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擅长:长期从事胃食管反流病等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便秘等胃肠功能性疾病、慢性胃炎及相关癌前病变、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他消化系统疑难复杂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长期从事胃镜和肠镜等内镜诊断和治疗工作。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曾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胃肠动力学术组委员。现任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医师资格综合笔试命题专家组消化组组长、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及环境与健康学组副主任委员。北京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委员、中国医院管理学会病案管理学组常委,电子病历学组副主委。多个杂志编委。

展开
个人擅长
长期从事胃食管反流病等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便秘等胃肠功能性疾病、慢性胃炎及相关癌前病变、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他消化系统疑难复杂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长期从事胃镜和肠镜等内镜诊断和治疗工作。展开
  • 经常灌肠对身体好吗

    经常灌肠通常对身体存在不利影响。具体危害如下: 一、经常灌肠可能会将细菌引入肠道,致使肠道菌群失调,进而加大肠道感染的风险。因为灌肠操作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器械消毒不彻底等,就容易使细菌进入肠道,而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平衡被打破后,就可能引发一系列肠道问题。 二、经常灌肠还有可能损伤肠道黏膜。这是由于灌肠所使用的甘露醇、硫酸镁或者肥皂水等药液,对肠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和损害作用,可能会使直肠炎的发病几率上升。这些药液在进入肠道后,会对肠道黏膜产生直接的刺激和化学损伤,长此以往,就可能导致肠道黏膜的炎症等问题出现。 三、经常灌肠对肛门括约肌也会造成损伤,可能会引发肛门括约肌失调,从而导致大便失禁或排便反射减退。灌肠过程中可能会过度拉伸肛门括约肌,或者反复的刺激使其功能受到影响,当这种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 因此,一般不建议经常进行灌肠操作,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偶尔进行几次。同时,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建议多饮用水,多食用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芹菜、菠菜以及苹果、梨等。多参加一些有氧活动,如打太极拳、散步等,这有助于提升身体的抵抗力。 总之,灌肠要谨慎,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并且要注重日常的生活调理,以维护身体的健康。

    2025-09-16 13:55:31
  • 肠系膜淋巴结炎吃什么药效果好

    肠系膜淋巴结炎多数由病毒感染引发以对症治疗为主有腹痛可考虑用解痉药但需医生评估优先非药物干预,明确合并细菌感染则按情况选头孢类抗生素需遵临床规范,儿童患者需格外关注用药安全优先非药物干预必要时遵医嘱,其他特殊人群有基础病或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需更谨慎医生充分评估选择适宜方案。 一、病毒感染为主的对症处理 肠系膜淋巴结炎多数由病毒感染引发,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若有腹痛症状,可考虑使用山莨菪碱等解痉药物缓解,但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尤其儿童需谨慎,优先尝试腹部保暖、轻柔按摩等非药物干预方式缓解不适。 二、合并细菌感染时的抗生素应用 若经检查明确合并细菌感染,可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但具体用药需由医生依据患儿感染情况、年龄等因素综合判断,严格遵循临床诊疗规范,不可自行随意使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需格外关注用药安全,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腹部保暖、调整饮食(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等。当必须用药时,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给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药物,以防出现不良反应。 其他特殊人群:如存在基础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药物时需更谨慎,医生需充分评估药物对其肝肾功能等的影响,选择相对安全且适宜的治疗方案。

    2025-09-16 13:51:52
  •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平时吃东西吃饭注意什么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饮食规律,选择易消化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控制脂肪摄入,避免刺激性饮料,注意饮食卫生,实行分餐制,少食多餐,避免长期饮酒和吸烟。 1.饮食规律 每天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过度饥饿或过度饱食。 2.选择易消化食物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坚硬的食物。可以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馒头、面包等。 3.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消化和预防便秘。 4.控制脂肪摄入 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加重胃肠道负担,应适量控制。 5.避免刺激性饮料 如咖啡、茶、碳酸饮料等,这些饮料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炎症状。 6.注意饮食卫生 保持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和水。 7.分餐制 使用公筷、公勺,避免交叉感染,减少幽门螺杆菌的传播。 8.少食多餐 对于症状较为明显的患者,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减轻胃肠道负担。 9.避免长期饮酒和吸烟 酒精和尼古丁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炎症状。 总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采取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有助于缓解症状,促进康复。同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调整。

    2025-09-16 13:47:02
  • 容易饥饿是什么原因

    易饿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 一、饮食结构不合理。如果日常饮食中糖类占比很大,而对蛋白质、脂肪等摄入不足,像总是吃馒头、面条、玉米等,却不吃鸡蛋、肥肉、动物内脏等,就有可能出现易饿的状况。这是因为糖类食物消化吸收较快,不能长时间维持饱腹感,而蛋白质和脂肪消化吸收相对较慢,能够提供更持久的能量。当饮食中缺乏这些营养物质时,身体就容易感到饥饿。 二、甲亢。在甲亢状态下,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甲状腺激素可加快消化道运动,促使胃肠运动加速,进而使胃内的食物较快被排出,所以易饿可能是甲亢引起的。甲状腺激素能提高基础代谢率,使身体消耗能量的速度加快,需要更多的食物来补充能量,从而导致易饿感。 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能因服用降糖药过量而导致血糖降低,进而出现易饿情况。同时,糖尿病患者常常有多饮、多食的症状,长时间过多进食可能会使胃容积增大,在规律饮食后也可能会出现易饿现象。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导致细胞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身体为了获取能量就会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也会引起饥饿感。 总之,易饿的原因较为复杂,可能涉及饮食结构、疾病等多种因素,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诊断。

    2025-09-16 13:41:37
  • 胃复安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胃复安即甲氧氯普胺一般建议饭前30分钟左右服用,儿童使用需谨慎,老年人用要关注不良反应,胃部基础疾病人群要结合病情把握服用时间。 对于儿童群体,由于其胃肠道功能发育尚不完善,使用甲氧氯普胺时需特别谨慎。儿童使用该药物时,更要严格遵循医嘱,并且要关注其用药后的反应,因为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可能与成人不同。比如低龄儿童使用可能存在更多潜在风险,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来解决胃肠相关问题,如调整饮食结构等。 对于老年人,其胃肠功能有所减退,在使用甲氧氯普胺时,除了考虑饭前服用以保证药物对胃肠动力的调节作用外,还需密切关注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如锥体外系反应等,因为老年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敏感性可能增加。同时,要结合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其他基础疾病来综合考量用药情况。 在有胃部基础疾病的人群中,比如患有胃溃疡、胃炎等疾病的患者,饭前服用甲氧氯普胺时要注意观察胃部的反应,因为该药物可能对胃黏膜有一定影响,虽然影响相对较小,但仍需根据个体的具体病情和胃部状况来合理把握服用时间,以在发挥药物促进胃肠动力作用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胃部的不良影响。

    2025-09-16 13:36:0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