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胃肠动力学术组委员。现任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医师资格综合笔试命题专家组消化组组长、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及环境与健康学组副主任委员。北京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委员、中国医院管理学会病案管理学组常委,电子病历学组副主委。多个杂志编委。
展开-
结肠克罗恩病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结肠克罗恩病的相关人群包括有克罗恩病家族史者(因遗传因素风险高)、免疫功能异常者(自身免疫紊乱易发病)、吸烟人群(吸烟破坏肠道相关因素致风险高)、长期高脂高蛋白及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者(饮食因素影响肠道相关功能易患病)、青少年及年轻成年人(此阶段易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高发)。 一、遗传因素相关人群 1.有克罗恩病家族史的人群:研究表明,结肠克罗恩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有克罗恩病,那么其亲属患结肠克罗恩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这是因为遗传物质中携带了与克罗恩病发病相关的基因变异等因素,使得个体在遗传背景上更易发生结肠克罗恩病相关的免疫异常等病理过程。例如,相关遗传学研究发现特定的基因位点与克罗恩病的易感性密切相关,当家族中存在这些基因相关的遗传特征时,后代患结肠克罗恩病的概率会高于普通人群。 二、免疫因素相关人群 1.免疫功能异常人群: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的人群患结肠克罗恩病的风险较高。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正常情况下能够识别和抵御外来病原体等,但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例如T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功能失调,导致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肠道组织时,就容易引发结肠克罗恩病。比如,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本身存在免疫调节失衡的情况,这类人群相比免疫功能正常人群更易罹患结肠克罗恩病。 三、环境因素相关人群 1.吸烟人群:吸烟是结肠克罗恩病的一个重要环境危险因素。吸烟会影响肠道的免疫功能、肠道微生物群落等多种因素。研究发现,吸烟者患结肠克罗恩病的风险明显高于不吸烟者。烟草中的多种成分可能会破坏肠道黏膜屏障,改变肠道的免疫反应,从而增加结肠克罗恩病的发病几率。例如,长期吸烟的人群肠道内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可能会发生改变,导致肠道炎症反应持续存在,进而引发结肠克罗恩病相关的病理改变。 2.饮食因素相关人群:长期高脂、高蛋白饮食以及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的人群可能相对更易患结肠克罗恩病。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可能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的平衡,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失调与结肠克罗恩病的发病密切相关。例如,高脂、高蛋白饮食可能会改变肠道内的代谢环境,使得一些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占优势,而有益菌的数量减少,破坏肠道的正常免疫和屏障功能,增加结肠克罗恩病的发病风险。同时,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会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和粪便的形成,也可能干扰肠道的免疫等功能,从而与结肠克罗恩病的发生存在关联。 四、年龄因素相关人群 1.青少年及年轻成年人:结肠克罗恩病在青少年及年轻成年人中相对高发。一般来说,发病年龄多在15-30岁左右。这一阶段的人群身体处于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逐渐成熟稳定的过程中,相对更容易受到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例如,青少年时期身体的免疫系统可能还不够完善,在面对各种诱因时,如遗传因素的作用、环境因素的刺激等,更易发生免疫调节紊乱,进而引发结肠克罗恩病相关的肠道炎症等病变。
2025-10-30 17:52:07 -
肠道有什么疾病
炎症性肠病中克罗恩病好发末段回肠与邻近结肠累及全层有免疫等多因素遗传易感,溃疡性结肠炎侵袭直肠及结肠黏膜下层与多因素相关菌群失衡等可参与;感染性肠炎细菌性因食污染食物夏季高发有特定病菌,病毒性多见于婴幼儿粪-口传播冬季流行,寄生虫性如阿米巴痢疾由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卫生差地区高发;肠道息肉腺瘤性息肉属肿瘤性有恶变倾向中老年多见与不良饮食等相关;肠道肿瘤良性如平滑肌瘤多无症状,恶性结直肠癌与遗传饮食肠道慢性炎症等相关;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功能性肠病无器质性病变与精神饮食等相关女性发病率略高需排除器质性疾病诊断。 一、炎症性肠病1.克罗恩病:为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好发于末段回肠与邻近结肠,可累及肠道全层,临床呈现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表现,发病涉及免疫异常等多因素,遗传易感性在其发病中起一定作用,环境因素如吸烟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2.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侵袭直肠及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发病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多因素相关,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参与其发病过程,精神压力等环境因素可诱发或加重症状二、感染性肠炎1.细菌性肠炎:例如大肠杆菌肠炎,多因食用被污染食物引发,可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夏季为高发季节,有特定病原菌感染依据,如粪便培养可检出相应致病菌,儿童因卫生习惯相对较差,感染风险可能高于成人2.病毒性肠炎:以轮状病毒为例,多见于婴幼儿,经粪-口途径传播,表现为水样腹泻、呕吐、低热等,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受病毒侵袭,冬季为常见流行季节3.寄生虫性肠炎:比如阿米巴痢疾,由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所致,可出现黏液脓血便、腹痛,粪便检查能发现病原体,卫生条件较差地区人群感染风险较高,儿童与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感染三、肠道息肉1.腺瘤性息肉:属肿瘤性息肉,存在恶变倾向,多见于中老年人群,通过结肠镜检查可发现,饮食中高脂、低纤维等不良习惯可能增加其发生风险,有家族腺瘤性息肉病遗传史者发病风险显著升高四、肠道肿瘤1.良性肿瘤:如肠道平滑肌瘤,多无明显症状,常于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被发现,其发生与肠道组织异常增生相关,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但中老年相对多见2.恶性肿瘤:以结直肠癌为例,与遗传(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综合征)、饮食(高脂、低纤维饮食)、肠道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长期不愈)等相关,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腹部肿块等,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风险逐渐升高,男性与女性发病风险有一定差异,且生活方式西方化人群发病风险相对较高五、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功能性肠病,无器质性病变,症状与精神、饮食等因素相关,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精神压力大、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易诱发或加重症状,儿童期不良生活事件等可能影响成年后发病,需排除器质性疾病后进行诊断
2025-10-30 17:50:06 -
细菌性肠胃炎吃什么食物
细菌性肠胃炎患者可选择易消化主食类如白米饭、馒头,清淡蛋白质类如鸡蛋羹、嫩豆腐,富含维生素蔬菜类如南瓜、胡萝卜,儿童患者食物要更注重易消化和营养均衡且少量多餐,老年患者食物要更精细主食可选软烂米粥、蛋白质类可选鱼肉泥、蔬菜要烹饪软烂以保证营养摄入和维持胃肠道功能。 一、易消化的主食类 1.白米饭:米饭是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来源,易于消化吸收,能为身体提供能量。对于细菌性肠胃炎患者,白米饭不会给胃肠道带来过重负担,是较为理想的主食选择。其主要成分淀粉在胃肠道内可逐步被分解为葡萄糖,为机体供能。 2.馒头:馒头属于发酵面食,经过发酵后,其中的淀粉结构变得更易被消化酶作用。馒头口感松软,容易咀嚼和消化,适合细菌性肠胃炎患者食用,能为身体补充能量同时不会刺激胃肠道。 二、清淡的蛋白质类 1.鸡蛋羹: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鸡蛋羹质地细腻,极易被胃肠道消化吸收。对于细菌性肠胃炎患者,适量食用鸡蛋羹可以补充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基本生理功能。鸡蛋中的蛋白质属于完全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且消化吸收率较高。 2.嫩豆腐:豆腐是由大豆制成,富含植物蛋白,嫩豆腐口感嫩滑,容易消化。细菌性肠胃炎患者食用嫩豆腐可以获取蛋白质,而且豆腐中的植物蛋白相对动物蛋白更易于被胃肠道消化,不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 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类 1.南瓜:南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C等)和膳食纤维。南瓜质地柔软,煮熟后的南瓜容易被胃肠道消化。其含有的果胶还可以保护胃肠道黏膜,减少炎症对胃肠道的刺激。例如,南瓜中的果胶可以在胃肠道内形成一种保护膜,吸附有害物质,促进肠道健康恢复。 2.胡萝卜: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胡萝卜可以做成胡萝卜泥等形式,更易于细菌性肠胃炎患者消化。胡萝卜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但要注意烹饪方式,避免过于油腻的做法,以清淡蒸煮为宜,这样能更好地被患者消化吸收,为身体补充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患细菌性肠胃炎时,在食物选择上更要注重易消化和营养均衡。例如,儿童的鸡蛋羹要保证完全蒸熟,质地足够细腻;米饭要煮得软烂;蔬菜可以做成更细碎的形式,如将南瓜、胡萝卜打成泥状。因为儿童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过于粗糙的食物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同时,要注意控制食物的摄入量,少量多餐,以满足儿童身体恢复期间的营养需求,又不会引起胃肠道不适。 老年患者:老年细菌性肠胃炎患者消化功能本身有所减退,在选择食物时要更加精细。主食可以选择更软烂的米粥等;蛋白质类食物可以选择更易消化的鱼肉(如鲈鱼等,肉质鲜嫩)做成的鱼泥;蔬菜要确保烹饪得非常软烂,如将菠菜煮烂后切碎食用。老年患者的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下降,所以需要选择更易被消化的食物来保证营养摄入,同时维持胃肠道的正常功能。
2025-10-30 17:47:09 -
产后便秘怎么快速排便
产后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证充足水分)、适当运动(产后早期活动、凯格尔运动)、按摩腹部、养成良好排便习惯来改善便秘,剖宫产和顺产产后女性活动需注意,哺乳期女性要兼顾乳汁质量。 一、调整饮食结构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新鲜蔬菜(芹菜、菠菜等)和水果(苹果、香蕉等)。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例如,每100克芹菜中约含1.4克膳食纤维,适量食用有助于改善便秘。对于产后女性,每天应保证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食物来满足需求。 2.保证充足水分:多喝水能使粪便保持湿润,易于排出。产后女性每天至少饮用1500-2000毫升水,可以分多次饮用,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可以选择白开水、淡茶水等,避免过多饮用含糖饮料或咖啡等,因为这些可能会加重便秘。 二、适当运动 1.产后早期活动:产后身体状况允许时,应尽早进行适当运动。如产后6-8小时可在床上进行翻身、抬腿等简单动作;产后第2天可以在室内慢走,每次5-10分钟,逐渐增加活动时间和强度。运动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一般来说,产后1周左右可以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适当增加运动幅度,如做产后康复操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2.凯格尔运动:凯格尔运动不仅有助于盆底肌恢复,还能间接促进肠道蠕动。产后女性可以进行凯格尔运动,每次收缩盆底肌3-5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3-4组。通过持续锻炼盆底肌,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对肠道功能的恢复也有一定帮助。 三、按摩腹部 1.正确按摩方法:产后女性可以在饭后1小时左右,采取仰卧位,将双手搓热后,以肚脐为中心,按照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按摩能刺激肠道蠕动,促进粪便排出。按摩时力度要适中,避免过于用力对腹部造成不良影响。例如,顺时针按摩可以模拟肠道的自然蠕动方向,帮助推动粪便运行。 四、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1.定时排便:每天尽量在固定的时间去厕所尝试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可以在厕所待几分钟,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一般可以选择早餐后,因为此时胃肠反射较为活跃,容易产生便意。产后女性要注意不要长时间憋便,以免导致粪便干结,加重便秘。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剖宫产的产后女性,要注意避免过早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可以在医生评估伤口恢复情况后,再逐步增加活动量。而顺产的产后女性相对可以更早开始适当活动,但也需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同时,哺乳期女性在采取上述方法改善便秘时,要特别注意饮食和运动对乳汁质量的影响,确保在改善便秘的同时,不影响宝宝的健康。例如,选择食物时要保证营养均衡,运动强度和时间要合适,避免因过度运动或不合理饮食导致乳汁分泌减少或质量下降。
2025-10-30 17:45:07 -
胃痉挛是什么原因引起
胃痉挛可由多种因素引起,饮食方面过食生冷、进食过快或过量会刺激胃黏膜或致胃肠消化负担加重从而引发;腹部着凉,包括寒冷环境中腹部未保暖及睡眠时腹部暴露,会使胃壁肌肉收缩;疾病因素里胃部疾病如胃炎、胃溃疡,以及其他系统疾病像胆道疾病、肠道疾病等可引发;精神心理因素中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等会干扰胃部正常功能增加发病风险。 一、饮食因素 (一)过食生冷 长期大量食用生冷食物,如刚从冰箱取出的冷饮、冰糕等,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平滑肌强烈收缩,从而引发胃痉挛。例如,一些年轻人在炎热天气里频繁大量饮用冰镇饮料,就容易出现胃痉挛情况。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过多食用生冷食物更易诱发胃痉挛。 (二)进食过快或过量 进食速度过快会使大量空气随食物进入胃肠道,过量进食则会加重胃肠消化负担。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引起胃部肌肉功能紊乱,进而导致胃痉挛。比如,一些人因工作忙碌而快速进餐,或者在聚餐时暴饮暴食,都可能引发胃痉挛。 二、腹部着凉 (一)环境因素 在寒冷的环境中,如冬季不注意腹部保暖,腹部受到寒冷刺激,会引起胃壁肌肉强烈收缩。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他们的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因腹部着凉而发生胃痉挛。例如,冬季穿得过于单薄,腹部直接暴露在冷空气中,就可能诱发胃痉挛。 (二)睡眠时腹部暴露 睡眠过程中如果腹部暴露在外,比如踢开被子等情况,也会使胃部受到寒冷刺激,导致胃痉挛发作。对于婴幼儿,家长若夜间没有很好地给孩子盖好被子,孩子腹部着凉后很容易出现胃痉挛,表现为突然的哭闹等。 三、疾病因素 (一)胃部疾病 1.胃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炎,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慢性胃炎、急性胃炎等,炎症刺激会使胃黏膜处于敏感状态,容易引发胃痉挛。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中胃痉挛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2.胃溃疡:胃溃疡患者的胃黏膜存在溃疡病灶,当胃酸刺激溃疡面时,会引起胃部肌肉收缩,从而导致胃痉挛。胃溃疡患者常表现为周期性的上腹部疼痛,部分患者会伴随胃痉挛发作。 (二)其他系统疾病 1.胆道疾病:如胆囊炎、胆结石等胆道疾病,疼痛可能会放射至胃部,引起胃部反射性痉挛。这是因为胆道和胃部的神经支配有一定关联,胆道的病变刺激会通过神经传导影响胃部肌肉。 2.肠道疾病:肠道的一些疾病,如肠梗阻、肠炎等,也可能引起胃痉挛。例如,肠梗阻时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胃痉挛。 四、精神心理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精神心理因素可能会影响自主神经功能,从而干扰胃部的正常运动和分泌功能,增加胃痉挛的发生风险。比如,一些面临重大考试的学生,由于精神高度紧张,容易出现胃痉挛症状,表现为胃部不适、疼痛等。对于女性在生理期前后,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等因素,若同时伴有精神压力大,也更容易发生胃痉挛。
2025-10-30 17:4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