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洁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早产儿脑损伤、胆红素脑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主任,专业特长:擅长危重新生儿救治和儿科消化系统疾病诊治,尤其擅长新生儿围生期脑损伤(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早产儿脑损伤、胆红素脑病等)诊治。

  1985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1996-1997年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导师制培养,2002年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班毕业,2010-2011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习。1985-2013年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工作,2013年至今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工作。现任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分会内分泌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儿科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省急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郑州市儿科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学会郑州市儿童保健分会委员,河南省危重新生儿转运救护中心专家,郑州市百名名医,郑州市医学专家会诊中心儿科专业首席专家。

  共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完成12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郑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河南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曾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巾帼科技创新带头人”、“河南省医德标兵”、“郑州市遵守职业道德十优个人”、“郑州市三八红旗手”、“郑州市优秀共产党员”、“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展开
个人擅长
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早产儿脑损伤、胆红素脑病的诊治。展开
  • 新生儿多长时间喂一次奶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每隔2~3小时需喂一次奶,每天需喂8~12次,但具体喂奶时间间隔和喂奶量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按需喂养是较好的喂养方式,喂奶时要注意姿势、拍嗝,还要观察吃奶情况,特殊情况需遵医嘱。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每隔2~3小时需要喂一次奶,每天需要喂8~12次。但具体的喂奶时间间隔和喂奶量,还需要根据新生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对于新生儿来说,按需喂养是比较好的喂养方式。这是因为新生儿的胃容量较小,每次只能容纳少量的奶液,而且他们的消化能力也比较弱,需要频繁地进食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 此外,新生儿的喂养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喂奶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让新生儿能够舒适地吸吮乳头或奶嘴。 2.每次喂奶后,要轻轻拍打新生儿的背部,帮助他们排出胃内的气体,预防吐奶。 3.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吃奶情况,如果发现他们吃奶不积极、吃奶量减少或哭闹不安,可能是身体不适,需要及时就医。 4.对于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他们的喂养情况,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喂养。 总之,新生儿的喂养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他们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能量。同时,家长们也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吃奶情况和身体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2025-08-07 15:11:21
  • 新生儿多久开始喂奶

    一般情况下,正常足月出生的新生儿在出生后0-2小时就可以开始喂奶,早产或低体重儿则需在2-6小时甚至更晚开始喂奶。喂奶时需注意含接姿势、控制时间、两侧乳房交替喂奶并及时拍嗝。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在出生后0-2小时就可以开始喂奶。 对于正常足月出生的新生儿,在出生后0-2小时,就可以开始让其吸吮妈妈的乳房。因为这个时候宝宝的吸吮反射比较强,尽早吸吮可以帮助宝宝建立吸吮的反射,促进泌乳素的分泌,使妈妈尽早下奶,也有利于宝宝的吸吮和吞咽功能的完善。 对于早产或者低体重的新生儿,吸吮能力比较差,或者妈妈在分娩过程中使用了一些药物,可能会对宝宝产生影响,这种情况下,宝宝可能需要在出生后2-6小时,甚至更晚一些才开始喂奶。 此外,在喂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让宝宝含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这样可以有效地刺激泌乳素的分泌,使妈妈下奶。 2.每次喂奶的时间不要过长,一般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避免宝宝过度疲劳。 3.两侧乳房要交替喂奶,这样可以避免两侧乳房大小不一。 4.喂奶后要及时拍嗝,排出宝宝胃内的空气,避免吐奶。 总之,新生儿的喂奶时间需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妈妈们需要注意观察宝宝的需求,及时调整喂奶的时间和方式。

    2025-08-07 15:10:42
  • 新生儿睡觉一惊一惊怎么办

    对于新生儿睡觉一惊一惊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保持环境安静、给予适当安抚、注意睡眠姿势、避免过度喂养、建立规律作息时间,并注意观察。 1.保持环境安静:新生儿的睡眠环境需要保持安静,避免过度刺激。可以关闭噪音较大的电器,拉上窗帘,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给予适当的安抚:新生儿在睡觉时可能会感到不安,可以轻轻抚摸他们的背部、手臂或腿部,给予适当的安抚,让他们感到安全和舒适。 3.注意睡眠姿势:保持新生儿的舒适睡眠姿势,避免压迫到身体的某些部位。可以尝试让他们侧卧或仰卧,使用合适的枕头和床垫。 4.避免过度喂养:过度喂养可能导致新生儿胃部不适,影响睡眠。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掌握适当的喂养量和时间。 5.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让新生儿在每天相同的时间入睡和醒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6.注意观察:如果新生儿一惊一惊的情况持续较长时间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哭闹、呕吐、发热等,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新生儿的睡眠问题,家长应该保持耐心和细心,密切观察他们的情况。如果有任何疑虑或担忧,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同时,医生也会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2025-08-07 15:10:11
  • 新生儿经常吐奶的原因是什么

    新生儿吐奶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生理性是因消化系统发育未成熟、胃部水平、贲门松幽门紧及进食过多致易反流,随月龄增长渐减;病理性包括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致进行性大量吐奶需医学干预、感染致胃肠功能紊乱伴其他症状、颅内病变影响调节伴神经异常表现。 一、生理性原因 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胃部呈水平状,贲门括约肌相对松弛,而幽门括约肌较紧张,这种解剖结构易使奶液反流引发吐奶。此外,新生儿一次进食奶量过多时,也容易出现吐奶情况,这与新生儿的生理结构及进食量控制能力不足相关,多见于月龄较小的新生儿,随着月龄增长,消化系统逐渐发育完善,此类生理性吐奶会逐渐减少。 二、病理性原因 1.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例如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患儿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呕吐,呕吐物多为奶液,且呕吐量较多,这种情况需通过医学检查明确诊断并干预; 2.感染因素:当新生儿胃肠道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时,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吐奶,同时可能伴有腹泻、发热等其他症状,感染源可能通过喂养等途径进入新生儿体内; 3.颅内病变:如新生儿患有脑膜炎等颅内病变时,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从而出现吐奶现象,常还伴有精神萎靡、抽搐等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2025-08-07 15:09:54
  • 新生儿受惊吓的症状

    新生儿受惊吓的主要表现为睡眠不安、食欲不振、体温波动、呼吸急促、皮肤潮红等,家长应及时采取措施缓解其惊吓情绪,如安抚、保持环境安静等,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1.睡眠不安:新生儿受惊吓后,可能会出现睡眠不安、易惊醒、哭闹等症状。这是因为惊吓会导致神经系统兴奋,影响新生儿的睡眠质量。 2.食欲不振:受惊吓的新生儿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拒奶等情况。这是因为惊吓会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3.体温波动:部分新生儿受惊吓后,可能会出现体温波动的情况,如低热或体温升高。 4.呼吸急促:惊吓还可能导致新生儿呼吸急促、急促或不规则。 5.皮肤潮红:有些新生儿可能会出现皮肤潮红、多汗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受惊吓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如果家长发现新生儿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安抚新生儿、保持环境安静等,以缓解其惊吓情绪。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此外,对于新生儿来说,家长应尽量避免让其受到惊吓,保持环境安静、舒适,给予足够的关爱和安全感。同时,家长也应注意自身的情绪和行为,避免在新生儿面前表现出过度的惊恐或焦虑情绪,以免影响新生儿的情绪和健康。

    2025-08-07 15:09:3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