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小娟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眼科常见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眼科常见病的诊治。展开
  • 近视一年增加多少度

    不同人群近视一年增加度数不同,儿童青少年一般50-100度左右,个体差异大,成年人通常50度以内;遗传、用眼习惯、身体发育影响度数增长;可通过改善用眼习惯、光学矫正、定期检查视力来控制度数增长。 成年人:成年人如果已经度过了近视度数不稳定的阶段,近视度数相对比较稳定,每年增加的度数通常较少,一般在50度以内。但如果本身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患有某些眼部疾病或者长期处于特殊的用眼环境下,也可能出现度数增长。比如长期在光线不好的环境下工作,或者从事需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且用眼习惯不佳的工作等,也可能导致近视度数每年增长10-50度左右。 影响近视度数增长的因素 遗传因素:如果父母双方均为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近视度数大于600度),那么子女患近视的概率会大大增加,而且度数增长往往更快。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基因会影响眼球的结构和发育,使得眼轴更容易变长,从而导致近视度数逐年增长。 用眼习惯 近距离用眼时间: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导致近视度数增长的重要原因。例如,每天连续看书、写作业超过2-3小时,或者长时间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眼睛处于紧张状态,睫状肌持续收缩,容易引起眼疲劳,进而促使近视度数增加。一般建议近距离用眼30-40分钟后,要休息10-15分钟,向远处眺望或者做眼保健操。 用眼环境:光线过强或过弱都会对眼睛造成不良影响。在过强的光线下看书、写字,眼睛容易受到刺激;而在过弱的光线下,为了看清物体,眼睛会更加用力调节,也容易导致眼疲劳和近视度数增长。例如,在昏暗的灯光下看手机,会使眼睛的调节负担加重,长期如此会加速近视度数的增加。 身体发育情况: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身体的快速发育阶段也是近视度数容易增长的时期。在青春期,身体的各项机能包括眼部的发育都比较活跃,眼轴也会随着身体的发育而变长,这时候如果用眼习惯不好,就更容易导致近视度数快速增长。 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措施 改善用眼习惯 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读书写字时,眼睛与书本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背部挺直,胸部离桌沿一拳左右,手臂自然下垂,这样可以减少眼睛的调节负担。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研究发现,充足的户外活动能够有效降低近视的发生和发展风险。因为在户外,眼睛能够接触到自然光线,促使身体分泌多巴胺等物质,有助于抑制眼轴的增长,从而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 光学矫正 佩戴合适的眼镜: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要及时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这样可以帮助清晰视物,减轻眼睛的疲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如果近视度数增长较快,可以考虑佩戴角膜塑形镜,它是一种特殊的隐形眼镜,晚上佩戴,白天可以保持清晰的视力,而且对于控制青少年近视度数增长有一定的效果,但需要在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验配,并定期复查。 定期检查视力:儿童青少年应每3-6个月检查一次视力,成年人也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以便及时发现视力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如果发现近视度数增长较快,要进一步查找原因,并调整相应的防控措施。

    2025-09-28 13:07:06
  • 怎么会感染边缘溃疡性角膜炎

    边缘溃疡性角膜炎的感染相关因素包括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有眼部外伤、眼部手术、眼部慢性炎症;全身因素有免疫功能低下、全身性感染性疾病、营养不良,这些因素分别通过不同方式增加感染边缘溃疡性角膜炎的风险。 眼部外伤:眼部受到机械性外伤、异物伤等,会使眼部组织屏障受损,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容易侵入,从而增加感染边缘溃疡性角膜炎的风险。例如,工作或生活中不慎有异物进入眼睛,未及时正确处理,就可能引发感染相关病变。对于儿童来说,活泼好动,眼部外伤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若发生眼部外伤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更易感染边缘溃疡性角膜炎。 眼部手术:眼部进行手术操作,如角膜移植术等,手术过程中可能导致眼部组织损伤,术后如果护理不当,病原体容易入侵,引发感染,进而可能引发边缘溃疡性角膜炎。不同年龄段人群进行眼部手术,术后感染风险会因自身身体状况、术后护理等因素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儿童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快,但眼部手术护理要求精细,若护理不到位仍易感染。 眼部慢性炎症:眼部存在如睑缘炎等慢性炎症,长期的炎症刺激会使眼部组织处于相对脆弱的状态,局部的免疫防御功能下降,容易招致病原体感染,进而可能引发边缘溃疡性角膜炎。成年患者若本身有睑缘炎等慢性眼部炎症,未积极治疗控制,就增加了感染边缘溃疡性角膜炎的可能性;老年患者由于眼部组织功能衰退,眼部慢性炎症更容易诱发边缘溃疡性角膜炎等病变。 全身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如艾滋病等,或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会导致机体整体免疫功能下降,眼部的免疫防御能力也随之减弱,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感染边缘溃疡性角膜炎。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被破坏,眼部感染边缘溃疡性角膜炎的概率显著高于正常人;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如器官移植术后患者,也需密切关注眼部感染情况,因为免疫功能低下使他们更易感染相关眼部疾病。对于儿童来说,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成人更易因免疫功能低下而感染边缘溃疡性角膜炎,若儿童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更是感染的高危人群。 全身性感染性疾病:身体其他部位发生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等,病原体可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至眼部,从而引发眼部感染,包括边缘溃疡性角膜炎。败血症患者体内的病原体随血流到达眼部,若眼部防御机制无法有效抵御,就可能导致边缘溃疡性角膜炎的发生。不同年龄人群患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后引发边缘溃疡性角膜炎的风险有所不同,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血液循环等方面的调节能力下降,病原体更易在眼部定植引发感染;儿童患全身性感染性疾病时,由于其眼部血管等结构相对稚嫩,感染后更易波及角膜引发边缘溃疡性角膜炎。 营养不良:长期营养不良,尤其是缺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会影响眼部组织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使眼部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边缘溃疡性角膜炎。例如,缺乏维生素B2等,会影响眼部黏膜的健康,增加感染风险。对于儿童来说,若存在营养不良情况,会严重影响其眼部的正常发育和防御功能,更容易感染边缘溃疡性角膜炎;成年患者长期营养不良也会使眼部处于脆弱状态,增加感染几率。

    2025-09-28 13:05:39
  • 眼疲劳会导致视力下降吗

    眼疲劳与视力下降相关,不同人群受影响有差异,儿童青少年易因眼疲劳致近视等,成年人眼疲劳会加速眼部老化等,老年人眼疲劳会加重退行性变化对视力影响,可通过合理用眼时间与方式、改善用眼环境、补充营养来预防眼疲劳以避免视力下降。 一、眼疲劳与视力下降的关联机制 眼疲劳通常是由于长时间用眼,如长时间看电子屏幕、阅读等,导致眼部肌肉紧张、泪液分泌不足等情况。从生理机制来看,长期眼疲劳可能会影响眼部的调节功能。眼睛的晶状体等结构需要不断调节以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眼疲劳时这种调节功能可能会出现紊乱。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近距离用眼导致眼疲劳的人群,其眼睛的调节痉挛发生率会升高,而调节痉挛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视力,使得视物清晰度下降。 二、不同人群眼疲劳对视力下降的影响差异 (一)儿童青少年 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眼轴还在不断变化。如果长期眼疲劳,更容易导致近视的发生或进展。因为儿童青少年的眼部调节能力较强,但长期眼疲劳会使眼轴过度拉长,从而引发近视,导致视力下降。例如,大量调查显示,每天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学习的儿童青少年,眼疲劳发生率高,近视患病率也相对较高。而且儿童青少年若出现眼疲劳,由于其自我保健意识相对较弱,不及时缓解眼疲劳,视力下降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加。 (二)成年人 成年人如果长期从事需要近距离精细用眼的工作,如程序员、文书工作者等,眼疲劳较为常见。长期眼疲劳可能会逐渐引发干眼症等问题,进而影响视力。同时,成年人的眼部结构已经相对稳定,但眼疲劳会加速眼部组织的老化,长期下来也会导致视力慢慢下降。比如,长期每天用眼超过8小时且缺乏适当休息的成年人,其视力下降的速度可能比用眼合理的人群更快。 (三)老年人 老年人眼疲劳可能与眼部的退行性变化有关,如晶状体弹性下降、玻璃体混浊等。眼疲劳会加重这些退行性变化对视力的影响。老年人本身视力可能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眼疲劳会使原本就不佳的视力进一步减退。例如,患有老花眼的老年人,眼疲劳时会更明显地感觉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加重。 三、预防眼疲劳以避免视力下降的措施 (一)合理用眼时间与方式 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应遵循合理用眼原则。比如儿童青少年每天使用电子设备学习的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且每隔20分钟要远眺20英尺(约6米)以外的物体至少20秒;成年人每用眼1-2小时应休息10-15分钟,可以做眼保健操、向远处眺望等;老年人用眼时也应控制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 (二)改善用眼环境 保持良好的用眼环境很重要。室内光线要适宜,既不能过亮也不能过暗。使用电子设备时要调整好屏幕的亮度和对比度,避免强光直射眼睛。例如,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用眼会加重眼疲劳,而光线过亮又会刺激眼睛,都不利于视力保护。 (三)补充营养 适当补充对眼睛有益的营养物质也有助于预防眼疲劳和视力下降。例如,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等,维生素A是视网膜感光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含叶黄素的食物,如玉米、南瓜等,叶黄素对眼睛的黄斑区有保护作用,能够缓解眼疲劳,预防视力下降。

    2025-09-28 13:04:13
  • 儿童角膜曲率高怎么办

    儿童角膜曲率高需了解其基本情况,要观察儿童眼部症状并定期检查,可通过改善用眼习惯(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和注意用眼环境来进行非药物干预,家长要承担责任,关注儿童用眼习惯、定期检查及均衡饮食等以应对儿童角膜曲率高的情况。 一、了解角膜曲率高的基本情况 角膜曲率高是指角膜的弯曲度超出正常范围。正常儿童的角膜曲率有一定的正常范围,一般来说,角膜曲率半径在4.00-4.50mm之间较为常见,对应的角膜曲率值(K值)在40-45D左右。如果儿童角膜曲率高,可能会影响视力,增加近视等屈光不正的发生风险等。 二、观察儿童眼部症状及定期检查 关注视力变化:定期带儿童进行视力检查,密切观察视力是否有下降等异常情况。因为角膜曲率高可能会导致儿童出现视物模糊等视力相关问题。例如,如果发现儿童经常揉眼睛、看东西时凑近等情况,要及时进行视力检查。 眼部检查:除了视力检查外,还需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如验光检查、角膜地形图检查等。角膜地形图检查可以更精确地了解角膜的曲率情况,包括角膜各个点的曲率半径等,有助于医生全面评估儿童角膜的状况。一般建议儿童在发现角膜曲率高后,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这些检查,通常每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改善用眼习惯 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近距离用眼的时间,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玩电脑游戏等。一般建议学龄前儿童每次近距离用眼不超过15分钟,学龄儿童每次近距离用眼不超过30分钟,每天累计近距离用眼时间不宜过长。因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加重眼睛的调节负担,对于角膜曲率高的儿童可能会进一步影响眼部状态。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保证儿童每天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建议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户外活动可以让儿童的眼睛接触自然光线,有助于调节眼部肌肉,对眼部健康有益。研究表明,充足的户外活动能够降低儿童近视等屈光不正的发生风险,对于角膜曲率高的儿童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注意用眼环境:营造良好的用眼环境,室内光线要适宜,避免过强或过暗的光线。阅读和书写时,光线应从左前方照射,避免阴影。同时,要选择合适的桌椅高度,使儿童在读写时保持正确的坐姿,眼睛与书本保持33cm左右的距离,即一尺的距离,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眼部生理状态,减轻角膜曲率高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四、特殊人群(儿童)的温馨提示 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角膜曲率高的情况需要特别关注。家长要承担起监督和引导的责任,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和生活方式。要避免儿童养成不良的用眼习惯,如躺着看书、在晃动的车内看书等。同时,要定期带儿童进行眼部健康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发现儿童有视力下降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不要延误治疗时机。并且,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要注意均衡饮食,保证儿童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如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等的食物,这些营养物质对眼部健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角膜及眼部组织功能。

    2025-09-28 12:58:40
  • 儿童近视的治疗

    儿童近视可通过光学矫正(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药物治疗(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手术治疗(儿童阶段不建议)、视觉训练(双眼视觉训练、户外活动)等方式防控,有近视家族史儿童更需密切关注、控制用眼、定期检查并注意饮食营养。 一、光学矫正 框架眼镜:是最常见的儿童近视矫正方法。通过合理验光确定合适的度数,框架眼镜能帮助儿童清晰视物,缓解视疲劳。对于不同年龄段儿童,需选择合适材质和款式的眼镜,确保佩戴舒适且安全。一般每3-6个月需复查视力,根据眼睛度数变化及时更换眼镜。 角膜接触镜 软镜:分为日抛、周抛等不同类型。相较于框架眼镜,能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影像变形和周边相差较小,对控制近视发展可能有一定作用,但需要严格遵循佩戴和护理规范,如每日清洁、定期更换等,且首次佩戴需由专业医生评估眼部情况,儿童需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才能较好佩戴。 硬镜(RGP):透气性好,对减缓近视度数增长有一定优势,尤其适用于近视进展较快的儿童。佩戴时需注意眼部卫生,定期到医院进行眼部检查,确保眼部健康不受影响。 二、药物治疗 目前用于儿童近视控制的药物主要是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低浓度阿托品可以通过松弛睫状肌,延缓眼轴增长,从而达到控制近视进展的目的。但使用低浓度阿托品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瞳孔散大、畏光等,且不同儿童对药物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使用前需由医生评估儿童眼部及全身情况,权衡利弊后谨慎使用,尤其要避免低龄儿童过早使用。 三、手术治疗 儿童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眼部结构尚未完全稳定,一般不建议过早进行近视手术。18岁以后,若近视度数稳定,可根据眼部情况等评估是否适合进行近视手术,如准分子激光手术等,但儿童阶段不考虑手术矫正近视。 四、视觉训练 双眼视觉训练:通过特定的视觉训练设备和方法,如使用弱视训练仪等,改善儿童的双眼视觉功能,增强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对近视的防控有一定辅助作用。但视觉训练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并且要注意训练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眼部疲劳。 户外活动: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是预防和控制儿童近视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能有效降低近视发生风险和减缓近视进展。因为阳光中的蓝光可以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多巴胺能抑制眼轴的伸长,从而起到防控近视的作用。儿童应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在不同天气条件下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晴天在操场玩耍、阴天在光线充足的室内运动场地活动等。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有近视家族史的儿童,更应密切关注其视力发育情况,从幼儿期开始就定期进行视力检查。这类儿童在生活中要严格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如减少长时间看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的时间,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饮食中应注意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等对眼部有益的营养物质,如胡萝卜、橙子、坚果、绿色蔬菜等,以降低近视发生风险。同时,要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复查视力和眼部情况,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2025-09-28 12:56:5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