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峰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肝炎、脂肪肝、肝癌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肝炎、脂肪肝、肝癌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常见症状是什么

    新冠感染者有呼吸系统相关症状如发热(不同人群特点不同)、咳嗽(有干咳或咳痰等)、咽干咽痛(儿童表现可能特殊),全身相关症状有乏力(各年龄段有,儿童表现不同)、肌肉酸痛(全身肌肉可酸痛,儿童表现特殊)、头痛(不同人群表现不同),其他可能症状包括鼻塞流涕、腹泻、嗅觉或味觉减退,儿童感染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和呼吸频率,老年人易发展为重症需格外关注体温呼吸,基础病者要监测基础病病情变化并遵相应治疗方案。 一、呼吸系统相关症状 1.发热:多数感染者会出现体温异常,可表现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或高热(39℃以上),不同人群发热特点有差异,儿童发热可能较急骤,老年人发热程度可能相对不典型但需警惕重症风险; 2.咳嗽:可为干咳或伴有咳痰,咳嗽程度因个体差异不同,儿童感染时咳嗽表现可能相对隐晦; 3.咽干、咽痛:部分感染者会出现咽喉部干燥、疼痛不适,儿童可能因无法准确表达而表现为拒食、哭闹等。 二、全身相关症状 1.乏力:感觉身体疲倦、活动耐力下降,各年龄段感染者均可出现,儿童可能表现为比平时更易困倦、活动减少; 2.肌肉酸痛:全身肌肉包括腰背、四肢等可能出现酸痛感,儿童肌肉酸痛时可能表现为肢体活动受限、不愿被触碰等; 3.头痛:部分感染者会有头部疼痛症状,不同人群头痛程度和表现有所不同。 三、其他可能症状 1.鼻塞、流涕:类似普通感冒的鼻部症状,儿童发生鼻塞时可能出现呼吸不畅、张口呼吸等情况; 2.腹泻:少数感染者会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儿童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腹泻时需警惕脱水等并发症; 3.嗅觉或味觉减退或丧失:部分感染者会出现嗅觉或味觉改变,儿童出现此情况时也需留意其日常进食、对气味的反应等变化。对于特殊人群,儿童感染新冠时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呼吸频率等,老年人感染后因机体功能衰退更易发展为重症,需格外关注体温、呼吸等变化,有基础病史者要密切监测基础病病情变化并遵循相应基础病治疗方案。

    2025-10-15 13:03:13
  • 新冠阳了几天抗原能测出来

    感染新冠后多数人1-5天可通过抗原检测出阳性且2-3天常见,免疫力低下人群检测阳性时间可能延迟,儿童需关注个体差异,不同抗原检测试剂灵敏度及采样操作会影响检测出阳性时间。 一、一般人群抗原检测阳性时间范围 感染新冠病毒后,多数人在感染后的1~5天内可通过抗原检测出阳性结果,其中约2~3天为常见的检测出阳性的时间段。这是因为感染后病毒在体内复制需要一定时间,当病毒载量达到抗原检测试剂可检测的水平时即可被检出,而个体间病毒复制速度存在差异,所以检测出阳性的时间会有一定波动。 二、特殊人群的检测时间特点 (一)免疫力低下人群 如患有严重基础疾病(如恶性肿瘤晚期、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的人群,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的清除能力较弱,病毒在体内复制相对缓慢,可能导致抗原检测出阳性的时间延迟,部分人可能在感染后5天甚至更久才能够检测出阳性。因此这类人群需要更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必要时多次进行抗原检测或结合核酸检测等其他方式辅助判断。 (二)儿童群体 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但一般来说,多数儿童感染后抗原检测阳性时间与普通人群类似,不过仍需关注个体差异。由于儿童可能表达症状相对不典型,若怀疑感染新冠,即使抗原检测未及时阳性,也需结合临床表现等综合判断,并且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注重观察儿童的一般状况,如精神状态、饮食等情况。 三、影响抗原检测阳性时间的其他因素 (一)抗原检测试剂因素 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抗原检测试剂灵敏度有所不同,灵敏度高的试剂可能在病毒载量较低时就能检测出阳性,而灵敏度相对低的试剂可能需要病毒载量达到一定水平才会呈现阳性结果,这也会导致检测出阳性的时间存在差异。 (二)采样操作因素 抗原检测的采样操作是否规范也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测出阳性的时间。例如采样部位不准确、采样量不足等情况,可能导致病毒样本获取不够,从而延迟检测出阳性的时间,所以正确规范的采样对于及时检测出阳性结果很重要。

    2025-10-15 13:02:46
  • 和新冠阳性同一空间感染几率

    空间通风良好时感染几率相对较低而密闭通风差空间感染几率显著升高,短时间接触感染几率低于长时间密切接触,佩戴合格口罩可有效降低感染几率未戴则增加,免疫力较强人群感染几率相对较低,老年人应尽量避免与新冠阳性者处密闭不通风空间需保证通风并缩短接触时长、儿童要避免在密闭空间与新冠阳性者过近接触可戴适合口罩、有基础疾病者需除通风佩戴口罩外减少与新冠阳性者密切接触时间。 一、空间通风状况对感染几率的影响 空间通风良好时,新冠病毒在空气中的浓度会被稀释,同一空间内感染几率相对较低。例如,有良好通风的房间中,病毒传播受到一定限制;而密闭且通风差的空间,如无窗的狭小房间,病毒容易积聚,感染几率显著升高。 二、接触时间长短的影响 短时间接触(如几分钟的偶然碰面)时,感染几率低于长时间密切接触(如数小时共同停留)。长时间密切接触会增加病毒暴露量,从而提高感染风险。 三、口罩佩戴情况的作用 佩戴合格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能有效降低感染几率。口罩可阻挡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佩戴规范时可大幅减少吸入病毒的可能性;未佩戴口罩时,感染几率明显增加。 四、个体免疫状态的差异 免疫力较强的人群(如年轻人且无基础疾病),同一空间内感染几率相对较低; 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特殊人群,在同一空间内感染几率更高,需格外注意防护。 五、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应尽量避免与新冠阳性者处于密闭不通风空间,如需共处,需保证空间持续通风,并缩短接触时长,因其机体免疫力较弱,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相对更高; 儿童:避免在密闭空间与新冠阳性者过近接触,可佩戴适合年龄段的儿童口罩,儿童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感染后需密切关注健康状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有基础疾病者:除做好空间通风、佩戴口罩等防护外,应尽量减少与新冠阳性者的密切接触时间,因其基础疾病可能加重感染后的病情发展。

    2025-10-15 13:02:25
  • 多地开始接种第四针新冠疫苗,主要针对新冠阳康人群。这类人群在康复后6个月可接种,且需间隔第一剂加强针6个月以上。此举旨在增强免疫力,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特别是老年人和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注意事项包括:

    新冠第四针接种对象主要为阳康人群尤其老年人与免疫力较弱者且康复六个月后可接种需与第一剂加强针间隔六月以上目的是增强免疫力降重症死亡风险接种前需评估健康状况有急性病发作期发热等暂缓有过敏史禁种老人要基础病稳定接种后留观免疫力弱人群密切关注异常且仍需做好个人防护。 一、接种对象及时间要求 1.接种对象:主要为新冠阳康人群,尤其涵盖老年人与免疫力较弱者。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降低,接种第四针可增强对新冠病毒抵御力,降低重症风险;免疫力较弱人群如患免疫缺陷病、长期用免疫抑制剂者,自身免疫低,接种能强化免疫防护。 2.时间要求:新冠阳康者康复6个月后可接种,且需与第一剂加强针间隔6个月以上。此时间设定基于人体免疫系统康复及与加强针间隔后,可更好激发免疫应答,达最佳免疫增强效果。 二、接种目的 意在增强免疫力,降低重症与死亡风险。临床研究显示,接种第四针能促使人体产生更有效免疫应答,如激发抗体反应等,助力识别抵御病毒,减少新冠感染后重症及死亡概率,对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可显著降低重症发生率与死亡率。 三、注意事项 1.健康状况评估:接种前需评估健康状况,若处急性疾病发作期、发热等,应暂缓接种,待病情稳定再评估能否接种。因身体急性不适时接种,易加重不适、影响疫苗效果,还会增不良反应风险。 2.过敏史询问:要详细询问过敏史,对新冠疫苗成分过敏者禁种。过敏体质者接种后可能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健康。 3.特殊人群特殊对待 老年人:接种前需保证基础疾病处相对稳定状态,接种后要在现场留观一定时长,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因老年人机体功能退化,对不良反应耐受弱,留观可及时发现处理异常情况。 免疫力较弱人群:接种后需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其自身免疫特殊性致不良反应表现与严重程度或异于常人,若有异常须及时就医。此类人群接种后仍要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因免疫力弱不能仅靠疫苗防护,需多方式降感染风险。

    2025-10-15 13:02:05
  • 高血压能接种新冠疫苗吗

    高血压患者能否接种新冠疫苗需依个体血压控制情况及整体健康状况经医生全面评估决定,血压控制良好无其他严重并发症者通常可接种,血压显著升高处急性发病状态或伴其他严重并发症需谨慎,接种前要确保降压药使用稳定并告知病情用药,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观察不适且继续遵循高血压日常管理要求。 一、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 当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处于平稳状态,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且没有其他严重并发症(如未控制的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等)时,一般可以接种新冠疫苗。依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此类患者接种疫苗通常不会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且能有效获得疫苗的保护效果。 二、血压未控制好的高血压患者 1.血压显著升高情况:若患者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处于高血压危象等急性发病状态时,不建议立即接种新冠疫苗。因为此时机体处于较为不稳定的病理状态,接种疫苗可能无法达到良好的免疫效果,还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需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病情稳定后,再由医生评估是否可以接种。 2.伴有其他严重并发症:若高血压患者同时合并未控制的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其他严重并发症,也需谨慎评估是否接种。这类患者机体整体状况较为复杂,接种疫苗的风险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判断。 三、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 接种前:高血压患者应确保当前的降压药物使用稳定,如实向接种医生告知自己的高血压病情及用药情况,由医生综合评估能否接种。 接种后:需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密切观察自身是否出现头晕、头痛、心慌等不适症状。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同时,要继续遵循高血压的日常管理要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维持血压的稳定。 总之,高血压患者能否接种新冠疫苗需根据个体血压控制情况及整体健康状况,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后决定,以保障接种安全及疫苗效果。

    2025-10-15 13:01:4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