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胃肠动力学术组委员。现任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医师资格综合笔试命题专家组消化组组长、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及环境与健康学组副主任委员。北京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委员、中国医院管理学会病案管理学组常委,电子病历学组副主委。多个杂志编委。
展开-
左下腹部隐痛是怎么回事
左下腹部隐痛可由乙状结肠炎症(饮食不洁等引发伴左下腹痛、腹泻等)、结肠痉挛(腹部受凉等致左下腹阵发性隐痛可去除诱因缓解)、左侧输尿管结石(结石移动致左下腹痛剧烈伴放射、血尿等)、左侧肾盂肾炎(感染致左下腹痛伴泌尿系统感染症状)、左侧附件炎(女性左侧附件炎症致左下腹痛伴白带增多等)、左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囊肿蒂扭转致突发左下腹剧烈痛伴恶心呕吐)、腹壁肌肉劳损(姿势不当等致左下腹痛按压有痛点可缓解)导致,儿童左下腹痛需警惕肠道寄生虫感染伴食欲不振等,女性孕期左下腹痛要高度警惕宫外孕伴阴道流血等,老年人左下腹痛要排查肠道肿瘤伴大便习惯改变、便血等需肠镜检查。 一、肠道相关疾病 1.乙状结肠炎症:多因饮食不洁、细菌或病毒感染等引发,炎症刺激乙状结肠黏膜,导致左下腹部隐痛,常伴有腹泻、大便性状改变等表现,若为慢性炎症则可能反复发作。 2.结肠痉挛:腹部受凉、情绪紧张、进食生冷食物等因素可引起结肠痉挛,致使左下腹部出现阵发性隐痛,一般去除诱因后可有所缓解。 二、泌尿系统问题 1.左侧输尿管结石:结石在左侧输尿管内移动时,会刺激输尿管黏膜,引发左下腹部隐痛,疼痛较为剧烈,可向会阴部放射,常伴有血尿、肾区叩痛等症状,通过尿常规、超声等检查可发现结石。 2.左侧肾盂肾炎: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左侧肾盂及肾实质,炎症反应可导致左下腹部隐痛,同时可能出现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 三、妇科疾病(女性) 1.左侧附件炎:女性左侧输卵管、卵巢受到病原体感染发生炎症,炎症刺激会引起左下腹部隐痛,可伴有白带增多、月经紊乱等表现,妇科检查可发现附件区有压痛。 2.左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左侧卵巢囊肿较大时,体位突然改变等情况可能导致囊肿蒂扭转,出现突发左下腹部剧烈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需紧急处理。 四、腹壁肌肉问题 左侧腹部肌肉因长期姿势不当、过度运动等原因出现劳损,可引起左下腹部隐痛,按压腹部相应位置时可发现痛点,休息、适当按摩等可缓解症状。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左下腹部隐痛需警惕肠道寄生虫感染,如蛔虫感染等,要注意饮食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若伴随食欲不振、消瘦等表现需进一步排查。 女性孕期:孕期出现左下腹部隐痛要高度警惕宫外孕等情况,若伴有阴道流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超声等检查明确情况。 老年人:左下腹部隐痛要排查肠道肿瘤,随着年龄增长肠道肿瘤发生率增加,若同时伴有大便习惯改变(如便秘与腹泻交替)、便血等表现,需及时进行肠镜等检查。
2025-10-31 14:04:02 -
大便黑是怎么回事
大便黑的原因包括生理性因素(饮食中食用富含铁或深色色素食物、服用含铁或含铋制剂药物)和病理性因素(上消化道出血如胃溃疡等、下消化道少量慢出血如结肠息肉等),儿童出现大便黑需排查饮食用药史或消化道出血,孕妇无相关情况要考虑消化道出血,老年人要重点排查消化道肿瘤及药物因素需通过检查排查。 一、生理性因素导致大便黑1.饮食因素:食用动物血(如猪血、鸭血)、动物肝脏、菠菜等富含铁元素或深色色素的食物,其中的铁元素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可使大便颜色变黑。例如大量食用猪血后,大便很可能呈现黑色,这是因为猪血中的铁未被完全吸收,经肠道代谢后与硫化物反应导致颜色改变。2.药物因素:服用含铁制剂(如硫酸亚铁片)、含铋制剂(如枸橼酸铋钾胶囊)等药物后,药物中的成分可导致大便呈黑色。这是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药物成分参与肠道化学反应,使得大便颜色发生变化。二、病理性因素导致大便黑1.上消化道出血:胃溃疡患者胃黏膜受损出血,血液经消化道消化后,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道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使大便呈黑色;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疾病也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进而导致大便变黑。例如胃溃疡患者,胃酸刺激溃疡面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经过胃肠道消化分解后排出体外就表现为黑便。2.下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少量出血且出血速度较慢时,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红细胞被消化破坏,血红蛋白中的铁与硫化物结合,也可使大便颜色变黑,常见于结肠息肉、结肠癌等疾病。比如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破溃出血,由于出血位置在肠道下段,出血速度慢时就可能出现黑便情况。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1.儿童:儿童出现大便黑时需格外重视,若近期有服用含铁药物或食用深色食物史,需仔细回忆排查;若没有相关饮食及用药史,要警惕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情况,因为儿童消化道疾病可能起病较隐匿,需及时就医检查,通过便常规等检查明确大便中是否有潜血等异常情况来判断原因。2.孕妇:孕妇出现大便黑,若有服用铁剂等药物情况,属于正常药物性因素;若无此类情况,需考虑是否有消化道出血可能,由于孕妇特殊生理状态,消化道出血可能影响自身及胎儿健康,应及时就诊明确原因,就诊时需告知医生孕期情况,以便医生综合评估检查项目。3.老年人:老年人大便黑要重点排查消化道肿瘤等疾病,因为老年人是消化道肿瘤的高发人群,同时也要考虑是否有药物因素(如长期服用抗凝剂等药物可能导致出血),需全面评估,通过胃镜、肠镜等检查手段详细排查消化道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疾病并进行干预。
2025-10-31 14:03:08 -
右上腹部隐痛多年应挂什么科
右上腹隐痛多年可能涉及消化内科、肝胆外科等科室,若消化内科检查后肝胆系统病变需手术转肝胆外科,若右上腹隐痛突然加剧伴严重症状则应去急诊科,消化内科可通过腹部超声、胃镜检查,肝胆外科可用CT或MRI检查,急诊科处理突发严重情况。 一、可能涉及的科室 (一)消化内科 1.相关原因及人群特点 右上腹隐痛多年可能与消化系统疾病相关,如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果长期有右上腹隐痛,且伴有消化不良、反酸、嗳气等消化系统症状时,消化内科是首要考虑的科室。例如,慢性胆囊炎患者,炎症长期刺激胆囊,可导致右上腹反复隐痛,尤其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可能加重,这类患者到消化内科就诊,医生可通过腹部超声等检查来明确胆囊情况,以及通过胃镜等检查排查胃部疾病。对于儿童,如果右上腹隐痛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表现,也可能需要消化内科排查是否有胃肠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 2.检查手段 腹部超声:可以观察胆囊、肝脏、胰腺等消化器官的形态、结构,有助于发现胆囊炎、胆结石、肝脏占位等病变。例如,对于胆结石患者,超声可清晰显示胆囊内的结石强回声及后方声影。 胃镜:对于怀疑有胃部疾病导致右上腹隐痛的患者,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情况,明确是否有胃炎、胃溃疡等病变。 (二)肝胆外科 1.相关原因及人群特点 如果消化内科检查后考虑是肝胆系统的器质性病变需要手术治疗,如胆结石反复发作、胆囊息肉有恶变倾向、肝脏肿瘤等情况,则需要转诊至肝胆外科。对于成年人,当诊断为胆结石且符合手术指征时,如结石较大、胆囊萎缩等,需要肝胆外科医生进行手术评估和操作。对于儿童,如果存在先天性肝胆系统畸形等情况导致右上腹隐痛多年,也可能需要肝胆外科进一步处理。 2.检查手段 CT或MRI检查:对于肝脏、胆道系统的病变,CT或MRI能够提供更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有助于明确病变的位置、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例如,对于肝脏肿瘤,CT或MRI可以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血供等情况,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三)急诊科 1.相关情况 如果右上腹隐痛突然加剧,或者伴有发热、黄疸、休克等严重症状时,应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例如,急性胆囊炎发作时,可能出现右上腹剧烈疼痛、高热、黄疸等,这种突发的严重情况需要急诊科医生紧急处理,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并进行相应的急救或后续治疗安排。对于任何年龄段出现右上腹隐痛突然加重且伴随危险症状的患者,都应首先考虑急诊科。
2025-10-31 14:02:13 -
春季怎样养胃最佳
春季养胃需均衡营养摄入,选易消化谷类、富含维生素蔬菜、优质蛋白,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采用少食多餐;注意腹部保暖防胃肠不适,保证规律作息保证睡眠时长;保持心情舒畅,通过听音乐等缓解压力以维护胃肠及全身健康。 一、饮食调理 1.均衡营养摄入:春季养胃需保证营养均衡,主食可选择小米粥、南瓜粥等易消化的谷类食物,这类食物能保护胃黏膜,提供能量。蔬菜可多吃富含维生素的绿叶菜,如菠菜、生菜等,维生素有助于维持胃肠黏膜的正常代谢;蛋白质可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易于消化吸收,减轻胃肠负担。同时,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冰镇饮品等,这类食物易刺激胃黏膜,引发胃痛、胃胀等不适。 2.少食多餐:春季可采用少食多餐的进食方式,每日可分为5-6餐,每餐适量进食,避免一餐过饱加重胃肠消化负担。例如,早餐可选择一杯牛奶搭配全麦面包,上午10点左右可吃一小把坚果,午餐适量摄入米饭、炒菜,下午3点左右吃些水果,晚餐以清淡的粥类为主,这样能使胃肠持续得到适量食物的滋养,维持正常消化功能。 二、生活习惯调整 1.注意腹部保暖:春季气温多变,要特别注意腹部保暖。可适当增添衣物,夜间睡眠时盖好被子,防止腹部着凉。因为腹部着凉可能导致胃肠蠕动紊乱,引发腹痛、腹泻等症状。对于儿童,由于其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更要加强腹部保暖,可给儿童穿肚兜或适当增加腹部覆盖的衣物;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较弱,也需格外留意腹部保暖,避免因腹部受寒影响胃肠健康。 2.规律作息: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每晚尽量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各器官的修复和调节,包括胃肠功能的恢复。熬夜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影响胃肠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分泌,长期熬夜易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发生。对于生活方式不规律的人群,如经常熬夜加班的上班族,应尽量调整作息时间,保证睡眠质量,以维护胃肠健康。 三、情绪管理 1.保持心情舒畅:春季人体激素水平易波动,易出现情绪波动,而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等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胃肠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异常,引发消化不良、胃痛等问题。因此,要学会调节情绪,可通过听音乐、散步、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例如,每天抽出3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户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正常运转。对于本身有情绪障碍倾向的人群,如患有抑郁症的患者,更要注重情绪的调节,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以维护胃肠及全身健康。
2025-10-31 14:01:36 -
便秘怎么治
便秘干预包含非药物措施与药物干预,非药物方面有饮食调整(增膳食纤维摄入、保证充足水分)、运动干预(适量运动并结合腹部按摩)、建立良好排便习惯;药物属短期辅助,儿童便秘先非药物干预,必要时用儿童专用缓泻剂,老年人便秘需运动适度、饮食选易消化且富含膳食纤维食物、排便避免用力过度,孕妇便秘优先非药物调节,必要时遵医嘱用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饮食调整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可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成人每日应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通过食用蔬菜(如每天300~500克绿叶菜)、水果(如每天200~350克苹果、香蕉等)、全谷物(如每天50~150克燕麦、糙米)等实现。例如,菠菜富含膳食纤维,每餐适量食用有助于肠道蠕动。 2.保证充足水分: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充足水分可使粪便保持湿润,利于排出。晨起后饮用一杯温水,可刺激肠道蠕动。 (二)运动干预 适量运动能促进肠道蠕动。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速度约4~6公里/小时)、慢跑等,也可结合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环形按摩,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促进肠道蠕动。 (三)建立良好排便习惯 每天固定时间(如晨起或餐后半小时)尝试排便,每次排便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避免久蹲,培养规律的排便反射。 二、药物干预 药物为便秘的短期辅助治疗手段,常见药物包括容积性泻药(如欧车前)、渗透性泻药(如聚乙二醇)等。需注意儿童便秘一般优先非药物干预,仅在非药物无效且经医生评估后可谨慎使用儿童专用缓泻剂;老年人用药需考虑药物对其肝肾功能等的影响,谨慎选择;孕妇便秘应优先通过非药物方式调节,仅在必要时经医生指导使用安全的通便药物。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便秘首先以非药物干预为主,如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膳食纤维及水分摄入,培养规律排便习惯。若需药物干预,应选择儿童专用且经临床验证安全的缓泻剂,并严格遵循医生建议,避免自行用药。 (二)老年人 老年人便秘需注意运动适度,避免因过度运动导致身体损伤,饮食调整时要考虑消化功能,可选择易消化且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注意保证充足水分摄入,排便时避免用力过度,以防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 (三)孕妇 孕妇便秘优先通过非药物方式调节,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避免随意使用泻药,因部分泻药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若需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2025-10-31 14:0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