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锦前

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脊柱侧凸,脊柱后凸,脊柱肿瘤,脊柱结核,脊柱骨折,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腰椎间盘突出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梁锦前,北京协和医院,副主任医师,骨科。展开
个人擅长
脊柱侧凸,脊柱后凸,脊柱肿瘤,脊柱结核,脊柱骨折,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腰椎间盘突出等。展开
  • 颈椎病怎么保护

    保持颈椎健康需注意保持正确姿势,包括日常坐姿和睡眠姿势;适度进行颈部锻炼,如伸展、旋转运动;避免颈部受伤,运动和日常中做好防护;控制颈部负荷,避免长时间低头和减轻肩部负担。 一、保持正确姿势 1.日常坐姿:无论是办公还是学习,应保持脊柱正直,座椅高度要合适,使双脚能平放在地面,大腿与小腿呈接近90度角,腰部靠紧椅背,避免弯腰驼背或长时间瘫坐。研究表明,不良坐姿会增加颈椎的压力,长期如此易引发颈椎病。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还需特别注意其学习时的桌椅匹配,不合适的桌椅会影响脊柱发育,进而增加颈椎问题风险。成年人长时间伏案工作时,每隔30-40分钟应起身活动一下颈部和腰部。 2.睡眠姿势:睡眠时枕头高度要适中,一般以一拳高度(约10-15厘米)为宜,且枕头应能支撑颈部,保持颈椎的生理曲度。仰卧时,枕头可稍微垫高颈部;侧卧时,枕头高度应与肩宽一致,使颈椎在睡眠中处于放松状态。不合适的枕头高度可能导致颈椎肌肉紧张,影响颈椎健康。孕妇由于身体变化,睡眠姿势和枕头选择更需谨慎,可选择专门的孕妇枕来维持良好的颈椎姿势。 二、适度颈部锻炼 1.颈部伸展运动:缓慢将头部向一侧倾斜,尽量用耳朵去触碰肩膀,保持15-30秒,然后换另一侧重复。还可进行头部的前后屈伸运动,缓慢将头部后仰,然后向前低头,使下巴尽量靠近胸部,每个动作重复5-10次。这些运动有助于增强颈部肌肉力量,维持颈椎的稳定性。老年人进行颈部锻炼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导致颈部损伤。儿童在进行颈部锻炼时需在家长或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确保动作正确且安全。 2.颈部旋转运动:缓慢将头部向左右两侧旋转,旋转幅度以自身舒适为准,不宜过大,每个方向旋转5-10次。颈部旋转运动能增加颈椎的活动度,促进颈部血液循环。有颈部疾病史的人群在进行颈部锻炼前应咨询医生,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和强度。 三、避免颈部受伤 1.运动防护:在进行篮球、羽毛球等可能涉及颈部剧烈运动时,要佩戴合适的颈部防护装备,如颈部护具,以减少颈部受伤的风险。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在工作中要注意避免颈部突然受到外力撞击,如搬运重物时要保持正确姿势,防止颈部扭伤。青少年在参与体育活动时,也要做好颈部防护,避免因运动损伤引发颈椎问题。 2.日常防护:在乘坐汽车等交通工具时,要系好安全带,避免急刹车时颈部受到过度的惯性冲击。在进行家务劳动时,如擦玻璃等需要抬头的动作,要注意保持身体平衡,防止颈部突然扭转受伤。 四、控制颈部负荷 1.避免长时间低头:尽量减少长时间低头看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的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时可将设备抬高至眼睛水平位置,减少颈部前屈的角度。对于经常需要低头工作的人群,可使用可调节高度的电脑支架,使电脑屏幕处于合适高度,降低颈部负荷。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对电子设备的接触日益增多,更要家长引导控制使用时间和正确姿势。 2.减轻肩部负担:避免长时间单肩背包,可交替使用双肩背包,减轻一侧肩部压力,从而间接减轻颈部因肩部不平衡带来的负担。对于需要携带重物的人群,要注意合理分配重量,避免单侧肩部承受过重压力,导致颈部肌肉代偿性紧张。

    2025-10-15 15:48:31
  • 骨膜伤了吃什么愈合快

    骨膜损伤患者需通过饮食促进修复,应摄入富含蛋白质的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猕猴桃、青椒、西兰花等和富含维生素D的深海鱼类、动物肝脏、蛋黄等;富含钙的牛奶、豆制品、虾皮等,同时要均衡饮食,有基础病史和过敏体质者需特殊注意,且要注意休息减少受伤部位活动。 一、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蛋白质是身体修复的重要原料,有助于骨膜损伤的愈合。瘦肉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如鸡肉、牛肉等,每100克鸡肉中约含20克左右的蛋白质,牛肉的蛋白质含量也与之相近。鱼类也是不错的选择,像鲈鱼,每100克鲈鱼含蛋白质约18.6克,且其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易于消化吸收。蛋类同样富含优质蛋白质,一个鸡蛋约含6-7克蛋白质,鸡蛋是日常饮食中方便获取蛋白质的食物。豆类及豆制品,例如黄豆,每100克黄豆含蛋白质约36克,制成的豆腐等豆制品也富含蛋白质,适合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的人群食用,对于骨膜损伤患者来说,合理摄入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能为身体修复提供物质基础。 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维生素C:具有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的作用,对骨膜等组织的修复有益。柑橘类水果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如橙子,每100克橙子含维生素C约33毫克,柚子每100克含维生素C约23毫克。猕猴桃的维生素C含量更高,每100克猕猴桃含维生素C约62毫克。蔬菜中,青椒每100克含维生素C约144毫克,西兰花每100克含维生素C约51毫克。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以通过食用这些水果和蔬菜来补充维生素C,对于儿童来说,可以将猕猴桃制成泥状等易于食用的形式,对于老年人,选择柑橘类水果等口感较温和的食物。 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间接有助于骨膜损伤的修复。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深海鱼类,如三文鱼,每100克三文鱼含维生素D约440国际单位;动物肝脏,像猪肝每100克含维生素D约49国际单位;还有蛋黄,一个鸡蛋黄约含维生素D约37国际单位。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果是长期室内工作、日照较少的人,更需要通过饮食补充维生素D,老年人由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下降,也应注意从饮食中获取足够的维生素D来帮助骨膜修复。 三、富含钙的食物 钙是骨骼等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对骨膜损伤的愈合有帮助。牛奶是钙的良好来源,每100毫升牛奶约含104毫克钙,而且易于吸收。豆制品中,豆腐的钙含量也较高,如北豆腐每100克含钙约138毫克。海鲜类中的虾皮,每100克虾皮含钙约991毫克,是非常好的钙来源。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充足的钙来支持骨骼等的发育和修复,可每天保证饮用一定量的牛奶;老年人钙流失较多,更要注重钙的摄入,可选择牛奶、豆制品等食物。 四、其他注意事项 在饮食调整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均衡饮食,避免单一食物的过量摄入。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在选择富含糖类的水果时要注意控制量,避免血糖波动影响身体整体状况来干扰骨膜的修复;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要避免食用引起过敏的食物,以免因过敏反应影响身体的恢复。同时,骨膜损伤患者还应注意休息,减少受伤部位的活动,为骨膜的修复创造良好的局部环境。

    2025-10-15 15:47:42
  • 尾骨上面疼是怎么回事

    尾骨上面疼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外伤因素包括跌倒或撞击致尾骨周围软组织损伤或骨折、久坐硬物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和软组织损伤;尾骨周围软组织炎症有尾骨滑囊炎(长期摩擦压迫刺激滑囊致炎)和肌肉劳损(长期紧张致肌肉劳损);疾病因素包含腰椎疾病累及(压迫神经致放射性疼牵涉尾骨)、强直性脊柱炎(自身免疫病累及尾骨伴腰部症状)、尾骨本身病变(肿瘤、结核等致疼,肿瘤破坏骨质,结核由杆菌感染引起)。 一、外伤因素 1.跌倒或撞击:当人体意外跌倒时,臀部着地,尾骨可能受到直接的撞击,如从高处坠落臀部先着地、运动时摔倒臀部撞击到硬物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尾骨周围的软组织损伤甚至尾骨骨折,从而引起尾骨上面疼。这种情况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比如儿童在玩耍时不小心摔倒,成人在运动或意外事故中都有可能出现。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骨骼相对柔软且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更需注意避免此类外伤;而对于成年人,生活中的各种意外情况都可能导致尾骨部位的外伤。 2.久坐硬物:长时间坐在过硬的物体上,如长时间坐在石凳、硬木板等上面,尾骨会持续受到压迫,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软组织受到挤压损伤,也会引发尾骨上面疼。这种情况在长时间从事需要久坐工作的人群中较为常见,比如办公室职员长时间坐着办公,司机长时间驾驶等。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因为久坐硬物而出现这种情况,但长期久坐的人群相对风险更高。 二、尾骨周围软组织炎症 1.尾骨滑囊炎:尾骨周围有滑囊,当受到长期摩擦、压迫等刺激时,滑囊会发生炎症反应,导致尾骨上面疼。例如,长期久坐、经常弯腰负重等人群,尾骨滑囊容易受到刺激引发炎症。这种情况在成年人中较为多见,尤其是那些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或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对于女性来说,怀孕后期由于身体重心改变,也可能增加尾骨滑囊炎的发生风险。 2.肌肉劳损:尾骨周围的肌肉如果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如长期弯腰工作、长时间伏案等,会导致肌肉劳损,引起尾骨上面疼。这种情况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尤其是经常保持不良姿势的人群。比如青少年长时间弯腰驼背看书、学习,成年人长期伏案工作等,都容易导致尾骨周围肌肉劳损。 三、疾病因素 1.腰椎疾病累及:腰椎的一些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等,可能会压迫神经,引起放射性疼痛,疼痛可能会牵涉到尾骨上面部位。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人中相对常见,随着年龄增长,腰椎容易出现退变等问题。但年轻人如果长期腰部受力不当,也可能引发腰椎疾病累及尾骨部位疼痛。 2.强直性脊柱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脊柱关节,也可能累及尾骨等部位,导致尾骨上面疼,同时可能伴有腰部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这种疾病在青壮年男性中相对多见,起病较为隐匿,病情可能会逐渐进展。 3.尾骨本身的病变:尾骨的肿瘤、结核等病变也可能导致尾骨上面疼。这种情况相对较为少见,但也需要引起重视。比如尾骨的骨肿瘤,可能会逐渐破坏尾骨的骨质结构,引起疼痛;尾骨结核则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会导致尾骨部位出现疼痛、肿胀等表现,这种情况在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中更容易发生,如老年人、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导致免疫力下降的人群等。

    2025-10-15 15:45:42
  • 何因使得每次游泳时腿部抽筋

    游泳时腿部抽筋的因素有肌肉疲劳(运动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致肌肉持续紧张收缩、堆积乳酸等)、电解质失衡(出汗流失电解质未及时补充致神经肌肉传导受干扰)、水温刺激(冷水刺激致腿部肌肉突然痉挛)、热身不充分(游泳前未充分热身致肌肉僵硬易抽筋)、姿势不当(腿部姿势不正确致肌肉受力不均引发痉挛)、脱水(长时间失水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环不畅易痉挛)、疾病因素(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易抽筋),儿童需重视热身及时补水且时间不宜过长,老年人要充分热身控制时间强度适时补水有基础病遵医嘱,女性生理期前后需注意补水保暖以防抽筋。 一、肌肉疲劳因素 游泳时腿部需频繁进行踢水等动作,若运动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腿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收缩状态,易产生疲劳,且代谢过程中会堆积乳酸等代谢产物,当这些产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引发腿部抽筋。例如,长时间进行长距离游泳时,腿部肌肉疲劳情况较易出现。 二、电解质失衡因素 游泳过程中人体会通过出汗流失钠、钾等电解质,若未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血液中电解质浓度异常。钠和钾对神经肌肉的正常传导起着重要作用,当电解质失衡时,神经肌肉的传导功能受到干扰,就容易引起腿部肌肉抽筋。比如大量出汗后未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就易发生这种情况。 三、水温刺激因素 冷水刺激会使腿部肌肉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生痉挛。当水温过低时,这种刺激更为明显,会直接导致腿部肌肉不自主收缩,从而引发抽筋。例如在水温较低的泳池中游泳时,腿部受冷易出现抽筋现象。 四、热身不充分因素 游泳前若未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腿部肌肉处于相对僵硬状态,直接进入较剧烈的游泳运动时,肌肉无法快速适应运动状态,就容易发生抽筋。充分的热身可以使腿部肌肉提前兴奋,适应即将进行的运动。 五、姿势不当因素 游泳时腿部姿势不正确,如踢水幅度过大或过小,会导致腿部肌肉受力不均。当肌肉受力不均衡时,局部肌肉容易发生痉挛,进而引发抽筋。保持正确的游泳腿部姿势有助于减少抽筋发生的概率。 六、脱水因素 游泳时长时间失水若未及时补充,身体处于脱水状态,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环不畅,肌肉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从而更容易发生痉挛,导致腿部抽筋。因此游泳时应适时补充水分。 七、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游泳时腿部抽筋。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代谢缓慢,肌肉兴奋性改变,易出现抽筋现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功能受损,对肌肉的调节功能异常,也可能在游泳时引发腿部抽筋。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身体机能发育尚不完全,游泳时更需重视热身,确保充分活动腿部肌肉,同时要注意及时补水,避免因出汗过多导致电解质失衡引发抽筋,且游泳时间不宜过长。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肌肉萎缩、电解质调节能力下降等问题,游泳前应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控制游泳时间和强度,游泳过程中注意适时补充水分,若有基础疾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游泳活动。 女性:女性在生理期前后,身体电解质平衡易受影响,游泳时除了要注意补水外,还需注意保暖,避免因水温刺激或电解质失衡引发腿部抽筋。

    2025-10-15 15:44:29
  • 抬腿时大腿内侧像筋疼是什么原因

    大腿内侧像筋疼可因运动相关或日常活动致肌肉拉伤,也可因儿童病毒感染等或成人外伤等致髋关节滑膜炎、髋关节发育异常等致撞击综合征,还可因腰椎间盘退变等致腰突压迫神经或梨状肌损伤等致梨状肌综合征,或耻骨肌长期劳损致肌腱炎,以及长期不良姿势或超重肥胖等致软组织慢性劳损引发。 一、肌肉拉伤 1.运动相关因素:若近期有剧烈运动,如短跑、跳跃等,可能导致大腿内侧的内收肌群(包括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等)拉伤。运动时突然的发力、过度拉伸或扭转动作易使肌肉纤维受损,引发疼痛,尤其在抬腿时,受损肌肉活动会刺激痛觉感受器。常见于运动员或经常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群,年轻人因运动强度大发生概率相对较高。 2.日常活动因素:日常中突然大幅度抬腿、过度扭转身体等也可能造成肌肉拉伤,即使运动强度不大,对于长期缺乏运动后突然增加活动量的人,大腿内侧肌肉也可能因不适应而拉伤,一般有明确的不当活动诱因。 二、髋关节病变 1.髋关节滑膜炎:多见于儿童,常因病毒感染、创伤等引起。髋关节滑膜受到刺激后产生炎症反应,可导致大腿内侧疼痛,抬腿时因髋关节活动刺激滑膜而使疼痛加剧,儿童可能还伴有髋关节活动受限、轻度跛行等表现;成年人也可能发病,多与外伤、过度劳累等有关。 2.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多由髋关节发育异常或髋臼、股骨头退变等导致,髋关节在活动过程中,异常的髋臼与股骨头相互撞击,损伤周围组织,包括大腿内侧相关结构,抬腿时撞击加重,引起疼痛,多见于中青年人群,尤其是长期从事高强度运动或有髋关节创伤史的人。 三、神经受压 1.腰椎间盘突出症:当腰椎间盘发生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相邻神经根时,可引起神经支配区域的放射性疼痛,其中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可能累及支配大腿内侧的神经,导致抬腿时出现大腿内侧像筋疼的症状,常伴有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表现,中老年人因腰椎退变发病率较高,长期久坐、弯腰工作等人群也是高危因素。 2.梨状肌综合征:梨状肌发生损伤、炎症等情况时,可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神经支配区域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大腿内侧,抬腿时梨状肌活动可能加重对神经的压迫,导致疼痛加剧,多见于长期久坐、臀部外伤或过度活动臀部的人群,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多见。 四、肌腱炎 1.耻骨肌肌腱炎:耻骨肌肌腱在长期劳损、过度使用等情况下易发生炎症,抬腿时耻骨肌收缩,牵动肌腱,炎症刺激引发疼痛,常见于运动员、频繁进行下肢运动的人群,长期站立、行走过多等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成年人相对常见。 五、软组织慢性劳损 1.长期不良姿势:长期久坐且坐姿不正,或长期弯腰劳作等,会使大腿内侧软组织处于紧张、疲劳状态,长期积累可导致慢性劳损,抬腿时劳损的软组织受到牵拉等刺激,出现像筋疼的症状,常见于办公室人群、体力劳动者等,各年龄段中长期保持不良姿势者易发病。 2.体重因素:超重或肥胖人群,大腿内侧软组织承受的压力较大,长期下来易发生劳损,抬腿时加重压力刺激,导致疼痛,尤其在体重明显超标的人群中更为常见,孕妇由于体重增加,也可能因大腿内侧软组织负荷加重出现类似情况。

    2025-10-15 15:42:3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