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擅长:长期从事胃食管反流病等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便秘等胃肠功能性疾病、慢性胃炎及相关癌前病变、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他消化系统疑难复杂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长期从事胃镜和肠镜等内镜诊断和治疗工作。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曾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胃肠动力学术组委员。现任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医师资格综合笔试命题专家组消化组组长、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及环境与健康学组副主任委员。北京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委员、中国医院管理学会病案管理学组常委,电子病历学组副主委。多个杂志编委。

展开
个人擅长
长期从事胃食管反流病等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便秘等胃肠功能性疾病、慢性胃炎及相关癌前病变、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他消化系统疑难复杂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长期从事胃镜和肠镜等内镜诊断和治疗工作。展开
  • 排便次数明显增加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排便次数明显增加可因肠道感染(儿童免疫不完善更易发生、老人恢复可能较慢)、饮食因素(短期内大量摄入高纤维食物、食用生冷或油腻食物致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功能紊乱(常见肠易激综合征与多因素相关,中青年相对多见)、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甲亢致代谢加速)、药物副作用(长期或不当用泻药、抗生素致肠道蠕动异常或菌群失调)等引发。 一、肠道感染 病毒(如轮状病毒)、细菌(如大肠杆菌)等病原体感染肠道后,会刺激肠道黏膜,使肠道蠕动加快,从而导致排便次数明显增加。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较成人更易发生肠道感染;而老年人肠道功能相对较弱,感染后恢复可能较慢。 二、饮食因素 1.短期内大量摄入高纤维食物:如突然食用过多芹菜、韭菜等粗纤维蔬菜,可促进肠道蠕动,引发排便次数增多;2.食用生冷或油腻食物:过量进食冰淇淋、油炸食品等,可能刺激肠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排便次数增加,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饮食习惯不规律者)受此影响更明显。 三、肠道功能紊乱 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与精神压力、饮食、肠道菌群失调等多种因素相关。精神压力较大的人群(如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者)更易发生,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中青年相对多见。 四、内分泌代谢疾病 例如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时可影响胃肠神经及血管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异常,出现排便次数改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加速机体代谢,也可能引起排便次数增加,中老年患者需尤其关注相关内分泌指标变化。 五、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可导致肠道蠕动异常,如长期或不当使用泻药可能破坏肠道正常节律;抗生素的使用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进而影响排便次数,有长期用药史或正在服用特定药物的人群需留意药物对肠道的影响。

    2025-10-31 12:21:24
  • 空腹时能否食用柑子、橘子和橙子

    健康人群适量空腹食用柑子橘子橙子通常无明显不适但不宜过量,胃部疾病患者空腹食用需谨慎建议饭后少量或遵医嘱,糖尿病患者需血糖平稳遵医嘱两餐间少量食用并监测血糖,儿童消化系统不成熟需适量食用并食用后及时漱口。 一、健康人群空腹食用情况 健康人群适量空腹食用柑子、橘子和橙子通常无明显不适。这类水果富含维生素C、类黄酮等营养成分,能为机体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但需注意不宜过量,因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胃肠道短时间内摄入较多果酸等成分,引起轻度腹胀、反酸等短暂不适,一般控制单次食用量在1-2个中等大小的果实为宜。 二、胃部疾病患者空腹食用情况 对于患有胃溃疡、胃炎等胃部疾病的人群,空腹食用柑子、橘子、橙子需谨慎。这类水果含有一定酸性物质,空腹时可能刺激胃黏膜,促使胃酸分泌增加,进而加重胃部不适症状,如胃痛、反酸等。建议此类人群饭后少量食用,或咨询医生后根据自身病情调整食用时间和量。 三、糖尿病患者空腹食用情况 糖尿病患者由于水果中含有的糖分可能影响血糖水平,空腹食用柑子、橘子、橙子易导致血糖快速上升。因为这类水果含糖量相对较高(一般含糖量在8%-12%左右),空腹状态下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可能引起血糖波动较大。糖尿病患者需在血糖控制平稳的前提下,遵循医生建议控制食用量,可选择在两餐之间血糖相对较低时,少量食用,并监测食用后的血糖变化。 四、儿童空腹食用情况 儿童消化系统发育尚不成熟,空腹过量食用柑子、橘子、橙子可能引发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同时,水果中的酸性成分可能对儿童牙齿产生一定侵蚀作用,长期过量空腹食用可能增加龋齿风险。因此,儿童食用时需适量,建议每次食用1个中等大小果实,并在食用后及时漱口清洁口腔。

    2025-10-31 12:20:15
  • 浅表性胃炎的症状和表现是什么

    浅表性胃炎相关症状有腹痛部位多在上腹部范围模糊无固定压痛点性质多样部分进食后有变化或缓解,腹胀因胃黏膜炎症致胃蠕动紊乱进食少量便感饱胀老年人更明显,嗳气是胃排空障碍致气体积存需与儿童其他消化问题鉴别,反酸是胃酸分泌多反流至食管女性特殊时期有差异,恶心呕吐因炎症刺激胃蠕动异常婴幼儿需观察呕吐物,食欲不振因胃部不适致进食量减少长期可致营养不足老年人不及时调整加重虚弱。 一、腹痛 1.疼痛部位多位于上腹部,范围较模糊,一般无固定压痛点,这与胃酸刺激胃黏膜相关,儿童患者腹痛表现相对不典型,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2.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钝痛等,部分患者进食后可能出现加重或缓解的情况,成年人腹痛表现虽相对易描述,但也存在个体差异 二、腹胀 1.因胃黏膜炎症致使胃蠕动功能紊乱,食物排空延迟,患者自觉上腹部饱胀不适,尤其进食少量食物后便易出现该症状,老年人胃肠功能本就较弱,浅表性胃炎时腹胀症状可能更为明显 三、嗳气 1.胃内气体积聚,经食管排出体外表现为不断嗳气,此乃胃排空障碍使气体积存所致,儿童嗳气时需留意与其他消化系统问题鉴别,以防误诊 四、反酸 1.胃酸分泌增多并反流至食管,患者有胸骨后烧灼感及反酸水之感,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因激素变化可能影响胃酸分泌,进而使反酸症状略有不同 五、恶心呕吐 1.炎症刺激胃黏膜引发胃蠕动异常,可出现恶心感,严重时发生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未消化的食物,婴幼儿发生恶心呕吐时需密切观察呕吐物性状及频率,防止脱水等并发症 六、食欲不振 1.胃部不适影响消化功能,患者进食欲望降低、食量减少,长期食欲不振可致营养摄入不足,老年人食欲不振若未及时调整,可能加重身体虚弱状况

    2025-10-31 12:17:39
  •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是什么意思?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是通过相关检测发现人体感染该菌,检测方式有无创简便的尿素呼气试验及作为诊断金标准之一的胃镜活检,其感染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相关,儿童感染症状不典型检测治疗需考虑生理特点,孕妇感染需综合评估医生指导下决定治疗及时机,老年人治疗要考虑基础疾病等个体化制定方案。 一、定义阐释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是指通过相关医学检测手段(如尿素呼气试验、胃镜活检等)发现人体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主要定植于胃黏膜的革兰氏阴性菌,检测呈阳性表明体内存在该菌的感染。 二、检测方式 1.尿素呼气试验:通过检测患者呼出气体中尿素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来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具有无创、简便的特点,常用于大规模筛查。 2.胃镜活检:在进行胃镜检查时取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测,既能明确是否感染,还可观察胃黏膜病变情况,是诊断的金标准之一。 三、感染相关疾病风险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例如,它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可引发胃黏膜的慢性炎症;还会显著增加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几率;长期感染甚至可能提升胃癌的发病风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症状可能不典型,如仅表现为腹痛、食欲不佳等,需谨慎选择检测方法,且治疗需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优先考虑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方案。 孕妇:孕妇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需综合评估,因为药物治疗可能对胎儿有潜在影响,一般需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进行治疗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 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其肝肾功能及用药相互作用等情况,治疗方案需个体化制定,以保障治疗安全与效果。

    2025-10-31 12:16:11
  • 黄芩苷会对胃黏膜造成伤害吗

    低浓度下黄芩苷对胃黏膜可能影响较小因其具抗氧化特性,高浓度时可能干扰代谢致胃黏膜损伤,有胃部基础疾病人群使用需谨慎,儿童因生理未熟使用含黄芩苷药物要遵医疗建议避免自行用药。 一、低浓度下黄芩苷对胃黏膜可能影响较小 部分体外细胞实验显示,在较低浓度范围内,黄芩苷对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活性、增殖等指标影响不显著,未观察到明显的细胞损伤迹象。这可能与黄芩苷具有一定抗氧化特性相关,其可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胃黏膜细胞的正常状态,对胃黏膜的直接伤害风险较低。例如,有研究通过体外培养胃黏膜上皮细胞,给予不同浓度黄芩苷处理后,检测细胞的存活率、代谢相关指标等,发现低浓度时细胞各项指标无明显异常变化。 二、高浓度或特殊条件下黄芩苷可能对胃黏膜产生伤害 (一)高浓度时的影响 当黄芩苷浓度较高时,可能干扰胃黏膜细胞的代谢功能,影响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修复等过程,进而对胃黏膜造成一定损伤。如部分实验发现,高浓度黄芩苷处理下,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速率减慢,细胞的完整性可能受到破坏,提示高浓度黄芩苷可能对胃黏膜有潜在伤害风险。 (二)特殊人群的风险差异 1.有胃部基础疾病人群:本身患有胃溃疡、胃炎等胃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其胃黏膜本身处于相对脆弱状态,使用黄芩苷时,黄芩苷可能会加重对胃黏膜的刺激风险,增加胃黏膜损伤的可能性。因此这类人群在使用涉及黄芩苷的药物时需格外谨慎,应在医生评估下权衡利弊。 2.儿童群体:儿童的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药物的耐受和代谢能力与成人不同。由于儿童胃黏膜相对娇嫩,对黄芩苷的适应能力较弱,不当使用可能更易对胃黏膜造成潜在伤害,故儿童使用含黄芩苷的药物时需严格遵循医疗建议,避免自行用药。

    2025-10-31 12:14:5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