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擅长:长期从事胃食管反流病等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便秘等胃肠功能性疾病、慢性胃炎及相关癌前病变、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他消化系统疑难复杂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长期从事胃镜和肠镜等内镜诊断和治疗工作。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曾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胃肠动力学术组委员。现任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医师资格综合笔试命题专家组消化组组长、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及环境与健康学组副主任委员。北京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委员、中国医院管理学会病案管理学组常委,电子病历学组副主委。多个杂志编委。

展开
个人擅长
长期从事胃食管反流病等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便秘等胃肠功能性疾病、慢性胃炎及相关癌前病变、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他消化系统疑难复杂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长期从事胃镜和肠镜等内镜诊断和治疗工作。展开
  • 左旋泡腾片会导致腹胀吗

    左旋泡腾片崩解后成分反应产气或影响蠕动致腹胀,一般人群因个体差异有轻腹胀可调整缓解,儿童胃肠功能不完善风险高需家长观察,有胃肠道基础疾病者易因刺激腹胀需告知病史,孕期及哺乳期女性需重点关注反应,腹胀可先轻量活动促排不缓解则停药就医。 一、左旋泡腾片致腹胀的可能机制 左旋泡腾片崩解后其中的成分在胃肠道内发生反应,部分成分可能产生气体(如二氧化碳等),或影响胃肠道正常蠕动节律,从而引发腹胀。例如,泡腾片中的某些酸碱物质反应后释放的气体可导致胃肠道内气体积聚,进而引起腹胀感。 二、不同人群使用左旋泡腾片时腹胀的发生情况及特点 (一)一般健康人群 部分一般健康人群服用左旋泡腾片后可能因个体对药物成分的敏感性差异出现腹胀。若对药物分解产物耐受性稍差,可能较早感受到腹胀,但通常程度相对较轻,多数在停药或调整用药方式后可逐渐缓解。 (二)特殊人群 1.儿童:儿童胃肠道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对药物成分的代谢及耐受能力与成人不同,使用左旋泡腾片时发生腹胀的风险相对较高。由于儿童无法准确表达不适,家长需密切观察其用药后的反应,若出现腹胀等异常需谨慎对待并及时咨询医生。 2.有胃肠道基础疾病者:如患有胃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的人群,其胃肠道本身存在功能紊乱或黏膜敏感等情况,使用左旋泡腾片后更易因药物成分刺激或影响胃肠功能而出现腹胀,此类人群用药前应告知医生自身病史,以便医生评估用药风险。 3.孕期及哺乳期女性:孕期女性胃肠道功能可能受激素等因素影响发生改变,哺乳期女性用药还需考虑药物通过乳汁对婴儿的影响,这两类人群使用左旋泡腾片时出现腹胀的可能性需重点关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自身反应,若腹胀明显应及时就医。 三、出现腹胀后的应对措施 若服用左旋泡腾片后出现腹胀,可先尝试通过适度慢走等轻量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气体排出以缓解腹胀。若腹胀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应立即停止服用左旋泡腾片,并前往医院就诊,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避免因腹胀持续影响身体健康。

    2025-11-04 12:06:16
  • 南瓜能治便秘吗

    南瓜含丰富膳食纤维可缓解便秘,不同人群食用量和方式有别,儿童每次50-100克制成泥,成人每天100-200克蒸煮食用,老年人每天约100克且烹饪软烂适量,宜蒸煮搭配其他富含膳食纤维食物食用。 不同人群食用南瓜缓解便秘的情况 儿童: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儿童出现便秘情况,可适当食用南瓜。但要注意南瓜的食用量,避免一次性食用过多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因为儿童的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过量食用南瓜可能会引起腹胀等不适。一般建议儿童每次食用南瓜量在50-100克左右,可将南瓜制成南瓜泥等易于儿童消化的形式。 成年人:成年人日常饮食中可将南瓜作为辅助缓解便秘的食物。例如,可将南瓜蒸煮后直接食用,或者做成南瓜粥等。成年人正常食用南瓜一般不会有特殊禁忌,但如果本身有胃肠道疾病等情况,如胃溃疡患者,过量食用南瓜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食用。一般成年人每天食用100-200克南瓜较为合适。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胃肠蠕动功能减弱,容易出现便秘。南瓜对于老年人缓解便秘有一定帮助。但老年人食用南瓜时要注意烹饪方式,尽量做得软烂些,便于消化。同时,老年人食用南瓜也应适量,避免因食用过多导致胃肠负担过重。一般建议老年人每天食用南瓜量在100克左右,可搭配其他蔬菜、水果等食物,以保证营养均衡,更好地缓解便秘情况。 食用南瓜缓解便秘的正确方式 烹饪方式:蒸煮是比较推荐的烹饪南瓜方式,这样能最大程度保留南瓜中的营养成分,尤其是膳食纤维等。例如,将南瓜去皮后切成小块,放入蒸锅中蒸熟,口感软糯,易于消化吸收,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食用。避免油炸等方式烹饪南瓜,因为油炸会增加南瓜的油脂含量,不利于肠道健康,反而可能加重便秘相关问题。 搭配食用:可以将南瓜与其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搭配食用,如与菠菜、芹菜等蔬菜一起烹饪。这样能进一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增强对便秘的缓解作用。例如,制作南瓜蔬菜粥,将南瓜与大米、菠菜等一起煮粥,既丰富了口感,又能更好地促进肠道蠕动。

    2025-11-04 12:05:10
  • 治疗打嗝的方法

    非药物干预方法有屏气法即深吸气后屏住呼吸再缓慢呼气重复数次以调节膈肌功能终止打嗝、喝水弯腰法即饮用温开水并做弯腰动作改变膈肌位置缓解痉挛、按压内关穴和攒竹穴调节膈肌痉挛、纸袋呼吸法即用纸袋罩住口鼻深呼吸调节酸碱平衡抑制痉挛,特殊人群中儿童打嗝用轻拍背部等温和方式,老年人优先用温和方法且持续不缓解需就医排查疾病,孕妇用缓慢深呼吸等方式且频繁不适咨询医生确保母婴安全。 一、非药物干预方法 1.屏气法:深吸气后屏住呼吸,持续30秒左右再缓慢呼气,重复数次。通过刺激迷走神经调节膈肌功能,终止打嗝。例如,深吸一口气后尽量长时间屏住呼吸,再平稳呼出,利用神经反射缓解膈肌痉挛。 2.喝水弯腰法:饮用几口温开水,慢慢咽下,同时做弯腰90度动作10-15次。因胃部靠近膈肌,弯腰动作可改变膈肌位置,缓解膈肌痉挛。需注意动作缓慢,避免因弯腰幅度过大导致不适。 3.按压穴位法: 内关穴:位于手腕掌侧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用拇指适度按压内关穴,产生酸麻胀感,持续按压1-3分钟,可调节膈肌痉挛。 攒竹穴:位于眉毛内侧端凹陷处,用手指适度按压该穴位,通过刺激神经反射缓解打嗝症状。 4.纸袋呼吸法:用纸袋罩住口鼻,进行深呼吸,重复几次。呼出的二氧化碳重新吸入,可调节体内酸碱平衡,抑制膈肌痉挛。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打嗝多因饮食不当等,可采用轻拍背部、少量多次喂温水等温和方式。避免用力惊吓等可能引起不适的方法,婴儿打嗝时可将其抱起轻拍背部,注意保暖,防止因打嗝引发呛咳等情况。 2.老年人:老年人打嗝需考虑基础疾病影响,如心血管疾病等,惊吓法应慎用。优先选择屏气法、喝水弯腰法等相对温和的方式,若打嗝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排查胃肠道或其他系统疾病导致的可能,避免延误病情。 3.孕妇:孕妇打嗝时避免强力惊吓等方法,可尝试缓慢深呼吸、少量饮水后轻弯腰等方式。若频繁打嗝且不适,应咨询医生,排查妊娠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确保母婴安全。

    2025-11-04 12:03:43
  • 成年人有蛔虫的表现是什么

    成年人感染蛔虫后消化道会有表现如轻度感染无明显症状、虫体多致脐周隐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少数有过敏反应如皮肤荨麻疹、呼吸道喘息咳嗽等,还可能出现蛔虫扭曲成团致肠梗阻的剧烈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严重情况及长期感染致营养不良的体重下降面色萎黄等,儿童感染表现更明显,成年人严重症状需及时诊治,日常生活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食不洁食物预防蛔虫感染。 一、消化道症状 蛔虫是人体肠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年人感染蛔虫后,消化系统往往会首先出现一些表现。轻度感染时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虫体数量增多,可能会出现腹痛,多为脐周隐痛,这是因为蛔虫在肠道内活动,刺激肠道黏膜引起。部分患者还会有食欲不振的情况,这是由于蛔虫在肠道内掠夺营养,影响了肠道的正常消化吸收功能,导致患者对食物的欲望降低。另外,有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蛔虫的存在可能会引起肠道的逆蠕动,从而导致呕吐发生。 二、过敏反应相关表现 少数成年人感染蛔虫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比如皮肤出现荨麻疹,这是因为蛔虫的代谢产物等作为过敏原,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还有可能出现喘息、咳嗽等呼吸道过敏表现,这是因为过敏原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的过敏炎症反应。 三、其他表现 蛔虫在肠道内寄生,有时可能会扭曲成团,引起肠梗阻,此时患者会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这种情况相对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处理。另外,长期感染蛔虫还可能影响营养的吸收,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表现,如体重下降、面色萎黄等,这是因为蛔虫大量繁殖,夺取了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影响了机体的正常营养状况。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如果感染蛔虫,其表现可能会更明显且需要特别关注,因为儿童的消化系统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蛔虫感染可能对其生长发育影响更大,而成年人相对而言耐受能力可能稍强,但一旦出现严重症状如肠梗阻等,也需要及时诊治,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食用不洁的食物,以预防蛔虫感染。

    2025-11-04 12:02:36
  • 经常便秘该怎么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的蔬果全谷物量、保证充足水分、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加适量力量训练、建立每天固定时间段尝试排便且不超10分钟的规律习惯,特殊人群中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孕妇避免滥用泻药,老年人防用力排便致心脑血管意外且用药遵医嘱,基础疾病相关便秘需积极控制基础病来改善。 一、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干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每日推荐摄入量约300~500克,水果(如苹果、香蕉等)每日可食用200~350克,全谷物(如燕麦、糙米等)每日摄入50~150克,同时保证每日充足水分摄入,成人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以保持粪便湿润利于排出。 2.运动促进: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速度约4~6公里/小时)、慢跑等,也可结合适量力量训练,运动能有效刺激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状况。 3.建立规律排便习惯:每天固定时间段(如晨起后或餐后半小时)尝试排便,每次排便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避免久蹲,培养肠道生物钟。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便秘: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通过调整儿童饮食结构,增加蔬果和粗粮摄入,保证充足饮水量,并鼓励适度运动,如爬行、跳绳等,避免低龄儿童随意使用刺激性泻药。 2.孕妇便秘:因孕期生理变化易出现便秘,应注重饮食均衡,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度活动,避免滥用泻药,可在医生评估下选择安全性较高的缓泻方式,如适当增加膳食纤维及水分摄入。 3.老年人便秘:需特别注意避免因过度用力排便引发心脑血管意外,优先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改善便秘,如选择易消化且富含纤维的食物,适度运动,若需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温和缓泻剂,避免强效刺激性泻药。 4.基础疾病相关便秘:若便秘由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引起,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例如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需规范治疗以纠正甲状腺功能异常,从根源上改善便秘状况。

    2025-11-04 12:01:0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