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擅长: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展开
  • 胃镜要多久时间

    胃镜检查时间通常5-10分钟左右,受受检者自身因素(个体差异、胃部病变情况)、检查操作因素(医生操作熟练程度)影响,儿童因配合度差、老年人常伴基础疾病,检查时间会比一般情况稍长,儿童一般10-15分钟,老年人一般10-18分钟。 受检者自身因素 个体差异:如果受检者的胃肠道蠕动较为缓慢,医生在操作时可能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来观察胃部情况,检查时间可能会延长至15分钟甚至更久;反之,若胃肠道蠕动正常,检查时间则相对较短。例如,一些老年人胃肠道功能减退,蠕动相对缓慢,胃镜检查时间可能比年轻人稍长。 胃部病变情况:如果受检者胃部存在较为复杂的病变,如多发溃疡、较大的息肉等,医生需要更细致地观察病变的形态、范围等,这会使检查时间延长。比如发现胃部有多个大小不一的息肉需要逐一观察评估,检查时间就会比单纯检查正常胃部延长。 检查操作因素 医生操作熟练程度: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胃镜时更加熟练、精准,能够快速、顺利地完成检查,所用时间相对较短;而新手医生可能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更多时间来调整胃镜的角度、位置等,从而延长检查时间。 特殊人群胃镜检查时间特点 儿童:儿童进行胃镜检查时,由于配合度相对较差,医生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安抚儿童情绪并确保检查顺利进行,所以检查时间可能会比成人稍长,一般在10-15分钟左右。而且儿童的胃肠道结构与成人有差异,医生操作时需要更加轻柔、谨慎,这也会影响检查时间。例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需要先进行适当的镇静处理,然后再缓慢操作胃镜,整个过程耗时会增加。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在胃镜检查过程中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生命体征,医生操作时也会更加小心谨慎,以避免诱发相关疾病加重。这会导致检查时间有所延长,一般在10-18分钟左右。比如一位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医生在操作时会格外注意对患者心率、血压等的监测,操作速度相对较慢,从而使检查时间延长。

    2025-10-16 11:45:09
  • 大便形状正常,成条状

    大便形状正常且成条状通常是健康的表现,但也可能受到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保持健康的大便需要均衡饮食、充足水分摄入、适度运动和良好的排便习惯。如有异常或担忧,应咨询医生。 大便形状正常且成条状,通常是健康的表现,但也可能受到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关于大便形状正常且成条状的一些信息: 1.健康的大便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大便的颜色:正常的大便颜色通常为黄色、棕色或棕褐色。 大便的形状:成条状,表面光滑,质地柔软。 大便的频率:每个人的排便习惯不同,但通常每天1-3次或每2-3天一次都是正常的。 2.什么因素会影响大便的形状? 饮食:食物的种类和摄入量会影响大便的形状。例如,摄入较多的膳食纤维会使大便更松散,而摄入较少的膳食纤维会使大便更干燥。 水分摄入: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保持大便的柔软和顺畅。 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预防便秘。 健康状况:某些健康问题可能导致大便形状的改变,如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等。 3.如何保持大便的健康?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包括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 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用足够的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适度的运动:定期进行身体活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尽量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排便,避免憋便。 注意心理健康:压力和焦虑可能影响肠道功能,保持心理健康也很重要。 4.如果大便形状异常怎么办? 观察其他症状:如果大便形状异常伴有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其他症状,可能提示存在健康问题。 就医咨询:如果大便形状异常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些人群,如老年人、孕妇、长期服用药物的人等,大便形状的正常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对自己的大便情况有任何疑虑或担忧,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保健提供者的建议。他们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具体的评估和指导。

    2025-10-16 11:44:01
  • 幽门杆菌的症状

    幽门杆菌感染后有消化系统相关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还有其他全身相关症状如食欲减退、乏力,且并非所有感染者都有明显症状,出现疑似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特殊人群就医要告知自身情况。 腹痛:幽门杆菌感染可能引发胃部炎症,导致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等。研究表明,约50%左右的幽门杆菌感染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幽门杆菌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胃酸刺激受损胃黏膜有关。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幽门杆菌感染后腹痛可能相对不典型,而成人腹痛相对更易被感知。 腹胀:患者常自觉腹部胀满不适,进食后可加重。这是因为幽门杆菌感染影响胃的正常蠕动和排空功能,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发酵产气,从而引起腹胀。比如一些老年患者,本身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幽门杆菌感染后更易出现腹胀症状。 恶心、呕吐:幽门杆菌感染导致胃黏膜受损,胃的消化功能紊乱,可引起恶心,严重时出现呕吐。儿童幽门杆菌感染时,呕吐症状可能相对较常见,且可能影响进食和营养摄入。 其他全身相关症状 食欲减退:由于胃部不适,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不想进食或进食量减少。长期食欲减退可能导致体重减轻等问题。不同性别在这方面差异可能不显著,但年龄因素有影响,儿童幽门杆菌感染后食欲减退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要关注。 乏力:部分患者会感觉全身乏力,精神不振。这可能与幽门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状态,机体消耗增加,以及营养吸收不良等因素有关。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相对低下,感染幽门杆菌后乏力症状可能更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幽门杆菌感染者都会出现上述所有症状,有些感染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而是在体检等情况时发现幽门杆菌感染。如果出现疑似幽门杆菌感染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胃镜检查等以明确诊断。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等,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就医需告知医生自身情况,以便选择合适的检查和诊断方式。

    2025-10-16 11:42:27
  • 哪些胃病会引起头晕

    贫血性胃病相关头晕因胃病慢性失血致缺铁性贫血使脑部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各年龄段均有,长期慢性失血及女性等有风险;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病伴头晕与Hp感染致炎症反应、营养吸收障碍及神经内分泌紊乱等有关,各年龄段均可能,生活卫生等差人群风险高;胃性眩晕相关头晕是胃部疾病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通过神经反射影响平衡器官通路引起,有胃部基础疾病人群尤其是急性发作时易出现。 一、贫血性胃病相关头晕 1.机制:某些胃病如胃溃疡、胃肿瘤等可能导致慢性失血,长期慢性失血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当血红蛋白浓度降低,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脑部供血、供氧不足,就会出现头晕症状。例如,胃溃疡患者胃黏膜受损,血管破裂出血,若长期小量失血未被及时发现和纠正,就可能引发缺铁性贫血进而导致头晕。 2.人群特点: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有胃病病史且长期慢性失血的人群风险较高,女性由于生理特点,若存在月经过多等情况,合并胃病时更易出现贫血性头晕。 二、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病伴头晕 1.机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的胃病,如慢性胃炎等,Hp感染可能导致机体产生炎症反应,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还可能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部分患者可能因炎症介质等因素影响神经系统功能,或者因营养吸收障碍导致身体虚弱而出现头晕症状。研究表明,Hp感染患者中部分存在头晕表现与上述机制相关。 2.人群特点:各年龄段均有感染可能,生活卫生条件较差、聚餐频率高的人群感染Hp风险高,感染后患相关胃病伴头晕的风险相对增加。 三、胃性眩晕相关情况 1.机制:胃部疾病引起的胃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通过神经反射影响到内耳等平衡器官相关的神经通路,从而导致眩晕感,表现为头晕症状。例如,胃黏膜受到刺激后,通过内脏-前庭反射,引起前庭功能紊乱,进而出现头晕。 2.人群特点:有胃部基础疾病的人群,尤其是胃部疾病急性发作时,如急性胃炎患者,更易出现这种因胃性眩晕导致的头晕。

    2025-10-16 11:39:56
  • 吃韭菜后胃不舒服怎么办

    吃韭菜后胃不舒服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停止食用韭菜;适当喝温水稀释刺激、促蠕动,但要注意不同人群饮水要求;轻柔顺时针按摩腹部,注意力度等;若症状严重如剧烈腹痛等及时就医;缓解期间饮食清淡易消化,儿童、老年人等各有饮食注意要点。 一、停止食用韭菜 一旦吃韭菜后胃不舒服,应立即停止继续食用韭菜,避免进一步刺激胃部,让胃部先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减少韭菜持续对胃黏膜等的不良影响。 二、适当饮水 可以适量饮用一些温水,温水能够起到一定的稀释作用,缓解韭菜对胃黏膜的局部刺激,同时还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但要注意避免一次性饮用过多,以免加重胃部负担。对于儿童来说,要控制饮水量和饮水速度,防止引起呛咳等情况;对于有基础疾病如心功能不全的人群,饮水过多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需遵循医生建议控制饮水量。 三、轻柔按摩 可以尝试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次按摩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左右。通过轻柔按摩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但要注意力度适中,对于儿童,按摩力度要更轻柔;如果本身有腹部手术史等情况,要避免过度用力按摩,以免引起不适或加重病情。 四、就医评估 如果胃不舒服的症状比较严重,如出现剧烈腹痛、频繁呕吐、黑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可能会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等,以明确胃部的具体状况。对于儿童出现吃韭菜后胃不舒服且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的情况,要高度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对于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胃肠道功能减退等情况,更要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有其他潜在问题。 五、调整饮食 在胃不舒服缓解期间,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稀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让胃部有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儿童的饮食要特别注意营养均衡且易于消化;老年人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的同时减轻胃肠负担。

    2025-10-16 11:36:3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