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胃肠动力学术组委员。现任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医师资格综合笔试命题专家组消化组组长、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及环境与健康学组副主任委员。北京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委员、中国医院管理学会病案管理学组常委,电子病历学组副主委。多个杂志编委。
展开-
便秘的危害有哪些呢
长期便秘对肠道功能有影响,致蠕动紊乱、废物排出不畅等,对心理健康有影响,带来身体不适易引发心理问题,对其他器官功能有影响,如对心血管系统致心脑血管意外风险增高等,对肛肠部位易引起痔疮肛裂等,对全身代谢有影响,致毒素不能及时排出影响代谢平衡等不同人群受影响情况各异。 长期便秘会导致肠道蠕动功能紊乱,肠道内的废物排出不畅,容易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例如,粪便长时间停留在肠道内,会被过度吸收水分,变得干结坚硬,增加肠道蠕动的阻力,使得肠道蠕动更加缓慢,形成恶性循环。对于儿童来说,长期便秘可能影响肠道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取;对于老年人,肠道功能本就相对较弱,便秘会进一步加重肠道功能的衰退。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便秘带来的身体不适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容易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由于长期排便困难,患者可能会对排便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比如,一些便秘患者会因为担心排便时的痛苦而避免社交活动,长期下去可能导致心理状态的失衡。在不同年龄段中,青少年可能因便秘导致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业;老年人可能因为便秘产生孤独感等负面情绪。 对其他器官功能的影响 对心血管系统:便秘时,患者用力排便会使腹压升高,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如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脑出血等。对于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如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这种风险会更高。 对肛肠部位:长期便秘容易引起痔疮、肛裂等肛肠疾病。干结的粪便在排出过程中会擦伤肛管皮肤,导致肛裂;而过度用力排便使肛管静脉丛压力增高,容易引发痔疮。儿童若长期便秘,可能会因排便困难损伤肛周组织;老年人则可能使原有的肛肠疾病加重。 对全身代谢的影响 便秘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过程,肠道内的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被人体重新吸收,可能会对肝脏等器官的代谢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干扰全身的代谢平衡。例如,肠道内的有害物质被吸收后,会加重肝脏的解毒负担,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长期下来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在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中,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更容易便秘,进而加重代谢方面的问题;而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便秘可能会影响血糖的控制,因为代谢紊乱可能会干扰血糖的稳定。
2025-10-31 13:30:58 -
身体平时健康但出现不适后被诊断出胃癌的原因是什么
胃癌诱发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致胃黏膜反复受损修复易基因突变、高盐及腌制烟熏食物损伤胃黏膜且含致癌物质、缺乏新鲜蔬果使抗氧化能力下降细胞易异常增殖、某些遗传性胃癌综合征具遗传易感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癌前病变未规范治疗可进展为胃癌、长期处于污染环境或胃癌高发地区等环境因素增加癌变风险。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部致病菌,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可引发慢性炎症,破坏胃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胃黏膜反复受损与修复,在此过程中细胞容易发生基因突变,逐渐演变为癌细胞,即使平时看似健康的人,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也可能成为诱发胃癌的重要因素。 二、不良饮食习惯 1.高盐及腌制、烟熏食物摄入:长期食用高盐饮食会损伤胃黏膜,而腌制、烟熏食物中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这些物质在胃内可转化为亚硝胺类致癌物,长期积累会增加胃癌发生风险,即使平时健康的人,长期接触这类食物也可能引发胃癌。 2.缺乏新鲜蔬果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能抑制癌细胞的形成。若长期缺乏新鲜蔬果摄入,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细胞更容易发生异常增殖,增加胃癌发病几率。 三、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性胃癌综合征,如遗传性弥漫性胃癌综合征等,与特定基因变异相关,具有遗传易感性。若家族中有胃癌遗传病史,即使个体平时看似健康,携带相关致病基因也会显著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因为基因缺陷会影响机体对癌细胞的防御机制。 四、癌前病变未及时干预 1.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长期处于萎缩状态,细胞再生能力异常,容易发生异型增生,若未进行规范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逐渐进展可能发展为胃癌。 2.胃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具有一定的癌变潜能,体积较大、生长较快的胃息肉若未被及时发现并切除,随着时间推移可能恶变为胃癌。 3.胃溃疡:胃溃疡患者胃黏膜反复受损修复,在这个动态过程中细胞可能发生癌变,若胃溃疡长期不愈且未得到有效治疗,也可能转变为胃癌。 五、环境因素 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中,接触如石棉、某些工业化学品等致癌物质,或生活在胃癌高发地区,这些环境因素会增加胃部细胞发生癌变的风险,即使平时身体看似健康的人,也可能因长期暴露于此类环境而诱发胃癌。
2025-10-31 13:28:43 -
胃癌患者应该选择怎样的饮食
胃癌患者需保证营养均衡通过合理搭配食物,选择细软易咀嚼吞咽的易消化食物减轻胃肠负担,增加瘦肉、豆类及豆制品、奶制品等富含蛋白质食物摄入,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必要时遵医补复合维制剂,采取少食多餐细嚼慢咽的饮食规律与方式,老年患者重食物软烂程度,合并糖尿病者控碳水化合物摄入选低升糖主食,有幽门梗阻等并发症者需遵医行流质或肠内营养支持保障营养供给。胃癌患者需保证营养均衡通过合理搭配食物,选择易消化食物减轻胃肠负担,增加瘦肉、豆类及豆制品、奶制品等富含蛋白质食物摄入,多进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必要时遵医补复合维制剂,采取少食多餐细嚼慢咽的饮食规律与方式,老年患者重食物软烂程度,合并糖尿病者控碳水化合物摄入选低升糖主食,有幽门梗阻等并发症者需遵医行流质或肠内营养支持保障营养供给。 一、保证营养均衡胃癌患者因疾病及治疗影响,易出现营养摄入不足与消化吸收障碍,需确保摄入充足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以维持机体功能,可通过合理搭配食物种类来达成营养均衡目标。二、选择易消化食物应规避粗糙、坚硬、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选取细软、易咀嚼吞咽之物,像软烂的米饭、蒸蛋、去骨刺后炖煮的鱼肉、豆腐等,以此减轻胃肠道消化负担。三、增加富含蛋白质食物摄入优质蛋白质利于修复组织、增强免疫力,可选用瘦肉(如鸡胸肉、瘦牛肉,经烹饪后切碎)、豆类及豆制品(如豆浆、豆腐脑)、奶制品(无乳糖或低乳糖品种适配不耐受者)等,为机体补充蛋白质。四、补充富含维生素与矿物质的食物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例如南瓜、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经烹饪后更易被吸收)、西兰花(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苹果、香蕉等,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复合维生素制剂,保障维生素与矿物质的摄取。五、注意饮食规律与进食方式采取少食多餐策略,避免过饱或空腹时间过长,细嚼慢咽,营造舒适安静的进食环境,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老年患者胃肠功能相对较弱,需更着重食物软烂程度;合并糖尿病的胃癌患者要把控碳水化合物摄入,选取低升糖指数的主食;存在幽门梗阻等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流质或肠内营养支持,需遵循医生专业指导,保证营养供给满足机体需求且不加重病情。
2025-10-31 13:26:50 -
30秒自测幽门螺杆菌方法有哪些
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有呼气试验法、粪便抗原检测法、血清学检测法,呼气试验法中碳-13呼气试验无创伤、准确性较高适用大多人群包括特殊人群,碳-14呼气试验因有放射性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应避免;粪便抗原检测法简便适用于不能配合呼气试验人群;血清学检测法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检测血液中抗体判断是否感染过但不能区分现感染还是既往感染且一般不作为首选多用于初步筛查。 原理 幽门螺杆菌能产生尿素酶,可分解尿素,利用这一特性进行检测。 具体方法 碳-13呼气试验:受试者口服含有被标记碳-13的尿素胶囊后,等待一段时间,然后向特定容器中呼气。仪器会检测呼出气体中被标记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从而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该方法无创伤、准确性较高,适用于大多数人群,包括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老年人等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生活方式一般不影响该检测的进行,对于有病史的人群只要没有明显的呼气试验禁忌证也可进行。 碳-14呼气试验:原理与碳-13呼气试验类似,也是让受试者口服含有被标记碳-14的尿素胶囊后呼气检测。但碳-14有一定放射性,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应避免使用碳-14呼气试验,老年人若没有禁忌证可考虑使用。 粪便抗原检测法 原理 通过检测粪便中幽门螺杆菌的抗原成分来判断是否感染。 具体方法 收集受试者的粪便样本,经过特定的检测试剂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的抗原。该方法相对简便,对于不能配合呼气试验的人群(如幼儿等)较为适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都可以进行检测,生活方式一般不影响样本收集,有病史人群只要粪便样本收集符合要求即可检测。 血清学检测法 原理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检测血液中幽门螺杆菌的抗体。若体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抗体,通过检测血液中抗体的存在来判断是否感染过幽门螺杆菌,但不能区分是现感染还是既往感染。 具体方法 抽取受试者的静脉血,检测血液中幽门螺杆菌抗体。该方法不受饮食等生活方式的短期影响,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检测,对于有病史人群,若病情稳定一般也可进行检测,但对于近期有过急性感染可能抗体还未产生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假阴性,需要注意。不过血清学检测一般不作为首选的诊断方法,更多用于初步筛查等情况。
2025-10-31 13:25:45 -
大便干燥
大便干燥是指粪便干结、排便困难,由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水分摄取不够、肠道蠕动减缓等导致,非药物干预可通过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丰富食物摄入、保证充足水分供给及适度运动促进肠道蠕动,儿童大便干燥应避免随意用泻药靠调饮食和适量活动,老年人运动适度选易消化高纤维食物并规律作息,孕妇慎用药靠调饮食和适度活动,若大便干燥状况持续不缓解或伴腹痛、便血、体重莫名减轻等异常症状需就医排查肠道息肉、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一、大便干燥的定义与成因 大便干燥是指粪便干结、排便困难,主要因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水分摄取不够、肠道蠕动减缓等导致。饮食中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过少,会使肠道内残渣量不足,难以刺激肠道正常蠕动;长期饮水匮乏会让粪便水分被过度吸收,进而干结;缺乏规律运动也会降低肠道蠕动频率;此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副作用等也可能引发大便干燥。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饮食调整 增加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摄入,如全麦制品、西兰花、苹果等,膳食纤维可吸收水分,增大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每日保证充足水分供给,一般成人每日需摄入1500~2000毫升水,可分多次饮用,晨起空腹喝一杯温水有助于刺激肠道蠕动。 (二)适度运动 根据自身状况进行适量运动,如每日进行30分钟左右的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能有效促进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大便干燥时应避免随意使用泻药,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果在日常饮食中的占比,同时保证儿童每日有适量活动量,如鼓励其多玩耍、爬行等,以促进肠道功能正常运转。 (二)老年人 老年人大便干燥时运动需适度,避免因过度用力排便引发心脑血管意外。饮食上可选择易消化且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煮软的蔬菜、香蕉等,同时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 (三)孕妇 孕妇出现大便干燥情况时需谨慎用药,优先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蔬果摄入、保证水分充足)及适度活动(如慢走等)来调节,避免因便秘用力导致腹部压力增大,影响自身及胎儿健康。 四、就医提示 若大便干燥状况持续不缓解,或伴有腹痛、便血、体重莫名减轻等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肠道息肉、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2025-10-31 13:2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