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主任,专业特长:擅长危重新生儿救治和儿科消化系统疾病诊治,尤其擅长新生儿围生期脑损伤(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早产儿脑损伤、胆红素脑病等)诊治。
1985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1996-1997年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导师制培养,2002年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班毕业,2010-2011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习。1985-2013年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工作,2013年至今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工作。现任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分会内分泌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儿科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省急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郑州市儿科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学会郑州市儿童保健分会委员,河南省危重新生儿转运救护中心专家,郑州市百名名医,郑州市医学专家会诊中心儿科专业首席专家。
共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完成12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郑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河南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曾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巾帼科技创新带头人”、“河南省医德标兵”、“郑州市遵守职业道德十优个人”、“郑州市三八红旗手”、“郑州市优秀共产党员”、“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展开-
新生儿脐带多久脱落才是正常
新生儿脐带通常在出生后1-2周自然脱落,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脱落前需保持清洁干燥,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在脐带脱落之前,需要保持脐带部位的清洁和干燥。每天可以用消毒酒精或温水轻轻擦拭脐带周围,但要避免过度摩擦或刺激脐带。如果脐带周围出现红肿、渗液或有异味,应及时就医,以防止感染。 此外,家长还需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其他情况,如体温、食欲、精神状态等。如果新生儿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异常症状,也可能与脐带问题有关,应及时就医。 对于早产儿或有其他健康问题的新生儿,脐带脱落的时间可能会更长,需要密切关注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 总之,新生儿脐带的脱落时间因人而异,但家长需要保持脐带部位的清洁和干燥,并密切观察新生儿的情况。如果有任何异常,应及时就医。
2025-06-05 14:44:50 -
新生儿乳房要挤吗
不推荐给新生儿挤乳房,因为可能导致感染等并发症,且乳房肿胀会自然消退,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无论是男婴还是女婴,其乳房在出生后的几周内都可能出现肿胀,这是由于母亲体内的激素水平在分娩后会突然下降,而新生儿的激素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种肿胀通常会在几周内自然消退,不需要任何特殊处理。 ·给新生儿挤乳房可能会导致感染和其他并发症。新生儿的皮肤非常娇嫩,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如果在挤乳房时不小心损伤了皮肤,就有可能导致细菌感染,甚至引发败血症等严重疾病。 ·如果发现新生儿的乳房有异常,如红肿、疼痛、有分泌物等,应及时就医,以便确定原因并进行适当的治疗。 总之,不推荐给新生儿挤乳房。如果您对新生儿的健康有任何疑虑,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机构。
2025-06-05 14:43:50 -
新生儿脚内翻怎么矫正
婴儿足内翻可通过按摩、石膏固定及手术来矫正。足内翻属于先天性踝关节发育畸形,可能由遗传因素引起,患病后会出现足内翻下垂、走路步态不稳及跛行等情况。 一、按摩:由于婴儿年龄较小,早期可采用手法按摩进行矫正。按摩时需轻柔活动婴儿脚踝,使其内翻的足部恢复正常状态,接着按摩足前部、距骨下关节、踝关节等部位,每次按摩以10至15分钟为宜。 二、石膏固定:经过2至3个月的按摩后,可采用石膏固定来改善。大概需要1至2个月左右更换一次石膏管。 三、手术治疗:若足内翻情况严重,单纯石膏固定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则需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手术治疗包括软组织手术和骨性手术,具体手术方法需根据病情来确定。 总之,婴儿患有足内翻一定要尽早治疗,越早治疗恢复效果越好。
2025-06-05 14:43:29 -
新生儿趴着睡多久合适
一般来说,新生儿趴着睡的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较为适宜。 新生儿的头相对较大,而头颈部肌肉力量较弱,在俯卧时,可能会因为无法灵活转动头部,导致口鼻被捂住,从而引起窒息的危险。因此,让新生儿趴着睡时,家长或护理人员需要在旁密切观察,确保孩子的安全。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有一些特殊情况的新生儿不适合趴着睡,例如: 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喘鸣、肺炎、感冒咳嗽时痰多、早产儿等情况的新生儿,应该仰卧或侧卧。 患胃食管反流、十二指肠壅积症的患儿,仰卧时容易反流,应该侧卧。 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同,在选择睡姿时,需要综合考虑孩子的健康状况和特殊需求。如果家长对孩子的睡眠姿势有任何疑虑,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护理人员,以确保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2025-06-05 14:42:32 -
新生儿马牙多久会消失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马牙会在数周或数月内自然消失,无需特殊处理。 “马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在医学上称为“上皮珠”,是由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通常出现在新生儿的牙龈上,看起来就像是一颗颗白色的小米粒。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家长可能会尝试用针挑破“马牙”,或者用纱布擦拭,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可能会导致感染。 如果发现新生儿的口腔有其他异常,如鹅口疮、牙龈红肿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此外,在护理新生儿时,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喂奶后可以喂一些温水,有助于清洁口腔。如果使用奶瓶喂奶,奶嘴要经常清洗消毒。 总之,对于新生儿的“马牙”,家长无需过于担心,只要注意观察,保持口腔清洁即可。如果有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6-05 14: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