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峰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肝炎、脂肪肝、肝癌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肝炎、脂肪肝、肝癌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乙肝大三阳能治愈吗

    乙肝大三阳目前彻底治愈较困难,但规范治疗可控病情,治疗目标是抑制病毒复制等,影响预后的因素有患者自身情况等,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有相应需注意方面,通过规范抗病毒等综合治疗可控制病情,患者需积极配合长期管理。 一、目前的治疗现状 乙肝大三阳是指乙肝五项检查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阳性。从目前医学发展来看,彻底治愈乙肝大三阳还比较困难,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二、治疗的目标及相关情况 治疗目标:主要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抗病毒治疗的作用:目前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手段,有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两类药物。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服用可抑制病毒复制,但一般需要长期用药,不能轻易停药,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弹等不良后果;干扰素治疗有一定疗程,部分患者可能获得临床治愈(表面抗原转阴,伴或不伴e抗原血清学转换,抗HBs转阳,HBVDNA检测不到),不过干扰素治疗有较多禁忌证及不良反应,需要严格评估后使用。 三、影响预后的因素 患者自身情况 年龄:年轻人相对来说免疫系统功能更活跃,在抗病毒治疗等过程中可能有更好的应答,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老年人也可以通过规范治疗控制病情。 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很重要,如合理作息,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影响机体免疫力,不利于病情控制;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合理饮食,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减轻肝脏负担等。 病史:如果已经出现较严重的肝硬化等情况,治疗难度会增大,预后相对较差;而发现病情早,处于乙肝大三阳病毒携带但肝脏炎症较轻阶段时,通过规范治疗病情更容易得到控制。 四、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方面 孕妇:乙肝大三阳孕妇需要在孕期密切监测乙肝病毒载量等指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母婴阻断,以降低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同时自身也要规范治疗,注意休息等。 儿童:儿童乙肝大三阳要谨慎用药,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对其肝肾功能等影响需要特别关注,要在专业医生评估下进行治疗,定期监测肝功能、乙肝病毒指标等。 总之,乙肝大三阳虽然目前难以完全彻底治愈,但通过规范的抗病毒等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患者需要保持积极心态,配合医生进行长期管理。

    2025-10-15 14:08:11
  • 腮腺炎自愈吗

    腮腺炎分多种类型,流行性腮腺炎有一定自愈倾向,多数患儿经适当护理病程约2-3周可自愈,但有出现并发症可能;化脓性腮腺炎一般不能自愈,因细菌感染致局部炎症难自行控制需积极治疗;不同人群患腮腺炎有特殊情况,儿童、成人及有基础疾病患者患腮腺炎时情况各异,均需依具体情况处理。 一、流行性腮腺炎的自愈情况及相关护理 自愈的大致过程: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后,患儿会出现发热、腮腺肿大等症状,在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作用下,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会逐渐减轻,腮腺肿大等症状会慢慢消退。一般来说,若无严重并发症,经过休息、对症护理等,多数患儿可自行康复。例如,患儿体温升高时可通过物理降温等方式缓解不适,保证充足的休息,饮食上选择清淡、易咀嚼的食物等。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对自愈的影响:虽然流行性腮腺炎有自愈可能,但也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等。如果出现并发症,病情会变得复杂,可能需要医疗干预来控制病情,此时就不能单纯依靠自愈,而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如针对脑膜脑炎进行降颅压等治疗。 二、化脓性腮腺炎不能自愈的原因 病因及病情特点:化脓性腮腺炎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导致腮腺局部出现炎症反应,会引起腮腺明显的红、肿、热、痛等症状,而且感染可能会进一步扩散,如果不进行治疗,感染难以自行控制,病情会逐渐加重,所以化脓性腮腺炎一般不能自愈,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进行治疗。 三、不同人群患腮腺炎时的特殊情况 儿童患者:儿童患流行性腮腺炎时,由于儿童自身免疫功能还在发育中,在自愈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腮腺肿大情况以及是否出现并发症等。如果儿童出现高热不退、头痛剧烈、呕吐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因为儿童可能更容易出现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对于化脓性腮腺炎的儿童患者,更要积极治疗,防止感染扩散。 成人患者:成人患腮腺炎时,虽然也有一定的自身免疫能力,但成人患流行性腮腺炎时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可能相对儿童有所不同,如成人患睾丸炎的风险相对较高。成人患化脓性腮腺炎时,病情发展可能相对较快,也需要及时治疗,不能等待自愈。 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果患者本身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患腮腺炎时,无论是流行性还是化脓性,自愈会比较困难,而且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腮腺炎的病情发展和恢复,需要更加积极地进行综合治疗和护理,控制基础疾病的同时处理腮腺炎相关问题。

    2025-10-15 14:08:08
  • 怕冷是不是感染新冠

    怕冷不一定是感染新冠,多种情况可致怕冷,包括环境因素(不同年龄对寒冷耐受不同)、生理因素(女性特殊生理阶段及体质弱的人易怕冷)、疾病因素(普通感冒初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贫血等会致怕冷);新冠感染初期部分感染者会有怕冷表现且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要注意与其他疾病导致的怕冷鉴别,可通过新冠病毒检测明确是否感染新冠。 一、多种情况可致怕冷 环境因素: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人体会因外界温度低而感觉怕冷,这是身体对低温的正常应激反应,通过肌肉颤抖等产热机制来试图维持体温稳定,不同年龄人群对寒冷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和老年人相对更易受寒冷影响,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弱,在寒冷环境中更需注意保暖。 生理因素:女性在月经期间、孕期等特殊生理阶段可能出现怕冷现象。月经期间体内激素变化会影响体温调节;孕期女性基础代谢率升高,但早期可能因激素等因素影响感觉怕冷。另外,体质较弱的人,如长期营养不良、缺乏运动的人,身体产热能力相对较弱,也容易怕冷。 疾病因素:除新冠外,很多疾病也会导致怕冷,如普通感冒初期,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会出现畏寒、怕冷症状,随后可能出现发热、鼻塞、流涕等表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基础代谢率降低,产热减少,会持续怕冷,这类患者不同年龄都可能发病,儿童患病可能影响生长发育,成人患病会出现精力不济、体重增加等多种表现;贫血患者,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组织器官供氧不足,产热也会受到影响,从而感觉怕冷,各年龄段均可发生贫血,不同原因导致的贫血表现有所差异。 二、新冠感染相关怕冷表现 新冠感染初期:部分新冠感染者早期会出现怕冷症状,同时可能伴有发热、乏力、干咳等表现,不过也有一些感染者可能首先表现为怕冷,随后才出现其他症状,不同年龄人群感染新冠后的表现有一定差异,儿童感染后症状相对较轻的较多,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发热、怕冷、乏力等,而老年人感染后更易出现重症情况,怕冷可能伴随高热、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 与其他症状鉴别:要注意与普通感冒、流感等其他疾病导致的怕冷相鉴别。普通感冒一般全身症状相对新冠较轻,发热程度通常也不如部分重症新冠患者;流感除了怕冷、发热外,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往往更明显。如果出现怕冷症状,怀疑新冠感染,可以通过新冠病毒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来明确是否感染。

    2025-10-15 14:07:46
  • 咳嗽咳痰多久考虑肺结核

    咳嗽咳痰持续2-3周及以上需考虑肺结核可能,儿童、有既往结核病史及免疫缺陷病人群更应警惕,需通过痰涂片、胸部X线或CT、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排查,还需与普通细菌性肺炎、支气管炎等其他疾病鉴别。 一、咳嗽咳痰持续时间与肺结核的关联 一般来说,当咳嗽咳痰持续2-3周及以上时,就需要考虑肺结核的可能。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传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后,会在肺部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咳嗽、咳痰等症状。 (一)儿童群体情况 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咳嗽咳痰持续2-3周以上时,相较于成人更应高度警惕肺结核。因为儿童感染肺结核后病情进展可能相对较快,而且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例如,一些儿童可能除了咳嗽咳痰外,还可能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若咳嗽咳痰持续时间达到2-3周,就需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肺结核。 (二)特殊病史人群情况 有既往结核病史的人群,当出现咳嗽咳痰复发且持续2-3周以上时,肺结核复发的可能性较大。另外,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如艾滋病患者)的人群,由于自身免疫力低下,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更容易发病,一旦出现咳嗽咳痰持续2-3周以上,也需高度怀疑肺结核,因为这类人群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病情进展迅速,肺结核的可能性需要重点排查。 二、相关检查及排查要点 当出现咳嗽咳痰持续2-3周以上时,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来排查肺结核。首先是痰涂片抗酸染色找结核分枝杆菌,若多次痰涂片找到结核分枝杆菌,对肺结核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其次是胸部X线或胸部CT检查,胸部CT相较于X线更能清晰地发现肺部病变的部位、范围等情况。例如,肺结核在胸部CT上可能表现为肺部的结节、浸润影、空洞等特征性改变。此外,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也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但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因为PPD试验阳性也可能见于接种卡介苗后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等情况。 三、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咳嗽咳痰持续2-3周以上还可能见于其他疾病,如普通的细菌性肺炎、支气管炎等。普通细菌性肺炎多有起病急、高热等表现,经抗感染治疗后咳嗽咳痰等症状会较快改善;而支气管炎一般咳嗽咳痰症状相对较轻,通过相关检查可与肺结核鉴别。所以,当出现咳嗽咳痰持续2-3周以上时,需要仔细鉴别,不能仅根据症状就诊断为肺结核,要通过全面的检查来明确病因。

    2025-10-15 14:07:08
  • 狂犬疫苗三针法和五针法有什么区别

    狂犬疫苗接种程序有三针法和五针法,三针法第0天1剂,第7、21天各1剂;五针法第0天2剂,第7、21、28天各1剂。三针法部分研究显示抗体产生时间和水平与五针法有差异,五针法抗体更充分持久。一般人群可据疫苗可及性选,免疫低下人群五针法更优,儿童和成人接种均有相应注意事项,三针法成本低但需三次接种,五针法成本高但第0天接种2剂后续次数少更便利。 五针法:第0天接种2剂,第7天、第21天和第28天各接种1剂,总共接种5剂。 抗体产生情况 三针法:部分研究显示三针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较好地诱导机体产生抗体,但抗体产生的时间和水平可能与五针法存在差异。有研究表明三针法第7天抗体阳转率等指标可能相对五针法稍低,但整体仍能达到保护效果。 五针法:五针法由于接种剂次更多,一般认为其抗体产生更充分,抗体水平更高且维持时间相对较长。例如有研究数据显示五针法在接种后抗体水平上升更稳定,保护的持久性可能更好。 适用人群差异及注意事项 一般人群:两种接种程序在大多数一般人群中均可使用,具体选择可能根据疫苗可及性等因素。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五针法可能更具优势,因为其接种剂次多,能更好地刺激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产生足够的抗体,因为免疫功能低下者机体免疫应答相对较弱,五针法多次接种可弥补免疫功能缺陷带来的抗体产生不足问题。 特殊人群如儿童:儿童接种时都要遵循安全原则,五针法虽然剂次多,但对于儿童来说,只要按照规范接种,也是安全的。需要医护人员在接种过程中密切观察儿童反应。对于三针法,同样要确保接种操作正确。在儿童接种后,要关注儿童局部是否有红肿、疼痛以及全身是否有发热等不适反应,若有异常需及时处理。 成人:成人接种时,医生会根据成人的暴露风险等情况综合选择三针法或五针法。比如高风险暴露的成人,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五针法以获得更稳固的免疫保护。 成本及便利性 三针法:相对五针法接种剂次少,从成本角度来说,可能在疫苗费用等方面相对较低。但在接种便利性上,虽然接种次数少,但需要在第0、7、21天分别接种,对于一些工作繁忙的人来说,需要安排三次时间前往接种点。 五针法:接种剂次多,成本相对三针法可能会高一些。但在接种便利性上,第0天接种2剂,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后续接种次数,对于部分人来说,可能更方便安排时间,尤其是对于时间相对紧张但又需要接种狂犬疫苗的人群。

    2025-10-15 14:06:4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