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垂体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胶质瘤等颅内肿瘤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颅内肿瘤组副组长,江苏省抗癌协会委员。

展开
个人擅长
垂体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胶质瘤等颅内肿瘤的诊治。展开
  • 梗阻性脑积水是怎么回事

    梗阻性脑积水是因脑脊液循环通路在第四脑室以上阻塞致脑脊液积聚、脑室系统扩大的病症,病因有先天畸形、肿瘤及后天颅内出血、感染、肿瘤等,病理生理是阻塞部位以上脑室脑脊液积聚、颅内压升高致脑实质受压等,儿童患者有头颅增大、落日征、发育迟缓、呕吐等表现,成人患者有头痛等表现。 一、定义 梗阻性脑积水是由于脑脊液循环通路在第四脑室以上发生阻塞,导致脑脊液积聚,进而引起脑室系统扩大的一种病症。 二、病因 1.先天性因素 先天畸形:如中脑导水管狭窄、分叉、隔膜形成等,这是儿童梗阻性脑积水常见的病因。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神经管闭合等出现异常,导致脑脊液循环的通路先天性结构异常。 先天性肿瘤:比如第四脑室的室管膜瘤等,肿瘤占据脑脊液循环通路,阻碍脑脊液正常流动。 2.后天性因素 颅内出血:新生儿产伤导致的颅内出血,或者外伤引起的颅内出血,血液凝固后可能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例如,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血液积聚可能堵塞中脑导水管等部位。 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室炎等,炎症导致脑脊液循环通路粘连、闭塞。结核性脑膜炎等感染性疾病,炎症渗出物可能阻塞蛛网膜颗粒等结构,影响脑脊液的吸收。 颅内肿瘤:除先天性肿瘤外,后天发生的颅内肿瘤,如第三脑室、四脑室的肿瘤等,可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 三、病理生理 正常情况下,脑脊液由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经室间孔流至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导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汇合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腔,最后经蛛网膜颗粒吸收回血液。当发生梗阻性脑积水时,阻塞部位以上的脑室系统内脑脊液积聚,脑室扩大,脑实质受压变薄,颅内压升高。长期的颅内压升高会影响脑的正常功能,导致脑萎缩、神经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四、临床表现 1.儿童患者 头颅增大: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婴幼儿颅骨骨缝未闭合,颅内压增高使头颅迅速增大,头颅与躯干比例失调。前囟扩大、膨隆,张力增高。 落日征:眼球下转,巩膜上部外露,似落日状,是脑积水的典型表现之一。 发育迟缓:患儿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落后,如身高、体重增长缓慢,智力发育迟缓等。因为颅内压升高影响了脑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呕吐:由于颅内压增高引起,常为喷射性呕吐。 2.成人患者 头痛:多为持续性头部胀痛,以早晨和晚间较重,咳嗽、用力等可使头痛加重。 <

    2025-09-29 11:32:17
  • ct为什么查不出脑肿瘤

    部分特殊情况会导致CT查不出脑肿瘤,包括肿瘤体积过小,因CT分辨率限制难发现;肿瘤位置特殊,如颅后窝肿瘤因解剖复杂易被遮挡、等密度肿瘤平扫难区分;扫描参数或技术因素,如参数设置不当、CT技术本身有局限性,此时可能需结合MRI等进一步明确。 一、部分特殊情况导致CT查不出脑肿瘤 (一)肿瘤体积过小 当脑肿瘤体积非常小的时候,CT扫描可能难以发现。因为CT成像有一定的分辨率限制,较小的病灶可能在CT图像上表现不明显。例如,一些极其微小的早期脑肿瘤,其大小尚未达到CT能够清晰分辨的程度。对于儿童来说,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全,一些小肿瘤可能更易被忽略,而对于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的变化,也可能存在类似情况,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一步排查。 (二)肿瘤位置特殊 1.颅后窝肿瘤:颅后窝解剖结构复杂,空间相对狭小且周围组织重叠较多。比如小脑、脑干等部位的肿瘤,由于周围骨骼、血管等结构的遮挡,CT成像时容易受到干扰,导致肿瘤不易被准确识别。在儿童中,颅后窝肿瘤相对常见,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CT检查有时可能漏诊,需要借助磁共振成像(MRI)等其他更具优势的检查方法来进一步明确。 2.等密度肿瘤:脑内存在与周围正常脑组织密度相等的肿瘤时,CT平扫难以区分。这种情况下,普通的CT检查可能无法发现病变。对于有相关症状但CT未发现异常的患者,需要考虑进行增强CT或者MRI检查,以更好地显示病变情况。不同年龄、性别患者都可能出现等密度肿瘤的情况,比如一些特定类型的脑肿瘤可能呈现等密度特征。 (三)扫描参数或技术因素 1.扫描参数设置不当:如果CT扫描时的参数,如层厚、窗宽窗位等设置不合理,可能会影响对脑肿瘤的显示。例如,层厚过大时,可能会遗漏较小的肿瘤病灶;窗宽窗位设置不合适则可能导致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不佳,难以被发现。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由于身体组织特性略有不同,合适的扫描参数设置也会有所差异,需要专业的影像科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技术局限性:CT检查本身存在一定的技术局限性,对于一些微小的、早期的或者特殊类型的脑肿瘤,可能不如MRI敏感。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MRI在脑肿瘤的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好的软组织对比度,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脑内病变。所以当高度怀疑脑肿瘤但CT检查阴性时,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MRI检查来明确诊断。

    2025-09-29 11:30:39
  • 脑瘤晚期头疼怎么办

    脑瘤晚期缓解头疼可通过药物治疗(如使用降颅压药物甘露醇等,需专业医生据患者情况定)、手术姑息性治疗(身体状况允许时可行减压手术等,需综合评估患者年龄等因素)、放射治疗辅助(不同年龄患者耐受性不同,儿童需权衡利弊)、对症支持护理(包括调整环境、体位、进行心理护理,不同年龄患者有不同需求)及非药物舒缓方式(如轻柔头部按摩,不同年龄患者手法力度需调整)来实现。 一、药物治疗缓解头疼 脑瘤晚期头疼可能与肿瘤压迫、颅内压升高等因素有关。可使用降颅压药物来缓解,如甘露醇等,通过静脉滴注降低颅内压,从而减轻头疼症状。但药物使用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决定,不同患者因个体差异(如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等)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不同。 二、手术姑息性治疗 对于部分脑瘤晚期患者,若身体状况允许,可考虑行姑息性手术,如减压手术等,通过手术减轻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进而缓解头疼。但手术有一定风险,需综合评估患者年龄、全身状况等因素,比如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较差,手术耐受能力相对较弱,需更谨慎评估手术必要性。 三、放射治疗辅助 放射治疗也可用于脑瘤晚期缓解头疼,通过放射线缩小肿瘤体积,减轻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和压迫。不同年龄患者对放射治疗的耐受性不同,儿童由于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放射治疗对其生长发育可能产生的影响需要特别关注,要在权衡利弊后谨慎选择。 四、对症支持护理 1.环境调整: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光线柔和的环境,避免噪音、强光等刺激加重头疼。不同年龄患者对环境的需求有差异,儿童可能更需要温馨、童趣且安静的环境来减轻不适。 2.体位调整:帮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如半卧位等,有助于减轻颅内压,缓解头疼。对于卧床患者,要定期协助翻身,保持体位舒适,同时考虑到患者年龄因素,如儿童骨骼、肌肉等发育未成熟,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3.心理护理:脑瘤晚期患者往往有较重的心理负担,焦虑、抑郁等情绪可能加重头疼症状。要关注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不同年龄患者心理特点不同,儿童可能需要通过游戏等方式安抚情绪,成人则可通过沟通交流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五、其他缓解方式 可尝试一些非药物的舒缓方式,如轻柔的头部按摩,但要注意力度适中。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按摩手法和力度需根据其具体情况调整,儿童皮肤娇嫩,按摩力度要轻柔,避免引起不适。

    2025-09-29 11:28:42
  • 脑脊液鼻漏的日常注意事项有哪些

    脑脊液鼻漏患者需注意体位与活动,采取头高卧位且急性期绝对卧床,限制剧烈动作;保持鼻腔清洁,禁鼻腔冲洗等,观察分泌物;饮食要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持室内通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儿童患者需特别留意相关情况。 活动限制: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因为这些动作会使颅内压短暂升高,可能导致脑脊液漏口扩大。儿童患者往往活泼好动,家长要特别留意,防止孩子哭闹、奔跑等。例如,要保持患儿情绪稳定,减少哭闹,避免其进行攀爬、奔跑等剧烈活动。 鼻腔护理方面 保持鼻腔清洁:要保持鼻腔清洁,但禁止鼻腔冲洗、滴药、填塞或用力擤鼻。可以用生理盐水轻轻擦拭鼻腔外部,去除分泌物,但切勿深入鼻腔内部。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鼻腔较为娇嫩,更要注意操作的轻柔。比如用干净的棉签蘸取少量生理盐水,轻轻擦拭鼻腔周围。这样做是为了避免鼻腔内压力变化影响脑脊液漏口,防止感染等情况发生。 观察鼻腔分泌物:密切观察鼻腔分泌物的量、颜色、性状等。如果分泌物量突然增多、颜色变为浑浊或有异味,可能提示有感染等异常情况。儿童患者的家长要格外留意孩子鼻腔分泌物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饮食方面 合理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容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摄入,同时要根据其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食物质地,比如婴儿的辅食要软烂易消化。因为便秘时用力排便会增加腹压,不利于脑脊液鼻漏的恢复。 预防感染方面 防止逆行感染: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减少人员探视,尤其是患有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人员。儿童患者的免疫力相对较低,更要注意室内环境的卫生和通风,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感冒。一旦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要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发展,降低感染累及颅内的风险。 病情观察方面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体温、头痛、意识等情况。如果出现体温升高、头痛加剧、意识改变等,要及时告知医生,因为这些可能是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表现。儿童患者的生命体征相对不稳定,家长要定时测量孩子的体温,观察其精神状态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025-09-29 11:25:43
  • 良性脑膜瘤的症状是什么

    良性脑膜瘤可引发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如间歇性头痛(程度不一,长期慢性头痛影响生活方式)、喷射性呕吐(可致脱水等);还会出现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如鞍结节部位脑膜瘤致视力障碍(不同年龄进展速度不同)、部分脑膜瘤致癫痫发作(不同年龄发作特点有差异);此外还有其他症状,如累及额叶出现精神症状(不同性别表现无特异,老年患者易被忽视)、位于大脑半球运动或感觉区附近致肢体运动或感觉障碍(不同年龄恢复情况不同)。 一、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 1.头痛 是良性脑膜瘤常见症状之一,多为间歇性头痛,程度可从轻微到较剧烈不等。其发生机制主要是肿瘤占位引起颅内压升高,刺激颅内疼痛敏感结构。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头痛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儿童可能表述不清,更多表现为烦躁不安等间接表现。长期慢性头痛会影响患者生活方式,导致睡眠障碍、工作效率下降等。 2.呕吐 通常为喷射性呕吐,与头痛相伴发。当颅内压升高时,刺激延髓呕吐中枢导致呕吐。对于有良性脑膜瘤的患者,尤其是儿童,频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需要密切关注其液体和电解质平衡。 二、神经系统定位症状 1.视力障碍 如果脑膜瘤位于鞍结节等部位,可压迫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女性和男性在出现视力障碍时表现相似,但女性可能因关注自身外貌变化等因素更易早期发现视力问题。不同年龄患者视力障碍的进展速度可能不同,儿童可能因颅腔代偿空间较大,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才出现明显视力改变。 2.癫痫发作 部分良性脑膜瘤患者会出现癫痫症状,可表现为部分性发作或全身性发作。其发生与肿瘤刺激大脑皮层有关。不同年龄人群癫痫发作特点可能有差异,儿童癫痫发作可能更具多样性,且可能影响智力发育等。 三、其他症状 1.精神症状 当脑膜瘤累及额叶等部位时,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情绪改变等。不同性别患者精神症状表现可能无明显特异性,但女性可能因情感细腻更易被察觉情绪方面的变化。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减退,脑膜瘤引起的精神症状可能被误认为是衰老相关表现而被忽视。 2.肢体运动或感觉障碍 若脑膜瘤位于大脑半球运动或感觉区附近,可导致肢体运动无力或感觉异常,如肢体麻木等。不同年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情况不同,儿童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要及时干预以促进功能恢复。

    2025-09-29 11:23:3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