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宇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擅长:泌尿外科男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泌尿外科男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展开
  • 老年人女性尿不出尿排尿困难怎么治

    老年人女性排尿困难尿不出尿的常见原因包括膀胱出口梗阻、尿道因素、神经源性因素、药物因素等,非药物干预措施有调整排尿姿势、诱导排尿、盆底肌训练等,药物治疗有α受体阻滞剂、M受体拮抗剂等,手术治疗针对膀胱出口梗阻相关病因及尿道结石等,同时老年人女性治疗中要注意护理、家属关心、遵循医疗规范及定期复查等以保障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常见原因及相关检查 老年人女性排尿困难尿不出尿常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膀胱出口梗阻,如良性前列腺增生(女性也可能有类似尿道周围结构增生情况)、膀胱颈挛缩等,可通过超声检查观察膀胱结构、残余尿量等,还可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排尿功能。二是尿道因素,尿道狭窄、尿道结石等,尿道造影等检查可帮助明确。三是神经源性因素,如脑卒中、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影响排尿神经调控,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及相关影像学等检查排查。四是药物因素,某些抗胆碱能药物等可能影响排尿,需要回顾用药史。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调整排尿姿势:尝试站立位排尿等不同姿势,有些老年人可能因习惯姿势不当导致排尿困难,调整姿势有时可改善。 诱导排尿: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比如让老年人听流水声,利用听觉刺激促进排尿反射。 盆底肌训练:进行凯格尔运动相关训练,增强盆底肌功能,有助于改善排尿功能,可在医生指导下正确进行训练,长期坚持可能有一定效果。 三、药物治疗(仅列药物名称) 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等,可松弛尿道平滑肌,改善膀胱出口梗阻相关的排尿困难,但需注意可能有低血压等副作用,在老年人中使用需监测血压等情况。 M受体拮抗剂:如托特罗定等,用于缓解膀胱过度活动相关症状,但要注意可能导致便秘等不良反应。 四、手术治疗 对于膀胱出口梗阻相关病因:若为膀胱颈挛缩可考虑行膀胱颈切开术;尿道狭窄严重者可行尿道扩张术或尿道成形术等。 对于尿道结石:可根据结石位置等情况选择经尿道取石术等。 五、特殊人群(老年人女性)温馨提示 老年人女性身体机能下降,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护理。要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同时,家属要多关心老人,帮助其调整心态,避免因排尿困难产生焦虑等情绪,焦虑可能进一步加重排尿困难。在进行任何治疗操作时,要严格遵循医疗规范,确保操作安全。并且要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充分考虑老年人身体对药物及治疗措施的耐受情况等因素,以保障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5-10-15 14:12:01
  • 肾结石0.7cm严重吗

    肾结石0.7cm是否严重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从大小看自行排出相对困难但有几率,不同人群患此结石会有不同症状表现,还需通过泌尿系统超声、CT等检查明确情况,可先尝试保守治疗,若未排出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则可能需手术治疗,要关注症状、不同人群影响并依检查采取合适处理措施。 一、一般情况评估 肾结石0.7cm是否严重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看。从结石大小角度,0.7cm的结石相对不是特别大,但也有引起相关问题的可能。一般来说,直径小于0.6cm的结石有自行排出的可能性,而0.7cm的结石自行排出相对困难一些,但也存在排出的几率。 二、可能引发的症状表现 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儿童:儿童患0.7cm肾结石时,可能会出现哭闹不安、排尿异常等情况。因为儿童泌尿系统相对更娇嫩,结石刺激可能引起更明显的不适反应,影响其正常生活和排尿功能,需要密切关注并及时处理。 成年人:成年人可能会有腰部隐痛、胀痛等表现,也可能出现血尿情况,这是因为结石在移动过程中损伤尿路黏膜导致出血。如果结石造成尿路梗阻,还可能引起肾积水等情况,不同性别在症状表现上可能没有本质差异,但具体感受会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果本身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如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等,0.7cm的结石可能会加重基础病情,导致更严重的尿路梗阻、感染等问题。例如有尿道狭窄基础病史的患者,结石更易造成梗阻情况。 三、相关检查及后续处理建议 检查方面 需要进行泌尿系统超声、CT等检查来明确结石的具体位置、是否造成肾积水以及尿路梗阻情况等。超声可以初步筛查结石情况,CT能更清晰地看到结石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处理建议 非手术干预:对于0.7cm的结石,可以先尝试保守治疗,如增加饮水量,每天保证尿量在2000-3000ml以上,通过大量尿液的冲刷促进结石排出;适当运动,如跳绳、跑步等,也有助于结石的排出。但对于儿童来说,运动要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手术干预情况:如果经过一段时间保守治疗后结石仍未排出,或者出现了严重的肾积水、感染等并发症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体外冲击波碎石等,但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要谨慎选择手术方式,充分评估手术风险。 总之,肾结石0.7cm有一定的自行排出可能性,但也需要密切关注其引发的症状以及对不同人群的影响,通过相关检查来综合判断,并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

    2025-10-15 14:10:55
  • 做完包茎手术后水肿怎么办

    包茎术后水肿常见,早期轻度属正常生理反应,可通过体位调整、局部护理(保持清洁干燥、冷敷热敷)、减少刺激等非药物干预,儿童和成年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若水肿持续加重、长时间不消退或有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 一、术后水肿的正常情况及原因 包茎手术后出现水肿较为常见,这主要与手术导致局部淋巴回流受阻等因素有关。一般在术后早期,轻度的水肿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过程。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体位调整:术后应避免长时间站立、久坐或行走过多,休息时可适当抬高阴茎,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助于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减轻水肿。例如,平躺时用枕头将阴茎垫高,使水肿部位处于相对高位,利于循环改善。 局部护理 保持清洁干燥:要注意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避免尿液污染伤口,防止感染加重水肿。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伤口换药等操作,使用无菌纱布等进行覆盖保护。 冷敷与热敷:在术后早期(一般术后48小时内)可以适当进行冷敷,用冰袋包裹毛巾后敷在手术部位,每次冷敷时间不宜过长,15-20分钟左右,可收缩血管,减少局部渗出,减轻水肿。而在术后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用温毛巾敷在阴茎部位,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水肿消退。但需注意,若伤口有渗血等情况则不宜过早热敷。 减少刺激:避免性刺激,防止阴茎勃起,因为阴茎勃起会加重局部充血,不利于水肿的消退。如果出现阴茎勃起的情况,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缓解,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抑制勃起的药物,但要谨慎使用且遵循医嘱。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包茎术后出现水肿时,家长要更加细心护理。要防止儿童用手搔抓手术部位,避免感染。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局部清洁和护理操作,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恢复相对较快,但仍需密切观察水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成年患者:成年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这些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恢复,导致水肿消退缓慢。同时要遵循医嘱,按时进行术后复查等。 四、何时需要就医 如果术后水肿持续加重,如水肿范围迅速扩大、水肿部位出现明显疼痛加剧、红肿热痛明显伴有发热等感染迹象,或者水肿长时间(一般超过2-3周仍无明显缓解趋势)不消退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感染等异常情况,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处理。

    2025-10-15 14:08:36
  • 前列腺增生治疗方法有哪些

    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法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如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M受体拮抗剂)、手术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前列腺激光剜除术、经尿道前列腺切开术)及其他治疗方法(如前列腺尿道支架、高能聚焦超声、前列腺组织内注射药物),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 1.观察等待 对于症状较轻、前列腺增生体积较小、生活质量未受到明显影响的患者,可以采用观察等待的方法。这包括定期复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和尿流率等指标,以及调整生活方式,如避免饮酒、辛辣食物,减少憋尿等。 2.药物治疗 (1)α-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可以松弛前列腺和膀胱颈部的平滑肌,缓解排尿困难的症状。常用的药物有特拉唑嗪、多沙唑嗪等。 (2)5-α还原酶抑制剂:这类药物可以抑制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从而减少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常用的药物有非那雄胺、度他雄胺等。 (3)M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物可以减少膀胱逼尿肌的过度活动,缓解尿频、尿急等症状。常用的药物有索利那新、托特罗定等。 3.手术治疗 (1)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这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通过尿道插入电切镜,将前列腺增生组织切除。 (2)经尿道前列腺激光剜除术:这种手术方法通过激光将前列腺增生组织剜除,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3)经尿道前列腺切开术:适用于前列腺较大、质地较硬的患者。通过尿道插入切开器,将前列腺增生组织切开取出。 4.其他治疗方法 (1)前列腺尿道支架:通过尿道插入支架,将前列腺部尿道撑开,缓解排尿困难。 (2)高能聚焦超声:通过聚焦超声的热效应,使前列腺增生组织凝固坏死。 (3)前列腺组织内注射药物:通过向前列腺组织内注射药物,使前列腺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从而缓解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包括症状的严重程度、前列腺增生的体积、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有必要,还可以进行盆底肌肉训练等辅助治疗。 对于老年男性患者,尤其是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更加谨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此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2025-10-15 14:07:31
  • 男性阴茎的正常勃起时间是多长

    男性阴茎正常勃起时间无固定标准受多种因素影响有个体差异,年轻男性生理旺盛期勃起可满足需求无绝对时长,老年男性机能衰退勃起时间可能缩短,基础疾病可致勃起障碍,健康生活方式有益,异常勃起超四小时无消退或过短伴不适需及时就医查病理性因素。 一、正常勃起时间的一般性情况 男性阴茎正常勃起时间并无固定统一的时长标准,其受多种因素影响呈现个体差异。在有效性刺激下,年轻健康男性的阴茎勃起可在性活动过程中维持一定时间,但一般不存在严格固定的具体时长数值。通常而言,只要在性刺激持续存在时,阴茎能够保持足以完成性交等性活动的勃起状态,就可视为正常的勃起功能表现。 二、年龄因素对勃起时间的影响 (一)年轻男性 青春期及年轻成年男性,生理机能处于较为旺盛的阶段,在正常性唤起情况下,阴茎勃起可较好地维持,能满足正常性活动的需求,但也不存在绝对固定的持续时长,主要与性刺激的强度、持续时间等相关。 (二)老年男性 随着年龄增长,男性的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包括性激素水平下降、血管功能等出现变化,此时阴茎勃起维持时间相对年轻时期可能会有所缩短,但这也存在个体差异,并非所有老年男性勃起时间都会明显缩短,部分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年男性仍可维持一定时长的有效勃起。 三、疾病及健康状态对勃起时间的影响 (一)基础疾病影响 若男性存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长期高血糖状态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及神经,影响阴茎的血流供应和神经传导,进而导致勃起功能障碍,表现为勃起难以维持或勃起时间过短;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冠心病等,血管病变可能影响阴茎海绵体的血液灌注,也会对勃起时间产生不利影响,使得勃起维持时间缩短或勃起质量下降。 (二)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维持正常勃起时间有积极意义,如保持合理的体重、适度运动、戒烟限酒、规律作息等,可有助于维持血管、神经等正常功能,从而保障阴茎在性刺激下能较好地维持相对正常的勃起时间;反之,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会破坏身体的生理平衡,影响勃起功能及勃起持续时间。 四、异常勃起时间的提示 如果男性发现阴茎勃起时间过长(超过4小时且无正常消退迹象)或勃起时间过短(难以维持足以完成性活动的勃起状态),且伴随阴茎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病理性因素,如阴茎海绵体病变、内分泌紊乱等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医学评估和处理措施。

    2025-10-15 14:06:3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