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铁梅,女,北京天坛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硕士研究生,长期从事老年病学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专业特长为心血管疾病。从事临床一线工作25年,对心血管疾病及疑难重症积累了较丰富的诊治经验,熟练掌握心血管疾病的检测技术。对老年人多种疾病的综合评价、共病处理及连续管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老年期常见内科疾病和认知障碍的关系、记忆障碍、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及老年期痴呆方面具有较多的临床经验,在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及运动障碍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承担干部保健工作多年,赢得患者的一致好评。展开
个人擅长
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治。展开
  • 大人退烧的最快的方法

    大人退烧可综合物理降温(湿敷、酒精擦拭但有禁忌)、补充水分、调节环境(通风凉爽)及合理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降温,需考虑自身情况,持续不退或伴严重症状及时就医。 一、物理降温 1.湿敷降温:可使用湿毛巾敷额头,每5-10分钟更换一次,利用水的蒸发带走热量从而降温,对于各年龄段大人都适用,通过物理散热原理降低体温。 2.酒精擦拭:用30%-50%的酒精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酒精挥发时会吸收大量热量,达到降温目的,但需注意,对于皮肤敏感者或有破损皮肤者不适用,且酒精擦拭可能会通过皮肤吸收少量,需谨慎操作,尤其要避免擦拭胸部、腹部等敏感区域。对于儿童及孕妇等特殊人群,不建议采用酒精擦拭的物理降温方法。 二、补充水分 1.多喝温开水:发烧时身体会通过出汗等方式散热,容易导致水分丢失,多喝温开水可以补充因发热丢失的水分,防止脱水,同时也有助于通过排尿等方式带走热量,促进体温下降,各年龄段大人都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尤其要鼓励少量多次饮水。 三、环境调节 1.保持室内通风凉爽:将室内温度调节至适宜范围,一般22-25℃左右,同时保持空气流通,良好的通风环境有助于身体散热,让大人感觉舒适,利于体温下降,不同年龄段大人在室内都应维持这样相对舒适的温度和通风条件,但对于老年人、儿童等体质较弱者,要注意避免直接吹风。 四、药物降温(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 1.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成人普通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发热,能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解热镇痛作用,但在使用前需了解自身是否有相关禁忌证等,如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等,使用时要按照药物的一般使用原则,但具体的剂量等服用指导严格禁止涉及。 2.布洛芬: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也可用于成人退烧,同样存在一些禁忌情况,如对布洛芬过敏者禁用等,使用时需遵循其基本的使用要求,但不涉及具体服用剂量等指导。需要注意的是,药物降温应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且不是所有发烧都需要药物降温,要综合考虑体温及身体状况等因素。 总之,大人退烧最快的方法需综合运用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调节环境以及合理选用药物等多种方式,同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以安全、有效地降低体温,缓解不适症状。如果发烧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剧烈头痛、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025-10-20 13:52:57
  • 成人腋下37.5算发烧吗

    成人腋下37.5℃算低热,可能由感染因素(病毒、细菌感染)和非感染因素(环境、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可通过非药物干预(休息补水、物理降温)应对,特殊人群(老年人、孕妇)有不同注意事项,若持续不缓解或伴严重不适需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一、成人腋下37.5℃算发烧 成人腋下体温正常范围一般在36℃-37℃之间,当腋下体温达到37.5℃时,属于低热范围。 二、可能导致成人腋下37.5℃的原因 (一)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例如普通感冒,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除了低热外,常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一般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更易感染。 2.细菌感染:像结核杆菌感染,可引起肺结核,除低热外,还可能有咳嗽、咳痰、咯血、盗汗等症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与患者密切接触可能被感染,且病程较长。 (二)非感染因素 1.环境因素:在高温环境下停留过久,如夏季长时间处于闷热的室外,人体散热困难,可能出现体温短暂升高至37.5℃左右,脱离高温环境后,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 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除低热外,还有关节肿胀、疼痛、畸形等表现,病情容易反复发作,与遗传、免疫紊乱等因素有关。 三、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非药物干预 1.休息与补水: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同时多喝水,补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散热。 2.物理降温:可以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利用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对于年龄较大、一般状况较好的成人适用,但要注意避免擦拭心前区等敏感部位。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对体温变化的调节能力减弱,当出现低热时,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伴随症状,因为老年人可能病情变化较快,如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2.孕妇:孕妇出现低热时要谨慎处理,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首先通过适当休息、物理降温等方式尝试降温,如果体温持续不下降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病情后进行合理处理,医生会权衡孕妇和胎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诊疗方案。 如果成人腋下37.5℃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不适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剧烈头痛等,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结核菌素试验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20 13:52:56
  • 失眠头昏脑胀怎么回事

    失眠头昏脑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睡眠不足或质量差、压力和焦虑、不良生活习惯、环境因素、健康问题、药物副作用、年龄因素等。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均衡饮食等,同时采取减压措施,如放松技巧、冥想等。如果问题持续存在或严重影响生活,应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 1.睡眠不足或质量差:如果您没有获得足够的睡眠时间或睡眠质量不佳,可能会导致头昏脑胀和疲劳感。建议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创建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在晚上使用电子设备,并尽量减少咖啡因和饮料的摄入。 2.压力和焦虑:长期的高压力和焦虑状态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失眠和头昏脑胀。寻找适合自己的减压方法,如运动、冥想、深呼吸或放松技巧,有助于缓解压力和改善睡眠。 3.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能导致失眠和头昏脑胀。例如,过度使用电子设备、长时间久坐、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适度运动,均衡饮食,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4.环境因素:噪音、光线、温度等环境因素可能干扰睡眠。尝试创造一个安静、黑暗、凉爽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5.健康问题:某些健康问题也可能引起失眠和头昏脑胀,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抑郁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如果您经常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6.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或导致头昏脑胀。如果您正在服用药物,请咨询医生是否存在这些副作用,并考虑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7.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质量可能会下降,导致更容易出现失眠和头昏脑胀的问题。老年人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入睡,并可能在夜间更容易醒来。 8.特殊人群: 孕妇:怀孕期间,荷尔蒙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影响睡眠,导致头昏脑胀。建议采取舒适的睡眠姿势,避免仰卧位,并咨询医生关于安全的睡眠建议。 儿童:儿童的睡眠需求和问题可能与成人不同。确保他们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并避免在晚上使用电子设备。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更容易出现睡眠问题和头昏脑胀。保持适度的身体活动、规律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改善睡眠很重要。 如果您长期遭受失眠和头昏脑胀的困扰,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睡眠专家。他们可以进行详细的评估,确定具体原因,并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建议。此外,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是预防和改善睡眠问题的重要因素。

    2025-10-20 13:52:31
  • 肌酸激酶偏高的原因和危害

    肌酸激酶偏高原因有生理性的剧烈运动后、肌肉损伤、过度劳累及病理性的心血管疾病、肌肉疾病、内分泌疾病,其危害包括生理性偏高可能掩盖病理因素,病理性偏高会对心血管、肌肉、内分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儿童需排除病理原因,老年人出现病理性偏高要警惕心血管疾病需及时就医排查。 一、肌酸激酶偏高的原因 (一)生理性因素 1.剧烈运动后:长时间高强度运动或剧烈体力活动会使肌肉细胞受损,肌酸激酶(CK)释放入血,通常休息后可逐渐恢复,此类升高多为暂时性。例如,专业运动员进行大强度训练后,肌酸激酶可能短时间内明显偏高。 2.肌肉损伤:外伤、肌肉注射等造成局部肌肉损伤时,肌肉细胞破裂,肌酸激酶释放增加,进而导致血液中肌酸激酶水平升高。 3.过度劳累:长期过度劳累使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可引起肌酸激酶短暂升高,适当休息后一般可缓解。 (二)病理性因素 1.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坏死,肌酸激酶尤其是CK-MB同工酶显著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之一;心肌炎患者心肌受损,也可出现肌酸激酶升高。 2.肌肉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肌肉病变会破坏肌肉细胞,使肌酸激酶释放增加,导致血液中肌酸激酶水平异常增高。 3.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可能出现肌酸激酶水平异常,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肌酸激酶多可逐渐趋于正常。 二、肌酸激酶偏高的危害 (一)生理性偏高的潜在影响 一般去除诱因后危害较小,但若未重视可能掩盖潜在病理性因素,延误对其他疾病的及时诊断与治疗。 (二)病理性偏高的危害 1.心血管系统:急性心肌梗死若不及时处理,会严重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功能不全等,甚至危及生命;心肌炎患者若病情进展,可影响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引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2.肌肉系统:肌肉疾病导致的肌酸激酶偏高若持续存在,会引起肌肉进行性无力、萎缩,影响运动功能,严重时可致生活不能自理。 3.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疾病导致的肌酸激酶偏高若未得到有效治疗,会影响内分泌代谢平衡,引发一系列相关并发症,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进一步导致代谢率降低、黏液性水肿等。 (三)特殊人群影响 儿童:儿童剧烈运动导致的肌酸激酶偏高一般为暂时现象,但需排除先天性肌肉疾病等病理性原因,若持续异常需进一步排查。 老年人:老年人出现病理性肌酸激酶偏高时,更需警惕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等,应及时就医排查,避免延误治疗。

    2025-10-20 13:52:08
  • 阴性和阳性是什么意思

    “阴性”和“阳性”是医学中用于描述检测结果或医学指标状态的术语,分别表示不存在、未发现或低于特定阈值,以及存在、发现或高于特定阈值。阴性结果通常排除某些疾病的可能性,阳性结果需要进一步评估和确认。在解读医学检查结果时,应结合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综合判断。 1.定义: 阴性:表示检测结果为不存在、未发现或低于特定的阈值。在医学检查中,阴性结果通常意味着没有检测到目标物质、疾病或异常。 阳性:表示检测结果为存在、发现或高于特定的阈值。阳性结果通常提示存在某种疾病、病原体或异常情况。 2.举例: 医学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如果检查结果为阴性,可能表示没有特定的疾病或异常。例如,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表示没有感染乙肝病毒。如果检查结果为阳性,可能表示存在某种疾病或异常。例如,HIV抗体阳性可能提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诊断测试:某些诊断测试会产生阳性或阴性的结果。例如,怀孕测试阳性表示可能怀孕了,而过敏原测试阳性可能表示对某种过敏原过敏。 3.意义: 阴性结果:阴性结果并不一定意味着完全健康,因为某些疾病可能处于早期阶段或症状不明显,此时检测可能为阴性。此外,阴性结果也可以排除某些疾病的可能性,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阳性结果:阳性结果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和确认。如果是疑似疾病的阳性结果,可能需要进行其他检查或咨询医生以确定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阳性结果也可能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隔离、治疗或进一步的监测。 需要注意的是,“阴性”和“阳性”的具体含义和解释会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和医学背景而有所差异。在解读医学检查结果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并结合个人的症状、病史和其他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对于一般人群,无论检测结果是阴性还是阳性,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很重要,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减少压力等。如果对自己的健康有任何疑虑或担忧,应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的意见。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或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在进行医学检查和诊断时需要特别关注。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检查和治疗方案,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总之,“阴性”和“阳性”是医学中常用的术语,用于描述检测结果的状态。了解它们的含义和意义对于正确理解医学检查结果和采取适当的措施非常重要。如果对具体的检测结果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获得准确的解释和建议。

    2025-10-20 13:51:5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