禚志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颅内感染,儿童癫痫,神经免疫性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颅内感染,儿童癫痫,神经免疫性疾病展开
  • 孩子白天不咳嗽半夜咳嗽怎么回事

    孩子白天不咳嗽半夜咳嗽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呼吸道感染恢复期、支气管炎或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因素,室内过敏原、床上用品因素等过敏因素,空气干燥、温度变化等环境因素,幼儿期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导致的胃食管反流因素,以及个别孩子的心理因素等。家长需观察孩子一般情况,咳嗽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异常症状要及时就医,同时注意保持室内适宜环境、合理喂养等减少孩子半夜咳嗽发生。 一、呼吸道感染因素 1.上呼吸道感染恢复期:孩子在白天时可能因活动、注意力分散等,对咳嗽的感觉没那么明显,而到了半夜,人体处于相对安静状态,呼吸道分泌物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相对更易被感知,从而出现半夜咳嗽。例如一些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可能会有这样的表现,病毒感染后呼吸道黏膜受损修复需要一定时间,夜间分泌物积聚等情况可能导致半夜咳嗽。 2.支气管炎或肺炎:夜间睡眠时,孩子平躺姿势可能使呼吸道分泌物引流不畅,炎症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咳嗽。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比如幼儿患肺炎时,夜间迷走神经相对兴奋,会加重支气管痉挛等情况,导致半夜咳嗽更明显。细菌、病毒等感染都可能引发支气管炎或肺炎,像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就可能出现此类症状。 二、过敏因素 1.室内过敏原:如果孩子对尘螨、宠物毛发、霉菌等过敏,夜间睡觉时孩子接触室内过敏原的机会相对集中。比如卧室灰尘较多,尘螨滋生,孩子吸入过敏原后,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就会引起半夜咳嗽。尤其是一些过敏体质的孩子,更易因室内过敏原刺激出现这种情况,不同年龄的过敏体质孩子都可能发生,年龄小的孩子可能还伴有揉鼻子、打喷嚏等表现。 2.床上用品因素:若床上用品长时间未清洗,滋生尘螨等过敏原,也会导致孩子半夜接触过敏原而咳嗽。比如冬季孩子穿得厚,出汗后床上用品潮湿,更利于尘螨生长繁殖,增加孩子过敏咳嗽的风险。 三、环境因素 1.空气干燥:夜间空气湿度较低时,孩子呼吸道黏膜会因干燥而受到刺激,引发咳嗽。特别是在冬季使用暖气或空调的房间,空气湿度容易降低。不同年龄的孩子都可能受此影响,年龄小的孩子呼吸道黏膜更娇嫩,空气干燥对其刺激更明显,比如婴儿可能表现为半夜醒来后咳嗽几声。 2.温度变化:夜间温度下降,孩子若被子盖得不合适,受凉后可能引起呼吸道应激反应,出现半夜咳嗽。比如从温暖的室内到较冷的室外玩耍后再入睡,体温调节未及时适应夜间温度变化,就可能导致半夜咳嗽。 四、胃食管反流因素 1.幼儿期特点:对于婴幼儿,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夜间平卧时容易出现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刺激咽喉部引起咳嗽。尤其是在喂食过多或喂食后立即平卧的情况下,更易发生。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逐渐完善,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善,但幼儿期较为常见。 五、其他因素 1.心理因素:个别孩子可能因白天受到惊吓等心理因素影响,夜间睡眠时出现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半夜咳嗽,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不过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心理因素也可能是一个潜在影响因素,需要结合孩子的具体心理状态综合判断。 当孩子出现白天不咳嗽半夜咳嗽情况时,家长要观察孩子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有无发热、咳嗽有无痰等。如果咳嗽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发热、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胸片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期清洁室内环境,减少过敏原接触,合理喂养婴幼儿等,以减少孩子半夜咳嗽的发生。

    2025-10-20 16:03:02
  • 孩子喊屁屁痛是怎么回事

    孩子喊屁屁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肛周局部皮肤问题(如尿布皮炎、肛周湿疹)、肠道寄生虫感染(如蛲虫感染)、肛周局部损伤(如外伤、异物损伤)、肛肠疾病(如肛裂、肛周脓肿)。不同年龄段孩子特点不同,婴儿期多与尿布皮炎、蛲虫感染有关,幼儿期可能出现外伤、肛裂等,学龄前及学龄期肛周疾病增多。孩子持续喊屁屁痛时家长应及时带其就医,就医前注意别让孩子搔抓肛周皮肤并详细向医生描述情况。 一、常见原因及相关情况 (一)肛周局部皮肤问题 1.尿布皮炎: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长期使用尿布且更换不及时的情况。宝宝臀部皮肤长时间受到尿液、粪便的刺激,会出现发红、疼痛,孩子可能会喊屁屁痛。女婴由于尿道短,粪便更容易污染外阴周围皮肤,增加发病风险;男婴则可能因包皮过长等因素,局部清洁不到位引发类似问题。 2.肛周湿疹: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如过敏体质的孩子接触到某些物质(如尿布材质、洗衣液等),肛周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伴有瘙痒、疼痛,孩子会感觉屁屁痛。孩子搔抓后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加重疼痛和感染风险。 (二)肠道寄生虫感染 1.蛲虫感染: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夜间蛲虫会爬出肛门产卵,刺激肛周皮肤,引起肛周瘙痒,孩子会因瘙痒而感觉屁屁痛,尤其在夜间症状可能更明显。家长可在孩子入睡后观察肛周,有时能发现白色细小的蛲虫。 (三)肛周局部损伤 1.外伤:孩子玩耍时可能不小心损伤肛周皮肤,如被锐器划伤、摩擦伤等,会导致屁屁痛,局部可能有伤口、红肿等表现。如果是较大的创伤,还可能伴有出血等情况。 2.异物损伤:孩子将小物件塞入肛门,可能会造成肛周黏膜损伤,引起疼痛,同时可能伴有出血、感染等问题。 (四)肛肠疾病 1.肛裂:多见于便秘的孩子,干结的大便排出时撑裂肛管皮肤,导致肛门疼痛,孩子排便时会喊屁屁痛,有时还会伴有便血,血色鲜红,量不多。孩子因害怕疼痛而不敢排便,进一步加重便秘,形成恶性循环。 2.肛周脓肿:多因细菌感染引起,肛周局部出现红肿、疼痛,孩子会感觉屁屁痛,且红肿部位有触痛,严重时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发生肛周脓肿。 二、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及应对 (一)婴儿期(0-1岁) 婴儿屁屁痛多与尿布皮炎、肠道寄生虫感染(如蛲虫)等有关。家长要注意勤换尿布,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选择柔软舒适的尿布或纸尿裤。对于蛲虫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驱虫药物,同时要注意宝宝的手部卫生,避免再次感染。 (二)幼儿期(1-3岁) 此阶段孩子活动增多,可能出现外伤、肛裂等情况。家长要留意孩子肛周皮肤状况,教育孩子不要将异物塞入肛门。如果孩子出现便秘,要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预防肛裂。 (三)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3岁以上) 这个阶段孩子肛周疾病相对增多,如肛裂、肛周脓肿等。要关注孩子的排便情况,鼓励孩子每天定时排便。如果孩子出现肛周红肿、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医,排查肛周脓肿等疾病。 三、就医建议及注意事项 如果孩子持续喊屁屁痛,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医生一般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可能会检查肛周皮肤、肛门内部等情况,必要时可能会进行粪便检查等。在就医前,家长要注意不要让孩子搔抓肛周皮肤,以免加重损伤和感染。同时,要向医生详细描述孩子屁屁痛的具体情况,如疼痛的时间、程度、是否伴有其他症状等,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

    2025-10-20 16:00:21
  • 女孩肚子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女孩肚子疼的原因多样,消化系统相关有胃肠痉挛(腹部受凉等致胃肠平滑肌痉挛、脐周阵发性痛伴恶心)、消化不良(饮食不规律等致上腹胀痛、食欲减退等)、肠炎(细菌等感染肠道致腹痛、腹泻呕吐等);外科相关有阑尾炎(阑尾管腔堵塞致右下腹固定压痛、恶心呕吐发热等)、肠梗阻(肠粘连等致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青春期女孩妇科相关有痛经(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高致下腹痛伴腰酸乏力等);其他原因有泌尿系统结石(饮水少致结石移动腹痛、向会阴放射伴血尿等)、过敏性紫癜(过敏致腹痛伴皮肤紫癜等),女孩肚子疼时家长要观察情况及时就医,不同原因治疗不同。 一、消化系统相关原因 1.胃肠痉挛 原因:可能由腹部受凉、进食过多生冷食物等引起。例如,女孩在寒冷环境中未注意腹部保暖,或大量食用冰淇淋等寒凉食物后,胃肠道平滑肌会发生痉挛性收缩,导致肚子疼。儿童的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因这些因素诱发胃肠痉挛。 表现:疼痛多为阵发性,疼痛部位以脐周为主,可伴有恶心等症状。 2.消化不良 原因:若女孩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或食用了难以消化的食物,如过多油腻食物等,会引起消化不良。儿童的消化酶分泌相对有限,当摄入食物超出胃肠消化能力时,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导致肚子疼。 表现:常表现为上腹部胀满、疼痛,可伴有食欲减退、嗳气等症状。 3.肠炎 原因:多因细菌、病毒等感染肠道所致。比如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细菌或病毒侵入肠道引发炎症。对于儿童来说,卫生习惯不佳,如饭前不洗手等,容易增加感染肠道病原体的风险。 表现:除了肚子疼外,还可能伴有腹泻、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二、外科相关原因 1.阑尾炎 原因:阑尾管腔堵塞是常见原因,如粪石、异物等堵塞阑尾腔,导致细菌感染引发阑尾炎。女孩患阑尾炎时,疼痛初期多为脐周隐痛,随后逐渐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 表现:右下腹有固定压痛,部分患儿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2.肠梗阻 原因:可能由肠粘连、肠套叠等引起。肠粘连多与既往腹部手术等有关;肠套叠则多见于儿童,是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表现: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儿童肠套叠还可能在腹部摸到腊肠样包块。 三、妇科相关原因(青春期女孩) 1.痛经 原因:青春期女孩月经来潮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导致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缺氧状态而出现痛经。 表现:多在月经来潮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可伴有腰酸、乏力等症状,疼痛程度因人而异。 四、其他原因 1.泌尿系统结石 原因:女孩如果饮水较少,尿液中某些成分浓度过高,可能形成结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结石移动时会引起腹部疼痛。 表现:疼痛多较剧烈,可向会阴部放射,常伴有血尿等症状。 2.过敏性紫癜 原因:可能与感染、食物、药物等过敏有关。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累及胃肠道时可引起肚子疼。 表现:除腹痛外,还可能伴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血尿等症状。 当女孩出现肚子疼时,家长应密切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情况,并及时带女孩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腹部超声、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肚子疼,治疗方法不同,如胃肠痉挛可通过腹部保暖等缓解;阑尾炎多需手术治疗等。同时,要根据女孩的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综合考虑,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保障女孩的健康。

    2025-10-20 15:58:41
  • 流行性腮腺炎是什么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其病原体对外界抵抗力较弱,有典型症状和神经系统、生殖系统、胰腺炎等并发症,通过飞沫传播等途径传播,可通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可通过疫苗接种、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不同人群感染后有不同特点及应对方式。 病原体 腮腺炎病毒属于副黏液病毒科,病毒呈球形,有包膜,核心为单股负链RNA。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一般在紫外线下照射15分钟即可被杀灭,普通的消毒剂如碘伏等也能较快将其灭活,但在4℃时可存活数天,-70℃时能存活数年。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大多起病较急,有发热、头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前驱症状,数小时至1-2天后出现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张口咀嚼及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一般一侧腮腺肿大2-4天后累及对侧,双侧肿大者约占75%。病程约10-14天。 并发症 神经系统并发症:可出现脑膜炎、脑膜脑炎等,多见于儿童患者,一般在腮腺肿大前6天或肿大后2周内出现症状,表现为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 生殖系统并发症:青春期后男性易并发睾丸炎,多为单侧,可出现睾丸肿胀、疼痛,约1/3的病例可发生睾丸萎缩,但很少导致不育;女性易并发卵巢炎,症状较轻,可出现下腹疼痛等。 胰腺炎:多见于成人患者,常发生于腮腺肿大数日后,表现为上腹疼痛、压痛、伴发热、寒战、呕吐等。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即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含有病毒的飞沫,被他人吸入后即可感染。另外,接触被腮腺炎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被传染,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腮腺肿大等典型临床表现可以初步怀疑为流行性腮腺炎。 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检查:检测血清中腮腺炎病毒特异性IgM抗体,若IgM抗体阳性,可确诊为近期感染。 病毒分离:从患者的唾液、脑脊液、尿液等标本中分离出腮腺炎病毒可明确诊断,但病毒分离操作相对复杂,一般在实验室进行。 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MMR)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措施。一般婴儿在12-15个月时接种第一剂,4-6岁时接种第二剂。 隔离传染源:一旦发现患者,应立即进行隔离,隔离期一般为腮腺肿大完全消退后3天左右,但至少隔离2周,以避免病毒传播给他人。 切断传播途径:在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前往,应佩戴口罩。同时,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定期对物品进行消毒等。 不同人群特点及应对 儿童: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人群,由于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后症状可能相对较重,且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家长应密切关注儿童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儿童出现腮腺肿大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隔离和治疗。在幼儿园等集体场所,要加强晨检,及时发现患病儿童并采取相应措施。 青少年: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后,除了按照常规进行治疗外,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促进身体恢复。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酸性食物,以免加重腮腺疼痛。 成人:成人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后,虽然症状相对儿童可能较轻,但也需要引起重视。成人在感染后要注意休息,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保持口腔清洁。如果出现并发症,如睾丸炎、卵巢炎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治疗。

    2025-10-20 15:57:27
  • 2岁多不会说话是什么原因

    2岁多孩子不会说话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生理发育因素包括语言中枢发育延迟和听力问题;环境因素有缺乏语言刺激和多语种环境干扰;疾病因素涉及神经系统疾病(如自闭症谱系障碍、智力障碍)和其他疾病(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染色体异常)。发现孩子2岁多不会说话,应带其到正规医院全面检查明确原因,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干预治疗,家庭要营造丰富语言环境,对特殊患病孩子遵循专业指导给予关爱帮助改善发育情况。 一、生理发育因素 (一)语言中枢发育延迟 2岁多孩子语言中枢发育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孩子可能本身语言中枢发育相对缓慢,一般正常儿童语言中枢在早期逐步构建,但发育延迟的孩子会出现到2岁多还不会说话的情况。通常语言中枢发育与大脑整体发育相关,若孩子大脑神经细胞增殖、迁移等过程出现轻微异常,可能影响语言中枢发育进程。 (二)听力问题 听力是语言发展的重要基础,若孩子存在听力障碍,比如先天性听力损失,会导致其无法正常接收声音信号,进而影响语言的学习和表达。通过听力筛查可发现孩子是否存在听力问题,新生儿普遍会进行听力筛查,但部分迟发性听力损失可能在后续未被及时发现,到2岁多就可能表现为不会说话。 二、环境因素 (一)缺乏语言刺激 家庭环境中如果家长与孩子交流互动较少,比如很少跟孩子进行语言沟通、讲故事、唱歌等,孩子获取语言输入的机会就少,不利于语言发育。例如有些家庭大人忙于自己的事情,很少主动跟孩子用丰富的语言交流,孩子接触到有效语言刺激不足,就可能2岁多还不会说话。 (二)多语种环境干扰 如果孩子同时处于多种语言环境中,比如家庭中同时使用多种方言或双语、多语环境等,如果各种语言之间没有良好整合,可能会干扰孩子语言系统建立顺序,导致语言发育迟缓,出现2岁多不会说话现象。 三、疾病因素 (一)神经系统疾病 1.自闭症谱系障碍:这类孩子常表现出社交障碍等,在语言发展方面往往存在明显问题,2岁多可能不会说话,同时还可能伴有刻板行为,如重复性拍手、摇晃身体等行为。通过专业的自闭症评估量表等可以辅助诊断。 2.智力障碍患有智力障碍的孩子整体发育都会落后,语言发育也不例外,2岁多通常表现为不会说话,同时在认知、运动等方面都可能存在落后于同龄儿童水平现象,可通过智力测试等评估孩子智力水平。 (二)其他疾病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对孩子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如果孩子患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大脑发育,包括语言中枢等,导致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甚至不会说话同时还可能伴有身材矮小等表现,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可明确诊断。 2.染色体异常:如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孩子,除了有特殊面容外,语言发育明显落后,2岁多大多不会说话,同时伴有智力低下等多种表现,可以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 四、应对建议及温馨提示 如果发现2岁多孩子不会说话,首先要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听力检查、智力评估、神经系统检查等,以明确原因。对于有听力问题的孩子及时进行干预,如佩戴助听器等;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等情况则根据具体疾病进行相应专业治疗。家庭中要营造丰富的语言环境,家长多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多给孩子讲故事、唱歌等,促进孩子语言发育。对于特殊人群如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在后续康复等过程中要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给予孩子更多耐心和关爱,帮助孩子最大程度改善语言等方面发育情况。

    2025-10-20 15:56:2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