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娥,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生殖中心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编委,湖南省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生殖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辅助生殖技术评审专家。
能熟练处理各种原因不孕症及疑难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治,擅长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低反应等各种方案的个体化促排卵治疗,目前己完成一万六千余新鲜周期试管婴儿并成功率在60%以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受患者的好评。尤其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率先采用超长方案使其成功率达60%以上,达国内外先进水平。
参与国家十五攻关项目1项临床部分的研究及多项省科委、省计生委课题的研究,主持湖南省科委科研课题4项,并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参编本专业专著及教学参考书10本。
展开-
孕四周着床了吗
孕四周时一般已着床,着床后有激素和子宫等生理变化,着床后孕妇要注意休息、心情舒畅等,高龄孕妇、有基础疾病孕妇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如高龄孕妇加强产检监测,基础疾病孕妇严格控病。 着床相关生理变化 激素变化:着床后滋养层细胞分泌hCG,随着孕周增加,hCG水平会逐渐升高。在孕早期,hCG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胚胎的发育情况。一般来说,正常妊娠时,hCG每1.7-2天会翻倍增长。通过监测hCG的变化,可以辅助判断胚胎是否发育正常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孕早期hCG的正常范围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但总体遵循这样的翻倍规律。年轻女性身体状况良好时,hCG翻倍通常较为规律;而对于有过不良孕史或年龄较大的女性,可能需要更密切监测hCG变化来评估妊娠情况。 子宫变化:着床后,子宫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以适应胚胎的生长。子宫内膜会进一步增厚,变得更加松软,为胚胎的种植和发育提供良好的营养环境。子宫的血流量也会增加,以保证胚胎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不同生活方式的女性,比如长期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的女性,可能子宫的适应性变化会相对缓慢一些,需要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调整来促进子宫更好地适应胚胎着床和发育;而生活方式健康的女性,子宫的变化相对更有利于胚胎着床。 着床后的注意事项 对于孕妇自身:孕四周着床后,孕妇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因为此时胚胎着床还不稳定,剧烈活动可能增加流产的风险。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因为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内分泌,对胚胎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对于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孕妇,需要尽快戒烟戒酒,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严重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增加胎儿畸形等风险;而生活方式健康的孕妇也需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为胚胎发育营造良好环境。 对于特殊人群:如果是高龄孕妇(年龄≥35岁),孕四周着床后更要加强产检和监测。高龄孕妇发生胎儿染色体异常等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密切关注hCG、孕酮等指标的变化,必要时进行产前筛查和诊断。同时,高龄孕妇要更加注意休息和营养摄入,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供应,以满足胚胎发育和自身身体的需求。如果孕妇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孕四周着床后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将血压、血糖等指标控制在合适范围,因为基础疾病控制不佳可能会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进而影响胚胎发育。例如,糖尿病孕妇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可能会导致胎儿过大、畸形等不良后果,所以需要严格遵循糖尿病饮食和治疗方案,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2025-10-15 14:34:26 -
排卵期出血和着床出血的区别
排卵期出血通常在两次月经中间接近排卵期时发生,持续2-3天最长不超7天,量少呈点滴状,色可鲜、粉或褐,部分伴轻下腹疼、白带变化,常见于有规律月经周期女性,受内分泌等因素影响;着床出血一般在受精后6-7天,量更少呈淡粉或褐,部分伴轻微下腹坠胀等,发生在受孕女性,有备孕计划者同房后需考虑受孕可能,可通过多方面区别两者,异常时建议就医。 着床出血:一般发生在受精后6-7天左右。受精卵着床时,少数女性会出现少量阴道出血。 出血量 排卵期出血:出血量较少,一般为少量点滴出血,有的女性可能仅表现为白带中带有血丝,很少达到月经量。 着床出血:出血量也较少,比排卵期出血的量可能更少,通常也是点滴状出血。 出血颜色 排卵期出血:颜色可呈鲜红色、粉红色或褐色。如果出血时间短,在阴道内停留时间短则可能是鲜红色;若出血时间稍长,血液氧化后可能呈现粉红色或褐色。 着床出血:颜色多为淡粉色或褐色。 伴随症状 排卵期出血:部分女性可能伴有轻微的下腹部疼痛,称为排卵期腹痛,疼痛程度一般较轻,可表现为隐痛、坠胀感等,疼痛时间较短,几个小时至1-2天不等。这是因为排卵时卵泡破裂以及卵泡液对腹膜的刺激引起。另外,排卵期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出现白带增多、拉丝度增加等表现。 着床出血:部分女性可能没有明显的伴随症状,少数女性可能会有轻微的下腹坠胀感,或者伴有乏力等感觉,但一般症状较轻微。 发生人群及相关因素 排卵期出血:常见于有规律月经周期的女性,主要是由于排卵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子宫内膜失去雌激素的支持而出现部分脱落引起。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与女性的内分泌状态、生活方式等有关,比如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环境改变等都可能影响激素水平,从而诱发排卵期出血。各个年龄段有月经的女性都可能出现,青春期女性由于内分泌调节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更易出现排卵期出血;育龄期女性也可能因生活因素等出现;围绝经期女性由于激素波动,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 着床出血:主要发生在受孕的女性身上。一般来说,只有成功受精并着床后才会出现着床出血。如果女性有正常的性生活,且未采取避孕措施,在排卵期同房后,就有可能受孕进而出现着床出血。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来说,如果出现类似情况,要考虑受孕的可能。 总之,排卵期出血和着床出血在出血时间、出血量、出血颜色、伴随症状以及发生人群和相关因素等方面存在区别,女性可以通过这些方面来初步判断是哪种情况,但如果对自己的情况不确定或有异常表现,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025-10-15 14:34:06 -
着床后分泌物多吗
着床后分泌物情况因人而异,正常时白带稍增多、清晰透明无异味,异常时可能因感染(如霉菌性、细菌性阴道炎等)或其他病理情况(如宫颈炎、盆腔炎等)致分泌物颜色、气味异常及伴不适,育龄女性备孕时发现异常需就医,本身患糖尿病女性易患霉菌性阴道炎,孕期女性出现异常要谨慎,需规范检查治疗且避免自行用药,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等。 正常生理情况下的分泌物特点 着床是指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通常发生在受精后6-7天。着床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尤其是孕激素水平的升高,可能会导致阴道分泌物(白带)的量和性状发生改变。正常情况下,着床后白带可能会比平时稍有增多,但质地多为清晰、透明、无异味,呈蛋清样或糊状。这是因为孕激素使宫颈黏液分泌增多,起到保护子宫颈免受细菌等病原体入侵的作用。例如,研究表明,在受孕后,孕激素水平上升约2-3倍,会引起宫颈黏液细胞分泌功能活跃,从而使白带量相对增加。 异常情况及可能原因 感染因素:如果着床后分泌物增多且伴有颜色异常(如发黄、发绿)、有异味(如腥臭味、恶臭味),同时可能伴有外阴瘙痒、灼热感等不适,可能是发生了阴道感染。常见的感染有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等。霉菌性阴道炎导致的白带通常呈豆腐渣样,细菌性阴道炎的白带多为灰白色、均匀一致且有鱼腥味。这是因为着床后女性身体的免疫力可能会有一定波动,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阴道内的菌群平衡被打破,就容易引发感染。 其他病理情况:某些妇科疾病也可能导致着床后分泌物异常增多,如宫颈炎、盆腔炎等。宫颈炎患者的白带可能会出现脓性改变,盆腔炎患者除了白带增多外,还可能伴有下腹部疼痛、发热等症状。这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白带常规检查、妇科超声等以明确诊断。 不同人群的差异及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对于有备孕计划的育龄女性,着床后关注分泌物情况有助于初步判断身体状况。如果发现分泌物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排除感染等病理情况。同时,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选择棉质、透气性好的内裤。 特殊人群:如本身患有糖尿病的女性,由于高血糖环境有利于念珠菌生长,着床后更容易发生霉菌性阴道炎,导致分泌物异常增多。这类人群除了关注分泌物情况外,还需要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减少阴道感染的发生风险。另外,处于孕期的女性在着床后如果出现分泌物异常,更要谨慎对待,因为任何感染都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检查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2025-10-15 14:33:30 -
卵泡监测是什么意思
卵泡监测是通过超声等手段跟踪观察卵泡发育情况的检查方法,包括超声监测等方法,有用于不孕症诊断治疗、评估卵巢功能等意义,监测过程中不同年龄人群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监测方法及原理 超声监测:是最常用的卵泡监测方法。一般从月经周期的第8-10天开始监测,通过经阴道超声或者经腹部超声观察卵泡的大小、形态、数量等情况。经阴道超声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卵泡,尤其是对于肥胖患者或者盆腔深部结构的观察更有优势。超声能够实时显示卵泡的生长发育过程,根据卵泡直径的变化来判断卵泡的成熟情况等。 二、监测的意义 用于不孕症的诊断与治疗 对于女性:正常的卵泡发育和排卵是受孕的重要前提。通过卵泡监测可以了解女性卵泡是否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并排卵。例如,一些排卵障碍的患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其卵泡往往存在发育异常,通过卵泡监测可以发现卵泡发育停滞等情况,从而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对于因排卵问题导致不孕的女性,卵泡监测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促排卵治疗以及指导同房时间等。 对于男性:虽然卵泡监测主要是针对女性,但男性的生精功能与精子的质量等也与整体生殖健康相关。在一些不孕不育的夫妻中,通过卵泡监测了解女性卵泡情况的同时,也有助于综合评估整个生殖系统的状况。 评估卵巢功能 可以通过卵泡监测来了解卵巢每月有多少个卵泡发育,以及优势卵泡的情况等。一般来说,正常卵巢每月有一个优势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如果发现卵泡发育数量过少或者优势卵泡不明显等情况,可能提示卵巢功能存在一定问题,如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等。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卵泡监测的意义也有所不同。对于年轻女性,监测卵泡可以了解其生殖系统的基本功能状态;对于接近更年期的女性,卵泡监测可以帮助评估卵巢功能衰退的进程等。 三、监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 年轻女性:在卵泡监测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卵泡的发育。 接近更年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监测时可能会发现卵泡发育异常等情况相对较多,此时需要更密切地关注卵泡的变化情况,并且要向医生如实告知自己的月经变化等相关情况,因为更年期女性的月经周期等可能会出现紊乱,这也会影响卵泡监测的结果判断。 特殊人群 对于患有一些妇科疾病的女性,如子宫肌瘤等,在进行卵泡监测时要告知医生病情,因为子宫肌瘤可能会影响子宫的形态等,进而可能对卵泡监测的结果观察产生一定干扰,医生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准确判断卵泡情况。
2025-10-15 14:33:10 -
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是什么
精子和卵子结合过程包括精子运输与获能(男性射精后精子经阴道、宫颈、子宫到输卵管,长期吸烟酗酒等影响运输,年龄影响获能)、精子与卵子相遇(精子达输卵管壶腹部与卵子相遇并识别靠近)、精子穿透透明带(精子顶体释放顶体酶溶解透明带)、精子进入卵子(精子膜与卵子膜融合,卵子发生变化阻止其他精子进入)、雌雄原核融合(精子和卵子细胞核形成原核并融合成受精卵,任一环节问题可致受精失败或胚胎异常)。 1.精子运输与获能 运输:男性射精后,精子进入女性阴道,然后通过宫颈、子宫到达输卵管。这个过程中,精子需要克服重重障碍,例如阴道的酸性环境等。不同生活方式可能会影响精子的运输,长期吸烟酗酒的男性,其精子质量可能下降,影响精子顺利到达输卵管与卵子结合。对于有生殖系统疾病病史的男性,如附睾炎等,可能会影响精子的运输通道,导致运输受阻。 获能: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经历一系列生理变化后获得受精能力,称为获能。这一过程中,精子膜表面的一些物质被去除,使其具备了与卵子结合的能力。年龄因素对精子获能也有影响,随着男性年龄增长,精子获能相关的生理机制可能会发生变化,精子获能的效率可能降低。 2.精子与卵子相遇 当精子到达输卵管壶腹部时,会与卵子相遇。在这个过程中,精子需要识别卵子并靠近。精子表面的特异性受体与卵子周围的放射冠、透明带等结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精子与卵子的初步接触。 3.精子穿透透明带 精子头部的顶体释放顶体酶,顶体酶能够溶解卵子周围的透明带,为精子进入卵子开辟通道。不同性别在这一过程中没有本质差异,但女性的生殖内分泌状态会影响透明带的性质,从而影响精子的穿透。例如,内分泌失调的女性,其透明带的结构和生化组成可能改变,影响精子的穿透。 4.精子进入卵子 精子穿过透明带后,精子的细胞膜与卵子的细胞膜融合,精子的细胞核和细胞质进入卵子内。此时,卵子会发生一系列变化,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例如透明带反应等,保证了受精的唯一性。年龄较大的女性,卵子的质量可能下降,卵子发生阻止多精入卵的机制可能出现异常,增加多精受精的风险。 5.雌雄原核融合 精子进入卵子后,精子的细胞核形成雄原核,卵子的细胞核形成雌原核,然后雄原核和雌原核相互融合,两者的染色体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即受精卵,标志着受精过程的完成。整个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受精失败或胚胎发育异常。例如,有染色体异常病史的夫妇,其受精卵形成过程中可能出现原核融合异常等情况,导致胚胎发育异常的风险增加。
2025-10-15 14: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