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夏志伟主任医师(24)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夏志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擅长:长期从事胃食管反流病等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便秘等胃肠功能性疾病、慢性胃炎及相关癌前病变、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他消化系统疑难复杂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长期从事胃镜和肠镜等内镜诊断和治疗工作。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曾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胃肠动力学术组委员。现任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医师资格综合笔试命题专家组消化组组长、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及环境与健康学组副主任委员。北京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委员、中国医院管理学会病案管理学组常委,电子病历学组副主委。多个杂志编委。

展开
个人擅长
长期从事胃食管反流病等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便秘等胃肠功能性疾病、慢性胃炎及相关癌前病变、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他消化系统疑难复杂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长期从事胃镜和肠镜等内镜诊断和治疗工作。展开
  • 口香糖咽下去了怎么办

    正常成年人误吞口香糖一般无严重影响可随肠道蠕动排出且可增膳食纤维促进,低龄儿童误吞需格外关注无不适先观察有异常即就医,有基础胃肠道疾病人群误吞后需密切留意身体反应异常及时就诊,总体是误吞后不必过度惊慌留意身体状况无异常调饮食促排出异常及时就医依自身情况采取措施优先非药物干预避免低龄儿童不良后果。 一、正常成年人误吞口香糖的处理 正常成年人误吞口香糖后,由于胃肠道的蠕动功能及消化液的作用,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口香糖会被胃肠道的黏液包裹,随肠道蠕动逐步通过消化道,最终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此期间,可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多吃蔬菜(如菠菜、芹菜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口香糖更快排出。 二、儿童误吞口香糖的特殊注意事项 低龄儿童误吞口香糖时需格外关注。儿童胃肠道相对狭窄,存在口香糖卡住肠道的风险。若儿童误吞口香糖后无明显不适(如哭闹、腹痛、呕吐等),可先观察,同时鼓励儿童正常饮食,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但如果儿童出现腹痛、呕吐、哭闹不安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就医,通过影像学等检查明确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家长平时要加强对儿童的看护,避免儿童频繁吞咽口香糖。 三、有基础胃肠道疾病人群的注意事项 对于本身存在胃肠道动力障碍、消化性溃疡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误吞口香糖后更应密切留意身体反应。若出现腹痛加剧、腹胀、恶心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影响胃肠道对异物的处理能力,需通过专业检查评估并处理。 四、总体原则总结 误吞口香糖后不必过度惊慌,但要留意身体状况。无异常时可通过调整饮食促进排出;出现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无论是成年人、儿童还是有基础疾病人群,都应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观察或就医措施,遵循以身体舒适度和健康状况为判断依据的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尤其要避免低龄儿童因误吞口香糖引发不良后果。

    2025-11-04 11:49:03
  • 应如何治疗老年人的便秘

    便秘治疗以非药物干预为基础,需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优化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等,适度进行如散步等运动并培养定时排便习惯,非药物干预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药物治疗,包括容积性、渗透性、促动力等泻药且刺激性泻药需谨慎使用,老年人因常合并基础疾病用药要注意相互作用,非药物干预需考量身体机能、耐心培养排便习惯并关注便秘引发的健康风险及时调整措施。 一、非药物干预为主的基础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水分摄入:老年人应保证充足水分摄取,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以维持粪便适当湿度,利于排出。 饮食结构优化: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蔬菜每日摄入量300~500克、水果200~350克,同时摄入全谷物等,膳食纤维可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运动能有效促进肠道蠕动。 培养排便习惯:每天定时安排排便时间,如晨起或餐后,每次排便时间不宜过长,利用生物钟促进规律排便。 二、药物治疗的谨慎应用 当非药物干预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药物治疗,药物种类包括: 1.容积性泻药:如欧车前制剂,通过增加粪便含水量和体积发挥作用。 2.渗透性泻药:常见聚乙二醇,可通过保留水分软化粪便,促进排便。 3.促动力药:例如莫沙必利,能促进肠道蠕动,但需在医生评估基础疾病等情况后选用。 4.刺激性泻药:应谨慎使用,长期应用可能导致肠道黑变病等问题,非必要不首选。 三、特殊人群(老年人)的温馨提示 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药物使用需特别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非药物干预时要充分考量其身体机能,运动应避免过度劳累,饮食调整需兼顾营养与通便需求,排便习惯培养需给予耐心与协助,确保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改善便秘状况,同时密切关注因便秘可能引发的其他健康风险,如心脑血管意外等,及时调整干预措施。

    2025-11-04 11:47:38
  • 黑便成形一般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黑便成形可能由上消化道出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下消化道出血(结肠溃疡、结肠肿瘤)、服用某些药物、食物因素等引起,不同人群出现黑便成形需重视,如儿童要考虑食物等因素,老年人需警惕肿瘤等,发现黑便成形应及时就医做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治疗。 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黏膜被胃酸等损伤形成溃疡,当溃疡累及血管时会出血。其发病因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异常等有关,同样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生活不规律、压力大等可能诱发。 下消化道出血 结肠溃疡:多种原因可引起结肠溃疡,如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其中溃疡性结肠炎多发生于青壮年,但也可见于其他年龄段。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肠道长期炎症可导致溃疡形成,溃疡部位血管破裂时可出现黑便成形。 结肠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结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肿瘤生长过程中可能侵蚀周围血管导致出血。比如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发病风险相对较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综合征患者,若不及时干预,易发展为结肠癌。 其他原因 服用某些药物:比如服用铁剂,铁剂在胃肠道内会与硫化氢结合,使大便变黑,呈现成形黑便。一些铋剂也可能导致黑便,常见于有胃黏膜保护需求而服用铋剂的人群,各年龄段因病情需要服用相关药物时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食物因素:食用过多动物血、肝脏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铁元素在肠道内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能导致大便变黑呈成形黑便。比如儿童若大量进食动物血制品,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对于出现黑便成形的情况,不同人群需要引起重视。比如儿童出现黑便成形,要考虑是否有食物因素、感染等情况;老年人出现黑便成形则需警惕肿瘤等严重疾病的可能。一旦发现黑便成形,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肠镜、大便潜血试验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1-04 11:46:44
  • 做胃镜后需要注意什么

    胃镜检查后短时间禁食禁饮逐步过渡流食且避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检查后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老人儿童有特殊休息要求,需密切留意腹痛加剧、黑便、呕血等症状,无特殊医嘱无需额外用药,有基础病者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要遵医嘱按时复诊了解胃黏膜恢复及病情变化。 一、饮食调整 胃镜检查后短时间内需禁食禁饮,通常术后2小时左右可先尝试饮用少量温水,若未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可逐步过渡至流食,如米汤、藕粉等,此类流食易于消化,可减轻胃黏膜负担,促进其修复。需避免摄入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类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可能加重不适或影响恢复。 二、休息与活动 检查后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因胃镜检查可能对身体产生轻微影响,充足休息有助于体力恢复,让身体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利于胃黏膜修复。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恢复周期可能更长,需保证更充足的休息时间;儿童进行胃镜检查后,应避免过度奔跑、玩耍等剧烈活动,防止因身体晃动影响胃黏膜恢复。 三、症状观察 需密切留意自身症状,如是否出现腹痛加剧、黑便(呈柏油样)、呕血等情况。若有腹痛加剧,可能提示胃黏膜损伤较重;黑便或呕血则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的表现,需立即就医。特殊人群中,老年人对不适的感知可能不敏感,更应细致观察症状变化;儿童胃镜检查后若出现哭闹不止、拒食等异常,可能是身体不适的体现,需高度重视并及时处理。 四、药物使用 一般情况下,胃镜检查后若无特殊医嘱无需额外使用药物。但若医生开具了保护胃黏膜等药物,应遵医嘱执行,不过严禁涉及具体服用频率、剂量等指导。对于本身有基础疾病且正在服药的人群,需考虑药物间相互作用,必要时咨询医生,以确保用药安全。 五、复诊安排 依据胃镜检查结果,遵医嘱按时进行复诊,通过复诊可及时了解胃黏膜恢复状况及病情变化,以便医生调整后续诊疗方案。

    2025-11-04 11:45:24
  • 腹泻了吃什么药好

    感染性腹泻分细菌和病毒感染性腹泻,细菌感染性腹泻可选用喹诺酮类(18岁以下禁用)或头孢菌素类药物,病毒感染性腹泻一般对症支持治疗可适当用肠道黏膜保护剂;非感染性腹泻包括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过敏引起的腹泻,分别可使用益生菌、避免含乳糖食物或用乳糖酶、避免过敏原或用抗过敏药;特殊人群中儿童腹泻优先非药物干预,需用药选儿童专用安全药并防脱水,孕妇腹泻谨慎用药依原因选药,老年人用药要考虑肝肾功能选合适药物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细菌感染性腹泻:如志贺菌属、大肠埃希菌等引起的感染,可根据病情选用喹诺酮类药物,如诺氟沙星,但18岁以下禁用;或头孢菌素类药物。 病毒感染性腹泻:常见轮状病毒等,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可适当使用肠道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 非感染性腹泻 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可使用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调节肠道菌群。 乳糖不耐受导致的腹泻:避免食用含乳糖的食物,可使用乳糖酶帮助消化乳糖。 过敏引起的腹泻:避免接触过敏原,必要时可使用抗过敏药物,但需谨慎选择适合的药物。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腹泻需格外谨慎,一般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如调整饮食等。若需用药,应选择儿童专用的安全药物,避免使用成人禁用或不适合的药物,如喹诺酮类药物严禁用于18岁以下儿童。同时要注意预防脱水,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孕妇:孕妇腹泻要谨慎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避免自行用药。首先要判断腹泻的原因,若是感染性腹泻,需根据病情选择安全的抗菌药物;若是非感染性腹泻,以调整饮食和对症支持为主。 老年人:老年人腹泻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肠道功能衰退、基础疾病等。用药时要考虑其肝肾功能减退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肝肾负担或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同时要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

    2025-11-04 11:44:1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