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过度喂养。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食用过于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是配方奶喂养的宝宝,要注意按照正确的冲调比例进行喂养。 特殊人群提示:对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由于其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当出现鼻梁发青情况时更要谨慎对待。家长要格外关注宝宝的日常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寻求医疗帮助,在就医过程中要如实向医生告知宝宝的喂养情况、生长发育情况等,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

    2025-10-16 13:06:54
  • 小孩肚子有蛔虫的症状

    小孩肚子有蛔虫会出现消化道症状(腹痛、食欲不振或多食易饥、恶心呕吐)、全身症状(精神不佳、营养不良)、其他特殊表现(异食癖、过敏反应、并发症相关表现),需及时就医检查治疗并培养良好卫生习惯预防。 食欲不振或多食易饥:蛔虫在体内掠夺营养,可能会影响儿童的消化功能,导致食欲不振。但也有部分儿童会出现多食易饥的情况,因为蛔虫消耗了营养,孩子总感觉吃不饱。比如,蛔虫寄生在肠道内,会竞争人体从食物中获取的营养物质,使得儿童机体处于相对缺乏营养的状态,一方面可能抑制食欲中枢,另一方面又会让孩子产生饥饿感。 恶心、呕吐:当肠道内蛔虫较多时,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有时候呕吐物中可能会看到蛔虫。这是由于蛔虫的存在刺激了胃肠道,导致胃肠道蠕动异常,从而引发恶心、呕吐。 全身症状 精神症状:部分儿童可能会出现精神不佳、烦躁不安等情况。这是因为蛔虫产生的毒素等代谢产物被人体吸收后,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例如,蛔虫的代谢产物作为一种外源性物质,会干扰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儿童精神状态受到影响。 营养不良:长期有蛔虫感染的儿童,由于蛔虫夺取营养,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的表现,如体重不增或减轻、面色萎黄、生长发育迟缓等。因为蛔虫大量繁殖,不断消耗儿童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影响了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供应。 其他特殊表现 异食癖:有些儿童会出现异食癖,喜欢吃一些非食物的东西,如泥土、纸张等。这可能与蛔虫感染导致的体内代谢紊乱有关。蛔虫感染改变了儿童体内的生理环境,使得儿童的味觉等出现异常,从而产生异食癖行为。 过敏反应:少数儿童可能会出现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荨麻疹等。这是因为蛔虫的分泌物等作为过敏原,引起了儿童的过敏反应。当蛔虫的相关物质进入儿童体内后,免疫系统被激活,产生过敏相关的免疫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瘙痒、荨麻疹等表现。 并发症相关表现(若出现并发症):如果蛔虫引起并发症,如胆道蛔虫症,儿童会突然出现剧烈的右上腹绞痛,疼痛难忍,可放射至肩背部,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甚至可吐出蛔虫;如果是蛔虫性肠梗阻,儿童会出现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胆道蛔虫症是因为蛔虫钻入胆道,刺激胆道括约肌引起痉挛而产生剧烈疼痛;蛔虫性肠梗阻则是由于大量蛔虫扭结成团,堵塞肠道导致。 小孩肚子有蛔虫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粪便检查找蛔虫卵等,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驱虫治疗。同时,要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等,预防蛔虫感染。

    2025-10-16 13:06:16
  • 7个月婴儿咳嗽有痰怎么办

    7个月婴儿咳嗽有痰时,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多喝温水、拍背排痰;调整环境,保持室内湿度和空气流通;观察病情变化,留意症状表现和精神状态;出现呼吸困难、体温超38.5℃持续不退、咳嗽有痰超3天无改善甚至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处理时要谨慎遵循儿科护理原则,不确定时咨询专业医生。 拍背排痰:家长可以让婴儿侧卧,然后用空心掌轻轻拍打婴儿的背部,从下往上、从外往内依次进行拍打。拍背能帮助松动痰液,促进痰液排出。拍背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每次拍3-5分钟,每天可拍2-3次。需要注意的是,拍背时要避开脊柱和腰部等部位。 环境调整 保持室内湿度: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较为适宜,这样可以使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减轻咳嗽有痰的症状。可以使用加湿器来调节室内湿度,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避免滋生细菌。如果没有加湿器,也可以在室内放置一盆水,通过水分蒸发来增加湿度。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风15-30分钟,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减少空气中的病菌和过敏原,有利于婴儿呼吸通畅,缓解咳嗽有痰的情况。但要注意避免让婴儿直接吹冷风,以免加重病情。 观察病情变化 留意症状表现:密切观察婴儿咳嗽有痰的频率、痰液的颜色和量等情况。如果咳嗽逐渐加重、痰液增多且颜色变黄、婴儿出现呼吸急促、发热等症状,可能提示病情加重,需要及时就医。例如,如果婴儿原本只是偶尔咳嗽几声,痰液量少,后来咳嗽频繁,痰液量增多且呈黄色,同时呼吸比平时加快,就需要引起重视。 关注精神状态:还要关注婴儿的精神状态和食欲。如果婴儿精神状态良好,食欲正常,一般病情相对稳定;如果婴儿精神萎靡、食欲明显下降,也需要及时就医,因为这可能是病情影响了婴儿的整体状况。 及时就医的情况 当婴儿出现呼吸困难,如呼吸时胸骨上窝、肋间、锁骨上窝明显凹陷,即三凹征:这是呼吸困难的重要表现,可能提示气道堵塞或肺部病变较重,需要立即就医。 若婴儿体温超过38.5℃且持续不退:婴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长时间高热可能会引起惊厥等并发症,所以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处理。 咳嗽有痰持续超过3天没有改善甚至加重: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医生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并给予相应治疗,比如可能存在细菌感染等情况,需要医生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对于7个月的婴儿,在处理咳嗽有痰问题时要格外谨慎,严格遵循儿科护理原则,以确保婴儿的健康和安全。如果对婴儿的病情有任何不确定的地方,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由医生根据婴儿的具体情况给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2025-10-16 13:05:14
  • 宝宝只放屁不拉粑粑是怎么回事

    宝宝只放屁不拉粑粑可能由饮食、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腹部着凉等因素引起,需观察一般情况,可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等方式干预,若长时间不缓解且伴其他异常要及时就医,特殊人群如新生儿、早产儿更需密切关注和谨慎处理。 一、可能的原因 (一)饮食因素 1.母乳喂养宝宝:若母乳量不足,宝宝处于半饥饿状态,可能会只放屁不拉粑粑。因为摄入的母乳量少,形成的粪便也少。另外,母亲饮食过于油腻等,也可能影响母乳成分,导致宝宝消化情况改变。例如,研究发现母亲高油高脂饮食后,母乳喂养的宝宝肠道蠕动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2.人工喂养宝宝:奶粉冲调过稠,会使宝宝摄入的膳食纤维相对不足,导致肠道内食物残渣少,从而出现只放屁不拉粑粑的情况。 (二)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 宝宝的消化系统还处于发育阶段,胃肠蠕动功能不协调。比如月龄较小的宝宝,肠道神经调节功能尚不成熟,容易出现肠道蠕动紊乱,导致大便排出不畅,而气体相对容易排出,就表现为只放屁不拉粑粑。 (三)腹部着凉 宝宝腹部保暖不当,受到寒冷刺激后,会引起肠道痉挛,影响肠道正常的蠕动和排便功能。寒冷环境下,肠道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而气体可能相对容易通过肠道。 二、观察与处理建议 (一)观察宝宝一般情况 要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情况。如果宝宝精神好、食欲正常,只是偶尔出现只放屁不拉粑粑的情况,可以先尝试通过一些非药物方式干预。 (二)调整饮食 1.母乳喂养宝宝:母亲要注意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保持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同时要确保母乳量充足,如果母乳不足,要及时添加合适的配方奶。 2.人工喂养宝宝:按照正确的比例冲调奶粉,避免冲调过稠。可以在两顿奶之间适当给宝宝喂一些温水,有助于软化大便。 (三)腹部按摩 可以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宝宝的腹部,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2-3次。这样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于用力伤到宝宝。 (四)就医情况 如果宝宝长时间(如超过3-5天)只放屁不拉粑粑,同时伴有精神萎靡、食欲减退、腹胀明显等情况,要及时带宝宝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先天性肠道畸形等病理性问题。 三、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新生儿等特殊人群,由于其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更不完善,出现只放屁不拉粑粑的情况时更要密切关注。家长要格外注意宝宝腹部的保暖,严格按照正确的方式喂养。如果是早产儿,其消化系统发育相对更不成熟,出现这种情况时更应谨慎处理,必要时及时寻求儿科医生的帮助,避免延误病情。

    2025-10-16 13:03:40
  • 两岁宝宝有眼屎是怎么回事

    两岁宝宝出现眼屎的情况多样,正常生理情况是少量无色或浅色眼屎;眼部感染因素包括结膜炎(细菌性、病毒性)、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等;鼻泪管堵塞会致眼屎增多;环境因素如灰尘多可刺激产生眼屎;过敏因素也会引发眼屎增多,若眼屎多伴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保持眼部清洁等。 一、正常生理情况 两岁宝宝有时出现少量无色或浅色眼屎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这是因为眼部的睑板腺会分泌油脂,与脱落的上皮细胞等混合形成眼屎,一般量少且不伴有其他异常表现,比如宝宝眼部无红肿、疼痛等不适,精神状态良好,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只需用干净柔软的棉签轻轻擦拭即可。 二、眼部感染因素 1.结膜炎 细菌性结膜炎:多因宝宝用手揉眼等导致细菌感染眼部引起。除了有较多眼屎外,还可表现为眼部发红、充血,宝宝可能会频繁眨眼、用手抓揉眼睛等。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可引发,眼屎多为黄色脓性,量较多。 病毒性结膜炎:常见的如腺病毒感染等引起,眼屎一般为水样或黏液样,同时可能伴有眼部充血、流泪等症状,宝宝可能会感觉眼部不适。 2.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虽两岁宝宝相对少见,但需提及):多是通过产道感染,眼屎量多,开始可为浆液性,很快变为脓性,眼部红肿明显,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不过两岁宝宝患此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也是眼部感染的一个可能原因。 三、鼻泪管堵塞 两岁宝宝鼻泪管堵塞时,泪液不能正常排出,容易导致眼屎增多。一般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眼睛有较多眼屎,同时可能伴有流泪等症状。宝宝眼部外观可能无明显红肿,但眼屎反复出现,这种情况随着宝宝生长发育,部分可自行缓解,若长时间不缓解可能需要就医进行相应处理,如按摩等。 四、环境因素 如果宝宝所处环境灰尘较多等,也可能刺激眼部产生较多眼屎。比如室内灰尘大,宝宝眼部受到灰尘等刺激,会促使眼部产生更多分泌物形成眼屎。这时需要注意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减少灰尘等刺激因素。 五、过敏因素 如果宝宝是过敏体质,接触到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可能会引起眼部过敏反应,出现眼屎增多的情况,同时还可能伴有眼部瘙痒、眼睑肿胀等表现。需要避免宝宝接触过敏原,必要时就医进行抗过敏处理。 当发现两岁宝宝有眼屎时,家长要仔细观察眼屎的量、颜色、眼部其他伴随症状等。如果眼屎较多且伴有眼部红肿、疼痛、宝宝频繁抓揉眼睛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宝宝就医,由医生进行详细检查,明确原因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要注意保持宝宝眼部清洁,避免宝宝用手揉眼,给宝宝提供一个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等。

    2025-10-16 13:02:4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