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

南京鼓楼医院

擅长:疝与腹壁外科的疾病,腹股沟疝,腹壁切口疝,腹壁疝,腹壁肿瘤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疝与腹壁外科的疾病,腹股沟疝,腹壁切口疝,腹壁疝,腹壁肿瘤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碘酊和碘伏一样吗

    碘酊由碘、碘化钾溶于乙醇制成,通过释放游离碘使菌体蛋白变性杀菌且刺激性强,常用于皮肤破损处等初步消毒,儿童、皮肤敏感者慎用;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形成不定型络合物,溶剂多为水或酒精混合液,结合形式碘稳定性好刺激性较弱,适用范围更广可用于皮肤黏膜消毒,儿童使用需选合适浓度,皮肤敏感者相对更安全且需据个体反应调整。 一、成分差异 碘酊主要由碘、碘化钾溶解于乙醇制成;碘伏则是碘与表面活性剂(如聚维酮)形成的不定型络合物,其溶剂多为水或酒精混合液。 二、作用机制及刺激性区别 碘酊通过释放游离碘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沉淀,从而发挥杀菌作用,但因其刺激性强,对皮肤黏膜有明显刺激感; 碘伏同样通过使蛋白质变性杀菌,但其结合形式的碘稳定性好,刺激性相对较弱,可用于皮肤及黏膜部位消毒(有研究显示碘伏对皮肤黏膜的刺激性低于碘酊)。 三、适用范围不同 碘酊常用于皮肤破损处、手术部位皮肤等的初步消毒,但因刺激性大,不可用于黏膜消毒; 碘伏适用范围更广,既可用于皮肤消毒,也能用于黏膜(如口腔、阴道黏膜等)消毒,尤其适合儿童、皮肤敏感者及黏膜部位的消毒(临床研究表明碘伏在黏膜消毒中安全性更高)。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碘酊刺激性强,一般不建议用于儿童皮肤消毒;碘伏相对温和,但使用时也需选择合适浓度,避免过度刺激儿童娇嫩皮肤; 皮肤敏感者:碘酊易引起过敏或刺激反应,皮肤敏感者应慎用;碘伏刺激性小,相对更安全,但仍需根据个体皮肤反应调整使用。

    2025-09-24 12:09:09
  • 如何检查慢性盲肠炎

    体格检查重点查右下腹麦氏点固定压痛并鉴别其他腹部疾病,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可能异常、炎性标志物可能升高,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可查阑尾情况、腹部CT能更清晰显示阑尾结构助诊。 一、体格检查 医生会重点检查右下腹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区域,观察是否存在固定的压痛。慢性盲肠炎患者此处多有持续或间断的轻压痛,需注意与其他腹部疾病(如右侧输尿管结石、女性附件炎等)引起的腹痛部位相鉴别。不同年龄人群的压痛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细微不同,儿童检查时需轻柔操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和身体不适。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多数慢性盲肠炎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可能处于正常高值或轻度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出现升高,提示机体存在炎症反应。不同年龄人群的正常血常规范围有差异,例如儿童的白细胞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需结合对应年龄段标准判断。 2.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等炎性标志物可能会升高,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炎症状态。 三、影像学检查 1.腹部B超:可探查阑尾的大小、形态,观察是否有增粗、周围有无渗出等情况。对于儿童等不适合做CT的人群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操作时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注意轻柔规范,避免对儿童造成不适。 2.腹部CT:能更清晰地显示阑尾的结构,如阑尾壁是否增厚、周围组织有无粘连等,对诊断慢性盲肠炎有较高价值。不同性别患者在CT影像上的表现一般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需结合病史综合分析。

    2025-09-24 12:08:21
  • 造口患者饮食的注意事项

    造口患者饮食需注意均衡,避免高纤维、高脂肪、高糖分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不洁食物,注意饮食卫生,并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1.饮食均衡:造口患者的饮食应该均衡,包括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建议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蔬菜和水果,以保持肠道健康。 2.避免高纤维食物:在手术后的早期,患者应该避免食用高纤维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蔬菜和水果等,以免引起肠道不适。随着肠道功能的恢复,可以逐渐增加这些食物的摄入量。 3.控制脂肪摄入量:造口患者的饮食应该控制脂肪摄入量,以避免消化不良和腹泻等问题。建议选择低脂肪食物,如鸡肉、鱼肉、豆腐、低脂牛奶等。 4.控制糖分摄入量:造口患者的饮食应该控制糖分摄入量,以避免血糖波动和体重增加等问题。建议选择低糖或无糖食物,如水果、无糖饮料等。 5.避免刺激性食物:造口患者的饮食应该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酸性和生冷食物等,以免引起肠道不适。 6.注意饮食卫生:造口患者的饮食应该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期、变质和不洁食物,以免引起肠道感染。 7.饮食调整: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患者可能需要调整饮食,如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减少水分摄入量等。 总之,造口患者的饮食需要注意均衡、控制脂肪和糖分摄入量、避免刺激性食物和注意饮食卫生等方面。同时,患者应该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调整,以保持身体健康。

    2025-09-24 12:07:48
  • 阑尾瘘怎么诊断

    对于阑尾瘘的诊断,体格检查包括视诊观察腹部外观及触诊检查腹部情况;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见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RP水平升高;影像学检查有超声可发现阑尾周围液性暗区、CT能清晰显示解剖结构及瘘管情况、钡剂灌肠造影可显示阑尾形态及瘘管情况但应用相对较少。 触诊:检查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及肿块等。阑尾瘘时局部可能有固定的压痛区域,若形成脓肿等情况还可能触及包块,不同性别患者在触诊时需注意正常解剖结构的差异对判断的影响。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会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不同年龄阶段的正常血常规值范围不同,儿童的白细胞计数相对较高,在炎症时变化可能更明显。 C反应蛋白(CRP):CRP水平升高,也是炎症的敏感指标。其升高程度往往与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发现阑尾周围的液性暗区等异常情况,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脓肿等并发症。对于肥胖患者,超声检查可能受到一定影响,需要经验丰富的超声医生操作;儿童进行超声检查时需注意适当固定,避免因不配合影响检查结果。 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阑尾周围的解剖结构,明确瘘管的走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CT检查对于发现较小的脓肿或复杂的瘘管情况有优势,但儿童需注意辐射剂量的问题,应权衡检查的必要性和辐射风险。 钡剂灌肠造影:可以显示阑尾的形态及瘘管的情况,但现在应用相对较少,且有一定的操作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2025-09-24 12:07:16
  • 脂肪瘤去医院挂什么科

    脂肪瘤首诊多数可选普通外科,医生通过体格检查结合超声等辅助检查制定诊疗方案,若长在乳房周围邻近乳腺、甲状腺部位可挂乳腺甲状腺外科鉴别,体积较小且位置较表浅时可咨询皮肤科,儿童及女性可依具体情况选择相关科室。 一、普通外科 脂肪瘤是常见的体表良性肿瘤,多数情况下首诊可选择普通外科。普通外科医生会对脂肪瘤进行体格检查,通过触诊初步判断肿物的质地、活动度等情况,还可能结合超声等辅助检查进一步明确脂肪瘤的大小、位置等特征,从而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对于成人患者,若脂肪瘤无特殊部位指向,普通外科是首要选择科室。 二、乳腺甲状腺外科 若脂肪瘤生长在乳房周围等与乳腺、甲状腺邻近的部位,由于该区域的肿物有时需要与乳腺、甲状腺疾病相鉴别,此时可考虑挂乳腺甲状腺外科。例如脂肪瘤长在乳房外侧靠近腋窝附近,乳腺甲状腺外科医生凭借其专业知识和经验,能更精准地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皮肤科 当脂肪瘤体积较小且位置较表浅时,也可咨询皮肤科。皮肤科医生在皮肤肿物的诊断方面有一定专长,可通过视诊等初步评估脂肪瘤的外观表现,对于一些非常小且不影响功能的脂肪瘤,皮肤科也能提供相应的医疗建议,比如观察随访等。对于儿童患者,若脂肪瘤情况较简单,儿科皮肤科或儿童外科相关科室也可涉及,但总体仍需依据具体情况选择。女性患者若脂肪瘤长在非特殊区域但想优先皮肤科咨询,也可考虑,不过最终还是要以肿物具体情况和医院科室实际设置为准。

    2025-09-24 12:06:4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