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
36.4度是低烧吗
36.4度不是低烧,而是正常体温。 36.4度是低烧吗? 36.4度是正常体温,不属于低烧。 一般来说,腋下体温高于37.3度属于发热,37.3~38度为低热,38.1~39度为中度发热,39.1~41度为高热,41度以上为超高热。低热通常是指体温在37.5~38度之间,可能是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原因引起的。 需要注意的是,体温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时间、季节、环境、运动、情绪等,因此单次测量的体温值并不能完全代表身体的真实情况。如果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体温的正常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此外,一些药物也可能影响体温的测量结果。因此,在测量体温时,应注意这些因素,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总之,36.4度不是低烧,而是正常体温。如果对自己的体温或健康状况有任何疑虑,应及时咨询医生的意见。
2025-05-19 15:35:52 -
请问早上起来恶心干呕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办法预防和
每天早上出现干呕、恶心、想吐的情况,可能与消化系统疾病、咽部疾病以及妊娠有关。 一、消化系统疾病: 1.胃肠功能紊乱:这是导致恶心干呕的常见原因之一。其常见表现包括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反酸等。恶心呕吐常常相伴出现,一般先是恶心,然后才呕吐,当然两者也可能单独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遵医嘱服用促胃肠动力的药物,如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能够帮助改善干呕、恶心、想吐的状况。 二、咽部疾病: 1.慢性咽喉炎:常见病症。由于咽喉部黏膜下淋巴滤泡增生隆起明显,且有较多分泌物附着,所以在晨起时会出现刺激性干咳,严重时会伴有恶心、干呕。 2.咽喉反流性疾病:也可能引发类似症状。 三、育龄期女性妊娠:很多怀孕初期的孕妇常常会在早晨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在妊娠期间,孕妇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总之,当出现恶心干呕的情况时,建议最好前往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以便明确原因并采取合适的措施。
2025-05-19 15:35:52 -
368体温正常吗
体温一般在36.8℃左右,会因部位、时间、年龄、性别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差异,也会受剧烈运动等情况影响,如有异常需及时就医,测量体温时要注意正确方法和时间。 口腔温度的正常范围为36.3℃至37.2℃,腋窝温度为36℃至37℃,直肠温度为36.5℃至37.7℃。在一天中,体温也会有一定的波动,一般清晨较低,下午或傍晚较高,但波动范围不超过1℃。 此外,以下情况也可能会影响体温: 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饱食、高温环境等可使体温略微升高; 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过度疲劳、睡眠不足、使用某些药物等可使体温略降低。 如果你的体温持续高于37.3℃或低于35℃,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如发热、寒战、咳嗽、头痛、乏力等,可能是身体出现了问题,建议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测量体温时应注意正确的方法和时间,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体温的正常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有疑虑,可咨询医生。
2025-05-19 15:35:05 -
睡觉被口水呛醒是什么原因
睡觉呛口水可能正常,也可能因脾虚、口疮等原因,要根据病因治疗,还可能有胃气上逆、中焦湿热等原因,需及时就医。 一、正常现象:如果长期睡觉姿势不当,会使唾液分泌过多且无法直接下咽,刺激咽喉导致呛口水。这种情况只需调整睡觉姿势,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二、脾虚:脾虚可能源于不规律饮食、精神因素或先天体质虚弱等。会出现腹胀、饮食减少、内脏下垂、大便溏稀等症状,睡觉时流口水增多从而引起呛口水。可遵医嘱服用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等药物治疗。 三、口疮:多因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大蒜等,导致体内水分丢失过多,出现口腔疼痛、咀嚼功能受限等,进而使口水增多导致睡觉呛口水。应遵从医嘱服用维生素C片、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片等药物治疗。 此外,还有可能是胃气上逆、中焦湿热等原因导致睡觉呛口水,均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睡觉呛口水有多种可能原因,要准确判断并针对性治疗,若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处理。
2025-05-19 15:35:05 -
发烧怎么办怎么降温快
一般而言不存在绝对快速退烧的方法。当出现发烧时,可通过如下方式来处理: 一、物理治疗:当患者体温低于38.5℃时,可优先选择物理治疗的方式。 1.酒精擦拭身体:利用酒精易挥发的特点,能带走体表热量,从而帮助身体散热以实现降温。 2.温水擦浴:通过温水擦拭身体,同样能促进热量散发,有助于降低体温。 二、药物治疗:要是患者体温高于38.5℃,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关药物。 1.布洛芬缓释片:能起到退烧的作用。 2.对乙酰氨基酚片:具有退烧的功效。 3.尼美舒利分散片:可帮助降低体温。 三、加强护理:发烧期间患者还需注意以下方面。 1.自身保暖:防止着凉加重病情。 2.散热工作:避免影响身体正常散热。此外,短时间内多喝些水,这样既有助于身体补水,防止机体脱水,也有利于病情恢复,同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总之,对于发烧的处理,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注意患者的护理和病情变化。
2025-05-19 15: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