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洁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早产儿脑损伤、胆红素脑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主任,专业特长:擅长危重新生儿救治和儿科消化系统疾病诊治,尤其擅长新生儿围生期脑损伤(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早产儿脑损伤、胆红素脑病等)诊治。

  1985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1996-1997年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导师制培养,2002年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班毕业,2010-2011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习。1985-2013年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工作,2013年至今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工作。现任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分会内分泌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儿科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省急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郑州市儿科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学会郑州市儿童保健分会委员,河南省危重新生儿转运救护中心专家,郑州市百名名医,郑州市医学专家会诊中心儿科专业首席专家。

  共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完成12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郑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河南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曾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巾帼科技创新带头人”、“河南省医德标兵”、“郑州市遵守职业道德十优个人”、“郑州市三八红旗手”、“郑州市优秀共产党员”、“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展开
个人擅长
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早产儿脑损伤、胆红素脑病的诊治。展开
  • 新生儿翻白眼正常吗

    新生儿翻白眼通常是正常的,但也可能是某些健康问题的表现。如果翻白眼伴随着其他异常症状或频繁发生,家长应及时咨询医生,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诊断。 1.正常现象: 新生儿的大脑发育尚未完全,眼球运动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他们可能会出现翻白眼、凝视或眼球震颤的现象。 此外,新生儿在睡眠时,眼睛通常会处于放松状态,也可能会出现翻白眼的情况。 2.需要关注的情况: 如果新生儿的翻白眼伴随着其他异常症状,如抽搐、呼吸困难、发绀(皮肤和黏膜呈现青紫色)等,可能是神经系统或其他健康问题的信号。 频繁或持续的翻白眼也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疾病。 某些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或眼部问题,也可能导致新生儿翻白眼。 3.就医建议: 如果家长对新生儿的翻白眼情况感到担忧,应及时咨询儿科医生。 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包括观察新生儿的其他行为、神经系统功能等,以确定是否存在问题。 如果医生怀疑有潜在的健康问题,可能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脑电图、心脏超声等。 4.家长注意事项: 家长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整体健康状况,包括呼吸、心跳、吃奶情况等。 保持新生儿的睡眠环境舒适,避免过度刺激。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的儿童保健检查。 总之,新生儿翻白眼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正常的,但如果家长对其存在疑虑或担忧,最好咨询医生以获得专业的建议和评估。及时的关注和适当的医疗干预可以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2025-08-07 15:48:40
  • 新生儿蚕豆病黄疸症状

    新生儿蚕豆病黄疸症状严重,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浓茶色尿、贫血、肝脾肿大等,严重者可出现胆红素脑病,甚至危及生命。治疗方法包括光照治疗、药物治疗和换血治疗等,预防方法包括避免食用蚕豆及其制品、做好产前检查、注意防护等。 1.什么是蚕豆病? 蚕豆病是一种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疾病,由于G6PD基因突变导致红细胞酶缺陷,使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继而发生溶血。 2.蚕豆病黄疸症状的表现? 蚕豆病黄疸症状通常在食用新鲜蚕豆后1-3天内出现,主要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浓茶色尿、贫血、肝脾肿大等。严重者可出现胆红素脑病,甚至危及生命。 3.如何治疗? (1)光照治疗:胆红素水平较高时,需要进行光照治疗,以降低胆红素水平。 (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轻重,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等药物进行治疗。 (3)换血治疗:如果胆红素水平极高或出现胆红素脑病,可能需要进行换血治疗。 4.如何预防? (1)避免食用蚕豆及其制品:避免接触和食用可能导致溶血的食物和药物,如蚕豆、磺胺类药物等。 (2)做好产前检查:对于有蚕豆病家族史的孕妇,应进行产前检查,以尽早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 (3)注意防护:避免感染、发热等情况,因为感染和发热可能诱发蚕豆病发作。 总之,新生儿蚕豆病黄疸症状较为严重,需要及时治疗。同时,家长应注意避免接触和食用可能导致溶血的食物和药物,做好产前检查,注意防护,以预防蚕豆病的发生。

    2025-08-07 15:46:53
  • 新生儿惊跳反射太频繁睡不踏实怎么办

    对于新生儿惊跳反射频繁影响睡眠,可采取襁褓包裹、白噪音、轻柔安抚、调整环境、避免过度刺激、建立规律作息等方法,如频繁或严重影响睡眠,建议咨询医生。 1.襁褓包裹:使用襁褓巾将宝宝包裹起来,模仿子宫内的环境,能够提供安全感,减少惊跳反射。 2.白噪音:播放白噪音,如吹风机、吸尘器或洗衣机的声音,有助于掩盖环境中的噪音,让宝宝感到更舒适。 3.轻柔安抚:轻轻抚摸宝宝的背部、手臂或腿部,给予温柔的安抚,帮助他们放松。 4.调整睡眠环境:保持宝宝的睡眠环境安静、温暖、舒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以提高宝宝的睡眠质量。 5.避免过度刺激:减少宝宝在白天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刺激,让他们在晚上更容易入睡。 6.规律作息: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让宝宝的身体逐渐适应固定的睡眠时间和模式。 7.观察宝宝的需求:注意宝宝是否饥饿、口渴、尿布湿了或需要换尿布,及时满足他们的需求。 8.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宝宝的惊跳反射过于频繁或严重影响睡眠,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儿科医生。他们可以评估宝宝的健康状况,并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惊跳反射是常见的现象,但如果惊跳反射过于频繁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抽搐、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以排除任何潜在的健康问题。同时,每个宝宝都是独特的,对不同方法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需要耐心尝试和观察,找到最适合宝宝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睡眠。

    2025-08-07 15:45:53
  • 孕期吃什么可以预防新生儿黄疸

    孕期均衡饮食、增加水分摄入、避免饮酒和吸烟、注意饮食卫生、定期产前检查等措施,可能有助于预防新生儿黄疸,但目前并无确凿证据表明特定食物可预防。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以下是一些在孕期可以采取的措施,以帮助预防新生儿黄疸: 1.均衡饮食:在孕期,孕妇应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瘦肉、鱼类和蛋类等。 2.增加水分摄入:孕妇应确保摄入足够的水分,以帮助维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和代谢功能。 3.避免饮酒和吸烟:孕期饮酒和吸烟可能对胎儿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包括增加新生儿黄疸的风险。 4.注意饮食卫生:孕妇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和水。 5.定期产前检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医生可以监测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并提供必要的建议和指导。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并没有确凿的科学证据表明某些特定的食物可以预防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大多数情况下会自行消退。如果宝宝出现黄疸,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 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早产儿、低体重儿或有其他健康问题的宝宝,医生可能会采取更密切的监测和干预措施。如果您对孕期饮食或新生儿黄疸有任何疑虑或担忧,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营养师,以获取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2025-08-07 15:45:16
  • 新生儿睡觉的时候打嗝

    新生儿睡觉打嗝多因吃奶时吸入空气或膈肌发育不成熟所致,可通过竖抱轻拍背部、调整喂奶姿势来应对,喂奶后拍嗝很重要,要关注睡眠时室温,若频繁打嗝伴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病理性因素。 一、新生儿睡觉打嗝的常见原因 新生儿睡觉打嗝多为生理性因素所致,其一,吃奶时吸入空气是常见原因,新生儿吃奶过程中若吃得过快、过急,或奶嘴孔径不合适,会吞入较多空气,当睡眠时体位改变等情况,气体刺激膈肌引发打嗝;其二,新生儿膈肌发育尚不成熟,神经调节功能不完善,易出现膈肌痉挛从而导致打嗝。 二、应对新生儿睡觉打嗝的方法 1.轻拍背部:可将新生儿竖抱,让其头部靠在家长肩部,然后用空心掌从新生儿背部下方轻轻向上拍,借助外力帮助排出吸入的空气,缓解打嗝状况;2.调整喂奶姿势:喂奶时确保新生儿含住大部分乳晕,避免吸入过多空气,能从根源上减少打嗝发生几率。 三、相关注意事项及特殊人群提示 1.喂奶后拍嗝至关重要,新生儿胃呈水平位且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容易发生反流,喂奶后及时拍嗝可有效减少胃内气体积聚,降低打嗝发生频次;2.关注新生儿睡眠时体温,保持室温在22~25℃为宜,避免因温度变化刺激膈肌引发打嗝,因为温度不适可能影响新生儿膈肌的稳定性;3.若新生儿频繁打嗝且伴有呕吐、精神萎靡等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病理性因素,虽然多数为生理性,但新生儿机体功能尚未完全成熟,需谨慎对待,以保障新生儿健康。

    2025-08-07 15:44:2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