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擅长:血管瘤、血管畸形、鲜红斑痣、咖啡斑、太田痣、Kaposi血管内皮瘤,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尖锐湿疣,梅毒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血管瘤、血管畸形、鲜红斑痣、咖啡斑、太田痣、Kaposi血管内皮瘤,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尖锐湿疣,梅毒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脚部真菌感染有什么表现

    脚部真菌感染即足癣,表现多样,有水疱型(好发于足跖及足侧缘,夏季常见,与多汗、透气性差等有关,儿童易患)、鳞屑角化型(表现为皮肤角质增厚、粗糙、脱屑,冬季皲裂,病程长,由水疱型迁延而来,中老年等易患)、浸渍糜烂型(多在趾间,皮肤浸渍发白等,与局部多汗、长时间浸水有关,涉水工作者等易患,女性因穿高跟鞋等发病风险较高),且因多种因素表现有差异,了解表现助早期发现就医。 水疱型:通常好发于足跖及足侧缘,初期为针尖大小的深在水疱,水疱可融合,疱液清亮,周围无红晕。一般来说,这种类型在夏季较为常见,与脚部多汗、透气性差等因素有关,比如长期穿着不透气的运动鞋,导致脚部潮湿,为真菌滋生创造了条件。儿童由于活泼好动,脚部出汗多且鞋子相对不透气,也较易出现水疱型足癣。 鳞屑角化型:主要表现为足底、足缘、足跟部皮肤角质增厚、粗糙、脱屑,鳞屑呈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冬季时容易出现皮肤皲裂。此型病程较长,常由水疱型未及时治疗迁延而来,年龄较大、脚部皮肤本身相对干燥且卫生习惯不佳的人群较易发生,比如一些中老年人群,由于脚部皮肤新陈代谢减缓,加上不注意脚部清洁,容易患上鳞屑角化型足癣。 浸渍糜烂型:多发生在趾间,尤以第3-4和4-5趾间常见。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露出潮红糜烂面,伴有少量渗液。该型与局部多汗、长时间浸水有关,像经常需要长时间涉水工作的人群,或者喜欢泡脚时间过长且擦干不彻底的人,更易出现这种情况,女性相对男性可能因穿高跟鞋等导致局部环境更易潮湿,也有较高的发病风险。 脚部真菌感染的表现因个体差异、感染真菌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有所不同,了解这些表现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及时就医处理。

    2025-07-25 15:53:19
  • 头发稀少,吃什么好,

    头发稀少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饮食调整可能有助于改善头发稀少的情况。建议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铁、锌等营养素的摄入,同时控制糖分和盐分的摄入,保持饮食的多样性,避免过度节食和暴饮暴食,注意饮食的均衡。 头发稀少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压力、营养不良、疾病等。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助于改善头发稀少的饮食建议: 1.增加蛋白质摄入: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因此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对于头发健康非常重要。可以选择鸡肉、鱼、豆类、坚果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2.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头发健康也很重要。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坚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3.注意铁的摄入:缺铁可能导致头发稀疏,因此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豆类、绿叶蔬菜等。 4.增加锌的摄入:锌对于头发健康也很重要,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锌的食物,如海鲜、肉类、豆类等。 5.控制糖分和盐分的摄入:过多的糖和盐可能导致头发问题,因此应该控制糖分和盐分的摄入。 6.增加水分摄入:保持身体水分充足对于头发健康也很重要,可以多喝水或饮用一些富含水分的水果汁。 7.避免过度节食和暴饮暴食:过度节食和暴饮暴食都可能导致营养不良,从而影响头发健康。应该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 8.注意饮食的多样性: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可以确保摄入足够的各种营养素,对于头发健康非常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头发稀少可能是多种疾病的症状之一,如果头发稀少问题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的睡眠、减少压力、避免过度烫染等,也有助于改善头发健康。

    2025-07-25 15:51:04
  • 怎么祛斑不反弹

    祛斑需要综合考虑防晒、皮肤护理、饮食、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可采取医疗美容方法,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要避免诱因,定期检查和治疗。 1.防晒:阳光中的紫外线是导致色斑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使用防晒霜、遮阳伞、戴帽子等,避免在阳光强烈的时候暴露在户外,可以有效减少色斑的产生和加重。 2.皮肤护理: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护肤品,保持皮肤清洁、滋润和健康。定期去角质、使用美白产品等可以帮助减轻色斑。 3.饮食健康:摄入富含维生素C、E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坚果等,有助于抵抗自由基对皮肤的伤害,减少色斑的形成。 4.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充足的睡眠、减少压力、戒烟限酒等,对皮肤健康和祛斑都非常重要。 5.医疗美容方法: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考虑一些医疗美容方法,如激光祛斑、光子嫩肤等,但这些方法需要在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 6.避免诱因:某些因素可能会加重色斑,如荷尔蒙变化、怀孕、口服避孕药等。了解并避免这些诱因,可以减少色斑的出现。 7.定期检查和治疗:如果色斑问题较为严重或持续不愈,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建议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如使用药物、化学剥脱等。 需要注意的是,祛斑的效果因人而异,而且不同的色斑类型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在采取任何祛斑措施之前,最好咨询专业的皮肤科医生,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此外,对于儿童和孕妇,祛斑治疗需要特别谨慎,因为某些方法可能对皮肤和身体有潜在的影响。 总之,祛斑需要综合护理和耐心。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改善色斑问题,并减少反弹的风险。如果有任何疑虑或问题,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是明智的选择。

    2025-07-25 15:48:42
  • 我脚上长了一个肉刺

    脚上长肉刺可能是跖疣、鸡眼、胼胝等,需要及时就医,由医生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冷冻、激光、手术、药物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脚上长了肉刺可能是跖疣、鸡眼、胼胝等,需要及时就医,由医生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以下是一些建议: 1.就医检查: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问诊,以确定肉刺的原因。可能会进行皮肤镜检、病理活检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2.治疗方法:根据肉刺的原因和病情,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跖疣、鸡眼:可以采用冷冻、激光、手术等方法去除疣体。 胼胝: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通过穿合适的鞋子、使用足弓垫等方法缓解症状。 其他原因: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其他治疗方法。 3.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手术后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换药和拆线。 避免刺激:避免长时间行走、站立,避免穿高跟鞋和太紧的鞋子,减少对脚部的刺激。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和病情的恢复情况。 个人卫生:保持脚部清洁,勤洗脚,勤换袜子,避免感染。 注意防护: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毛巾等物品,以防交叉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肉刺的治疗方法和恢复情况因人而异,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如果肉刺持续不愈或出现疼痛、出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复诊。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等,脚上长肉刺可能需要更加谨慎的处理,因为这些人群更容易发生感染和并发症。在这种情况下,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密切关注脚部的变化。

    2025-07-25 15:46:27
  • 腋臭会不传染

    腋臭不会传染,其发生主要与遗传因素和大汗腺分泌异常有关,遗传因素使子女患腋臭概率受父母患病情况影响,大汗腺分泌的汗液经细菌分解产生异味,且是自身生理特征变化导致,不存在病原体传播致他人患腋臭的情况。 一、遗传因素 腋臭具有一定的遗传性。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腋臭,子女患腋臭的概率较高;若父母一方患病,子女患病概率相对低些。这是因为腋臭的发生与大汗腺的结构、功能等遗传相关因素有关,是基因层面的问题,并非由病原体引起,所以不会像传染病那样在人群中传播。例如,有家族腋臭病史的人群,其发生腋臭的风险比无家族史人群明显增高,这是基于遗传学上的基因传递导致大汗腺的分泌功能等出现异常,进而产生特殊气味,而不是通过接触、空气等途径传染他人。 二、大汗腺分泌异常 大汗腺分泌的汗液本身无异味,但经皮肤表面细菌分解后会产生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从而散发出特殊的臭味。大汗腺的分泌情况主要受人体自身内分泌等因素调节,比如青春期后,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大汗腺分泌活跃,腋臭可能更明显,这是自身身体机能变化导致,不存在病原体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的传染过程。不同个体之间大汗腺的结构、分泌功能等是自身的生理特征,不会因为接触等行为就发生病原体的传播致使他人出现腋臭。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儿童,由于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大汗腺等还未完全稳定,一般腋臭相对不突出,但如果有家族遗传背景,也要关注其大汗腺发育情况。而孕妇等特殊生理阶段的人群,内分泌等变化可能影响大汗腺分泌,也需留意,但都不存在传染他人的情况。总之,腋臭是自身生理因素导致,不会传染。

    2025-07-25 15:43:2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