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娥,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生殖中心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编委,湖南省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生殖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辅助生殖技术评审专家。
能熟练处理各种原因不孕症及疑难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治,擅长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低反应等各种方案的个体化促排卵治疗,目前己完成一万六千余新鲜周期试管婴儿并成功率在60%以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受患者的好评。尤其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率先采用超长方案使其成功率达60%以上,达国内外先进水平。
参与国家十五攻关项目1项临床部分的研究及多项省科委、省计生委课题的研究,主持湖南省科委科研课题4项,并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参编本专业专著及教学参考书10本。
展开-
刚受孕的症状
刚受孕会有多种症状,包括月经停止、疲劳困倦、乳房变化、恶心呕吐、尿频、口味改变等,特殊人群如患基础疾病、高龄、年轻女性有不同需注意事项,出现异常阴道流血、剧烈腹痛要及时就医排除异常妊娠。 一、月经停止 刚受孕后,最明显的症状之一就是月经停止。对于平时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如果月经推迟一周以上,就有怀孕的可能,但需要结合其他症状进一步确认。这是因为受孕后,胚胎会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抑制卵巢排卵,从而导致月经停止。 二、疲劳困倦 许多女性在刚受孕时会感到异常疲劳困倦。这是由于怀孕后身体处于一种适应和调整的状态,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新陈代谢加快,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支持胚胎的发育,所以会容易产生疲倦感。这种疲劳感可能会比较明显,即使有充足的睡眠也难以完全缓解。 三、乳房变化 乳房可能会出现胀痛、增大等变化。受孕后,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会刺激乳腺腺管和腺泡发育,导致乳房变得敏感、胀痛,乳房体积也可能有所增大,乳头和乳晕颜色会加深。一般在受孕后的几周内,乳房的这些变化就可能逐渐显现。 四、恶心呕吐 部分女性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通常称为“孕吐”。这是怀孕早期常见的反应,一般在受孕后6周左右开始出现,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孕吐的发生与体内hCG水平升高、雌激素变化以及胃肠道功能改变等因素有关。轻者可能只是偶尔感到恶心,重者可能会频繁呕吐,影响日常生活。 五、尿频 刚受孕后,增大的子宫可能会压迫膀胱,导致尿频。与非孕期尿频不同的是,此时并没有泌尿系统感染等其他异常表现。随着子宫逐渐增大超出盆腔,尿频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但在怀孕早期,尿频是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 六、口味改变 有些女性可能会出现口味的改变,比如原本喜欢的食物现在变得不想吃,或者突然对某种以前不感兴趣的食物产生强烈的欲望。这可能与体内激素变化影响了味觉和嗅觉有关,但具体机制还不完全明确。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有基础疾病的女性在刚受孕时,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果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受孕后身体的生理变化可能会对基础疾病产生影响,需要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管理。高龄孕妇在刚受孕后,发生胎儿染色体异常等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加重视产前检查,及时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而年轻女性在刚受孕出现上述症状时,也需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和营养,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如果出现异常的阴道流血、剧烈腹痛等情况,要及时就医,排除宫外孕等异常妊娠的可能。
2025-10-15 14:39:06 -
胚胎着床有什么症状或感觉
胚胎着床多数女性无明显特异性症状,部分女性可能有着床出血(少量淡粉或褐色分泌物、概率因人而异、受多因素影响)、轻微腹痛(子宫收缩致轻刺痛或隐痛、不同情况有差异)、乳房变化(激素变化致胀痛、乳晕色深、不同情况有影响)、疲劳感(激素改变致疲劳困倦、不同情况有表现),这些症状非特异性,可通过检测hCG明确是否怀孕。 着床出血:部分女性在胚胎着床后1-2天会出现少量阴道出血,一般表现为淡粉色或褐色的少量分泌物,这是因为胚胎植入子宫内膜时,少量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出血,不过并不是所有女性都会出现着床出血,其发生概率因人而异。从年龄角度看,年轻女性和年龄稍大女性在着床出血表现上可能无本质差异,但年龄较大女性身体机能略有不同,对着床出血的耐受等情况可能会有细微差别;生活方式上,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等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凝血等状态,进而影响着床出血情况;有过流产史等病史的女性,着床出血情况可能会因子宫内膜等状况而有所不同。 轻微腹痛:胚胎着床时,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导致女性感觉下腹部有轻微的刺痛或隐痛,疼痛程度一般较轻,持续时间较短。不同年龄女性对这种轻微腹痛的感知可能不同,年轻女性相对更敏感一些;生活方式方面,剧烈运动后可能会加重这种腹痛感,而适当休息可能会缓解;有妇科疾病病史的女性,胚胎着床时的腹痛可能会与原本疾病引起的腹痛有所混淆,需要注意区分。 乳房变化:部分女性在胚胎着床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出现乳房胀痛、乳晕颜色加深等表现。激素水平的变化是导致乳房变化的主要原因,年龄不同的女性,乳房对激素变化的反应可能有差异,比如青春期后的女性乳房相对更敏感;生活方式中,穿着过紧的内衣可能会加重乳房胀痛感;有乳腺疾病病史的女性,胚胎着床后的乳房变化可能会被原有乳腺疾病影响,需要密切关注自身感觉变化。 疲劳感:胚胎着床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改变,可能会出现疲劳、困倦的感觉,这是因为身体在适应怀孕的生理变化,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支持胚胎发育等过程。不同年龄女性对疲劳感的耐受和表现不同,年轻女性可能在短时间内还能坚持,但长期疲劳可能会影响生活;生活方式上,睡眠不足等会加剧疲劳感;有贫血等病史的女性,本身可能就容易疲劳,胚胎着床后的疲劳感可能会更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是特异性的,不能仅仅依靠这些症状来判断是否怀孕,因为月经前等其他生理状态也可能会出现类似表现。如果女性怀疑自己可能怀孕,可以在胚胎着床后一段时间通过验孕棒检测尿液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者前往医院进行血hCG检测等明确是否怀孕。
2025-10-15 14:38:44 -
右侧输卵管疼是怎么回事
右侧输卵管疼的常见原因有输卵管炎症(包括盆腔炎累及和输卵管自身感染)、输卵管妊娠(宫外孕)、输卵管痉挛、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肿瘤,出现右侧输卵管疼需及时就医检查并采取治疗措施,日常要注意个人卫生及定期妇科检查预防相关疾病。 1.输卵管炎症 盆腔炎累及:女性盆腔内的其他器官炎症可能蔓延至输卵管,如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等。若炎症长期存在,会使输卵管黏膜充血、水肿,进而导致疼痛。例如,不洁性生活史的女性,容易引发病原体感染,从而增加盆腔炎及输卵管炎症的发生风险。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都可能发生,但性活跃期女性相对更易出现。 输卵管自身感染:如细菌等病原体直接感染输卵管,常见的病原体有大肠杆菌、淋球菌等。产后或流产后机体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导致输卵管感染发炎引起疼痛。 2.输卵管妊娠(宫外孕) 着床部位异常:受精卵在右侧输卵管着床发育,随着胚胎的生长,会引起输卵管疼痛。这种情况在有过输卵管手术史、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避孕失败等情况的女性中更易发生。比如曾做过输卵管结扎再通术的女性,输卵管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增加宫外孕的发生几率。宫外孕一旦破裂,还会引起剧烈腹痛、腹腔内出血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3.输卵管痉挛 生理或病理因素诱发:精神过度紧张、局部温度变化等因素可能导致右侧输卵管痉挛性收缩引起疼痛。例如,女性在经期前后精神压力较大时,可能出现输卵管痉挛性疼痛。这种情况一般疼痛程度相对较轻,且可能会自行缓解,但如果频繁发作也需要引起重视。 4.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影响: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输卵管部位,异位的内膜组织在经期也会出现出血等情况,刺激输卵管引起疼痛。此类情况在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家族史、长期月经不调等情况的女性中相对常见。而且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影响输卵管的正常功能,导致不孕等问题。 5.输卵管肿瘤 良性或恶性肿瘤影响:右侧输卵管的良性肿瘤如输卵管平滑肌瘤等,以及恶性肿瘤如输卵管癌等,肿瘤生长过程中可能压迫、侵犯周围组织引起疼痛。随着肿瘤的增大,疼痛可能会逐渐加重,还可能伴有阴道异常排液等症状。例如输卵管癌患者可能会出现阴道排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等情况。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多见于中老年女性相对较多。 当出现右侧输卵管疼时,应及时就医,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血hCG测定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性生活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预防输卵管相关疾病的发生。对于有妇科疾病高危因素的女性,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2025-10-15 14:38:41 -
自然避孕方法有哪些
自然避孕方法主要包括经期推算法、宫颈黏液观察法、基础体温测量法。经期推算法通过月经周期推测易受孕期和不易受孕期,适用于月经周期规律者,周期不规律及特殊人群不适合;宫颈黏液观察法依据宫颈黏液随激素变化的性状判断排卵,需女性有观察能力,患病及生活不规律者不适合;基础体温测量法利用排卵后基础体温升高判断排卵,要求清晨未活动前测量,睡眠不足等会影响结果,月经不规律者不适合。 一、经期推算法 原理:通过计算女性的月经周期来推测易受孕期和不易受孕期。正常月经周期中,排卵日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排卵日前后4-5天内为易受孕期,其余时间为不易受孕期。例如,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周期为28-30天,那么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为排卵日,排卵日前5天和后4天加上排卵日共10天为易受孕期,其余时间相对安全。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但如果月经周期不规律,这种方法的准确性会大大降低。另外,一些生活因素如环境改变、情绪波动等可能会影响月经周期,从而干扰经期推算法的准确性,特殊人群如青春期女性月经初潮后周期可能不规律,围绝经期女性月经紊乱,都不太适合单纯用经期推算法避孕。 二、宫颈黏液观察法 原理:宫颈黏液的性状会随着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的变化而改变。在月经干净后,宫颈黏液量少、黏稠、浑浊;随着雌激素水平升高,接近排卵时,宫颈黏液变得稀薄、透明、拉丝度高,类似蛋清状;排卵后,在孕激素作用下,宫颈黏液又变得黏稠、浑浊。通过观察宫颈黏液的变化来判断排卵情况,从而确定易受孕期和不易受孕期。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需要女性有一定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对于一些患有妇科炎症等疾病的女性,宫颈黏液的性状可能会发生异常改变,影响观察结果。而且这种方法需要连续、细致地观察,对于生活不规律、工作繁忙的女性可能较难坚持,特殊人群如患有阴道炎等妇科疾病的女性不适合采用该方法。 三、基础体温测量法 原理:女性排卵后基础体温会升高0.3-0.5℃,这是因为排卵后孕激素分泌增加,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基础体温升高。通过每天测量基础体温并绘制体温曲线,可以判断排卵日期。一般将月经周期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卵泡期体温较低,排卵日体温最低,排卵后体温升高并持续至下次月经来潮前。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要求女性每天清晨醒来后,在未进行任何活动前测量体温。对于睡眠不足、饮酒等情况可能会影响基础体温的测量结果。月经周期不规律的女性也不太适合用这种方法来准确判断排卵,特殊人群如睡眠质量差的女性可能会影响基础体温测量的准确性。
2025-10-15 14:38:20 -
排卵针什么时候打
自然周期排卵针在卵泡直径达18-25mm左右且成熟即将排卵时注射;促排卵周期需据卵泡监测结果及激素水平确定注射时间,不同促排方案有差异;特殊人群中,年龄大的女性监测卵泡需更密切,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要更频繁细致监测卵泡,既往有卵巢手术史的女性超声监测卵泡要特别注意卵巢情况来确定排卵针注射时间。 一、自然周期排卵针的注射时间 自然周期中,一般通过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情况来确定排卵针的注射时间。当卵泡发育到一定大小,比如卵泡直径达到18-25mm左右时,会注射排卵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通常在卵泡成熟即将排卵的时候注射,一般是在卵泡发育成熟的当天或次日进行注射。 二、促排卵周期排卵针的注射时间 1.根据卵泡监测结果 在促排卵治疗过程中,需要频繁进行超声监测卵泡。当多个卵泡发育到合适大小,一般当主导卵泡直径达到18mm左右时,开始使用排卵针。不同的促排卵方案使用排卵针的具体时间有所差异。例如,对于长方案促排卵,在降调节后,当卵泡生长到一定程度时,根据卵泡情况使用排卵针;对于短方案促排卵,一般在月经来潮第2-3天开始使用促排卵药物,当卵泡发育成熟时注射排卵针。 2.结合激素水平 同时会监测激素水平,如雌激素水平等。当激素水平达到一定标准,配合卵泡监测结果来确定排卵针的注射时间。一般当雌激素水平等指标达到合适范围,且卵泡发育成熟时,就可以注射排卵针来触发排卵。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 对于年龄较大的女性,卵泡发育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在监测卵泡时需要更加密切,因为年龄相关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可能影响卵泡发育的时间和质量。年龄较大的女性在确定排卵针注射时间时,要根据卵泡的实际发育情况灵活调整,可能需要更早或更谨慎地监测卵泡,以确保在合适的时机注射排卵针。 2.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例如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其卵泡发育往往存在异常。在促排卵过程中,监测卵泡需要更加频繁和细致。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使用排卵针时,要严格根据卵泡的发育状况来确定注射时间,因为这类患者的卵泡可能发育不同步或者存在发育异常的情况,需要专业医生根据具体的超声表现和激素水平来精准判断排卵针的注射时机,以提高受孕几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既往有卵巢手术史的人群 既往有卵巢手术史的女性,卵巢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在确定排卵针注射时间时,超声监测卵泡需要特别注意卵巢的形态和卵泡的生长情况。因为手术可能导致卵巢局部粘连等情况,影响卵泡的正常发育和排卵,所以需要更精准地通过超声来评估卵泡发育,从而准确确定排卵针的注射时间。
2025-10-15 14:3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