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峰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肝炎、脂肪肝、肝癌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肝炎、脂肪肝、肝癌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怎么自查

    需留意无症状感染者的乏力、嗅觉或味觉减退等非典型表现,关注儿童精神状态差、呼吸急促等情况,重视老年人及基础病史人群基础病相关症状变化,回顾14天内密切接触史和疫情地区旅居史,儿童家长要细致保证生活环境卫生,老年人自查要关注身体机能变化避免过度劳累,基础病史人群严格管理基础病及时就医排查。 一、症状观察维度 1.常规症状留意:无症状感染者虽无发热、咳嗽、咽痛等典型新冠肺炎相关临床症状,但需关注自身是否出现乏力、嗅觉或味觉减退等非典型表现,部分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存在此类轻微异常情况,若发现需提高警惕。 2.儿童特殊关注:儿童由于表达能力和免疫系统特点,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是否有精神状态差、呼吸急促等情况,即便无明显呼吸道症状,也需留意异常表现。 3.老年人及基础病史人群关注:老年人及有基础病史人群感染后症状可能不典型但病情变化快,需留意自身基础病相关症状是否有加重或出现新的异常状况,如原有心血管疾病相关不适是否加重等。 二、接触史询问维度 1.密切接触史回顾:仔细回顾14天内是否有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史,包括共同生活、工作、聚餐等场景的接触情况,若有密切接触需高度重视。 2.疫情地区旅居史询问:了解14天内是否到过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若有旅居史也需提高自查警觉性,因为疫情地区旅居史是感染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群体:家长在自查时要更加细致,除观察儿童自身症状外,需保证儿童生活环境的卫生,如定期通风、接触物品后及时洗手等,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应尽快按防控要求进行核酸检测等排查,因为儿童感染后可能病情进展相对较快需及时干预。 2.老年人群体:老年人自查时要关注自身身体机能变化,若出现乏力等情况要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同时家属应协助做好日常健康监测,因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后更易出现严重后果。 3.基础病史人群:此类人群自查时需严格管理基础病,遵循基础病相关的健康管理要求,如按时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若自查发现异常需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及时就医排查,避免基础病与新冠肺炎感染相互影响导致严重后果。

    2025-10-15 13:31:19
  • 新冠阳性可以洗头吗

    新冠阳性期间可洗头但需做好保暖等防护,因感染后身体虚弱,洗头时及后不注意保暖易引发受凉加重不适,症状重者先休息再考虑洗头,儿童洗头需严控室内温并速干保暖,老年人水温要精准且注重全身保暖,体质虚弱或症状严重者洗头中不适要立即停休并寻求协助。 一、新冠阳性期间可以洗头的基本情况 新冠阳性期间可以洗头,只要做好保暖等防护措施即可。洗头本身不会直接影响新冠病毒的病情发展,但由于感染新冠后身体相对虚弱,洗头过程中及洗头后若不注意保暖,可能会引发受凉等情况,进而可能加重身体不适症状。 二、洗头时的注意事项 1.保暖方面:洗头前确保室内温度适宜,一般建议维持在22~25℃左右,避免因环境温度过低导致着凉。洗头时水温不宜过冷或过热,水温以38~40℃较为合适,洗完头后应迅速用干毛巾擦干头发,有条件的可使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至半干状态(避免完全吹干时温度过高损伤头发,且要保持适当距离防止烫伤),然后尽快穿上保暖的衣物,防止头部及身体受凉。 2.体力状况考量:若感染者症状较重,如出现高热、剧烈乏力等情况,不建议立即洗头,应先以休息为主,待体力稍有恢复且症状相对缓解时再考虑洗头,避免因洗头过程中体力不支引发意外。 三、特殊人群的洗头建议 1.儿童群体:儿童体温调节功能尚不完善,洗头时室内温度需严格控制在26~28℃,洗头后要第一时间用柔软的干毛巾充分擦干头发,并且要快速为儿童穿上厚睡衣等保暖衣物,同时避免让儿童立即处于通风口等低温环境,防止因受凉出现发热加重、咳嗽等症状加重的情况。 2.老年人群体: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洗头时水温要精准把控在38~40℃,洗完头后用毛巾擦干头发的同时,可开启暖风机等设备提升局部环境温度,然后尽快帮助老年人披上厚毛毯等保暖,由于老年人可能存在血液循环相对较慢等情况,更要注重头部及全身的保暖,防止因受凉引发头晕、关节不适等问题影响康复进程。 3.体质虚弱或症状严重者:此类人群除遵循上述基本保暖等要求外,更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反应,若在洗头过程中出现明显头晕、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停止洗头,就地休息,必要时寻求他人协助,以保障自身安全和健康恢复。

    2025-10-15 13:30:58
  • 布病是什么病

    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布鲁氏菌分羊种等菌种羊种致病力强传播途径有接触受感染动物体液分泌物等消化道食用污染乳制品及呼吸道吸入含菌气溶胶等临床表现急性期有发热多汗乏力关节肌肉痛等慢性期有关节肌肉酸痛等后遗症诊断有接触牲畜等病史及血清学检测抗体阳性或细菌培养等依据治疗采用抗生素遵循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原则特殊人群中孕妇需谨慎用药儿童需考虑生理特点老年人需综合基础疾病选药并注意肝肾功能等影响。 一、定义 布病即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二、病原体 布鲁氏菌为革兰阴性短小杆菌,根据菌种分为羊种、牛种、猪种等多个菌种,其中羊种菌致病力较强。 三、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接触受感染动物(如羊、牛、猪等)的体液、分泌物(如乳汁、尿液、精液等)或屠宰、加工受染动物时,病菌可通过皮肤黏膜侵入人体; 2.消化道传播:食用被布鲁氏菌污染的未消毒乳制品、肉类等可经消化道感染; 3.呼吸道传播:含菌的气溶胶可经呼吸道吸入导致感染。 四、临床表现 1.急性期:多有发热(可呈波状热)、多汗、乏力、关节痛(常见于大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等)、肌肉痛等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2.慢性期:由急性期迁延而来,可表现为关节肌肉酸痛、乏力、低热等,还可能出现关节畸形、脊柱炎等后遗症。 五、诊断 1.病史:有接触牲畜或食用可疑乳制品等病史; 2.实验室检查:血清学检测布鲁氏菌抗体阳性是重要依据,如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等;还可通过细菌培养检测病原菌。 六、治疗原则 采用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如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需遵循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的原则。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布病孕妇需谨慎用药,应在医生评估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密切监测母婴状况; 2.儿童:儿童感染布病时,需考虑儿童生理特点,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3.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注意观察药物对肝肾功能等的影响。

    2025-10-15 13:30:33
  • 新冠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接种新冠疫苗后需在现场留观30分钟以及时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局部要保持清洁干燥防感染,需密切观察全身症状包括体温等,建议保持清淡饮食充足休息,老年人要关注自身基础疾病,儿童由监护人留意其精神等情况,孕妇需经专业医生评估后接种且遵后续观察建议。 一、留观事项 接种新冠疫苗后需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这是为了能及时发现如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且罕见的不良反应,以便现场医护人员能第一时间进行救治,无论年龄、健康状况如何,留观环节都不可或缺,儿童由监护人陪同留观同样要严格执行此规定。 二、局部护理要点 接种部位应保持清洁干燥,短时间内不要揉搓接种部位,也不要沾水,防止局部发生感染等情况。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活泼好动,家长需更加留意,避免儿童搔抓接种部位;老年人皮肤相对较薄且愈合能力可能稍差,更要注意局部护理以降低感染风险。 三、全身反应监测 接种后要密切观察自身全身症状,如体温情况,一般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热等轻度全身反应,这多是机体免疫应答的正常表现。若出现高热、持续乏力、头痛剧烈等较严重不适症状,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不同年龄人群对反应的耐受和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更易因不适而哭闹不安,老年人需关注是否有基础疾病因疫苗接种而诱发加重的情况。 四、饮食与休息要求 接种后建议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饮酒等,同时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年轻人若接种后仍进行高强度运动,可能会加重身体的疲劳感,影响机体恢复;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充足休息有助于身体更好地应对疫苗接种后的反应。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需特别关注自身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接种后要更密切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若有基础疾病相关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且要遵循自身基础疾病治疗与疫苗接种的协同管理原则。 2.儿童:由监护人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体温等情况,儿童表达能力有限,监护人要留意儿童是否有异常哭闹、嗜睡等表现,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处理。 3.孕妇:需在专业医生评估后接种,接种后要遵循医生给出的后续观察建议,因为孕妇的特殊生理状态使得疫苗接种后的反应和处理需更为谨慎。

    2025-10-15 13:29:38
  • 抗巨细胞病毒IgG偏高怎么回事

    抗巨细胞病毒IgG偏高提示曾经感染过巨细胞病毒,但不一定意味着当前正在感染,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抗巨细胞病毒IgG偏高可能提示曾经感染过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CMV)是一种疱疹病毒,属于人类疱疹病毒5型。巨细胞病毒感染在人群中非常普遍,大多数人在一生中都曾感染过CMV。 当人体感染CMV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包括IgG和IgM。IgG抗体通常在感染后数周或数月内出现,并可持续数年甚至终身存在。因此,抗巨细胞病毒IgG偏高提示曾经感染过CMV。 然而,抗巨细胞病毒IgG偏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当前正在感染CMV。以下情况也可能导致抗巨细胞病毒IgG偏高: 既往感染:如果曾经有过CMV感染的病史,即使现在已经恢复,抗巨细胞病毒IgG仍可能偏高。 疫苗接种:某些疫苗,如CMV疫苗,会诱导机体产生抗CMVIgG抗体。 其他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恶性肿瘤等也可能导致抗CMVIgG偏高。 如果抗巨细胞病毒IgG偏高,医生可能会进一步进行以下检查,以确定具体情况: 抗巨细胞病毒IgM:如果同时抗巨细胞病毒IgM也偏高,提示近期感染CMV。 病毒载量检测:通过检测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CMV病毒DNA拷贝数,来确定是否存在现症感染。 其他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可能还会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如肝功能、影像学检查等。 如果确诊为CMV感染,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治疗。一般来说,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CMV感染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会在数周至数月内自行恢复。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器官移植接受者、艾滋病患者等,可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此外,如果是在备孕或怀孕期间发现抗巨细胞病毒IgG偏高,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更密切的监测和咨询,以评估对胎儿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抗巨细胞病毒IgG偏高只是一种提示性的检查结果,具体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以及医生的经验判断。如果对检查结果有疑问或担忧,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获得更详细的解释和建议。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2025-10-15 13:29:3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