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病毒性肝炎、脂肪肝、不明原因肝损伤、药物性肝炎、肝硬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衰竭、脓毒血症、不明原因发热、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
新型冠状感染自测方法
抗原自测包括抗原自测和核酸自测,抗原自测需先做准备工作,再进行采样、加样检测;核酸自测要准备采样工具,进行采样操作和检测,自测结果仅作初步筛查,异常需按规定报告并进一步核酸检测,不同人群自测要调整操作方式保证安全有效。 一、抗原自测 1.准备工作: 使用前需先仔细阅读说明书,准备好抗原检测试剂盒,包括采样器、检测卡、缓冲液等。 保证双手清洁,避免污染检测相关物品。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要在成人协助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环境相对整洁、卫生。 2.采样步骤: 对于鼻拭子采样,将采样器头轻轻插入鼻腔约1-1.5厘米深度,旋转4-5圈,停留时间不少于15秒,然后在另一侧鼻腔重复相同操作。不同年龄儿童的鼻腔结构有差异,儿童采样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鼻腔黏膜。 采样后将采集到的样本立即放入采样管中,使样本与采样管中的液体充分接触。 3.加样检测: 向检测卡的加样孔中滴加3-4滴样本液,然后等待一定时间(一般按照说明书要求,如15-20分钟)观察结果。若结果为阳性,提示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若为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感染,需要结合其他情况综合判断。 二、核酸自测 1.采样工具准备: 核酸自测需要专用的采样拭子和保存液等工具,同样要保证工具的清洁和无污染。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在采样时要给予更多的安抚和协助,确保采样顺利进行。 2.采样操作: 采用咽拭子采样时,头部微仰,口张大,发“啊”音,将拭子越过舌根,在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部位稍微用力擦拭至少3次,然后将拭子头浸入保存液中,旋转混匀后弃去拭子。儿童进行咽拭子采样时可能会比较抗拒,家长等协助人员要稳定儿童情绪,缓慢操作。 3.检测过程: 将保存液中的样本按照核酸检测试剂盒的要求进行加样等操作,通过相应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测。结果的判读也需要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不同人群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需要注意的是,自测结果仅作为初步筛查,若自测结果异常,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社区等报告,并进一步进行核酸检测以明确诊断。同时,不同人群在自测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特点调整操作方式,确保安全和检测的有效性。
2025-10-15 13:32:25 -
新型冠状感染血常规指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血常规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如下,白细胞总数通常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一般降低,中性粒细胞初期无明显变化,合并细菌感染时升高;C反应蛋白通常升高;部分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儿童感染时血常规指标变化与成人有差异,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老年人感染时指标变化受机体功能衰退等因素影响,分析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 淋巴细胞计数:一般会降低。新冠病毒会影响淋巴细胞的功能和数量,导致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研究表明,新冠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可能与病毒直接侵袭淋巴细胞、引发免疫应答导致淋巴细胞消耗等因素有关。 中性粒细胞:在疾病初期一般无明显变化,当合并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计数可升高。这是因为如果新冠患者同时合并了细菌感染,机体的免疫反应会调动中性粒细胞来对抗细菌,从而使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 C反应蛋白(CRP) CRP通常会升高。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肝脏合成CRP的速度会加快,从而导致血清中CRP水平升高。新冠病毒感染引发机体炎症反应时,CRP会随之升高,其升高程度可一定程度反映炎症反应的轻重。 红细胞沉降率(ESR) 部分患者的ESR会增快。ESR增快与体内炎症反应有关,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状态可能导致红细胞聚集性增加,从而使血沉加快,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ESR增快,其变化个体差异较大。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感染新冠病毒时,血常规指标变化可能与成人有一定差异。儿童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可能更为明显,但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观察血常规指标时要考虑其年龄特点,同时儿童用药需更加谨慎,若血常规出现异常变化,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老年人: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血常规指标变化可能受到机体功能衰退等因素影响。老年人白细胞、淋巴细胞等指标的变化可能不如年轻人典型,且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分析血常规指标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血常规的可能影响,比如老年人本身可能有慢性炎症导致基础CRP水平略有升高,此时新冠感染引发的CRP升高可能更易被察觉,需要医生全面评估病情。
2025-10-15 13:32:22 -
未婚女性能打新冠疫苗吗 哪些人不适合打新冠疫苗
未婚女性通常可正常接种新冠疫苗不适合接种的人群包括对疫苗成分过敏者、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正在发热或患急性疾病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及妊娠期女性。 一、未婚女性能打新冠疫苗吗 未婚女性通常可以正常接种新冠疫苗。新冠疫苗接种指南未将婚姻状况作为限制接种的条件,未婚女性如无禁忌证(后文提及的不适合接种情况),均可按照国家免疫程序接种新冠疫苗,接种后能有效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预防新冠病毒感染,降低感染后发展为重症、危重症及死亡的风险。 二、哪些人不适合打新冠疫苗 (一)对疫苗成分过敏者 对新冠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此类人群接种后可能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因此不适合接种。 (二)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 既往接种新冠疫苗或其他疫苗时出现过严重过敏反应,例如出现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等严重情况的人群,再次接种可能重复发生严重过敏事件,故不适合接种。 (三)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 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如频繁发作的癫痫且未得到良好控制;或患有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脱髓鞘疾病等的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能诱发神经系统症状加重,因此不适合接种。 (四)正在发热或患急性疾病者 正在发热(体温≥37.3℃)者,或患急性疾病,此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接种新冠疫苗可能加重发热或急性疾病的病情,同时也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故不适合接种。 (五)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慢性疾病处于急性发作期,例如高血压患者血压未得到良好控制且波动较大时的急性血压升高阶段;或患有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如未控制的糖尿病导致血糖持续过高、严重心功能不全等情况时,接种新冠疫苗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因此不适合接种。 (六)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由于处于特殊生理阶段,接种新冠疫苗对胎儿的影响尚不明确,为避免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妊娠期女性不适合接种新冠疫苗。
2025-10-15 13:31:39 -
关于百日咳的科普介绍是什么
百日咳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经飞沫传播多见于儿童,病因是易感人群吸入含病菌飞沫致其在呼吸道繁殖感染,症状有卡他期类似感冒、痉咳期咳嗽加重伴特征性痉咳及恢复期,诊断靠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预防可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和隔离防护,治疗用抗生素需遵医嘱,儿童未接种或接种不全易高发要按程序接种及及时就医,孕妇接触患者需警惕传染要防护观察。 一、定义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多见于儿童群体。 二、病因 病原体为百日咳鲍特菌,该菌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当易感人群吸入含有病菌的飞沫后,病菌会在呼吸道内繁殖,引发感染。 三、症状表现 1.卡他期:类似普通感冒,出现咳嗽、流涕、低热等症状,此期持续1-2周,具有一定传染性但易被忽视。 2.痉咳期:病程进入2-4周后,咳嗽加重并出现特征性痉咳,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伴有深长鸡鸣样吸气声,婴幼儿可能出现屏气、发绀等表现。 3.恢复期:痉咳逐渐减轻,此期可持续数周,若有并发症则病程延长。 四、诊断方法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如细菌培养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百日咳鲍特菌,血清学检查可检测特异性抗体等。 五、预防措施 1.疫苗接种: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的有效手段,儿童按免疫程序规范接种疫苗可显著降低发病风险。 2.隔离防护:患者应隔离治疗,避免与易感人群密切接触,尤其是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孕妇等高危人群需加强防护,接触患者时可佩戴口罩等。 六、治疗要点 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如红霉素等,抗生素可缩短病程、减少传染性,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基础上的合理用药,避免不规范用药对儿童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未接种疫苗或疫苗接种不全的儿童是百日咳高发群体,家长需严格按照免疫程序为儿童接种疫苗,若儿童出现类似感冒后咳嗽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排查。 2.孕妇:孕妇若接触百日咳患者,需警惕被传染,因为孕妇感染后可能将病菌传染给胎儿,应做好防护并密切观察自身及胎儿状况。
2025-10-15 13:31:19 -
18岁以下不可以打新冠疫苗吗
6月龄至11岁儿童可在监护人充分知情下接种新冠疫苗,其免疫相关指标符合要求且安全性可控,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12-17岁青少年按指南接种程序与成人基本一致,免疫原性与安全性良好,接种需知情同意,接种后关注自身状况;有基础疾病的18岁以下青少年接种前由专业医生评估基础疾病控制情况,稳定可接种,急性发作期暂缓,接种后都要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并加强自我健康管理。 一、6月龄-11岁人群接种情况 6月龄至11岁儿童可在监护人充分知情同意下接种新冠疫苗。大量临床研究显示,该年龄段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后,抗体阳转率等免疫相关指标符合疫苗有效性要求,能有效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以抵御新冠病毒感染,且疫苗安全性经严格监测,常见不良反应如局部疼痛、红肿、低热等多为轻度,可自行缓解,整体接种风险可控,接种后能显著降低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等不良预后的风险,接种前监护人需详细了解疫苗相关信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接种后需在现场留观30分钟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二、12-17岁人群接种情况 12-17岁青少年可按照新冠疫苗接种技术指南要求进行接种,其接种程序与成人基本一致。临床研究证实,该年龄段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后的免疫原性与安全性良好,疫苗能有效激发机体免疫反应,为青少年提供免疫保护,降低感染新冠病毒后发展为重症、危重症的风险。接种时同样需遵循知情同意原则,由监护人或本人充分了解接种相关信息后进行接种,接种后需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乏力等一般反应,多数可在短时间内恢复,若出现严重不适需及时就医。 三、特殊情况注意事项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18岁以下青少年,接种前应由专业医生评估基础疾病控制情况等。若基础疾病处于稳定控制状态,一般可以接种新冠疫苗;若基础疾病处于急性发作期,如患有未控制的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急性发作期、严重心功能不全急性发作期等情况,则需暂缓接种,待基础疾病病情稳定后,由医生再次评估是否适宜接种新冠疫苗。同时,无论哪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后,监护人或青少年自身都应密切关注身体反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加强自我健康管理,以保障接种后的健康状况。
2025-10-15 13:30:34