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铁梅,女,北京天坛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硕士研究生,长期从事老年病学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专业特长为心血管疾病。从事临床一线工作25年,对心血管疾病及疑难重症积累了较丰富的诊治经验,熟练掌握心血管疾病的检测技术。对老年人多种疾病的综合评价、共病处理及连续管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老年期常见内科疾病和认知障碍的关系、记忆障碍、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及老年期痴呆方面具有较多的临床经验,在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及运动障碍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承担干部保健工作多年,赢得患者的一致好评。展开
个人擅长
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治。展开
  • 积食发烧与感冒发烧区别

    积食发烧与感冒发烧在病因、症状表现、体温特点、治疗原则和预防方面均有不同。积食发烧因饮食不节致食积化热,有食欲不振等表现、多中低热,以消食导滞为主、需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感冒发烧由病毒或细菌感染上呼吸道引起,有呼吸道症状、体温可高可低,病毒感染多对症治疗、细菌感染用抗生素,要增强体质、注意增减衣物等预防。 感冒发烧:主要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病毒方面,常见的有鼻病毒、流感病毒等;细菌如溶血性链球菌等。不同性别儿童感染几率无明显绝对差异,但体质较弱、生活在人群密集场所等因素会增加感染风险,年龄较小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患感冒。 症状表现方面 积食发烧:除发烧外,常伴有食欲不振,小儿可能拒绝进食,腹部胀满,触摸腹部较热,口中有酸腐气味,大便干结或酸臭,舌苔厚腻等表现。不同年龄儿童症状可能有差异,婴幼儿可能还会出现睡眠不安,频繁翻身等情况。 感冒发烧:除发热外,还伴有呼吸道相关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等,部分患儿可能有咽痛、头痛等表现。不同年龄儿童感冒症状轻重有所不同,婴幼儿感冒时呼吸道症状可能不典型,更易出现精神萎靡、哭闹等情况。 体温特点方面 积食发烧:体温一般多为中低热,体温通常不会过高,多在38℃左右,但也有个体差异,部分儿童可能因积食严重出现稍高体温,但一般不超过39℃。 感冒发烧:体温可高可低,有低热(37.3℃-38℃)、中度发热(38.1℃-39℃)、高热(39.1℃-40℃)等不同情况,由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及机体反应等决定。 治疗原则方面 积食发烧:以消食导滞为主,可通过调整饮食,让儿童适当减少进食量,食用易消化食物,如米粥等,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消食化积的中成药。非药物干预很重要,对于婴幼儿要合理喂养,避免过度喂养。 感冒发烧: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多为自限性疾病,主要是对症治疗,如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等方法,若体温较高且符合用药指征可使用退烧药;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则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不同年龄儿童用药有严格禁忌,如低龄儿童使用退烧药需谨慎选择合适剂型等。 预防方面 积食发烧:要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少吃零食,尤其避免在饭前大量吃零食。不同年龄儿童喂养方式不同,婴幼儿要遵循科学喂养原则,根据月龄添加辅食,循序渐进;学龄儿童要引导其合理饮食。 感冒发烧:要让儿童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在感冒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儿童去人群密集的场所。不同年龄儿童身体状况不同,如婴幼儿要注意保暖的适度性,避免包裹过严等。

    2025-10-20 14:21:25
  • 月经过后头晕是怎么回事

    月经过后头晕可能是贫血、低血压、低血糖或激素变化等原因引起,也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营养不良、缺乏睡眠、身体疲劳、精神压力等。可通过饮食调整、补充水分、适度运动、放松心情等方式缓解,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1.贫血:月经过多可能导致铁流失,引起贫血,从而出现头晕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贫血。如果是贫血,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绿叶蔬菜等)或补充铁剂来改善。 2.低血压:月经过后,身体可能会出现短暂的低血压,导致头晕。建议测量血压,了解血压情况。如果低血压,可以通过增加水分摄入、适量运动、避免长时间站立等方式来改善。 3.低血糖:月经过后,身体能量消耗增加,可能导致低血糖,引起头晕。建议规律饮食,避免过度节食或长时间不进食。如果出现低血糖症状,可以立即摄入一些含糖食物,如糖果、饼干等。 4.激素变化:月经周期中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影响身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导致头晕。这种情况通常会随着月经结束而逐渐缓解。 5.其他因素:营养不良、缺乏睡眠、身体疲劳、精神压力等也可能导致月经过后头晕。 对于月经过后头晕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休息:确保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2.饮食调整: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 3.补充水分: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4.适度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率,但避免过度运动。 5.放松心情:通过冥想、深呼吸、放松技巧等减轻精神压力。 如果头晕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心悸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诊断,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相应的治疗。 此外,以下是一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青春期少女:月经过后头晕可能与青春期身体发育和激素变化有关。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增加运动量。如果头晕症状严重或影响生活,应及时就医。 围绝经期女性:月经过后头晕可能与更年期激素变化有关。除了上述措施外,还可以考虑咨询医生,了解激素替代治疗的相关信息。 有慢性疾病的女性:如贫血、低血压、糖尿病等患者,月经过后头晕可能会加重原有的疾病。应积极控制原发病,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 正在服用药物的女性: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月经和身体的生理功能,导致头晕。如果怀疑药物的副作用,应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总之,月经过后头晕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也可能是其他潜在健康问题的信号。如果头晕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营养均衡、充足睡眠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缓解头晕症状。

    2025-10-20 14:21:10
  • 老是发烧是怎么回事

    老是发烧可能由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引起。感染性因素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感染;非感染性因素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暑等。不同人群需综合考虑,出现老是发烧应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 细菌感染:常见的有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患者除发热外,可有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体温可呈稽留热(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肺结核,多为长期低热,午后较为明显,还可伴有盗汗、乏力、消瘦等症状;布鲁氏菌感染可导致布鲁氏菌病,患者会出现反复发热,发热类型不规则,同时可能有关节痛、肌肉痛等表现。 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支原体肺炎,发热可持续2-3周,体温在38℃左右,可伴有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皮疹、咽喉痛等症状。 非感染性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出现发热,热型不定,同时伴有面部红斑、口腔溃疡、关节痛、脱发等多系统受累表现;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累及关节,也可出现发热,一般为低热或中等度热,还会有关节肿胀、疼痛、畸形等表现,病情活动时发热更明显。 恶性肿瘤:白血病患者常有发热症状,可为低热或高热,同时伴有贫血、出血、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等表现;肝癌、肺癌等实体肿瘤患者也可能出现癌性发热,一般为低热,与肿瘤组织坏死、释放致热物质等有关,随着肿瘤进展,发热可能会持续存在且逐渐加重。 结缔组织病:皮肌炎患者除了发热外,还会有肌肉无力、疼痛,皮肤出现红斑等表现,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 其他情况: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由于机体代谢亢进,产热增多,可出现低热,同时伴有心悸、多汗、食欲亢进、体重减轻等症状;中暑也可导致发热,多发生在高温环境下,患者有体温升高、头晕、口渴、多汗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昏迷等症状。 对于老是发烧的情况,不同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需要综合考虑。例如儿童老是发烧,要注意是否有幼儿急疹等儿童常见疾病,且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发热时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避免发生高热惊厥;女性老是发烧要考虑是否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女性易患的疾病相关;长期生活不规律、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易受到感染性因素影响而反复发烧;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人群,发烧时要警惕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影响机体对发热的应对和恢复。一旦出现老是发烧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病原体检测、自身抗体检测等,以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20 14:20:50
  • 成人发烧38.8度怎么办

    成人和儿童发烧38.8℃时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调节环境来处理,若成人物理降温后体温仍不降或伴其他症状、儿童伴精神萎靡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评估,明确发烧原因并治疗。成人物理降温可用湿毛巾擦大血管丰富部位,补充水分每日1500-2000毫升,调节室温22-24℃;儿童物理降温要轻柔,补充水分注意特殊人群,环境调节要更精细,成人有基础病发烧更要重视,儿童病情变化快需立即就医。 一、物理降温 1.适用于大多数成人:可以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每次擦拭时间可在10-15分钟左右,可反复进行。对于年龄稍大且能配合的成人来说,这种方法较为安全有效,能一定程度上降低体温,缓解不适。 2.儿童特殊情况:低龄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擦拭时要注意力度轻柔,避免损伤皮肤。可以选择擦拭颈部、腋下等部位,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儿童着凉。 二、补充水分 1.成人一般情况:发烧时身体会通过出汗等方式散失较多水分,要多喝温开水,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水分,一般建议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左右,以防止脱水,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散热。对于有基础疾病如心功能不全的成人,要注意适量饮水,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2.特殊人群:老年人由于口渴感相对不敏感,要主动提醒其适量饮水;糖尿病患者则需要根据自身血糖情况选择合适的饮品,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 三、环境调节 1.成人一般情况: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2-24℃左右,湿度在50%-60%为宜,让成人处于一个舒适的环境中,有利于体温的下降。如果室内空气不流通,可以适当开窗通风,但要注意避免成人直接吹冷风。 2.儿童特殊情况: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室内温度调节要更加精细,同时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开窗通风,但要避免儿童对着风口。 四、及时就医评估 1.成人一般情况:如果成人发烧38.8℃,经过物理降温等处理后体温仍持续不降,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咳嗽、咳痰、胸痛、头痛剧烈、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部X线或CT等,以明确发烧的原因,如是否是感染性疾病(细菌、病毒等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对于有基础疾病如恶性肿瘤、艾滋病等的成人,发烧时更要重视,及时就医排查。 2.儿童特殊情况:儿童发烧38.8℃相对更需谨慎,因为儿童病情变化较快。如果儿童除了发烧还伴有精神萎靡、哭闹不止、呕吐、抽搐等症状,不管是否经过物理降温,都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2025-10-20 14:20:49
  • 夜里全身出汗是什么原因

    夜里全身出汗(盗汗)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生理因素、疾病、药物副作用或其他因素引起。治疗方法取决于盗汗的原因,包括治疗原发病、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 1.生理因素: 环境温度过高:如果睡眠环境过热,身体会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 激素变化:女性在生理期、更年期或怀孕期间,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导致盗汗。 精神压力:紧张、焦虑、兴奋等情绪可能引起盗汗。 2.疾病因素: 感染:结核病、肺炎、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可能导致盗汗。 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出现盗汗症状。 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等内分泌问题可能导致盗汗。 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引起盗汗。 恶性肿瘤:某些癌症,如淋巴瘤、白血病等,可能导致盗汗。 3.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降压药、抗组胺药等,可能引起盗汗。 4.其他因素: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种疾病会导致睡眠中断和频繁觉醒,从而引起盗汗。 过度饮酒或咖啡因摄入:过量饮酒和咖啡因摄入可能影响睡眠,导致盗汗。 缺乏某些维生素或矿物质:例如维生素D缺乏可能影响钙的代谢,导致盗汗。 如果盗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可能会建议进行一些进一步的检查,如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盗汗的原因。 针对盗汗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病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措施: 1.治疗原发病:如果盗汗是由某种疾病引起的,治疗该疾病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例如,结核病需要抗结核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需要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等。 2.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确保卧室凉爽、安静、黑暗和舒适。 避免过度饮酒和咖啡因摄入:尽量减少咖啡、茶和可乐等含咖啡因饮料的摄入,避免在晚上饮酒。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管理压力:通过放松技巧,如冥想、瑜伽、深呼吸等,减轻压力。 3.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一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退烧药等,以缓解盗汗症状。 4.其他治疗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特定的床垫或睡衣,或采取其他措施来改善盗汗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原因引起的盗汗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在治疗之前,最好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此外,对于儿童和特定人群(如孕妇、老年人),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总之,夜里全身出汗可能是多种健康问题的表现,如果盗汗严重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确定病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2025-10-20 14:20:4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