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铁梅,女,北京天坛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硕士研究生,长期从事老年病学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专业特长为心血管疾病。从事临床一线工作25年,对心血管疾病及疑难重症积累了较丰富的诊治经验,熟练掌握心血管疾病的检测技术。对老年人多种疾病的综合评价、共病处理及连续管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老年期常见内科疾病和认知障碍的关系、记忆障碍、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及老年期痴呆方面具有较多的临床经验,在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及运动障碍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承担干部保健工作多年,赢得患者的一致好评。展开
个人擅长
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治。展开
  • 发热怎么办怎么降温啊

    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温水擦浴、用退热贴、降低环境温度)、补充水分(多喝温水、饮用淡盐水),儿童、成人有不同及时就医情况,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发热有相应注意事项,需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合适措施应对发热问题。 一、物理降温方法 1.温水擦浴: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用32~34℃的温水浸湿毛巾,拧干后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肘窝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拭10~15分钟,可借助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目的。对于儿童,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着凉。 原理:通过水分蒸发散热,体表温度降低后,体内热量会向体表传导,从而实现降温。 2.使用退热贴:适合各年龄段,尤其是儿童。将退热贴贴在额头等部位,其内部的高分子凝胶物质能通过水分汽化带走热量,持续发挥降温作用。 原理:利用凝胶中水分的汽化吸热来降低局部温度,进而帮助身体散热。 3.降低环境温度:对于各年龄段人群,可通过开空调等方式将室内温度调节至22~26℃左右,保持空气流通,让身体更易散热。但要注意避免直接吹冷风对着患者,尤其是儿童,防止感冒加重病情。 原理:适宜的环境温度能减少身体散热的阻力,有助于体温下降。 二、补充水分 1.多喝温水:各年龄段都应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发热时身体通过出汗等方式散热会丢失大量水分,多喝水可预防脱水,同时也有助于通过排尿带走部分热量。儿童要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喝太多引起呕吐等不适。 原理:水分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补充水分能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促进散热相关的代谢过程。 2.饮用淡盐水:适用于发热时间较长、出汗较多的人群,尤其是成人。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可以补充因出汗丢失的钠等电解质,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但儿童一般不建议常规饮用淡盐水,除非有医生特别指导,因为儿童的电解质调节能力与成人不同。 原理:维持体内钠等电解质平衡,保证细胞的正常功能,对于发热导致的电解质丢失有补充作用。 三、及时就医的情况 1.儿童:如果儿童发热体温超过38.5℃持续不退,或伴有精神萎靡、嗜睡、抽搐、呼吸急促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因为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病情变化较快,一些潜在的严重疾病可能在儿童身上表现得较为隐匿。 2.成人:成人发热如果体温超过39℃,或发热持续3天以上不退,或伴有剧烈头痛、胸痛、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这些症状可能提示存在严重的感染或其他器质性疾病。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发热时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精神状态等。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对发热的耐受能力较差,且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所以一旦发热,应及时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并尽快就医明确发热原因,避免延误病情。 2.孕妇:孕妇发热需要谨慎处理。一般先尝试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如果体温较高或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因为孕妇的特殊生理状态,某些药物的使用受限,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3.儿童:儿童发热时物理降温是首选,避免使用成人的降温方法或随意使用药物。如使用药物降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与成人不同。同时要注意观察儿童发热过程中的精神、饮食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025-10-20 15:41:31
  • 为什么一发烧就浑身疼

    发烧时浑身疼的机制是免疫系统激活产生炎症介质使神经末梢敏感及肌肉代谢改变致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不同年龄人群有差异,相关疾病包括感染性的病毒性感冒、细菌性感染和非感染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还可通过休息、物理降温、调整体位等非药物措施缓解,持续高烧或症状严重不缓解需及时就医。 一、发烧时浑身疼的机制 当人体发烧时,身体免疫系统被激活,会产生一些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E2等。前列腺素E2能作用于神经末梢,使其对疼痛更加敏感,同时还会引起肌肉的代谢改变,导致肌肉中乳酸等代谢产物堆积,进而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疼痛,这是发烧时浑身疼的主要生理机制。 (一)不同年龄人群的差异 儿童: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相对不完善,但同样会因为发烧时炎症介质的产生而出现浑身疼的情况。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发烧时更容易引发全身的应激反应,导致肌肉等组织的代谢变化,从而产生疼痛。而且儿童表达疼痛的方式可能不如成人明确,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活动情况等。 成年人:成年人的身体机能相对稳定,但在发烧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肌肉代谢的改变也会导致浑身疼,不过成年人能够相对更清晰地表述疼痛的部位和程度等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发烧时浑身疼可能会加重其基础疾病的症状。老年人的身体代谢较慢,炎症介质的清除可能相对缓慢,肌肉对疼痛的敏感性可能因为衰老等因素而有所不同,而且老年人对于疼痛的耐受和反应可能与其他年龄段有所差异。 二、与发烧浑身疼相关的疾病因素 (一)感染性疾病 病毒性感冒:由病毒感染引起,如流感病毒等。病毒感染人体后,会激发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导致发烧,同时伴随浑身疼等症状。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烧浑身疼通常较为明显,患者还可能伴有咳嗽、流涕等症状。 细菌性感染:像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细菌感染人体后,引发身体的炎症反应,导致发烧,炎症介质的释放会引起浑身疼,患者还可能出现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 (二)非感染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类风湿关节炎,在病情活动期可能会出现发烧伴随浑身疼的情况。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发烧和全身多部位的疼痛等症状。 三、缓解发烧浑身疼的非药物措施 (一)休息 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群,发烧浑身疼时都需要充足的休息。休息可以减少身体的能量消耗,有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儿童需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成年人也应避免过度劳累,尽量卧床休息;老年人休息时要注意体位舒适,防止发生意外。 (二)物理降温 对于发烧的情况,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来辅助缓解浑身疼。例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的蒸发带走热量,降低体温,从而可能减轻因为体温过高引起的浑身疼。儿童进行物理降温时要注意水温适宜,避免过冷刺激;老年人皮肤相对较薄,擦拭时力度要轻柔。 (三)调整体位 适当调整体位可以缓解浑身疼的不适。比如在床上可以选择半卧位等舒适的体位,减轻肌肉的紧张度;对于儿童,可以轻轻地帮助其变换舒适的姿势,减少因为发烧导致肌肉酸痛带来的不适。 当出现发烧浑身疼的情况时,首先要明确发烧的原因,如果是持续高烧或浑身疼症状严重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2025-10-20 15:41:16
  • 自己发烧了怎么办

    自己发烧时要进行自我评估与监测,包括测量体温和观察伴随症状;采取一般处理措施,如保证休息、补充水分;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使用退热贴;当出现儿童体温超38.5℃等特殊情况或成人超39℃等特殊情况时要及时就医。 一、自我评估与监测 1.测量体温:使用体温计准确测量体温,常用的有腋下测温、口腔测温、电子体温计等。正常体温范围因测量部位有所不同,腋下体温一般在36℃-37℃,口腔体温稍高,在36.3℃-37.2℃。通过测量体温可以了解发热的程度,一般分为低热(37.3℃-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不同年龄人群正常体温范围略有差异,儿童的基础体温可能相对略高。 2.观察伴随症状:留意是否有咳嗽、咳痰、咽痛、鼻塞、流涕、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伴随症状。例如,流感引起的发热常伴有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普通感冒多有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肺炎导致的发热可能伴有咳嗽、咳痰,严重时可能有呼吸困难等表现。不同年龄的人群伴随症状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发热时可能更容易出现惊厥等特殊表现,需要特别关注。 二、一般处理措施 1.休息与环境:保证充足的休息,休息环境要安静、舒适,温度适宜,一般保持在22℃-24℃左右,湿度在50%-60%为宜。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有利于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来对抗感染等引起发热的原因。对于儿童来说,提供一个安静、温暖且通风良好的休息环境非常重要,避免过度吵闹影响休息。 2.补充水分:发热会使身体丢失较多水分,要多喝水,每日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一般成人每天至少1500-2000ml。多喝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散热,防止脱水。儿童发热时更要注意补充水分,因为儿童对脱水的耐受性较差,可少量多次饮水。 三、物理降温方法 1.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擦拭身体,主要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拭时间10-15分钟左右。通过温水擦浴可以利用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但要注意,对于新生儿和小婴儿不建议使用温水擦浴,因为他们的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温水擦浴可能会引起体温过度下降等不良情况。 2.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额头等部位,退热贴中的成分可以通过水分蒸发及凝胶中物质的扩散来带走热量,起到辅助降温的作用。退热贴使用方便,对于各年龄人群都可以使用,但如果皮肤有破损等情况则不宜使用。 四、及时就医的情况 1.儿童特殊情况:如果儿童发热体温超过38.5℃,或者发热持续时间超过3天,以及出现精神萎靡、哭闹不止、抽搐、呼吸急促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因为儿童的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要及时得到专业的医疗评估和处理。 2.成人特殊情况:成人发热如果体温超过39℃,或者发热伴有胸痛、呼吸困难、严重头痛、意识障碍等情况时,也应尽快就医。这些情况可能提示存在较为严重的疾病,如肺炎、脑膜炎等,需要及时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 总之,自己发烧时首先要进行自我评估和监测,采取一般处理措施和物理降温方法来缓解症状,同时密切关注自身或他人(尤其是儿童)的情况,当出现需要及时就医的特殊情况时,要尽快寻求医疗帮助。

    2025-10-20 15:41:15
  • 晚上喝了茶睡不着怎么办

    茶中成分可因阻断腺苷受体致大脑兴奋难入睡,不同人群敏感程度有别,可通过调整环境与行为(如放松身心、温水泡脚)、饮食调节(如喝温牛奶、吃香蕉)缓解,儿童、老年人、有睡眠障碍病史人群各有特别注意事项,儿童要避免接触含咖啡因的东西并保证睡眠环境,老年人泡脚水温要注意且无效时及时就医,有睡眠障碍病史人群要坚持调整并及时就医。 一、了解茶中成分影响睡眠的机制 茶叶中含有咖啡因等成分,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它会阻断腺苷受体,而腺苷有促进睡眠的作用,从而导致大脑处于兴奋状态,难以入睡。不同人群对咖啡因的敏感程度不同,比如一些本身睡眠质量较差、有睡眠障碍病史的人群可能更容易受其影响,年轻人相对可能对咖啡因的耐受度稍高,但长期大量饮茶后也会出现睡眠问题。 二、非药物缓解方法 (一)调整环境与行为 1.放松身心 可以尝试深呼吸,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然后缓缓地呼气,重复几次,每次深呼吸都专注于呼吸的节奏,帮助放松身体和大脑。对于儿童来说,家长可以引导其进行简单的呼吸放松练习,比如数呼吸次数,从1数到5再慢慢呼出,重复几次,有助于缓解因茶中成分引起的神经兴奋。 进行冥想,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专注于当下的感觉,排除杂念。对于成年人,每天坚持10-15分钟的冥想可能会有帮助;儿童可以在家长陪伴下,进行简单的专注于某个物品或场景的冥想引导。 2.温水泡脚 用38-42℃的温水泡脚,每次泡脚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温水泡脚可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缓解身体的紧张感,从而帮助放松,利于入睡。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以尝试,但儿童泡脚时要注意水温不能过高,避免烫伤,并且家长要在旁边监护。 (二)饮食调节 1.喝温牛奶 温牛奶中含有色氨酸等成分,色氨酸可以转化为5-羟色胺,5-羟色胺有调节睡眠的作用。可以在晚上适量饮用温牛奶,但要注意儿童不宜过量饮用牛奶,避免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一般建议儿童饮用100-150毫升左右,成年人可以饮用200毫升左右。 2.吃香蕉等食物 香蕉中含有镁元素等,镁元素具有放松肌肉的作用。可以吃1-2根香蕉,对于儿童来说,要注意适量,避免一次食用过多导致肠胃不适。 三、特殊人群的特别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咖啡因等物质更为敏感。如果儿童晚上喝了茶睡不着,除了上述非药物方法外,要避免让儿童再接触含有咖啡因的饮品和食物,如咖啡、巧克力等。同时,要保证儿童的睡眠环境安静、舒适,睡前不要进行过于兴奋的活动。 (二)老年人 老年人可能本身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在采取非药物缓解方法时,要注意泡脚水温不能过高,避免引起血管过度扩张等问题。如果老年人长期存在睡眠问题,在尝试上述方法无效后,应及时就医,而不是自行长期依赖非药物方法,同时要告知医生晚上饮茶的情况,以便医生综合评估制定合适的方案。 (三)有睡眠障碍病史人群 这类人群更要注意避免晚上饮茶等可能影响睡眠的行为。在采取非药物缓解方法时,要更加注重坚持和长期调整,比如每天固定时间进行放松练习等。如果通过非药物方法长时间无法改善睡眠状况,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避免睡眠问题进一步加重影响身体健康。

    2025-10-20 15:41:01
  • 发烧生病吃什么饭好

    发烧生病时可选择清淡易消化主食类如米粥、面条,富含维生素蔬菜类如菠菜、西兰花,优质蛋白质类如鸡蛋羹、瘦肉粥(选易吸收瘦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儿童忌油腻辛辣等刺激,老人选软烂易消化且保证营养不过量,同时要保证充足水分摄入。 一、清淡易消化的主食类 1.米粥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发烧生病者均可,尤其适合胃肠功能相对较弱者。 原因及优势:大米富含碳水化合物,能为身体提供能量。煮粥后质地软烂,容易消化吸收,不会给胃肠道带来过重负担。例如,研究表明,米粥中的碳水化合物可快速被人体分解利用,为机体补充能量以应对发烧时消耗增加的情况。 2.面条 适用人群:不同年龄层,特别是儿童和成人。 原因及优势:面条属于面食,易于消化。可以煮成清汤面,减少油脂和刺激性调料的添加。清汤面中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能量,且汤类还能补充发烧时因出汗丢失的水分和部分电解质。 二、富含维生素的蔬菜类 1.菠菜 适用人群:大多数发烧生病者,包括不同年龄段。 原因及优势:菠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多种维生素。维生素C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例如,有研究发现,适当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有助于促进身体恢复。菠菜可以清炒或煮汤,清炒时尽量少用油,煮汤时也以清淡为主。 2.西兰花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发烧者。 原因及优势:西兰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维生素C等。维生素K对维持正常的凝血功能有一定帮助,而维生素C能增强免疫力。西兰花可以采用蒸煮的方式烹饪,这样能最大程度保留其营养成分,例如蒸煮后的西兰花质地较软,便于咀嚼和消化,适合发烧生病时食用。 三、优质蛋白质类 1.鸡蛋羹 适用人群:年龄较大、胃肠功能较好的发烧者。 原因及优势: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鸡蛋羹质地柔软,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对于幼儿等特殊人群,需注意适量食用,且如果发烧伴有严重胃肠道不适时需谨慎。例如,鸡蛋中的蛋白质是完全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最接近,能为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提供重要物质基础。 2.瘦肉粥(瘦肉选用鸡肉、鱼肉等相对更易吸收的) 适用人群:年龄稍大且胃肠功能尚可的发烧者。 原因及优势:鸡肉、鱼肉等瘦肉富含蛋白质,且相对猪肉等红肉更易消化。将瘦肉煮成粥,既能补充蛋白质,又能通过粥的形式易于消化。例如,鱼肉中的蛋白质分子较小,更利于人体吸收利用,在发烧时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来对抗疾病。 四、注意事项 1.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发烧生病时,饮食需更加注重易消化和营养均衡。例如,对于婴儿,若母乳喂养,继续母乳喂养即可,同时可适当喂些温开水;较大儿童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等。因为儿童胃肠功能相对较弱,过于刺激性食物可能加重胃肠道负担。 老年人:老年人发烧生病时,要考虑其消化功能可能减退的情况。饮食应更偏向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如将蔬菜进一步切碎煮烂,肉类选择更易咀嚼和消化的部位。同时,要注意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以维持机体正常功能,但需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加重胃肠负担。 2.整体原则:无论何种人群,发烧生病时都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除了上述食物中的水分,还可适当多喝温开水、淡盐水等,以补充因发烧出汗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维持身体内环境稳定。

    2025-10-20 15:40:4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