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痴呆,脑血管病,头痛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专业特长:神经变性病专业组著名专家,科技创新团队主要成员。在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及其他认知相关神经变性病的诊断、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早期诊断痴呆、抗痴呆新药研发和优化药物疗效,促进患者康复等科研工作中取得突出的成绩。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德克萨斯医学中心Baylor 医学院研修。现兼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委兼总干事;中国医师协会认知障碍专委会及多个其他国家级认知障碍学术组织的副主任委员、副会长和常务委员;为中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神经内科专委会委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评审一审专家。 科研水平: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5项。作为科技骨干参与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等重大课题4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编《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疗指南》等认知障碍著作4部。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项4项。 个人荣誉: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中国神经医学行业新锐。
展开-
调理脑神经的药有什么
用于调理脑神经的药物主要包括营养神经类、改善脑代谢类及中药类。营养神经类有维生素B族、甲钴胺,分别通过不同机制对神经起作用;改善脑代谢类有胞磷胆碱钠、奥拉西坦,以不同方式促进脑代谢等;中药类有安神补脑液、通天口服液,分别通过自身作用机制适用于相应脑神经相关病症,不同人群使用时需考虑自身状况及相关禁忌等。 一、营养神经类药物 (一)维生素B族 1.作用机制:维生素B参与糖代谢过程中α-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是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重要物质;维生素B参与神经组织中髓鞘的合成等过程,对神经细胞的生长、维护有重要意义。 2.适用情况:可用于维生素缺乏引起的脑神经功能损伤等情况,如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维生素B缺乏累及神经时。对于有酗酒史、营养不良等情况的人群可能适用,孕妇、哺乳期女性等特殊人群如果存在维生素B缺乏风险也可考虑使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 (二)甲钴胺 1.作用机制:作为维生素B的活性辅酶形式,能促进神经轴突内轴浆运输及轴突再生,参与脑细胞和脊髓神经元胸腺嘧啶核苷的合成,促进叶酸的利用和核酸代谢。 2.适用情况:用于周围神经病等涉及脑神经的病变,如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引起的脑神经损伤等。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神经病变相关症状时可能会用到,老年人如果存在糖尿病神经病变风险等情况也需关注,使用时需注意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减退,需监测相关指标。 二、改善脑代谢类药物 (一)胞磷胆碱钠 1.作用机制:可以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脑物质代谢,改善脑循环,参与体内卵磷脂的生物合成,是大脑代谢激活剂。 2.适用情况:适用于急性颅脑外伤和脑手术后的意识障碍等情况,对于有头部外伤病史、脑部手术后出现脑神经功能相关问题的人群适用。但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脑血管疾病的,使用时需注意药物对颅内压等的影响,需监测颅内压变化等。 (二)奥拉西坦 1.作用机制:可促进磷酰胆碱和磷酰乙醇胺合成,提高大脑中ATP/ADP比值,促进大脑对磷脂和氨基酸的利用和转化,改善大脑代谢。 2.适用情况:用于脑损伤及引起的神经功能缺失、记忆与智能障碍等,对于有脑损伤病史、存在记忆和智能相关脑神经问题的人群适用。老年人如果出现脑功能相关减退等情况可考虑,但需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肝肾功能情况。 三、中药类调理脑神经药物 (一)安神补脑液 1.作用机制:由多种中药组成,如淫羊藿、制何首乌等,具有生精补髓、益气养血、强脑安神的作用,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等多种途径来调理脑神经功能。 2.适用情况:用于肾精不足、气血两亏所致的头晕、乏力、健忘、失眠等,对于因生活不规律、压力大等导致脑神经功能紊乱出现上述症状的人群适用。但孕妇、哺乳期女性以及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老年人使用时需考虑自身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有高血压等,需监测血压等指标。 (二)通天口服液 1.作用机制:主要成分有川芎、赤芍、天麻等,能活血化瘀、祛风止痛,可能通过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等方式来调理脑神经相关的疼痛等问题。 2.适用情况:用于瘀血阻滞、风邪上扰所致的偏头痛等情况,对于有偏头痛病史,由瘀血、风邪等因素引起脑神经相关疼痛的人群适用。但孕妇禁用,有出血倾向者慎用,老年人如果有偏头痛且存在出血风险等情况需谨慎,使用前需评估病情。
2025-09-30 12:52:03 -
打坐对三叉神经痛有好处吗
打坐对三叉神经痛可能有潜在作用机制推测,但个体差异影响实际效果且不能替代正规医疗治疗,不同人群打坐用于三叉神经痛有不同注意事项,成年患者要注意环境、时间姿势等,儿童青少年一般不建议,有基础疾病人群需谨慎咨询医生后进行。 一、打坐对三叉神经痛的潜在作用机制推测 目前虽没有直接针对打坐对三叉神经痛影响的大规模、高度循证的临床研究,但从一些身心相关的角度来推测可能的潜在作用。三叉神经痛是一种较为剧烈的面部神经疼痛,而打坐作为一种身心调节的方式,可能通过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发挥作用。例如,打坐时人们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可能会激活人体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兴奋有助于调节身体的应激反应,缓解过度紧张的神经状态。从神经生物学角度来看,长期的身心紧张可能会导致神经兴奋性异常增高,而打坐带来的放松状态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这种异常的神经兴奋性,从而对三叉神经痛可能产生一定的舒缓作用,但这还需要更多严谨的科学研究来证实。 二、打坐对三叉神经痛的实际效果及局限性 1.个体差异影响效果 不同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对打坐的反应存在较大个体差异。一些患者在坚持打坐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感觉到面部神经疼痛的发作频率有所降低,疼痛程度有所减轻。这可能与个体本身的身心状态、三叉神经痛的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有关。比如,对于病情较轻且身心调节能力相对较好的患者,打坐可能会有一定的辅助缓解作用;但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仅依靠打坐往往难以达到彻底治愈三叉神经痛的效果。 2.不能替代正规医疗治疗 打坐不能作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医疗手段。三叉神经痛的正规治疗需要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药物治疗(如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物,可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但有一定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手术治疗(如微血管减压术等)等规范的医疗措施。打坐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身心调节方式,在配合正规医疗治疗的情况下,可能有助于患者整体身心状态的改善,从而间接对三叉神经痛的控制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绝不能忽视正规医疗的关键作用。 三、不同人群打坐用于三叉神经痛的注意事项 1.成年人情况 成年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在尝试打坐辅助缓解疼痛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打坐环境,确保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外界干扰。同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耐受程度来调整打坐的时间和姿势,不要一开始就长时间高强度打坐,以免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不适。并且,在打坐过程中如果出现面部疼痛加重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打坐并咨询医生。 2.儿童及青少年情况 儿童和青少年一般不建议将打坐作为缓解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方式,因为三叉神经痛在儿童中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且儿童的身心调节机制与成年人有所不同,过度的身心调节活动可能并不适合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如果儿童出现面部类似三叉神经痛的疼痛表现,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正规治疗,而不是自行尝试打坐等方式。 3.有基础疾病人群 对于本身患有其他基础疾病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在进行打坐时需要更加谨慎。例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打坐时的姿势和放松程度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影响,若姿势不当可能会引发血压波动等问题。这类人群在打坐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打坐方式和注意事项,以避免因打坐不当而加重基础疾病或影响三叉神经痛的病情控制。
2025-09-30 12:51:12 -
正常人瞳孔大小是多少
正常人瞳孔直径一般2-5毫米,自然光下成人平均3-4毫米。光线、年龄、药物、疾病会影响瞳孔大小,强光下瞳孔缩小、弱光下扩大;儿童瞳孔大小随年龄变化且对药物反应与成人不同,老人瞳孔常缩小且调节功能下降,特殊人群需注意相关情况及就医排查异常。 一、正常人瞳孔的大小范围 正常人瞳孔的直径一般在2-5毫米之间。在自然光线下,正常成年人瞳孔直径平均约为3-4毫米。 二、影响瞳孔大小的因素及相关解释 (一)光线因素 1.强光环境 当处于强光环境时,瞳孔会反射性地缩小,这是一种保护眼睛的机制,可减少进入眼内的光线量,避免视网膜受到过强光线的损伤。例如在烈日下,瞳孔会明显缩小,以适应强光刺激。 2.弱光环境 在弱光环境中,瞳孔会扩大,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光线进入眼内,从而保证视网膜能够接收到足够的光信号来形成清晰的视觉。比如在昏暗的房间里,瞳孔会比在明亮环境下更大。 (二)年龄因素 1.儿童 新生儿的瞳孔对光反应相对不灵敏,而且瞳孔大小波动较大,一般新生儿瞳孔直径约为1.5-3毫米。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瞳孔大小逐渐接近成年人,但整体上儿童的瞳孔相对成年人可能稍大一些,这与儿童眼部的生理发育特点有关,儿童的眼部调节功能等还在不断完善过程中。 2.老年人 老年人的瞳孔往往会有所缩小,这与老年人眼部的生理变化有关,如晶状体硬化等因素可能影响瞳孔的调节功能,导致瞳孔对光线等刺激的反应性降低,一般老年人瞳孔直径可能在2-4毫米左右,但个体差异也比较大。 (三)药物因素 1.散瞳药物 一些散瞳药物,如阿托品等,会使瞳孔扩大。这是因为这些药物可以阻断瞳孔括约肌上的胆碱能受体,从而导致瞳孔扩大,常用于眼科检查等情况。 2.缩瞳药物 缩瞳药物,如毛果芸香碱等,会使瞳孔缩小。它们通过激动瞳孔括约肌上的胆碱能受体,使瞳孔括约肌收缩,从而引起瞳孔缩小,可用于治疗青光眼等疾病。 (四)疾病因素 1.眼部疾病 例如青光眼患者,急性发作时瞳孔会散大,且对光反射迟钝。这是因为青光眼时眼内压升高,影响了瞳孔的正常调节功能。而虹膜睫状体炎患者可能会出现瞳孔缩小,并且与晶状体粘连等情况。 2.神经系统疾病 如脑疝等颅内病变,可能会影响动眼神经等,导致瞳孔大小异常,如双侧瞳孔不等大等情况,这是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影响了瞳孔的神经调节通路。 三、特殊人群的瞳孔情况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的瞳孔对药物等因素的反应可能与成年人不同,在使用可能影响瞳孔的药物时要格外谨慎。例如在使用散瞳或缩瞳药物时,儿童的眼部更娇嫩,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需要严格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因为不当使用可能会对儿童的视力发育等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儿童的瞳孔大小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有其特点,家长如果发现儿童瞳孔大小异常,如明显的瞳孔散大或缩小且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视力下降、眼部疼痛等),应及时带儿童就医检查。 (二)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眼部生理功能的退化,瞳孔的调节功能下降,在光线变化较大的环境中更容易出现视物不清等情况。所以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长时间活动,以防因瞳孔调节不及时而导致眼部不适或摔倒等意外情况。当老年人发现自己瞳孔大小或对光反应出现明显异常时,应及时到眼科就诊,排查是否存在眼部或全身疾病导致的瞳孔改变。
2025-09-30 12:49:58 -
脑出血高压氧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脑出血高压氧最佳时间因多种因素而异,一般急性期后尽早开始,轻度脑出血发病后2-5天、重度脑出血发病后1周左右开始,儿童患者在发病后3-7天左右、老年患者在发病后3-7天且心肺功能耐受时开始,有肺部基础疾病患者在肺部情况稳定后5-10天左右开始,有癫痫病史患者在癫痫控制后7-14天左右开始,均需结合病情稳定等多方面情况综合考虑。 一、急性期后尽早开始 一般来说,脑出血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即可考虑高压氧治疗,通常是在出血停止、生命体征平稳后的2-3天左右开始。例如,对于大部分无明显高压氧治疗禁忌证的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一般指发病后1周内为急性期)过后,只要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就应尽早启动高压氧治疗。这是因为在脑出血后的早期阶段,脑组织存在缺血缺氧的情况,高压氧可以增加血氧分压、提高血氧含量,改善脑组织的氧供,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二、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1.轻度脑出血:若患者脑出血量较少,神经功能缺损较轻,一般在发病后2-5天,生命体征平稳且头颅CT等检查显示出血不再进展,就可开始高压氧治疗。此时尽早进行高压氧治疗有助于减轻脑组织的水肿,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降低后遗症的发生风险。 2.重度脑出血:对于脑出血量较大、病情较重的患者,需要更谨慎地评估。通常在病情稳定,比如经过积极的内科治疗后,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等生命体征指标趋于稳定,一般在发病后1周左右开始高压氧治疗。但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如是否存在明显的脑水肿未得到有效控制、颅内压仍过高(需控制在安全范围,一般颅内压应低于20mmHg左右)等情况,若存在这些情况则需要适当延迟高压氧治疗的时间。 三、不同年龄患者的考虑 1.儿童患者:儿童脑出血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在进行高压氧治疗时需更加谨慎。一般在病情稳定后,如出血停止、生命体征平稳且无严重的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时,可考虑在发病后3-7天左右开始高压氧治疗。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身体耐受性和神经系统发育特点,密切监测治疗过程中的反应,因为儿童的脑组织对氧的需求和耐受与成人有所不同。 2.老年患者:老年脑出血患者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在考虑高压氧治疗时间时,除了要关注脑出血本身的病情稳定情况外,还需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等整体状况。一般在脑出血发病后3-7天,在全面评估患者心肺功能能够耐受高压氧治疗的情况下开始,例如需要评估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情况,确保高压氧治疗不会加重心肺负担。 四、特殊病史患者的情况 1.有肺部基础疾病患者:若患者本身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肺部基础疾病,在考虑高压氧治疗时间时,要确保肺部感染得到控制,呼吸功能基本稳定。一般在脑出血病情稳定后,需要先对肺部情况进行评估,如肺部感染指标正常、呼吸频率等在相对平稳的范围,可在发病后5-10天左右开始高压氧治疗,但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 2.有癫痫病史患者:对于既往有癫痫病史的脑出血患者,在决定高压氧治疗时间时,需要在癫痫得到良好控制后进行。一般在脑出血病情稳定,且癫痫发作得到有效控制(如停药观察一段时间无发作等情况)后,可在发病后7-14天左右开始高压氧治疗,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是否有癫痫发作的迹象。
2025-09-30 12:48:55 -
脑血栓能吃三七粉吗
脑血栓患者能否吃三七粉不能一概而论,从现代药理学看三七粉有改善血液循环潜在作用,但需考虑个体差异因素,如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基础病史等;还要注意与其他治疗的协同与冲突,不能替代正规治疗且要警惕相互作用导致出血风险增加等;食用前需由专业医生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状况、凝血功能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个体情况全面评估后决定,且要密切关注食用后身体反应。 一、三七粉对脑血栓可能的作用机制 从现代药理学角度来看,三七粉中的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三七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状况。有研究表明,三七中的三七总皂苷等成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血管内皮功能、调节凝血与抗凝血系统平衡等,对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有潜在益处。不过,这一作用机制的发挥是基于一定的科学研究基础,但具体到每个脑血栓患者的应用还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二、脑血栓患者食用三七粉的注意事项 1.个体差异因素 不同年龄的脑血栓患者对三七粉的耐受及反应可能不同。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考虑使用三七粉时需更加谨慎,因为药物的代谢等过程可能会受到影响。而年轻的脑血栓患者相对来说可能在代谢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仍需根据个体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来判断。 性别方面,一般没有绝对的性别差异影响,但女性患者如果处于特殊生理期,如孕期、哺乳期等,使用三七粉需要格外慎重,因为三七粉的活血作用可能会对孕期女性的妊娠过程产生影响,哺乳期女性使用后药物成分是否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也需要进一步评估。 有不同生活方式的脑血栓患者,比如长期吸烟、饮酒的患者,其血管状况可能更差,在使用三七粉时,除了考虑其对血液循环的影响外,还需要综合评估其整体的健康风险。同时,有基础病史的脑血栓患者,如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时,使用三七粉需要与其他基础疾病的治疗药物进行相互作用的考量。例如,三七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血压、血糖的控制,需要密切监测相关指标。 2.与其他治疗的协同与冲突 脑血栓患者通常需要进行规范的综合治疗,如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控制基础疾病等。三七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辅助改善血液循环,但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治疗方案。在使用三七粉时,要注意与其他治疗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例如,三七粉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同时使用时,需要警惕出血风险增加的可能,因为三七粉本身也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可能会叠加增加出血的概率,尤其是对于那些有脑出血风险因素的脑血栓患者来说,更要谨慎权衡。 3.食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估 虽然三七粉有一定改善血液循环的潜在作用,但并不是所有脑血栓患者都适合食用三七粉。在考虑给脑血栓患者食用三七粉之前,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目前的身体状况、凝血功能等多方面因素。例如,对于处于急性脑血栓发作期的患者,可能需要优先进行紧急的医疗救治措施,而不是首先考虑食用三七粉;对于那些凝血功能异常的脑血栓患者,食用三七粉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凝血功能紊乱的风险。 总之,脑血栓患者能否吃三七粉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综合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后再做决定,同时要密切关注食用后的身体反应等情况。
2025-09-30 12:4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