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娥,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生殖中心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编委,湖南省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生殖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辅助生殖技术评审专家。
能熟练处理各种原因不孕症及疑难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治,擅长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低反应等各种方案的个体化促排卵治疗,目前己完成一万六千余新鲜周期试管婴儿并成功率在60%以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受患者的好评。尤其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率先采用超长方案使其成功率达60%以上,达国内外先进水平。
参与国家十五攻关项目1项临床部分的研究及多项省科委、省计生委课题的研究,主持湖南省科委科研课题4项,并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参编本专业专著及教学参考书10本。
展开-
排卵期卵泡破裂出血正常吗
排卵期卵泡破裂出血有正常和异常情况,正常时是因卵泡破裂损伤小血管致少量出血且多可自行停止;异常情况包括出血量多或持续时间长、伴随剧烈腹痛发热等不适症状以及有基础妇科疾病或老年女性出现时,可能与疾病相关需关注。 正常情况 生理机制:在排卵期,成熟的卵泡破裂,卵泡液排出,可能会伴随少量的出血。这是因为卵泡破裂时,会损伤小血管导致出血,一般出血量较少,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约有部分女性会出现这种生理性的排卵期卵泡破裂出血情况,出血一般会自行停止,持续时间较短,多在1-2天左右,且不会影响正常的月经周期和生殖功能等。 年龄与性别因素:对于生育期的女性,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排卵期出现这种少量的卵泡破裂出血较为常见,这是由于该阶段女性的内分泌处于相对活跃且规律的状态,卵巢排卵相关的激素变化容易引发这种轻微的出血情况。而对于青春期女性,由于内分泌系统尚在发育完善过程中,可能偶尔会出现排卵期卵泡破裂出血,但随着年龄增长、内分泌逐渐稳定,多数会恢复正常;对于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出现排卵期卵泡破裂出血的情况相对较少,但也有个别因个体差异可能出现。 异常情况 出血量较多或持续时间长:如果排卵期卵泡破裂出血量大,如类似月经量,或出血持续时间超过7天仍未停止,就属于异常情况。这可能与某些疾病相关,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妇科疾病,这些疾病会影响盆腔内的血管状态和组织的修复能力,导致卵泡破裂后出血不易自行停止。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会影响盆腔内的正常生理环境,使得卵泡破裂出血后难以恢复正常的止血过程;盆腔炎患者炎症刺激会导致盆腔内组织充血、水肿,也会干扰卵泡破裂后的止血机制。 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当排卵期卵泡破裂出血同时伴随下腹部剧烈疼痛、发热等症状时,往往提示存在异常情况。剧烈腹痛可能是因为出血刺激腹膜等组织引起,发热可能是由于出血引发感染等情况。比如,若出血伴有发热,可能是盆腔内出血后引发了感染性炎症,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特殊人群情况:对于有基础妇科疾病的女性,如患有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排卵期卵泡破裂出血可能会加重病情相关的症状。例如,子宫肌瘤患者本身子宫内的血管分布和子宫肌层的状态就异于常人,卵泡破裂出血时可能会导致子宫出血增多、经期延长等情况加重。而对于孕期女性(非排卵期相关,但需注意区分),若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情况需谨慎,与排卵期卵泡破裂出血不同,但也要警惕是否有其他妊娠相关的出血问题。对于老年女性,若出现排卵期卵泡破裂出血,更要高度重视,因为老年女性出现异常阴道出血需要排除妇科肿瘤等严重疾病的可能。
2025-10-15 14:57:25 -
右侧输卵管稍增粗有什么影响
右侧输卵管稍增粗可能与炎症、先天性因素、肿瘤等多种因素相关,不同因素影响不同,炎症可致生育受影响、下腹部疼痛等,先天性因素可能干扰生育,肿瘤可压迫组织危及生命等,发现后需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妊娠期女性发现需尤其谨慎。 炎症相关影响 对生育的影响:输卵管是精子与卵子结合以及运送受精卵的重要通道。当右侧输卵管因炎症出现稍增粗时,炎症可能会导致输卵管黏膜粘连、管腔狭窄等情况。例如,输卵管炎常见于性传播疾病如淋病奈瑟菌、衣原体感染等,炎症引发的输卵管结构改变会影响受精卵的正常运输,增加宫外孕的发生风险,宫外孕中输卵管妊娠占比较高,若受精卵在右侧增粗的输卵管内着床发育,可能会引起输卵管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同时也会降低自然受孕的概率,因为受精卵难以顺利通过狭窄或粘连的输卵管到达宫腔。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来说,会面临较大的生育障碍问题。 对月经及身体其他方面的影响:输卵管炎症一般对月经本身影响相对较小,但炎症可能会引起下腹部反复疼痛不适,这种疼痛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而且炎症如果是全身性感染的一部分,可能提示身体存在潜在的感染病灶,需要进一步排查。 其他可能因素的影响 先天性因素相关影响:如果是先天性输卵管发育异常导致的稍增粗,对于女性生殖系统的整体功能可能会有一定影响。比如可能会影响输卵管正常的蠕动功能,虽然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同样可能会对生育产生一定干扰,增加受孕难度或导致宫外孕等情况发生。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先天性输卵管稍增粗带来的影响在生育计划方面的考虑会有所不同,年轻有生育计划的女性受影响更为显著。 肿瘤相关影响:虽然输卵管肿瘤相对少见,但右侧输卵管稍增粗也需警惕肿瘤性病变。如果是输卵管肿瘤引起的增粗,随着肿瘤的发展,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影响输卵管及周围器官的功能,例如可能会导致盆腔粘连等情况,进一步影响生殖功能,同时肿瘤本身如果是恶性的,还会危及生命,不同年龄的女性患输卵管肿瘤的概率不同,比如育龄期女性和更年期女性患输卵管肿瘤的风险有差异,但都需要引起重视,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对于发现右侧输卵管稍增粗的患者,无论何种年龄、是否有生育计划等情况,都需要结合具体病史、相关检查(如妇科检查、血尿常规、病原体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查等)进一步明确病因,然后采取相应的监测或治疗措施。如果是炎症引起的,需要根据炎症的具体情况进行抗炎等治疗;如果考虑有肿瘤等其他病变,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处理。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发现右侧输卵管稍增粗需尤其谨慎,因为宫外孕等情况在妊娠期可能会出现特殊的表现和处理难度,需要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
2025-10-15 14:56:53 -
输卵管通液副作用
输卵管通液存在感染风险,操作无菌不严格等可致盆腔感染,尤其有下生殖道炎症等情况时易发生,孕妇绝对禁忌;有输卵管损伤风险,通液压力过大等可损伤输卵管黏膜等,年龄小、有输卵管粘连病史者更易出现;多数患者通液后有腹痛,部分较明显且持续久,个体对疼痛耐受不同,本身盆腔轻度粘连者腹痛更明显;通液过程中可能刺激致少量阴道出血,一般1-2天自止,少数时间稍长,有宫颈病变病史者出血风险可能增加。 发生情况:输卵管通液操作过程中若无菌操作不严格,可能引发盆腔感染。尤其是本身存在阴道炎、宫颈炎等下生殖道炎症时,细菌容易逆行感染盆腔。例如,有研究表明,输卵管通液后盆腔感染的发生率约为2%-5%。 影响因素:年龄方面,育龄女性相对来说若自身生殖道防御机能正常,感染风险相对低,但如果年龄偏大且合并有基础疾病时感染风险可能增加;生活方式上,通液前有性生活不注意卫生等情况会增加感染几率;病史方面,有盆腔炎病史者再次行输卵管通液感染风险更高。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是绝对禁忌进行输卵管通液的,因为可能导致宫腔内感染等严重后果影响胎儿。 输卵管损伤 发生情况:通液时若注入液体的压力过大,可能损伤输卵管黏膜,导致输卵管痉挛、水肿,甚至造成输卵管峡部等部位的机械性损伤。有资料显示,约1%-3%的患者会出现输卵管轻度损伤情况。 影响因素:年龄较小的女性生殖系统相对娇嫩,更容易在通液过程中受到损伤;生活方式上,通液前过度劳累等可能影响身体状态,增加损伤风险;病史方面,有输卵管粘连等病史的患者在通液时更易发生损伤。对于有输卵管粘连病史的患者进行通液时需格外谨慎,要严格控制通液压力等操作。 腹痛 发生情况:通液后多数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一般短时间内可缓解,但部分患者腹痛可能较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据统计,约有10%-15%的患者通液后会出现较明显的腹痛。 影响因素:年龄对腹痛的影响不大,但个体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生活方式上,通液后过度活动等可能加重腹痛;病史方面,本身盆腔有轻度粘连等情况的患者通液后腹痛可能更明显。对于腹痛较明显的患者,要注意休息,可适当采取热敷等非药物方式缓解,若腹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阴道出血 发生情况:通液过程中可能刺激子宫内膜或宫颈,导致少量阴道出血,一般1-2天可自行停止,但也有少数患者出血时间稍长。大约有5%-8%的患者会出现阴道少量出血情况。 影响因素:年龄差异对阴道出血影响不显著;生活方式上,通液后剧烈运动等可能导致出血增多;病史方面,有宫颈病变等病史的患者通液后阴道出血风险可能增加。对于有宫颈病变病史的患者行输卵管通液时要提前评估,通液后要关注阴道出血情况,若出血多于月经量需及时处理。
2025-10-15 14:56:34 -
备孕最佳同房次数
备孕最佳同房次数需综合多方面考虑。一般生育能力正常夫妇建议每周2-3次,排卵期前后可适当增加;年轻夫妇按基本频率,排卵期前后可适当增加;年龄较大夫妇每周1-2次,要精准把握排卵期;生活方式不佳者应适当调整频率并改善生活方式;有生殖系统疾病病史者需遵医嘱调整频率并积极治基础病。 对于生育能力正常的夫妇,建议每周2-3次左右的同房频率较为合适。从精子生成和活力角度来看,精子需要一定时间生成和成熟,过于频繁的同房可能导致精子数量减少、活力降低,而间隔时间过长又可能使精子老化,影响受孕几率。例如,有研究表明,规律的每周2-3次同房能在保证精子数量和活力的同时,提高受孕的可能性。 女性的排卵期是受孕的关键时期,在排卵期前后适当增加同房次数可能会提高受孕几率。一般女性的月经周期若较为规律,排卵日通常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在排卵日前3天至排卵日后1天这段时间内,可适当增加同房频率,每1-2天同房一次,以保证有足够数量的精子等待卵子。 不同人群的考虑 年轻夫妇:一般身体状况较好,生育能力相对较强,按照上述每周2-3次的基本频率即可,但在排卵期前后可适当增加至每1-2天一次。因为年轻夫妇身体恢复能力较好,精子和卵子质量相对较高,合理的同房频率既能保证受孕机会,又不会对生殖系统造成过度负担。 年龄较大夫妇:随着年龄增长,生育能力逐渐下降,尤其是女性,卵巢功能可能有所减退。此时同房频率不宜过高,建议每周1-2次左右,同时要更加关注排卵期的准确判断,可通过排卵试纸、基础体温监测等方法精准把握排卵期,在排卵期前后适当安排同房,提高受孕几率。因为年龄较大的夫妇生殖细胞质量可能下降,过高的同房频率可能进一步影响精子和卵子的质量,降低受孕成功的可能性。 生活方式因素:若夫妇一方或双方存在生活不规律、压力大等情况,可能会影响生育能力。这种情况下,同房频率应适当调整,避免过度劳累,保持相对规律且不过于频繁的同房频率,同时注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缓解压力,如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等,以改善生殖健康状况,提高受孕几率。例如,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的夫妇,过高频率的同房可能无法提高受孕率,反而会因身体过度疲劳而降低生育能力。 病史因素:如果夫妇一方或双方存在生殖系统疾病等病史,如男性的少精症、弱精症,女性的输卵管堵塞、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同房频率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调整。一般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可能需要适当降低同房频率,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生殖功能,不合理的同房频率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影响受孕效果。例如,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排卵不规律,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结合病情制定合适的同房频率,以提高受孕的可能性。
2025-10-15 14:56:14 -
输卵管不通能不能直接做试管婴儿
输卵管不通可考虑做试管婴儿,其原理是卵子和精子体外受精成胚胎后移植子宫腔,流程包括术前检查、促排卵、取卵取精、体外受精胚胎培养、胚胎移植,不同年龄层患者有不同特点,有特殊病史患者需注意相关事项,需经专业医生全面评估后选合适方案。 一、输卵管不通时做试管婴儿的原理 试管婴儿是将卵子和精子取出体外,在体外受精形成胚胎后,再将胚胎移植到子宫腔内的过程,不需要经过输卵管,所以输卵管不通并不影响试管婴儿技术的实施。 二、输卵管不通做试管婴儿的流程 1.术前检查 女性方面: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内分泌检查(如性激素六项等,了解卵巢功能和内分泌状态)、子宫附件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和卵巢的形态结构等)、传染病筛查等。对于有输卵管不通情况的女性,还可能需要进一步明确输卵管不通的具体部位和程度等情况,但这主要是为了整体评估生育状况。 男性方面:需要进行精液常规检查等,评估精子的质量等情况。 2.促排卵治疗:根据女性的年龄、卵巢功能等情况,使用促排卵药物刺激卵巢多个卵泡发育,以获取多个优质卵子。 3.取卵取精:当卵泡发育成熟时,通过穿刺等方法取出卵子,同时男性取出精子。 4.体外受精与胚胎培养:将卵子和精子在体外进行受精,然后培养成胚胎。 5.胚胎移植:根据女性的子宫等情况,将合适的胚胎移植到子宫腔内。 三、不同年龄层输卵管不通患者做试管婴儿的特点 年轻患者:如果年龄较轻,卵巢功能较好,即使输卵管不通,做试管婴儿的成功率相对可能较高。因为年轻女性卵子质量通常较好,促排卵效果可能更理想,获取的卵子数量和质量有保障,胚胎发育潜力相对较好。 高龄患者:年龄较大的患者,卵巢功能下降,卵子质量和数量可能都会受到影响,做试管婴儿的成功率相对降低。即使输卵管不通,也需要更加积极地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等情况,可能需要更谨慎地选择促排卵方案等,以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 四、有特殊病史患者输卵管不通做试管婴儿的注意事项 有内分泌疾病病史患者:比如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的患者,本身可能存在排卵障碍等问题,同时伴有输卵管不通。在做试管婴儿前需要更好地控制内分泌紊乱的情况,通过药物等调节内分泌,使身体处于更适合做试管婴儿的状态。在促排卵过程中也需要密切监测内分泌指标,调整促排卵药物的使用。 有子宫疾病病史患者:如果有子宫肌瘤等子宫疾病病史,需要评估子宫的环境是否适合胚胎着床。比如子宫肌瘤较大可能会影响胚胎着床,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先处理子宫肌瘤等疾病,再考虑做试管婴儿,或者在试管婴儿过程中密切观察胚胎着床情况等。 总之,输卵管不通的患者可以考虑试管婴儿,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经过全面评估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10-15 14: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