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擅长:血管瘤、血管畸形、鲜红斑痣、咖啡斑、太田痣、Kaposi血管内皮瘤,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尖锐湿疣,梅毒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血管瘤、血管畸形、鲜红斑痣、咖啡斑、太田痣、Kaposi血管内皮瘤,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尖锐湿疣,梅毒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下面又疼又痒怎么办

    下面又疼又痒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皮肤感染、过敏反应、湿疹或皮炎、寄生虫感染等,建议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刺激,注意饮食和休息,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及时咨询医生。 1.皮肤感染:如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可能导致皮肤发红、肿胀、瘙痒和疼痛。可以使用外用抗生素、抗真菌药或抗病毒药物治疗。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咨询医生。 2.过敏反应:对某些物质过敏,如食物、药物、化妆品或环境中的过敏原,可能引起皮肤瘙痒和疼痛。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外用药物。 3.湿疹或皮炎:湿疹和皮炎是常见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可导致皮肤发红、瘙痒、脱屑和疼痛。治疗方法包括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保湿剂和抗炎药物。注意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 4.寄生虫感染:如疥疮、虱子或跳蚤感染,可能引起皮肤瘙痒和疼痛。需要进行适当的清洁和除虫处理,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5.其他原因:皮肤干燥、摩擦、创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皮肤又疼又痒。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处理皮肤问题时,以下是一些建议: 1.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洗澡,避免过度摩擦皮肤。 2.保持皮肤湿润:使用保湿剂,特别是在洗完澡后及时涂抹。 3.避免刺激: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妆品、清洁剂或香料。 4.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增加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5.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减轻压力。 如果下面又疼又痒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肿胀、水疱等,建议及时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皮肤刮片、血液检查等。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搔抓皮肤,以免引起感染或加重症状。

    2025-09-02 16:02:29
  • 紫癜皮下会有血丝吗

    紫癜分为过敏性紫癜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类型且皮下血丝表现有别,儿童皮肤薄患紫癜时皮下血丝样表现更明显需谨慎护理,成人紫癜伴皮下血丝情况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基础病史相关,紫癜发生及皮下血丝表现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紫癜伴皮下血丝提示血管或血小板异常需通过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以采取医疗措施。 一、紫癜的类型与皮下血丝表现 紫癜主要分为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类型,不同类型紫癜皮下血丝表现有所不同。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小血管炎,因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小血管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皮肤表现为双下肢对称分布的紫癜,初起为紫红色瘀点、瘀斑,可逐渐融合,部分患者紫癜处可能伴有细微血丝样表现,这是由于血管通透性增高使红细胞渗出所致。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皮肤出现瘀点、瘀斑,表现为皮下出血点,严重时可形成类似血丝样的出血表现,是血小板减少使血管易破裂出血引发。 二、不同人群紫癜伴皮下血丝的特点 儿童:儿童皮肤较薄,患紫癜时皮下血丝样表现可能更明显,需密切观察皮肤紫癜变化,因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紫癜发生后需更谨慎护理,避免搔抓导致皮肤损伤加重。 成人:各年龄段成人患紫癜出现皮下血丝情况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等人群更易患紫癜,需关注基础病史对紫癜发展及皮下血丝表现的影响。 性别:紫癜发生及皮下血丝表现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男女患病概率主要与自身免疫状态、基础疾病等因素相关。 三、紫癜伴皮下血丝的临床意义 紫癜伴皮下血丝提示血管或血小板存在异常情况,需进一步通过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明确病因。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过敏性紫癜患者可能伴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等炎症指标异常,这些都有助于明确紫癜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从而采取相应医疗措施。

    2025-09-02 16:00:36
  • 屁股上长了一个硬硬的包,也不痛,也不痒是怎么回事

    这种情况可能是皮脂腺囊肿、脂肪瘤、疖肿、表皮样囊肿等,这些良性肿物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也不会恶变。但如果继发感染,可能会出现疼痛、化脓等症状。如果肿物持续不消退或出现异常,建议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这种情况可能是皮脂腺囊肿、脂肪瘤、疖肿、表皮样囊肿等,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皮脂腺囊肿: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这是一种良性皮肤病变,好发于头面部、背部和臀部。囊内为白色凝乳状皮脂腺分泌物。一般无自觉症状。如果继发感染时可有疼痛、化脓。 2.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有脂肪的部位。好发于肩、背、颈、乳房和腹部,其次为四肢近端。主要在皮下,称为浅表脂肪瘤,也可以发生在肌肉之间与深部组织,称为深部脂肪瘤。通常情况下,脂肪瘤不会引起疼痛或瘙痒,也不会恶变。 3.疖肿:是一种化脓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围组织的感染,相邻近的多个毛囊感染、炎症融合形成的叫痈。疖肿可能由细菌感染、外伤、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引起。初起为毛囊性炎症丘疹,后逐渐增大,呈红色硬性结节,有疼痛或压痛。数日后,结节中央组织坏死、软化,出现黄白色小脓栓,破溃后脓液排出,炎症逐渐消退而愈。 4.表皮样囊肿:是一种真皮内含有角质的囊肿,多因外伤或局部慢性炎症引起表皮碎片植入而产生,也可能与先天因素有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年,好发于头皮、颈部及臀、背部。囊肿位于真皮内,囊壁由表皮构成,囊内充满角质。一般无自觉症状,如继发感染时可有疼痛、化脓。 如果这个包没有消退的迹象,或者出现了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9-02 15:54:32
  • 什么时间敷面膜效果最好

    洁面后短时间内敷面膜营养吸收率高,晚间22点至次日凌晨2点皮肤新陈代谢旺盛时敷利于修复吸收营养,运动后先清洁再肌肤状态稳定时敷效果佳,敏感肌避不适状态选无刺激低致敏面膜且敷用时间不宜过长,孕妇需用经严格检测的专用面膜且敷用频率适度。 一、洁面后短时间内 洁面过程会去除皮肤表面的油脂和污垢,此时角质层处于相对湿润且吸水能力较强的状态,一般洁面后30分钟内敷面膜,肌肤对面膜精华液中营养成分的吸收率较高。例如,有研究表明,洁面后即刻敷面膜,皮肤含水量提升效果比间隔数小时后敷面膜更为显著,能更快速地为肌肤补充水分和养分。 二、晚间特定时段 晚间22:00-次日凌晨2:00是皮肤新陈代谢最为旺盛的时段,细胞分裂速度比白天快约8倍。在睡前清洁面部后敷面膜,肌肤能更好地利用这段黄金时间进行修复和吸收面膜中的营养物质,如保湿成分可帮助肌肤锁住水分,美白成分能在夜间代谢活跃期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运动后适当时机 运动时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毛孔处于张开状态,此时敷面膜有利于营养物质渗透进肌肤。但需注意,运动后应先清洁掉汗液等污垢再敷面膜,避免污垢随面膜敷用堵塞毛孔。一般运动结束后30-60分钟,肌肤状态较为稳定时敷面膜效果较佳。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敏感肌人群:避免在皮肤泛红、瘙痒、有炎症等不适状态下敷面膜,若要敷用,应选择专为敏感肌设计的无刺激、低致敏性面膜,且敷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5-20分钟即可,以防加重肌肤敏感。 孕妇人群:需选择经过严格安全检测的孕妇专用面膜,确保面膜成分中无对孕妇和胎儿有害的物质,如避免含有维A酸、重金属等成分的面膜,敷用频率可根据自身肌肤状态适度调整,一般每周1-2次为宜。

    2025-09-02 15:54:06
  • 冻疮有什么表现

    冻疮初期表现为局部皮肤受寒冷刺激现局限性水肿性红斑、边界不清、按压褪色、伴瘙痒灼热且受热加剧,好发于血液循环相对较差部位,儿童因皮肤薄嫩、老人因代谢及循环功能减退为高发人群,若未及时保暖处理进展期会现红斑处形成水疱或大疱、继发感染成脓性、水疱破裂成溃疡伴疼痛影响日常活动,经适当保暖护理恢复期红肿消退、溃疡渐愈,儿童色素沉着多可淡化需防晒,老人恢复慢且冻疮有复发倾向需长期注意保暖防复发。 一、初期表现 冻疮初期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受寒冷刺激后出现局限性水肿性红斑,边界不清,按压时可褪色,松开后恢复红色,常伴有瘙痒、灼热感,尤其在受热后瘙痒感加剧。好发部位为手指、手背、耳廓、鼻尖、足趾、足跟等血液循环相对较差的部位。儿童因皮肤薄嫩、末梢循环发育尚不完善,老年人因机体代谢减慢、血液循环功能减退,均为冻疮高发人群,相较其他人群更易受寒冷影响出现初期冻疮表现。 二、进展期表现 若冻疮未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暖及处理,病情进一步发展则会出现皮肤损害加重情况。红斑处可形成水疱或大疱,疱液多为清澈状,若继发细菌感染则疱液变为脓性。水疱破裂后可形成溃疡,伴有疼痛,影响日常活动,例如手部发生冻疮溃疡时会影响抓握、书写等精细动作,足部发生冻疮溃疡时会影响行走等,此时需格外注意局部清洁,防止感染进一步恶化。 三、恢复期表现 经过适当的保暖及护理后,冻疮逐渐进入恢复期。红肿症状消退,溃疡逐渐愈合,可能遗留色素沉着或出现脱屑现象。儿童皮肤修复能力相对较强,色素沉着多可逐渐淡化,但仍需注意防晒等促进恢复;老年人皮肤修复能力减弱,恢复相对较慢,且冻疮有复发倾向,需长期注意保暖等预防措施以降低复发风险。

    2025-09-02 15:51:4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