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娥,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生殖中心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编委,湖南省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生殖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辅助生殖技术评审专家。
能熟练处理各种原因不孕症及疑难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治,擅长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低反应等各种方案的个体化促排卵治疗,目前己完成一万六千余新鲜周期试管婴儿并成功率在60%以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受患者的好评。尤其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率先采用超长方案使其成功率达60%以上,达国内外先进水平。
参与国家十五攻关项目1项临床部分的研究及多项省科委、省计生委课题的研究,主持湖南省科委科研课题4项,并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参编本专业专著及教学参考书10本。
展开-
受精是什么
受精是有性生殖生物繁衍后代关键步骤,包括精子运行需获能、卵子排出后运输至输卵管,精子释放顶体酶进入卵子完成受精,其意义是标志新生命开始,保证遗传物质传递与个体发育,不同因素会影响受精过程及生育。 一、受精的定义 受精是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它是有性生殖的生物繁衍后代的关键步骤。 二、受精的过程 1.精子的运行 男性射精时,精液射入女性阴道后穹窿处,精子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运行过程才能到达输卵管。精子首先要穿过宫颈黏液,宫颈黏液的性状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有所变化,在排卵期时,宫颈黏液稀薄,有利于精子通过。然后精子进入子宫腔,再向输卵管方向移动。这个过程中,精子需要获能,一般需要数小时,在女性生殖tract内,精子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使其具备受精能力。 不同年龄的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有差异,年轻女性生殖系统功能相对更完善,精子运行相对顺利;而年龄较大的女性,宫颈黏液等可能发生变化,影响精子运行。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生殖系统功能,进而影响精子运行。有生殖系统疾病病史的女性,如盆腔炎等,可能导致输卵管粘连等,影响精子运行。 2.卵子的排出与运输 女性每个月经周期通常只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卵子从卵巢排出后,被输卵管伞部拾取,然后进入输卵管。卵子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来等待精子,输卵管的蠕动等功能有助于卵子向子宫方向移动。 年龄对卵子的质量和排出有影响,随着年龄增长,卵子的数量和质量逐渐下降。生活方式中,长期熬夜等可能影响内分泌,进而影响卵子的排出。有卵巢疾病病史的女性,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会影响卵子的正常排出。 3.受精的发生 当精子与卵子在输卵管相遇时,精子顶体释放顶体酶,溶解卵子周围的放射冠和透明带,精子得以进入卵子内部。一旦一个精子进入卵子后,卵子的透明带会发生变化,阻止其他精子进入,完成受精过程,形成受精卵。 对于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受精过程可能会受到影响。例如,年龄较大的女性,卵子质量下降,可能影响受精的顺利进行;有生殖系统感染病史的女性,可能导致精子或卵子的损伤,影响受精。 三、受精的意义 受精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受精卵将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进而发育成新的个体。它是物种延续和个体发育的起始步骤,保证了遗传物质的传递和新个体遗传特征的形成。不同性别在受精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男性提供精子,女性提供卵子,共同完成受精这一关键过程。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受精是基础环节,任何影响受精过程的因素都可能导致不孕等问题。例如,精子质量差、卵子排出异常、输卵管不通等都可能干扰受精,从而影响生育。
2025-10-15 14:50:30 -
子宫输卵管造影
子宫输卵管造影是通过向子宫腔及输卵管注入造影剂,利用X线透视及摄片了解输卵管通畅性、子宫腔形态的检查方法,包括造影剂准备、患者准备、操作过程等步骤,有判断输卵管通畅性、了解子宫腔形态等临床意义,适用不孕症患者等,禁忌证包括急性内外生殖器炎症等,检查后需注意阴道出血、感染预防等,特殊人群如年轻、老年、有特殊病史患者需特殊考虑。 子宫输卵管造影是通过导管向子宫腔及输卵管注入造影剂,利用X线诊断仪行X线透视及摄片,根据造影剂在输卵管及盆腔内的显影情况来了解输卵管是否通畅、阻塞部位及子宫腔形态的一种检查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造影剂在X光下可显影的特性,显示子宫和输卵管的结构。 检查步骤 1.造影剂准备:常用的造影剂有碘化油等,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造影剂并进行相关过敏试验等准备工作。 2.患者准备:患者需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检查,检查前需排空膀胱,进行妇科检查,了解子宫位置等情况。 3.操作过程:将导管经宫颈管插入宫腔,然后缓慢注入造影剂,同时在X线下观察造影剂流经宫腔及输卵管的情况,并适时摄片。 临床意义 判断输卵管通畅性:如果造影剂能顺利通过输卵管进入盆腔,提示输卵管通畅;若造影剂在输卵管某部位受阻,则提示该部位阻塞。例如,有研究表明通过子宫输卵管造影可以准确判断约80%-90%的输卵管通畅情况。 了解子宫腔形态:可以发现子宫腔是否有畸形、占位性病变等,如是否存在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纵隔等情况。 适用人群与禁忌证 适用人群:不孕症患者,通过该检查了解输卵管及子宫情况以寻找不孕原因;曾有下腹部手术史怀疑有输卵管粘连等情况的患者等。 禁忌证:急性和亚急性内外生殖器炎症;严重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妊娠期、月经期;产后、流产、刮宫术后6周内;碘过敏者等。 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阴道出血:检查后可能会有少量阴道出血,一般不超过月经量,需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及盆浴2周左右。 感染预防:可根据情况适当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怀孕影响:造影后3个月内尽量避免怀孕,因为造影剂可能对胚胎有一定影响,具体情况需根据使用的造影剂种类等因素综合考虑。 特殊人群考虑 年龄因素:对于年轻患者,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时需更加谨慎操作,避免过度刺激子宫等。对于老年患者,需评估其全身状况,如心脑血管情况等,因为检查过程中的X线暴露及操作可能对老年患者有一定风险。 特殊病史患者:如有盆腔手术史的患者,子宫输卵管造影时需注意可能存在的盆腔粘连等情况,操作时要轻柔,避免加重粘连等情况。对于有内分泌疾病等病史的患者,需在病情稳定情况下进行检查,同时要考虑造影检查对其内分泌等可能产生的影响。
2025-10-15 14:50:12 -
囊胚10天白板验血成功是怎么回事
囊胚移植后检测时间因胚胎着床个体差异而异,血液检测hCG更敏感能更早检测,其成功是胚胎着床分泌hCG的体现,不同人群如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会影响囊胚移植后的妊娠情况,年龄大、生活方式不良、有既往病史的女性需特别关注相关情况以保障妊娠顺利。 一、囊胚移植后检测时间与原理 1.检测时间差异原因 囊胚移植后,胚胎着床时间存在个体差异。一般来说,正常着床时间大概在移植后6-8天,但部分女性可能着床稍晚。血液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原理是,胚胎着床后会分泌hCG,随着时间推移,血液中hCG水平逐渐升高。 囊胚10天白板可能是因为检测时间过早,尿液中hCG水平还未升高到能被常规验孕试纸检测出来的浓度,而血液检测更敏感,能更早检测到hCG的变化。 二、血液检测hCG成功的科学依据 1.hCG的生物学意义 hCG是由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在胚胎着床后,合体滋养细胞开始大量分泌hCG,通过血液检测可以准确定量检测hCG水平。正常妊娠的受精卵着床时,即排卵后的第6天左右,受精卵的滋养层形成并开始分泌hCG,约1天后能在血液中检测到hCG,之后每1.7-2天hCG水平约升高一倍。 当囊胚10天血液检测hCG成功时,说明胚胎已经成功着床并开始分泌hCG,这是怀孕的明确指标。例如,多项临床研究表明,通过血液准确检测到hCG升高是确诊妊娠的金标准,因为它不受尿液稀释等因素影响,能更精准地反映胚胎的发育情况。 三、不同人群的相关情况考虑 1.年龄因素 对于年轻女性,卵巢功能较好,胚胎着床和hCG分泌相对更具规律性,但也存在个体差异;而对于年龄较大的女性,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胚胎着床可能相对较晚,所以检测时间可能需要根据个体情况适当调整。年龄较大的女性在囊胚移植后更需要密切关注血液hCG的变化情况,因为其妊娠结局相对年轻女性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比如流产风险相对稍高,需要更细致的孕期监测。 2.生活方式因素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胚胎着床和hCG正常分泌。例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等。但如果生活方式不良,如长期熬夜、过度节食等,可能会影响内分泌环境,进而影响胚胎着床和hCG的分泌。所以无论是年轻还是年长女性,在囊胚移植后都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利于妊娠的顺利进行。 3.病史因素 有既往妇科疾病史的女性,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可能会影响胚胎着床的环境。有此类病史的女性在囊胚移植后,血液hCG检测成功后,需要更加密切监测孕期情况,因为既往病史可能增加孕期并发症的风险,如流产、早产等,需要在孕期加强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2025-10-15 14:49:37 -
移植冻胚的注意事项
移植冻胚前需从多方面做好准备,包括调整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焦虑紧张;维持良好身体状况,饮食均衡、作息规律、避免剧烈运动;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自行增减或停药;按时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医生调整方案或给予指导,以提高移植成功率。 一、心理状态调整 移植冻胚前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长期的焦虑可能会影响内分泌水平,进而影响胚胎着床。可以通过适当的放松方式,如听舒缓的音乐、进行冥想等,来缓解压力。对于有生育史或多次移植经历的人群,更要注重心理调节,因为既往的经历可能会带来心理负担,而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高移植成功率。 二、身体状况维持 1.饮食方面:要保证均衡饮食,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为胚胎着床创造良好的身体条件。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影响营养吸收,对身体状态产生不利影响。 2.生活作息: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需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各器官的修复和调节,对于内分泌的稳定也非常重要。熬夜等不良作息会打乱内分泌节律,影响激素水平,不利于胚胎着床。对于有熬夜习惯的人群,需要逐步调整作息时间,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3.避免剧烈运动:在移植冻胚后要避免剧烈运动,但也并非完全卧床休息,可以进行适当的轻度活动,如散步等。剧烈运动可能会增加腹部压力,影响子宫的稳定性,增加胚胎着床失败的风险。而适度的散步等轻度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又不会对子宫造成过大压力。对于平时运动量较大的人群,在移植后要严格控制活动强度,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活动。 三、用药相关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药物,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如果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要及时告知医生,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与移植相关的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例如,一些抗炎药物、抗凝药物等可能会影响胚胎着床或导致其他不良反应。对于有基础疾病需要长期用药的人群,更要谨慎对待药物的使用,确保移植过程中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四、按时进行检查 按照医生安排的时间按时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液激素水平检测、超声检查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及时了解身体的变化情况,医生能够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或给予相应的指导。例如,通过血液激素水平检测可以了解孕激素、雌激素等激素水平是否正常,从而判断胚胎着床的情况以及身体的内分泌状态是否适合胚胎发育。对于一些高龄人群或有特殊病史的人群,更要密切配合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2025-10-15 14:49:35 -
男的经常熬夜会不会导致不孕不育
男的经常熬夜可能导致不孕不育,长期熬夜会通过激素水平紊乱、精子质量下降等机制影响生殖系统,多项研究表明长期熬夜男性不孕不育发生率高,年轻男性及有基础疾病男性受影响更显著,男性应重视规律作息以降低不孕不育风险。 一、熬夜对男性生殖系统的影响机制 (一)激素水平紊乱 长期熬夜会干扰人体的内分泌节律,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正常功能。下丘脑会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垂体分泌促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生成素(FSH),进而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和雄激素的分泌。研究表明,熬夜人群中,LH、FSH水平可能出现异常波动,导致雄激素(如睾酮)分泌减少。睾酮对于维持男性的生殖功能至关重要,它能促进精子的生成、维持第二性征等,睾酮水平降低会影响精子的质量和数量。 (二)精子质量下降 熬夜会使男性精子的数量和活力受到影响。有研究发现,长期熬夜的男性精子浓度降低,精子活力也会下降。这是因为熬夜导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体内自由基增多,氧化应激反应增强,而精子对氧化损伤较为敏感,过多的自由基会损伤精子的DNA、细胞膜等结构,从而影响精子的正常功能和受精能力。同时,熬夜还可能影响精子的形态,导致畸形精子率升高。 二、长期熬夜与不孕不育的关联证据 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长期熬夜的男性不孕不育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例如,对大量长期熬夜工作的人群进行跟踪调查发现,与作息规律人群相比,长期熬夜者的不孕不育风险增加了一定比例。一些临床研究也证实,在因不孕不育就诊的男性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长期熬夜的不良生活习惯。通过对这些患者的精液分析等检查,发现其精子质量指标明显低于作息正常的人群。 三、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的情况 (一)年轻男性 年轻男性身体处于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逐渐完善的阶段,长期熬夜对其生殖系统的损害更为显著。他们往往可能因为工作、娱乐等原因经常熬夜,如长时间熬夜玩游戏、加班等。这不仅会影响当下的精子质量,还可能对未来的生殖健康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增加成年后不孕不育的风险。所以年轻男性应尽量避免长期熬夜,保持规律的作息,以维护良好的生殖功能。 (二)有基础疾病的男性 本身患有一些基础疾病的男性,如患有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等)的男性,长期熬夜会进一步打乱内分泌平衡,加重病情,从而对生殖功能产生更严重的影响。因为内分泌疾病本身就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而熬夜又会加剧这种紊乱,导致不孕不育的风险大幅升高。这类男性更需要重视作息规律,避免熬夜以稳定病情和维护生殖健康。 总之,男的经常熬夜是有可能导致不孕不育的,男性应重视规律作息,以降低不孕不育的发生风险。
2025-10-15 14:4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