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洁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早产儿脑损伤、胆红素脑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主任,专业特长:擅长危重新生儿救治和儿科消化系统疾病诊治,尤其擅长新生儿围生期脑损伤(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早产儿脑损伤、胆红素脑病等)诊治。

  1985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1996-1997年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导师制培养,2002年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班毕业,2010-2011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习。1985-2013年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工作,2013年至今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工作。现任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分会内分泌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儿科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省急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郑州市儿科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学会郑州市儿童保健分会委员,河南省危重新生儿转运救护中心专家,郑州市百名名医,郑州市医学专家会诊中心儿科专业首席专家。

  共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完成12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郑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河南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曾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巾帼科技创新带头人”、“河南省医德标兵”、“郑州市遵守职业道德十优个人”、“郑州市三八红旗手”、“郑州市优秀共产党员”、“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展开
个人擅长
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早产儿脑损伤、胆红素脑病的诊治。展开
  • 新生儿老是惊吓般颤抖是什么原因

    刚出生的婴儿老是受到惊吓,这存在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其一,生理性原因是刚出生的婴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大脑发育功能也不成熟,受到外界刺激后难以形成良好的自我保护,从而呈现出惊吓状态。比如婴儿受到声音、光线等刺激时,容易出现四肢抖动的情况,但随着其生长发育,神经系统逐渐完善,对外界就不会那么敏感了,惊吓症状也会慢慢减轻直至消失。其二,病理性原因是婴儿出生后2周若没有补充维生素D,可能会因身体缺乏维生素D而患上佝偻病,除了容易受惊吓外,还可能有多汗、夜啼、烦躁、枕秃、肌肉松弛、囟门迟闭等表现,此时应及时给婴儿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并多让婴儿晒太阳。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强化对婴儿的护理工作,尽可能降低日常的各种噪音,避免过亮的光线刺激,特别是在婴儿处于睡眠状态时。同时,日常应确保婴儿营养均衡,适时添加辅食。 总之,对于刚出生婴儿老是惊吓的情况,要区分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以便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保障婴儿健康成长。

    2025-06-05 15:30:22
  • 早产儿体重标准对照表

    早产儿体重标准对照表是重要的参考工具,医生和家长可据此了解早产儿体重增长情况,评估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 1.早产儿的体重增长是一个逐渐的过程,通常在出生后的头几周内会有较快的增长,然后逐渐放缓。 2.对照表中的数据是基于大量早产儿的平均体重,因此每个早产儿的体重增长可能会有所不同。 3.医生会根据早产儿的具体情况,如出生体重、孕周、健康状况等,来评估他们的生长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喂养和护理计划。 4.家长可以通过密切观察早产儿的体重增长情况,以及他们的饮食、睡眠、精神状态等,来判断他们的健康状况。 5.如果早产儿的体重增长出现异常,医生可能会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之,早产儿体重标准对照表是早产儿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医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早产儿的生长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家长也应该密切关注早产儿的健康状况,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护理和喂养环境。

    2025-06-05 15:29:26
  • 新生儿吃奶量

    新生儿吃奶量因人而异,一般每次30-60毫升,每天8-12次。需注意宝宝体重、健康状况等因素,如有异常及时咨询医生,同时保持正确喂奶姿势。 新生儿吃奶量因人而异,一般每次为30-60毫升,每天需要喂奶8-12次。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宝宝的需求可能不同,一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吃奶量,例如体重、健康状况、胃口大小等。如果宝宝体重增长正常、精神状态良好,那么即使吃奶量暂时不符合标准,也不需要过于担心。 此外,对于早产儿或有特殊健康需求的宝宝,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喂养计划。 在喂养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吃奶后出现呕吐、腹泻、烦躁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同时,保持正确的喂奶姿势也很重要,有助于宝宝有效吸吮和减少呛奶的风险。 总之,新生儿的吃奶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但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宝宝的整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情况,与医生保持沟通,以确保宝宝得到足够的营养和关爱。

    2025-06-05 15:29:26
  • 新生儿鼻孔有鼻屎怎么办

    新生儿鼻孔有鼻屎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若过多或影响呼吸,可采取软化、吸出、清理等方法,处理时需注意方式,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软化鼻屎:可以使用生理性海盐水滴鼻或喷鼻,软化鼻屎,使其更容易排出。 2.吸出鼻屎:使用吸鼻器吸出鼻屎,但要注意使用方法,避免损伤鼻粘膜。 3.清理鼻屎:使用湿润的棉签轻轻清理鼻屎,但要注意不要深入鼻腔。 4.保持室内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等设备。 5.清理鼻腔:如果鼻屎过多,可以使用生理性海盐水滴鼻或喷鼻后,使用吸鼻器吸出鼻屎。 需要注意的是,不建议使用手指或其他工具挖取新生儿的鼻屎,以免损伤鼻粘膜。如果新生儿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早产儿、低体重儿、有呼吸道疾病的新生儿等,处理鼻屎时需要更加小心,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家长在照顾新生儿时,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烟雾等刺激物对新生儿的呼吸道造成影响。

    2025-06-05 15:28:51
  • 新生儿第一个月体重增长标准

    新生儿第一个月体重平均增长约800克,但具体情况因多种因素而异,需注意喂养和健康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新生儿的体重增长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母亲的营养状况、喂养方式、新生儿的健康状况等。以下是一些有助于新生儿体重增长的建议: 母乳喂养: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食物,它富含营养物质,易于消化吸收,并且含有抗体和免疫细胞,有助于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力。 按需喂养:新生儿的胃容量较小,每次喂奶的量可能不多,但他们需要频繁进食。因此,应按需喂养,让新生儿想吃就吃。 注意喂养姿势:正确的喂养姿势可以帮助新生儿更好地吸吮,减少呛奶和吐奶的风险。 定期体检:新生儿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医生会评估他们的生长发育情况,并根据需要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如果对新生儿的体重增长情况有任何疑虑,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营养师,他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供更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同时,也要关注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025-06-05 15:27:2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