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擅长:呼吸系统及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北京友谊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擅长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小儿消化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及儿童保健工作,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

展开
个人擅长
呼吸系统及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展开
  • 两三个月宝宝出现腹泻应如何处理

    两三个月宝宝腹泻需先区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多因喂养不当,感染性常由病毒或细菌引发,要观察腹泻次数、性状、精神、发热、呕吐、尿量、皮肤弹性等,判断脱水程度,喂养时母乳妈妈注意饮食、配方奶注意冲调,做好臀部护理,出现高热、频繁腹泻、脓血便、精神差等异常需立刻就医,且两三月宝宝器官功能不完善勿滥用药物要遵安全护理原则密切关注状态。 一、明确腹泻原因排查 两三个月宝宝出现腹泻,需先区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中喂养不当较常见,如母乳喂养时母亲饮食不当、配方奶冲调比例不合适等;感染性因素多由病毒(像轮状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可通过观察腹泻次数、性状(稀水便、蛋花汤样便等)、有无伴随症状(发热、呕吐等)初步推测可能病因。 二、基础观察与评估要点 1.腹泻相关指标观察:精准记录每天腹泻次数,留意大便是否含黏液、脓血等异常性状。同时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若精神萎靡需警惕;关注有无发热情况,以及呕吐频率;重点监测尿量,尿量减少是脱水的重要信号,还要查看皮肤弹性,皮肤弹性差提示可能存在脱水。 2.脱水程度判断:轻度脱水表现为眼眶稍凹陷、口唇轻度干燥;中度脱水会出现精神差、哭时泪少、尿量明显减少;重度脱水则有嗜睡、无泪、皮肤弹性极差、四肢厥冷等严重表现,不同脱水程度需采取不同应对措施。 三、非药物干预具体举措 1.喂养调整: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要注意自身饮食,避免摄入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配方奶喂养的宝宝,要保证奶具清洁,严格按照正确比例冲调奶粉。若考虑喂养不当导致腹泻,可适当调整喂养量与频率,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 2.臀部护理:由于腹泻时大便刺激,极易引发红臀,所以要及时更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轻柔清洗臀部,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可适当涂抹护臀膏来保护臀部皮肤。 四、及时就医判定标准 当宝宝出现腹泻伴有高热(体温超过38.5℃)、腹泻次数频繁(每天超过10次)、大便性状异常(如脓血便)、精神极差、持续呕吐、明显脱水表现(尿量极少、皮肤干燥等)时,需立刻带宝宝就医,进行大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以明确病因,从而开展针对性治疗。 五、特殊人群(两三个月宝宝)温馨提示 两三个月宝宝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腹泻时家长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切勿自行滥用药物,尤其避免给低龄儿童使用不适合的止泻或抗感染药物。要密切关注宝宝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人员帮助,确保宝宝得到恰当处理以促进康复,体现对低龄宝宝的人文关怀与科学护理。

    2025-10-16 13:01:45
  • 孩子咳嗽耳朵痒怎么回事

    孩子咳嗽耳朵痒可能由上呼吸道感染累及耳部、过敏因素、外耳道湿疹导致。上呼吸道感染时病原体可经咽鼓管累及耳部,婴幼儿更易发生;过敏体质孩子接触过敏原会同时引发呼吸道咳嗽和耳部痒;外耳道湿疹因接触过敏物质、局部潮湿等引起耳朵痒,搔抓等刺激可致咳嗽,婴幼儿更易患。 一、上呼吸道感染累及耳部导致孩子咳嗽耳朵痒 1.感染途径:上呼吸道感染时,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可通过咽鼓管累及耳部。咽鼓管是连接鼻咽部和中耳的通道,孩子的咽鼓管相对短、宽且直,更容易让感染蔓延。例如,普通感冒病毒很容易经此途径引发中耳炎等耳部问题,同时伴有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 年龄影响:婴幼儿由于咽鼓管的解剖特点,更易发生这种情况。新生儿咽鼓管几乎呈水平位,且管腔短,内径宽,鼻咽炎时易致中耳感染,进而出现耳朵痒、咳嗽等表现。 2.表现及机制: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耳部问题,孩子会感觉耳朵痒,同时伴有咳嗽,咳嗽是上呼吸道感染本身的症状,而耳部受累是感染蔓延的结果。通过耳镜检查可发现耳部有炎症表现,如鼓膜充血等。 二、过敏因素导致孩子咳嗽耳朵痒 1.过敏原接触:孩子接触到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可同时引发呼吸道过敏和耳部过敏反应。在呼吸道表现为咳嗽,耳部则可能因过敏出现瘙痒等不适。比如,春天花粉传播时,过敏体质的孩子接触花粉后,既会出现咳嗽等呼吸道过敏症状,又可能出现耳朵痒等耳部过敏表现。 生活方式影响:如果孩子生活在花粉多的环境、室内尘螨较多等情况,更容易接触过敏原。长期处于这样的生活环境中,过敏反应更容易发生。 特殊人群提示:对于有过敏家族史的孩子,更要注意排查过敏原。家长应保持室内清洁,勤换床单被罩,避免孩子接触宠物等易引起过敏的物品,以减少过敏相关的咳嗽和耳朵痒情况发生。 三、外耳道湿疹导致孩子咳嗽耳朵痒 1.病因及表现:外耳道湿疹可引起耳朵痒,孩子可能会不自觉搔抓耳朵,而搔抓等刺激可能引发咳嗽反射。外耳道湿疹的发生可能与孩子接触过敏物质、外耳道局部潮湿等有关。例如,孩子洗澡后外耳道未擦干,局部潮湿环境容易诱发湿疹,出现耳朵痒,同时可能因搔抓等引起咳嗽。 年龄因素:婴幼儿皮肤娇嫩,更容易发生外耳道湿疹。由于孩子不会准确表达,可能表现为频繁抓耳朵、哭闹等,同时可能伴有呼吸道无明显感染因素的咳嗽。 护理注意: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外耳道清洁干燥,给孩子洗澡后及时擦干外耳道。如果怀疑外耳道湿疹,应避免孩子搔抓耳朵,及时带孩子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给予相应治疗。

    2025-10-16 13:01:09
  • 小孩流鼻血吃什么好

    为减少儿童鼻出血,可从饮食调整和其他注意事项及特殊人群情况入手。饮食上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等)、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和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猪蹄、牛筋等),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幼儿要注意食物安全性和形态,有基础疾病儿童除饮食调整外还需密切关注鼻出血并遵循医生综合方案。 一、饮食调整方面 (一)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1.水果类:橙子、柠檬、草莓、猕猴桃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对减少鼻出血可能有一定帮助。例如,每100克猕猴桃中维生素C含量可达62毫克,研究表明,适当补充维生素C可改善血管的通透性等指标,对儿童血管健康有积极意义。儿童可根据年龄适量食用这些水果,如较小的幼儿可以将水果制成泥状食用。 2.蔬菜类:菠菜、西兰花、青椒等蔬菜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菠菜每100克含维生素K约392微克,维生素K对凝血功能有一定影响,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凝血过程。蔬菜可以通过清炒等方式烹饪后让小孩食用,保证营养摄入。 (二)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 猪蹄、牛筋等食物富含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构成血管等组织的重要成分。适当摄入胶原蛋白有助于维持血管等结构的正常功能。儿童食用时要注意烹饪方式,避免过于油腻,可将其炖煮得软烂后让儿童食用。 二、其他注意事项 (一)水分摄入 保证小孩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水可以保持鼻腔黏膜的湿润,降低鼻出血的发生几率。一般来说,年龄较小的儿童每天的饮水量应根据体重等因素调整,通常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100-150毫升水,可以让儿童少量多次饮水,如每隔一段时间喝几口。 (二)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应避免让小孩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类食物可能会刺激鼻腔黏膜,导致鼻腔黏膜充血等,增加鼻出血的风险。 三、特殊人群情况 (一)幼儿阶段 幼儿由于吞咽等能力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饮食安排上要特别注意食物的安全性和合适的形态。例如在给幼儿吃水果时要切成小块,避免呛噎等情况发生。同时,幼儿的饮食要多样化,但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添加新的食物种类,观察是否有过敏等情况。 (二)有基础疾病的儿童 如果小孩有血液系统等基础疾病,除了在饮食上进行调整外,还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鼻出血情况。例如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儿童,除了注意饮食营养外,鼻出血时的处理要更加谨慎,并且需要在医生的综合治疗方案下进行,饮食调整只是整体治疗的一部分,要严格遵循医生针对基础疾病制定的综合管理方案。

    2025-10-16 13:00:11
  • 8个月宝宝发烧怎么办

    对于8个月宝宝发烧,要密切观察监测体温、一般状况,可通过松解衣物、温水擦拭物理降温,调整室内环境温度湿度,若宝宝体温超38.5℃、持续发热超3天、一般状况差或伴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妥善应对宝宝发热状况以保障其健康舒适。 一、观察与监测 1.体温监测:使用体温计密切监测宝宝体温,记录体温变化情况。对于8个月宝宝,正常腋下体温一般在36℃-37.2℃之间,若体温在37.3℃-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热,39.1℃以上为高热。通过持续监测体温,能及时了解宝宝发热的趋势,比如是持续升温还是有下降迹象等。 2.一般状况观察:留意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面色、呼吸等情况。如果宝宝虽然体温高,但精神状态尚可,能正常玩耍、互动,食欲影响不大,可能病情相对较轻;但如果宝宝精神萎靡、嗜睡、哭闹不止、呼吸急促(如呼吸频率明显增快,超过正常范围,正常婴儿呼吸频率约30-40次/分钟)、面色苍白或发绀等,需及时就医。 二、物理降温方法 1.松解衣物:给宝宝适当松解衣物和包被,有助于散热,不要给宝宝穿得过多或盖得过厚,保持宝宝皮肤处于通风状态,利于体温散发。 2.温水擦拭:用32℃-34℃的温水给宝宝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拭时间可在10-15分钟左右。通过温水擦拭可以利用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目的。比如用毛巾蘸取温水后轻轻擦拭宝宝的腋窝,因为腋窝处血管丰富,能更好地帮助散热。 三、环境调整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控制在22℃-25℃之间,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能让宝宝感觉舒适,有利于身体的恢复。比如在冬季,可以使用空调或暖气将室内温度调节到合适范围,同时使用加湿器来调节湿度;夏季则可以通过开窗通风、使用风扇等方式来维持适宜的环境条件。 四、及时就医情况 当宝宝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带宝宝就医:体温超过38.5℃且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发热持续时间超过3天仍无好转迹象;出现上述精神状态差、呼吸异常等严重一般状况改变;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频繁呕吐、抽搐、皮疹等。因为这些情况可能提示宝宝存在较为严重的疾病,如感染性疾病(肺炎、脑膜炎等)或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需要医生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对于8个月的宝宝发烧情况,家长要保持冷静,通过以上多方面的观察、护理和必要时及时就医的措施来妥善应对宝宝的发热状况,始终把宝宝的健康和舒适放在首位,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来处理宝宝发烧相关问题。

    2025-10-16 12:59:16
  • 婴儿喘气急促怎么回事

    婴儿喘气急促的原因包括呼吸系统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发,有鼻黏膜充血肿胀致气道不通畅伴鼻塞流涕等)、毛细支气管炎(2岁以下婴儿多发,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致细支气管炎症出现喘息气促三凹征等)、支气管肺炎(病原体感染致肺泡及支气管充血水肿分泌物多致气道狭窄伴发热咳嗽等);心血管系统的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期心脏发育异常致活动哭闹时气促伴生长发育迟缓口唇发紫等)、心功能不全(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致肺循环淤血伴喂养困难多汗等);其他因素有异物吸入致气道梗阻突然喘气急促呛咳、环境过热过冷刺激致呼吸频率加快;特殊人群注意婴儿喘气急促时家长需高度重视及时就医密切观察相关情况有先心病史更警惕复发加重不擅自用药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一、呼吸系统常见原因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婴儿鼻腔相对狭窄,上呼吸道感染时易出现鼻黏膜充血、肿胀,导致气道不通畅,从而引起喘气急促,常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状,多由病毒感染引发,如鼻病毒等。 2.毛细支气管炎:好发于2岁以下婴儿,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炎症累及细支气管,导致支气管痉挛、黏液分泌增加,出现喘息、气促、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等表现。 3.支气管肺炎:多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肺部,炎症使肺泡及支气管充血、水肿,气道分泌物增多,造成气道狭窄,引发喘气急促,常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 二、心血管系统相关原因 1.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期心脏发育异常,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等,影响心脏正常血流动力学,出生后可出现气促表现,尤其在活动或哭闹时更为明显,同时可能伴有生长发育迟缓、口唇发紫等情况。 2.心功能不全: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如心肌病变等,会使婴儿心脏不能有效将血液泵出,引起肺循环淤血,出现喘气急促,常伴有喂养困难、多汗等表现。 三、其他因素 1.异物吸入:婴儿好奇心强,易误吸小物件如豆类、小玩具等进入气道,导致气道梗阻,突然出现喘气急促、呛咳等症状,情况危急。 2.环境因素:过热或过冷环境刺激可使婴儿呼吸频率加快,表现为喘气急促,需注意保持婴儿所处环境温度适宜。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儿出现喘气急促时,家长需高度重视,及时就医。要密切观察婴儿精神状态、呼吸频率、口唇颜色等情况。对于有先天性心脏病病史的婴儿,出现喘气急促更要警惕病情复发或加重。同时,避免自行给婴儿使用未经医生指导的药物,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确保婴儿得到及时、恰当的医疗评估与处理。

    2025-10-16 12:58:1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