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主任,专业特长:擅长危重新生儿救治和儿科消化系统疾病诊治,尤其擅长新生儿围生期脑损伤(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早产儿脑损伤、胆红素脑病等)诊治。
1985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1996-1997年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导师制培养,2002年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班毕业,2010-2011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习。1985-2013年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工作,2013年至今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工作。现任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分会内分泌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儿科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省急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郑州市儿科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学会郑州市儿童保健分会委员,河南省危重新生儿转运救护中心专家,郑州市百名名医,郑州市医学专家会诊中心儿科专业首席专家。
共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完成12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郑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河南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曾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巾帼科技创新带头人”、“河南省医德标兵”、“郑州市遵守职业道德十优个人”、“郑州市三八红旗手”、“郑州市优秀共产党员”、“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展开-
新生儿把屎把尿好不好
把屎把尿对新生儿弊大于利,一般不建议这样做,可能导致括约肌功能发育受影响,增加尿布疹、肛裂等风险,应尊重自然规律,1岁后引导使用便盆或厕所。 把屎把尿不仅不能帮助新生儿建立良好的排尿习惯,还可能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伤害。新生儿的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把屎把尿可能会导致他们的括约肌受到过度刺激,从而影响其正常的功能发育。此外,把屎把尿还可能增加尿布疹、肛裂等问题的风险。 对于新生儿的护理,应该尊重他们的自然发展规律。在宝宝1岁之前,可以使用尿布或纸尿裤,让他们在需要的时候自然排泄。当宝宝1岁左右开始学习自主排尿时,可以逐渐引导他们使用便盆或厕所,但也要注意不要强迫他们。 总之,为了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应该避免过早地对他们进行把屎把尿。家长们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信号,及时更换尿布,保持宝宝的臀部清洁干燥,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排泄习惯。如果对宝宝的护理有任何疑问,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的护理人员。
2025-05-16 14:05:12 -
新生儿一天吃几次奶为正常
新生儿每天吃奶次数因人而异,一般为8~12次,需根据宝宝需求和个体情况调整。 通常,宝宝出生后的前几天,胃容量较小,每次只能容纳少量的奶液。因此,他们需要频繁地吃奶,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随着宝宝的成长,胃容量会逐渐增大,吃奶的间隔时间也会逐渐延长。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宝宝的需求可能会有所不同,一些宝宝可能需要更频繁地吃奶,而另一些宝宝则可能需要较少的吃奶次数。此外,宝宝的吃奶量也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妈妈们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的需求,根据宝宝的表现来调整喂奶的时间和次数。 如果宝宝出现哭闹、烦躁、体重增长缓慢等情况,可能是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奶量。此时,妈妈们可以尝试增加喂奶的次数或增加每次喂奶的量,以确保宝宝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 总之,新生儿每天吃几次奶并没有固定的标准,需要根据宝宝的需求和个体情况来进行调整。妈妈们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的表现,及时调整喂奶的方式和时间,以确保宝宝能够健康成长。
2025-05-16 14:04:14 -
新生儿不吃ad只吃d3可以吗
一般来说,新生儿出生后15天开始补充维生素D3,每天400-800IU,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AD。但如果有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胞胎/多胞胎、母亲有维生素D缺乏、有慢性疾病、长期使用某些药物、户外活动少等情况,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3。 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D3不能过量补充,过量补充会导致维生素D中毒,引起恶心、呕吐、头痛、多尿、心律失常等症状。如果宝宝有以下情况,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3: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克或出生孕周<37周的新生儿。 双胞胎/多胞胎:多胎妊娠的新生儿。 母亲有维生素D缺乏:母亲在怀孕期间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新生儿维生素D不足。 有慢性疾病:如慢性腹泻、慢性肝病、慢性肾病等,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和代谢。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糖皮质激素等,会导致维生素D缺乏。 户外活动少:如果宝宝长期在室内活动,晒太阳少,也会导致维生素D缺乏。
2025-05-16 14:02:59 -
婴儿足跟血都检查什么
足跟血主要用于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筛查,这两种疾病若能及早发现,采用饮食疗法,多数患儿能够正常发育。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患儿出生时外表并无异常,但随着喂奶以后,一般在3-6个月时,即可出现症状,且3个月内的症状极不典型,不易被发现,以后逐渐表现出智力发育落后,头发由黑变黄,皮肤白,湿疹,尿有“鼠尿味”,随着年龄增长,患儿智力低下越来越明显,年长儿约90%有严重的智能障碍。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是由于患儿甲状腺先天性缺陷或因母孕期饮食中缺碘所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体格和智能发育障碍。先天性甲低患儿在新生儿期症状不典型,多为过期产,生理性黄疸期延长,腹胀,便秘,常处于睡眠状态,对外界反应低下,吃奶差,哭声低且少,体温低,末梢循环差,皮肤粗糙。 因此,足跟血检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这些先天性疾病,从而及时治疗,避免患儿出现严重的智力和身体发育问题。
2025-05-16 14:02:11 -
新生儿睡觉头偏向一侧
为保证新生儿头型美观和呼吸通畅,需交替采取仰卧位和侧卧位,不能长期偏向一侧,因为长期偏向一侧睡觉可能导致头部变形、呼吸道堵塞和面部肌肉发育不对称等问题。家长要密切关注新生儿的睡眠情况,及时调整睡姿,确保安全。 为了保证新生儿的头型美观和呼吸通畅,需要采取仰卧位和侧卧位交替的睡姿,不能长期偏向一侧。 长期偏向一侧睡觉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 1.影响头型:新生儿的头骨比较柔软,长期偏向一侧睡觉可能会导致头部变形,影响头型美观。 2.影响呼吸:新生儿的呼吸道比较狭窄,长期偏向一侧睡觉可能会导致呼吸道堵塞,影响呼吸通畅。 3.影响面部肌肉发育:新生儿的面部肌肉比较柔软,长期偏向一侧睡觉可能会导致面部肌肉发育不对称,影响面部美观。 因此,为了保证新生儿的头型美观和呼吸通畅,需要采取仰卧位和侧卧位交替的睡姿,不能长期偏向一侧。同时,家长需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睡眠情况,及时调整睡姿,确保新生儿的睡眠安全。
2025-05-16 14: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