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胃肠动力学术组委员。现任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医师资格综合笔试命题专家组消化组组长、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及环境与健康学组副主任委员。北京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委员、中国医院管理学会病案管理学组常委,电子病历学组副主委。多个杂志编委。
展开-
急性糜烂性胃炎的主要表现是
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急性糜烂性胃炎患者可出现呕血或黑便等间歇性出血,量大可致晕厥休克等,不同人群影响各异;多数患者有上腹部隐痛、胀痛等腹痛,饮食等可诱发或加重,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别;部分患者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含胃内容物等,儿童、老年受影响不同。 腹痛 多数患者会有上腹部隐痛、胀痛等不同程度的腹痛表现。疼痛程度和性质个体差异较大,一般来说,饮食因素等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腹痛,比如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后可能使腹痛加剧,不同年龄段人群对腹痛的感知和表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可能更难以准确描述腹痛性质,多表现为哭闹等异常行为。 恶心、呕吐 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可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带有少量血液。呕吐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对于儿童来说,频繁呕吐可能影响营养摄入和水电解质平衡,需要特别关注;老年患者呕吐时还需注意误吸风险等。
2025-09-15 11:54:10 -
出现胃痉挛的人一般都有什么症状
胃痉挛主要表现为上腹部剧烈绞痛样疼痛,难以忍受,可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儿童会哭闹不安,有基础胃部疾病者叠加原有疾病特点,近期有不良生活方式者症状更突出。 对于儿童来说,出现胃痉挛时除了上述腹部疼痛等表现外,可能因为无法准确表达疼痛,会出现哭闹不安等情况,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腹部表现等情况来判断。而对于有基础胃部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本身就有胃溃疡、胃炎等疾病的人,出现胃痉挛时可能在原有疾病相关症状基础上,疼痛更加明显且有其疾病特点的叠加表现。在生活方式方面,比如近期有过暴饮暴食、大量进食生冷辛辣食物等情况的人,发生胃痉挛时症状可能会更突出,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刺激胃部,诱发胃痉挛发作。
2025-09-15 11:51:07 -
一直放屁是怎么回事
放屁过多可能与饮食、肠道菌群、消化不良、肠道疾病等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善饮食习惯、调整生活方式等方法缓解,如症状持续或伴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1.饮食因素: 食用过多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大蒜、高丽菜、韭菜等,这些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气体,导致放屁增多。 饮食习惯改变:如突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能会导致肠道产气增加。 2.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内的有益菌和有害菌失去平衡,可能会导致产气增加。 3.消化不良:进食过快、过多,或者消化系统功能减退,都可能导致食物在肠道内发酵,产生过多气体。 4.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肠梗阻等,都可能引起放屁异常。 5.其他:如吞咽空气、药物副作用等。 如果放屁过多且伴有其他症状,如腹痛、腹胀、腹泻等,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需要引起重视。以下是一些建议: 1.调整饮食: 适量减少产气食物的摄入。 避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但要逐渐增加,以免引起不适。 2.注意饮食习惯: 避免边吃饭边说话,以免吞咽过多空气。 避免久坐,适当运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3.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 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4.就医检查: 如果放屁过多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肠镜、大便常规等,以明确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和孕妇,如果放屁过多且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此外,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减退,放屁过多也可能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出现其他不适,也应及时就医。
2025-09-12 11:52:30 -
肠镜检查前喝电解质水都吐出来了怎么办
肠镜检查前喝电解质水吐出来可通过分次少量饮用、适当调整温度来改善,若仍频繁呕吐需告知主治医生,儿童要注意保证水分电解质平衡并安抚情绪,老年人要关注血糖等情况及考虑基础疾病选合适方案。 适当调整饮用温度:有些人口感上对温度比较敏感,过冷或过热的电解质水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引起呕吐。可以将电解质水调整到接近体温的温度,一般在25-30℃左右,这样能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降低呕吐的发生风险。对于老年人,胃肠道对温度变化更敏感,更需要注意调整电解质水的温度。 告知医生寻求帮助 向主治医生说明情况:如果按照上述调整饮用方式后仍然频繁呕吐,应及时告知负责肠镜检查的主治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比如考虑是否需要更换其他肠道准备的方案。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胃肠道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医生需要综合评估更换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例如,有严重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选择对胃肠道刺激更小但同样有效的肠道准备方法。 特殊人群的特别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在肠镜检查前喝电解质水吐出来时,除了按照上述方法调整饮用方式外,还要特别注意保证儿童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儿童因为频繁呕吐出现脱水等情况。同时,要安抚儿童的情绪,避免因为紧张等情绪加重呕吐反应。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在调整饮用方式时要注意,不能因为怕呕吐而过度减少饮水量,以免影响肠道准备效果,同时要关注血糖变化。如果需要更换肠道准备方案,要考虑到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减退等因素,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方案。
2025-09-12 11:48:46 -
超声胃镜和普通胃镜有哪些区别
超声胃镜与普通胃镜的区别在于工作原理、检查方式和应用场景等方面,超声胃镜对患者的不适感相对较小,对于一些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工作原理 普通胃镜:通过纤维内镜直接观察胃黏膜表面的病变。 超声胃镜:在胃镜前端安装了微型超声探头,通过声波反射来获取胃壁及周围组织的超声图像,从而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胃部病变的深度、周围组织的情况等。 2.检查方式 普通胃镜:患者需要在检查前空腹,然后通过口腔插入胃镜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恶心、呕吐等不适。 超声胃镜:检查前患者需要空腹,但通常不需要进行麻醉。医生会将超声胃镜插入胃内,然后在不同的部位进行超声扫描,以获取更详细的图像。 3.应用场景 普通胃镜:主要用于观察胃黏膜表面的病变,如胃溃疡、胃炎、胃癌等。 超声胃镜:除了可以用于观察胃黏膜表面的病变外,还可以用于检测胃壁的层次结构、周围淋巴结的情况等,对于一些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4.对患者的影响 普通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不适,但通常是可以忍受的。检查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喉咙疼痛、恶心等不适。 超声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的不适感相对较小,因为通常不需要进行麻醉。但由于需要在胃内进行超声扫描,可能会导致一些腹胀、腹痛等不适。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选择哪种胃镜检查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检查目的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然后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检查方法。此外,在进行胃镜检查前,患者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用药情况,以确保检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025-09-12 11:4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