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
体温低于35℃有危险吗
一般而言,若体温处在低于35℃的情况,就属于体温过低,且倘若患者未及时予以治疗,是会有危险的。 人体的正常体温平均是在36至37℃左右,而体温低于35℃则属于低温状态,这是不正常的表现。要是患者没能及时进行医治,在早期阶段患者会有头晕、头痛、周身发冷、烦躁不安、四肢肌肉和关节僵硬、皮肤苍白冰冷、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增高等症状。要是体温持续下降,患者会出现嗜睡、记忆力丧失、心跳和呼吸减慢、脉搏细弱、感觉和反应迟钝等情况。而当体温低于26℃时,病人将会出现昏迷、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甚至会发生心室颤动进而导致死亡。 明确了体温过低的界定以及未及时治疗的危险后果,详细阐述了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各种症状表现。
2025-05-21 15:51:59 -
夏天正常体温多少
一般情况下,夏天成年人正常体温在36℃到37℃之间,儿童比成年人高0.2℃到0.5℃,老年人在35.5℃到36℃之间。但这只是参考范围,每个人基础体温可能有差异,且体温会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如果体温超37.5℃或出现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一般情况下,夏天成年人的正常体温在36℃到37℃之间,儿童会比成年人高0.2℃到0.5℃。老年人因为代谢率比较低,正常体温在35.5℃到36℃之间。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参考范围,每个人的基础体温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而且体温还会受到环境、时间、活动、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如果你的体温超过了37.5℃,或者出现了发热、寒战、乏力、头痛等症状,可能是身体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就医。
2025-05-21 15:51:32 -
低烧后便血怎么治疗
低烧后便血的治疗因病因而异,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然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其他治疗等。 低烧后便血可能是多种疾病的症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医生可能会根据病因开具相应的药物,如抗生素、止血药、消炎药等。 2.手术治疗 如果病因是肠道肿瘤、肛裂、痔疮等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医生会安排手术。 3.其他治疗 如病因是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可能需要进行灌肠、生物制剂治疗等。 总之,低烧后便血的治疗方法因病因而异,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喝水、保持肛门清洁等。
2025-05-21 15:51:11 -
经常有一过性头晕,是什么原因呢
一过性头晕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需关注患者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导致头晕的原因众多,具体如下: 一、心源性疾病: 1.高血压或低血压均可引发头晕。 二、肺源性疾病: 肺部疾病导致气血运行失常,进而引起头晕。 三、眼源性疾病: 1.眼底动脉硬化可致一过性头晕。 2.屈光不正也会引发该情况。 四、耳源性疾病: 1.耳石症。 2.美尼尔氏综合征,会导致眩晕。 五、其他常见原因: 1.颈椎病。 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3.贫血,均能造成一过性眩晕。 若反复发作,务必前往医院明确诊断,进行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一过性头晕原因多样,包括心源性、肺源性、眼源性、耳源性及其他常见原因等,当出现反复发作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2025-05-21 15:50:22 -
35℃体温正常吗
体温35℃属于不正常情况,是偏低体温,正常腋下体温应在36.2~37.2℃之间,若为35℃需检查测量是否准确。体温35℃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患者此前发热使用退烧药物或进行物理降温,出汗过多可能导致体温降低,因大量出汗会带走皮肤表面温度,之后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会自行调节使其恢复正常。 二、环境因素,处于寒冷环境中体温可能会降至35℃。 三、疾病影响,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其体温可能出现35℃。 四、年龄因素,一些年龄较大的老人,因活动减少、新陈代谢减慢,体温也可能为35℃。 体温35℃是不正常的,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包括用药后出汗过多、环境寒冷、疾病以及年龄等因素,需注意辨别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5-05-21 15:4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