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夏志伟主任医师(16)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夏志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擅长:长期从事胃食管反流病等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便秘等胃肠功能性疾病、慢性胃炎及相关癌前病变、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他消化系统疑难复杂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长期从事胃镜和肠镜等内镜诊断和治疗工作。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曾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胃肠动力学术组委员。现任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医师资格综合笔试命题专家组消化组组长、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及环境与健康学组副主任委员。北京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委员、中国医院管理学会病案管理学组常委,电子病历学组副主委。多个杂志编委。

展开
个人擅长
长期从事胃食管反流病等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便秘等胃肠功能性疾病、慢性胃炎及相关癌前病变、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他消化系统疑难复杂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长期从事胃镜和肠镜等内镜诊断和治疗工作。展开
  • 脂肪肝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脂肪肝的发生与代谢相关因素如肥胖致体脂蓄积、胰岛素抵抗使脂肪堆积、高脂血症致脂质运输超肝代谢能力有关,还与长期大量饮酒损伤肝细胞干扰代谢、某些药物干扰肝脏脂肪代谢、部分人群存在家族遗传易感性、妊娠期间激素及代谢变化影响肝脏脂肪代谢等因素相关。 一、代谢相关因素 1.肥胖:长期摄入高热量食物、缺乏运动等导致体脂超标,过多脂肪在体内蓄积,其中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当脂肪堆积超过肝脏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肝细胞脂肪变超过30%-50%时,就会引发脂肪肝。例如,研究发现肥胖人群中脂肪肝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肥胖人群,肥胖引起的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会进一步促进肝脏脂肪合成。 2.胰岛素抵抗: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使得肝脏葡萄糖生成增加,同时脂肪分解加速,游离脂肪酸释放入血增多,运输到肝脏的脂肪增加,且胰岛素抵抗还会抑制肝脏对脂肪的氧化分解,从而导致脂肪在肝脏堆积。如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其脂肪肝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3.高脂血症: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等脂质成分过高,过多的脂质运输到肝脏,超过肝脏的代谢能力,就会导致脂肪在肝脏沉积形成脂肪肝。多项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患者发生脂肪肝的风险高于血脂正常人群。 二、饮酒因素 长期大量饮酒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干扰肝脏对脂肪的代谢过程。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乙醇代谢产生的乙醛等物质会抑制肝脏脂肪酸的氧化,促进脂肪酸合成,同时还会影响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导致脂肪在肝脏堆积,长期饮酒者发生酒精性脂肪肝的概率较高。 三、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可干扰肝脏脂肪代谢,从而引发脂肪肝。例如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影响脂肪的代谢和分布,导致脂肪重新分布并在肝脏堆积;还有一些抗肿瘤药物等,也可能通过不同机制影响肝脏的脂肪代谢过程,进而增加脂肪肝的发生风险。 四、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存在家族遗传易感性,其体内脂肪代谢相关的基因存在突变或缺陷,使得机体对脂肪代谢的调节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脂肪肝。有研究发现,有脂肪肝家族史的人群相比无家族史人群,患脂肪肝的几率更高。 五、妊娠相关因素 妊娠急性脂肪肝与妊娠期间的代谢变化密切相关,妊娠时体内激素水平改变、代谢负担加重等因素影响肝脏的脂肪代谢,导致脂肪在肝脏迅速堆积,严重时可危及母婴生命。

    2025-11-04 12:56:12
  • 肚子咕噜咕噜响,排大便特别困难,查什么

    对于排便困难的评估需从问诊与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三方面进行。问诊要考虑年龄、性别、生活方式、既往病史等;体格检查重点查腹部;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粪便常规、生化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有腹部X线平片、腹部超声、结肠镜检查等,各检查有相应作用。 一、问诊与体格检查 1.详细病史询问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人群可能有不同病因,儿童可能与喂养不当、肠道寄生虫等有关;成年人需考虑饮食、生活习惯、精神因素等;老年人可能与胃肠动力不足、肠道肿瘤等相关。例如儿童肚子咕噜响伴排便困难,要询问近期饮食中是否有过多不易消化食物;老年人则需询问既往是否有肠道疾病史等。 性别差异:一般无明显特定性别倾向,但某些妇科疾病也可能影响肠道功能,女性需询问月经、妊娠等情况,如孕期女性可能因子宫压迫肠道导致排便困难。 生活方式:了解饮食情况,包括食物中膳食纤维摄入是否不足,水分摄入是否充足;是否有久坐不动的习惯,缺乏运动可导致胃肠蠕动减慢;精神压力状况,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可影响胃肠功能。 既往病史:有无肠道疾病史,如结肠炎、肠梗阻等;有无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导致胃肠动力低下等。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腹部,观察有无腹胀,触诊腹部了解有无压痛、包块等。例如肠梗阻患者可能有腹部压痛、肠型及蠕动波等表现。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可了解有无感染情况,如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可能有肠道感染导致的排便困难等情况。 2.粪便常规:检查粪便中有无红细胞、白细胞、寄生虫卵等。如有红细胞可能提示肠道有炎症、溃疡等;有寄生虫卵则提示肠道寄生虫感染;白细胞增多可能与肠道感染相关。 3.生化检查:包括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可出现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导致胃肠动力减慢;肝肾功能异常可能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进而影响排便情况。 三、影像学检查 1.腹部X线平片:可初步了解有无肠梗阻,如可见肠管扩张、气液平面等肠梗阻表现。 2.腹部超声:能观察肠道有无扩张、有无腹腔内肿块等情况,对于肠道肿瘤、肠套叠等有一定诊断价值。例如肠套叠时超声可发现肠管套叠的影像。 3.结肠镜检查:能直接观察肠道黏膜情况,可发现肠道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病变,是诊断肠道疾病导致排便困难等情况的重要检查方法。

    2025-11-04 12:55:02
  • 如何一分钟清除幽门螺杆菌

    目前没有一分钟清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法,清除通常采用含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的四联疗法,疗程10-14天,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感染幽门螺杆菌治疗有特殊注意事项,自行尝试不科学危险,应及时就医规范诊治。 一、四联疗法的药物组成及作用 1.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它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创造不利于幽门螺杆菌生存的酸性环境。有研究表明,质子泵抑制剂能提高胃内pH值,增强抗生素对幽门螺杆菌的杀菌作用。 2.铋剂:如枸橼酸铋钾,铋剂在胃酸作用下形成氧化铋沉淀,在幽门螺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干扰其代谢并发挥杀菌作用。 3.抗生素:常用的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阿莫西林属于青霉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杀菌作用;克拉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治疗需谨慎,一般不首先推荐常规的四联疗法。如果儿童有明确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适应证,如消化性溃疡等,需要在医生严格评估后,选择合适的药物及调整剂量,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药物代谢与成人不同,要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肝肾功能造成较大影响的药物,且要考虑儿童的用药依从性等问题。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在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时需要更加谨慎。要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退情况,因为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主要通过肝肾,所以需要根据老年人的具体肝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同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发生不良反应。例如,老年人使用克拉霉素时,要密切关注其对心脏等器官的影响,因为克拉霉素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3.孕妇:孕妇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治疗需特别谨慎,一般不建议在孕期进行常规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因为目前常用的抗生素等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某些抗生素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等。如果孕妇有明确的治疗指征,需要在医生充分评估利弊后,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及方案。 需要强调的是,自行尝试所谓“一分钟清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法是不科学且危险的,可能会延误正规治疗,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持续存在,进而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甚至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一旦怀疑感染幽门螺杆菌,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检查和治疗。

    2025-11-04 12:51:39
  • 便秘是什么原因

    便秘可由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致粪便体积不足难刺激肠道蠕动、缺乏规律运动使胃肠蠕动减慢、长期不良情绪通过神经调节影响肠道功能、肠道动力或结构异常阻碍粪便通过、某些药物干扰肠道生理功能、老年人肠道功能衰退及儿童饮食不规律等年龄因素、孕妇因激素变化和子宫压迫、慢性病患者因疾病影响代谢或神经等情况引发。 一、饮食因素 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是导致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若日常饮食中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取过少,会使肠道内粪便体积不足,无法有效刺激肠道蠕动,进而引发便秘。例如,长期以精细米面为主食,缺乏足够的粗粮、蔬菜摄入,就容易出现此类情况。 二、生活方式因素 缺乏规律运动可导致胃肠蠕动减慢,影响粪便的正常传输。长期久坐、不爱活动的人群,肠道动力下降,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度吸收,从而引发便秘。 三、心理因素 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下,会通过神经调节影响胃肠道功能,致使肠道蠕动紊乱,进而引发便秘。比如工作压力大、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人群,更易出现便秘问题。 四、肠道动力异常 肠道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出现障碍,如肠道神经病变等情况,会使粪便在肠道内传输困难,导致便秘发生。例如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可能因肠道神经功能受损而出现肠道蠕动异常。 五、肠道结构异常 肠道出现狭窄、肿瘤等结构病变时,会阻碍粪便通过,导致便秘发生。这类情况多由肠道器质性病变引起,需通过医学检查明确诊断。 六、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可引起便秘副作用,比如部分抗抑郁药、降压药、阿片类镇痛药等,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可能干扰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引发便秘。 七、年龄因素 老年人肠道功能逐渐衰退,肠道蠕动能力减弱,更容易发生便秘;儿童若饮食不规律、缺乏良好的排便习惯培养,也易出现便秘问题。例如幼儿期若未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就可能引发便秘。 八、特殊人群 孕妇:因体内激素变化以及子宫增大对肠道的压迫,容易引发便秘。孕期体内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使肠道平滑肌松弛,同时增大的子宫会压迫肠道,导致排便困难。 慢性病患者:患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慢性病的患者,由于疾病本身影响代谢或神经功能,也较易出现便秘情况。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因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胃肠蠕动减慢。

    2025-11-04 12:50:33
  • 肚子里有蛔虫有什么症状

    蛔虫感染可致消化道出现脐周轻重不一无规律的腹痛及食欲亢进或减退等情况,全身有蛔虫长期寄生致儿童等生长发育者营养不良、体重身高受影响、贫血,儿童还易现夜间磨牙、易惊、异食癖等精神神经症状且较成人更突出因自身免疫肠道功能稚嫩、易接触虫卵及营养需求大,成人症状相对稍轻但也需重视蛔虫感染影响。 一、消化道相关症状 1.腹痛:较为常见,多发生于脐周部位,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可为隐痛、钝痛或阵发性绞痛,疼痛发作无明显规律,时作时止,这是因为蛔虫在肠道内活动刺激肠黏膜及引发肠道痉挛所致。儿童由于肠道功能发育相对不完善,感染蛔虫后腹痛症状可能更为频繁且较难准确表述疼痛程度。 2.食欲异常:部分感染者会出现食欲亢进现象,表现为食量明显增加,但身体却逐渐消瘦,这是因为蛔虫在体内夺取营养物质;也有部分感染者出现食欲不振,对食物缺乏兴趣,与蛔虫在肠道内寄生干扰正常消化功能有关。 二、全身相关症状 1.营养不良:蛔虫长期在肠道内寄生,会持续掠夺人体摄入的营养成分,尤其对于儿童等生长发育较快的人群,长期感染蛔虫可严重影响营养吸收,导致体重不增反降、身高增长缓慢,还可能出现贫血表现,如面色苍白、口唇及甲床苍白等,这是由于营养缺乏影响了造血原料的供应等。 2.精神神经症状:儿童感染蛔虫后较易出现精神神经方面的表现,比如夜间磨牙,这可能与蛔虫代谢产物等刺激神经有关;还可能出现易惊、烦躁不安等情况,因为蛔虫感染引发的不适会干扰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部分儿童会出现异食癖,嗜食一些非食物类物质,如泥土、纸张等,这与蛔虫感染导致的体内代谢紊乱等因素相关。 三、不同人群的症状特点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和肠道功能相对稚嫩,感染蛔虫后上述消化道及全身症状可能更为突出,腹痛发作可能更频繁,营养不良表现也会更明显,且精神神经症状如夜间磨牙、异食癖等出现的几率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儿童在生活中更易接触到蛔虫卵,如不注意手卫生,易通过手-口途径感染蛔虫,且儿童生长发育对营养需求大,蛔虫寄生对其影响更显著。 2.成人:成人感染蛔虫后症状相对儿童可能稍轻,但也会出现上述腹痛、食欲异常等表现,不过一般全身营养不良等情况相对儿童少见,这与成人的营养储备及肠道功能相对成熟有一定关系,但仍需重视蛔虫感染对健康的影响。

    2025-11-04 12:49:0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