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昳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脂肪肝,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肿瘤的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脂肪肝,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肿瘤的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中医药戒烟指南是什么

    中医药戒烟非药物干预包含基于传统理论经部分研究验证的中药理念及针灸推拿(特定穴位如合谷、内关等),孕妇应用中医药戒烟需极度谨慎优先非药物健康生活方式调整且医生评估,老年人应用中医药戒烟要考虑身体耐受调整针灸推拿操作并谨慎中药干预需专业中医师指导。 一、中医药戒烟的非药物干预方法 (一)中药相关理念与部分作用机制 中医药中存在一些基于传统理论且经部分研究验证的思路,例如部分中药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等途径来缓解戒烟时的戒断反应。但需明确其具体作用需以科学研究为支撑,如某些中药成分被发现可能对尼古丁依赖相关的神经生物学过程产生影响,不过具体应用需遵循严谨的辨证论治原则,并非一概而论的通用方案。 (二)针灸推拿干预 1.穴位选择:特定穴位如合谷、内关等被认为在戒烟相关干预中有一定作用。合谷穴刺激可能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内关穴刺激或许对缓解戒烟引发的焦虑等情绪有一定帮助,但其具体效果需基于临床研究证据,且操作需由专业医护人员规范进行,以保证安全性与有效性。 二、特殊人群在中医药戒烟中的注意事项 (一)孕妇 孕妇属于特殊敏感人群,在考虑中医药戒烟时需极度谨慎。因中药成分复杂,部分中药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且针灸推拿的穴位刺激也可能对孕妇产生潜在风险,故孕妇应避免采用可能影响胎儿的中医药戒烟相关操作,建议优先通过非药物的健康生活方式调整等相对安全的方式尝试,但需在医生全面评估下进行。 (二)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在应用中医药戒烟方法时,需充分考虑其身体耐受情况。例如在采用针灸推拿时,要根据老年人的皮肤敏感度、肌肉力量等调整操作力度和穴位选择,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局部损伤等问题;对于中药干预,需更谨慎评估药物可能对老年人肝肾功能等的影响,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可能影响药物代谢,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且经过临床验证相对安全的方式来辅助戒烟。

    2025-10-16 11:39:29
  • 胸部中央位置的穴位名称及其按摩好处是什么

    胸部中央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膻中穴可调节气机宽胸理气、止咳平喘、调节情绪,孕妇无专业指导勿自行按摩,老年人按摩力度适中,年轻人可适当按摩且要方法正确轻柔适度。 一、胸部中央位置的穴位名称 胸部中央位置的重要穴位为膻中穴,其定位是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二、按摩膻中穴的好处 (一)调节气机、宽胸理气 从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研究来看,膻中穴是气会之所,按摩膻中穴可对人体气机起到调节作用。有相关研究显示,通过按摩膻中穴能改善气机不畅引起的胸闷、胸痛等症状。例如,对于因情绪抑郁导致气机郁结出现胸部憋闷感的人群,按摩膻中穴有助于疏通胸部气机,缓解不适。 (二)止咳平喘 在呼吸系统相关病症的改善上,按摩膻中穴有一定帮助。临床研究发现,对于咳嗽、气喘等症状,按摩膻中穴可通过调节呼吸相关的气机功能来起到辅助缓解作用。比如,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现的气喘症状,适度按摩膻中穴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呼吸不畅的状况,但需注意这只是辅助手段,若病情严重仍需遵循正规医疗治疗。 (三)调节情绪 现代心理学与中医理论结合研究表明,膻中穴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按摩膻中穴可通过影响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等系统来调节情绪。像压力较大、容易焦虑的人群,按摩膻中穴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使身心趋于放松状态。对于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孕妇:孕妇按摩膻中穴需谨慎,因为刺激该穴位可能会对子宫产生一定影响,若无专业医师指导,不建议自行随意按摩膻中穴,以免引发不必要的风险。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按摩膻中穴时力度要适中,以局部有轻微酸胀感为宜,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胸部不适加重,应根据自身身体耐受程度来把握按摩的力度和频次。 年轻人:年轻人若因生活压力大出现胸部闷胀等情绪相关的身体反应,日常可适当按摩膻中穴来调节气机,缓解因压力导致的胸部不适,但按摩时要注意方法正确,保持轻柔适度。

    2025-10-16 11:39:09
  • 鲜虫草的正确吃法有哪些

    鲜虫草有多种食用方式,直接嚼食一般健康人群可进行但儿童需谨慎;泡水泡茶多数人适用但胃酸过多者、孕妇需注意;煲汤多数人适合但肝肾疾病严重者、老年人需注意;泡酒成年人可适量饮用但酒精过敏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孕妇及儿童严禁。 适用人群:一般健康人群均可直接嚼食,但对于儿童,由于其咀嚼和吞咽功能尚不完善,直接嚼食可能存在卡喉风险,需谨慎,可将鲜虫草磨成粉后少量服用。 泡水泡茶 方式:将鲜虫草洗净后切成小段,然后用开水冲泡,可反复冲泡多次,直至虫草味道变淡。泡茶时,水的温度和冲泡时间会影响营养成分的析出。一般来说,80-90℃的水温较为适宜,冲泡时间控制在5-10分钟能较好地析出有效成分。 适用人群:大多数人群适用,对于上班族等生活节奏快的人群比较方便。但胃酸过多的人群,长时间用鲜虫草泡茶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需注意观察自身反应;孕妇在饮用前最好咨询医生,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避免对胎儿产生潜在影响。 煲汤 方式:在煲汤时,如炖鸡汤、排骨汤等,快出锅前15-20分钟放入鲜虫草,这样能保证虫草的营养成分充分融入汤中。以炖鸡汤为例,先将鸡肉等食材炖煮至半熟,再加入鲜虫草继续炖煮,能使虫草的鲜味与鸡汤的鲜味相互融合。 适用人群:多数人适合煲汤食用,但对于患有严重肝肾疾病的人群,煲汤时食材和鲜虫草的蛋白质等含量较高,可能加重肝肾代谢负担,需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食用;老年人煲汤时可适当减少鲜虫草的用量,避免过量摄入引起不适。 泡酒 方式:将鲜虫草洗净晾干后放入白酒中,按照鲜虫草与白酒1:10左右的比例浸泡,密封放置在阴凉干燥处,浸泡2-3周后即可饮用。白酒的度数一般选择50-60度较为合适,过高或过低的度数可能影响虫草有效成分的析出。 适用人群:成年人可适量饮用,但酒精过敏者绝对禁止;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饮酒可能会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需谨慎;孕妇及儿童严禁饮用泡酒。

    2025-10-16 11:38:47
  • 当归可以泡脚吗

    当归泡脚有益处,一般人群可适当用但不宜过频,儿童、孕妇、脚部有伤口或皮肤病者需注意,操作是取10-15克当归煎20-30分钟,水温40-50℃泡15-20分钟且要保暖。 一、当归泡脚的益处 当归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用当归泡脚有诸多好处,从血液循环角度来看,当归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研究表明,当归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张血管,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状况。对于一些因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脚部冰凉等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另外,当归还具有一定的滋养肌肤的功效,用当归泡脚可以使脚部肌肤得到一定的滋养,让肌肤变得相对光滑润泽。 二、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 1.一般人群:健康的成年人可以适当使用当归泡脚来保健身体,但也不宜过于频繁,一般每周2-3次较为合适。因为过度泡脚可能会导致身体气血过度外泄等情况。 2.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的身体处于发育阶段,脚部皮肤较为娇嫩,而且他们的身体机能与成年人不同。一般不建议儿童使用当归泡脚,以免对其尚未发育完善的身体机能产生未知的影响。 孕妇:孕妇属于特殊人群,在使用当归泡脚时需要谨慎。因为当归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虽然泡脚时药物通过皮肤吸收的量相对较少,但仍有可能对孕妇的身体产生一定影响,增加流产等风险的可能性,所以孕妇不建议随意使用当归泡脚。 脚部有伤口或皮肤病患者:如果脚部有伤口或者患有皮肤病,如脚气伴有破溃等情况时,不适合用当归泡脚。因为泡脚可能会导致药物刺激伤口,加重伤口感染或者使皮肤病症状恶化。 三、具体操作方法 首先要准备适量的当归,一般每次使用10-15克左右的当归即可。将当归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一段时间,通常煎煮20-30分钟左右,然后将煎好的当归药液倒入泡脚盆中,待水温合适(一般在40-50℃左右)后,将双脚放入盆中浸泡,浸泡时间一般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在泡脚过程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2025-10-16 11:38:28
  • 高血压中药能根治吗

    目前医学认为高血压中药难以根治,中药通过多种途径辅助降压但无法消除所有病理因素,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单纯中药难根治,停药易波动,需长期综合管理,不同人群情况差异下中药均难根治,高血压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综合管理,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必要药物治疗及定期监测血压等。 中药对高血压的作用机制 中药多通过多种途径对高血压产生影响,例如部分中药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发挥一定的辅助降压作用。但现有科学研究表明,这些作用大多是辅助性的,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导致高血压的所有病理因素。 现有临床研究证据 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单纯依靠中药很难使高血压达到根治的效果。虽然一些中药复方在短期降压效果上有一定表现,部分患者服用后血压可得到一定程度控制,但一旦停药,血压往往又会出现波动。而且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需要长期甚至终身进行血压管理,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可能的药物治疗(西药或部分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制剂)。 不同人群的情况差异 不同年龄人群: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其身体机能衰退,高血压相关的血管等病变往往更为复杂,中药难以根治高血压;而年轻高血压患者,虽然身体机能相对较好,但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也不是仅靠中药就能完全解决的。 不同性别:男性和女性在高血压的发病诱因、病情进展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中药根治高血压这一目标对于不同性别患者同样难以实现,都是需要长期综合管理血压。 有特殊病史人群:例如合并糖尿病、冠心病等其他基础疾病的高血压患者,其病情更为复杂,中药无法针对多种基础疾病同时达到根治高血压的目的,需要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同时,多维度管理血压。 总之,目前没有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中药能够根治高血压,高血压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综合管理,包括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必要的药物治疗以及定期监测血压等。

    2025-10-16 11:37:4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