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擅长:血管瘤、血管畸形、鲜红斑痣、咖啡斑、太田痣、Kaposi血管内皮瘤,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尖锐湿疣,梅毒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血管瘤、血管畸形、鲜红斑痣、咖啡斑、太田痣、Kaposi血管内皮瘤,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尖锐湿疣,梅毒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复方酮康唑软膏能治脚气病吗

    复方酮康唑软膏可治足癣,含抗真菌的酮康唑和抗炎的丙酸氯倍他索,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使用需谨慎,用期间要保持足部清洁干燥等。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皮肤薄嫩,药物吸收较快且代谢与成人不同,使用复方酮康唑软膏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以防引起不良反应。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也需慎用,因为药物可能会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对胎儿或婴儿产生影响。老年人使用时也应注意观察皮肤反应,若出现不适需及时就医。在使用复方酮康唑软膏治疗足癣期间,患者应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穿透气性好的鞋袜,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脚盆等生活用品,以防交叉感染。

    2025-09-11 11:21:05
  • 手指上有些白点咋回事

    指甲白点可能由营养不良、真菌感染、外伤、银屑病、扁平苔藓、湿疹等多种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检查并制定治疗方案,同时注意指甲清洁和保护,保持饮食均衡。 1.营养不良:缺乏某些维生素、矿物质或蛋白质可能导致指甲上出现白点。例如,缺铁可能导致指甲出现白点或凹陷。 2.真菌感染:真菌感染(灰指甲)也可能导致指甲出现白点、增厚、变色和变形。 3.外伤:手指受到外伤,如挤压、撞击或磨损,可能导致指甲下的血液积聚,形成白点。 4.银屑病:这是一种慢性皮肤病,可能影响指甲,导致指甲出现凹陷、白点或增厚。 5.扁平苔藓: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导致指甲出现凹陷、白点或条纹。 6.湿疹:湿疹等皮肤病也可能影响指甲周围的皮肤,导致指甲出现异常。 7.其他原因:某些药物、系统性疾病(如甲状腺问题)或遗传因素也可能与指甲白点有关。 如果白点不消失或伴有其他症状,如指甲变色、疼痛、肿胀或甲沟发炎,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可能的实验室检查,以确定白点的具体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指甲白点,以下是一些建议: 1.保持指甲清洁和健康,避免过度修剪或使用刺激性的指甲护理产品。 2.注意手指的保护,避免受伤。 3.均衡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维持指甲的健康。 4.如果有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如湿疹或其他皮肤病,及时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些原因引起的指甲白点,可能需要长期治疗或管理。因此,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非常重要。此外,对于儿童或指甲白点持续存在或加重的情况,尤其需要关注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2025-09-09 12:22:50
  • 一侧乳房痒

    一侧乳房痒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皮肤干燥、过敏、感染、乳腺疾病、激素变化等。可采取保湿、避免过敏原、保持清洁、穿着合适内衣等措施。如瘙痒严重或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1.皮肤干燥:皮肤干燥可能导致瘙痒。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洁乳房,然后涂抹保湿乳液或霜。 2.过敏反应:对洗涤剂、化妆品、内衣材料或某些食物过敏可能引起乳房瘙痒。避免接触可疑的过敏原,穿着宽松、透气的内衣,选择温和的清洁产品。 3.感染:乳房感染,如真菌感染或细菌感染,可能导致瘙痒。有时还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红肿、疼痛或分泌物。如果怀疑感染,应咨询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4.乳腺疾病:某些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乳腺炎或乳腺肿瘤,也可能引起乳房瘙痒。如果瘙痒伴有其他乳腺症状,如肿块、疼痛或乳头溢液,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5.激素变化:在某些生理阶段,如月经周期、怀孕或哺乳期,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导致乳房瘙痒。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瘙痒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咨询医生。 6.其他因素:长期摩擦、过度暴露在阳光下、药物副作用等也可能导致乳房瘙痒。 如果乳房瘙痒严重、持续不缓解、伴有其他症状或你对瘙痒原因有任何疑虑,应咨询医生进行评估和建议。医生可能会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询问病史,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或有乳腺疾病家族史的人,更应该密切关注乳房健康,及时咨询医生的意见。此外,保持良好的乳房护理习惯,如定期清洁、穿着合适的内衣、避免过度刺激乳房等,也有助于预防乳房瘙痒和其他问题的发生。

    2025-09-09 12:19:54
  • 脸部牛皮癣会不会传染

    脸部牛皮癣即脸部银屑病,不会传染,其由遗传和环境因素致免疫介导发病,与传染性疾病不同,脸部银屑病患者日常要避免搔抓、防晒等,应到正规医院遵医嘱规范治疗,儿童患者需谨慎选温和治疗方式并关注心理。 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银屑病的发生是多因素参与的,遗传因素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如果家族中有银屑病患者,个体患病风险会增加。环境因素包括感染(虽然不是直接感染致病,但某些感染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如链球菌感染与点滴状银屑病的关系较为密切)、精神紧张、外伤、手术、妊娠、吸烟、饮酒等。免疫系统异常是关键,体内的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功能紊乱,导致皮肤细胞过度增殖和炎症反应,从而出现脸部红斑、鳞屑等银屑病的典型表现。 与传染性疾病的区别 传染性疾病是由特定病原体引起,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有明确的病原体以及传播途径等特点。而银屑病不具备这些特征,所以脸部银屑病不会像水痘、流感等传染病那样发生传染。 对脸部银屑病患者的建议 对于脸部患有银屑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搔抓脸部皮肤,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外出时注意防晒,可选择物理防晒方式,如佩戴帽子等,减少紫外线对脸部皮肤的刺激。同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3衍生物等)、光疗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儿童脸部银屑病患者,更要谨慎选择治疗方式,优先考虑温和、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避免因疾病产生心理负担。

    2025-09-09 12:18:41
  • 特别怕痒是怎么回事

    怕痒本质是皮肤触觉感受器感知机械刺激经神经传导至中枢产生反应,遗传可致触觉感受器分布敏感,儿童因神经发育不完善更怕痒,长期压力大情绪紧张会放大怕痒,神经系统病或皮肤病等疾病可致异常怕痒需排查。 一、怕痒的生理基础 怕痒本质是皮肤受到机械刺激后通过神经传导引发的反应。皮肤中的触觉感受器(如迈斯纳小体等)感知到刺激后,信号经神经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痒感。正常情况下,这种反应是人体对潜在损伤的一种保护性神经反射,但部分人群因神经敏感度等因素会更易触发强烈的怕痒反应。 二、个体差异因素影响 (一)遗传因素 遗传可能是导致特别怕痒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基因差异会影响触觉感受器的分布与敏感性,若家族中多人表现出较强怕痒特性,可能与遗传相关基因有关,使得个体对皮肤机械刺激的感知更敏锐。 (二)年龄因素 儿童通常比成人更怕痒,这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有关,其神经传导对刺激的反应更为直接和强烈;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系统逐渐成熟稳定,对痒感的敏感度会相对降低。 三、生活方式及情绪影响 生活方式中,长期压力大、情绪紧张等状态可能放大怕痒感受。因为情绪状态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当人体处于紧张情绪时,对皮肤刺激的感知阈值降低,更容易因轻微刺激产生强烈的怕痒反应。 四、疾病相关影响 某些疾病可能导致异常怕痒,例如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等),这类疾病会干扰神经传导过程,使得神经对皮肤刺激的感知异常敏感;此外,某些皮肤病(如湿疹等)导致皮肤状态异常时,也可能引发对痒感的过度反应,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相关疾病因素。

    2025-09-09 12:15:4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